造车-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厂长,你这真是把女的当男的使唤,男的当牲畜使啊!”
每次回到宿舍,韦常辉都是倒头就睡,连头发乱糟糟没空去修剪,他都不记得上次和家里打电话是什么时候。反正把厂里给的3万块安置费寄了回家给老妈保管,算是尽到了一定孝心。在电话里,老妈还一个劲询问啥时带媳妇回家,韦常辉真是郁闷极了。高中好好学习老师盯得紧没空谈恋爱,大学一心拿奖学金减少家庭负担,尤其工科学校狼多女极少,等自己反应过来一个个女同学早已经有了主。好不容易到了二汽工作,又窝在山沟里面,天天画图打杂,个人终身大事依旧没影。现在来到传闻中出江南美人的浙海,继续天天白加黑工作,除非闭上眼睛随意抓个女的结婚不然家里交办的任务真是无法完成。
眼下一个电话,韦常辉就得放下手头的工作,跟随凌云智飞往东北,准备跟核心供应商东安厂进行发动机采购谈判。
虽然嘴里抱怨不断,但韦常辉却觉得自己不足两个月时间学到的东西却比在二汽混了三年要多。以前自己只知道设计方面的知识,现在基本对如何从零开始组装一辆汽车的流程摸得八九不离十。跟人打交道方面也大有长进,自己有些厚积薄发的感觉,把二汽三年的积累在华夏厂一下子爆发出来。现在他用的是组装一词,而不是制造,因为华夏厂的第一款微面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都是直接仿制铃木st90,靠外援采购。眼前所谓的造车,在业内人士眼中只不过是组装性质上大一些。
“小韦,我年轻的时候可比你干得多了,白天扛水泥晚上技术班当教员,在山沟里造个二汽出来你以为光动动嘴就能做到?10万人足足干了将近10年时间,二汽的一砖一瓦都是像你这样年纪的青年们手把手造出来。何况现在你这待遇,多少人想来都没机会,我敢打包票一年后你绝对感谢我!同我那小师弟跑到法国相比,你的成长机会大得多!”
许开放最终没有选择来华夏厂,凌云智在心里替他惋惜。不过人各有志,得知不久后小师弟就被派去了法国培训,他也理解对方的选择。
“开放其实比我聪明,要是能来华夏厂干,我现在的位置一定是他的!”
虽然许开放一定程度当了逃兵,但韦常辉对其确是打心底服气。要是他能来一起干,华夏厂的汽车项目进度肯定更快。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我觉得你要做的就是将来有一天用咱们华夏厂的产品打败他,证明他当初的选择不理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有革命浪漫精神,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作为生在建国前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凌云智身上带有深深的毛主席思想印记,在工作生活中活学活用。当他在韩皓办公室书柜中,看到一整套毛选,其中还标注了大量笔记,对这位年轻的厂长顿时引为知己。在他看来,现在的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就好比革命火种刚刚点燃,想要燎原必须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得知自己的想法和韩皓一拍即合,这让他对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充满了信心。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现在的韩皓已经展现出统领全局的能力,他作为具体执行者心甘情愿为其奔走辅助。
来到冰城,这次是跟东安公司正式达成供货协议,毕竟现在华夏厂没有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能力。你要生产微型面包车,就得保证足够的供货量。在这之前,双方要对供货量进行确认,因为东安公司的生产线是有排期,依照合同安排生产计划。不能说华夏厂说我这个月要2000台,下个月生意好了要5000台,东安公司肯定无法保证供应。
经过内部分析,华夏厂做出了年1。2万辆的生产规模计划,就是每个月希望销售1000台华夏品牌微面。1。2万辆对一个新品牌来说,算是非常大胆的设想。因为在过去的1995年,微型车领域(包括微面和微卡)第一的长安产了7万辆,第二是五菱的5万辆,探花位置松花江4。5万辆,前三名就占据了将近65%的市场。1万辆是基本维持市场平衡的关键,能保证存活下来。第一年主要是试水市场和站稳脚跟,韩皓没有给微面定下太高的目标,他想就算亏损也不要紧,只要市场开始知道并接受有华夏品牌这个微面就好。跟摩托车市场动辄几百万台数量比起来,汽车市场在中国并未成熟,整个汽车市场销量才140万台,其中微型车只有26万左右份额。
供货量和议价关系也有直接关联,比如一台发动机成本6000元,订购5万台和1万台厂家给出的供货价又不一样。凌云智认为华夏厂能订购1。2万台算是大客户了,毕竟东安厂的生产线一直没有处于饱和生产状态。
从机场打了车到旅店住下,凌云智和韦常辉一起到东安动力商谈具体采购事宜。
“老凌啊,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之间的合作内容可能需要做一些修改。”
由于凌云智在汽车界有一定名气,跟东安公司的人经过朋友介绍认识,所以对方供货处的负责人比较客气地说道。
“我们之前在电话谈好的内容可不许改变,今天我就是来签署正式合同的!”
凌云智心想不妙,听对方语气估计要起波澜。
“厂里刚下了新通知,对生产线改造进行调整改造,这不我们和三菱合资了嘛,准备引进他们的新技术。所以在生产排期上配额不是很足,因此嘛……”
停顿一下,该供货负责人继续说道。
“我们之前谈好的价格可能要往上走一些,而且供货量也得砍掉一部分。”
这可是凌云智最担心的问题,现在对方不单要提价,而且还减少供应量。不过他毕竟见惯了风雨,定住心神沉声让对方具体报数。
“da465q发动机由于供货紧张,所以价格上调到4800元。旧款发动机da462价格在3200元,而4速手动变速箱dabs10售价在3800元。这是厂里最新定下的价格,我也只是照章办事。”
465q发动机属于目前市场新技术,排量1。0l,华夏厂本次想购买的主力就是它,没想到现在居然一下子提价了800元。而462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十几年,0。8l排量现在即将淘汰,要是装在新出的微面上竞争力大打折扣。并且462的价格也涨了300元,性价比就更低了。至于4速手动变速器bs10同样提价了400元。
“对于你们要求订购的发动机,465q肯定是供货不足了现在,因此我们可以用462补足你们的要求,如果你们打算继续按1。2万套采购量的话。”
“465q才是今后市场主流,我想知道你们最低能保证多少台给我们!”
这时,凌云智有些着急了,他迫切地询问。
“至少7000台,最多9000台之间,我只能如此保证。”
听到对方如此回答,凌云智一时沉默不语。
当初华夏厂在测算时,把动力系统成本算在了6400元市场价,初步算下来成本在1。2万台销量可能勉强维持。作为新品牌,华夏微面跟长安、五菱等老品牌竞争力不能比拟,因此准备低于对方3000元上市,以求用价格弥补品牌影响力。现在光动力系统就多了1200元成本,对还没上市的华夏微面来说无疑前途不妙。
这就是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求人的后果,被人掐着脖子想还价都还不了,同行的韦常辉憋屈地想道。
“难道真没有通融的地方?比如价格上再多优惠一些,或者465q的供应量能保证?”
“凌老兄,咱们都是兄弟,我也不骗你。由于长安、昌河、松花江他们都调高了产量,而且同属集团内部关系,我们必须得优先保证兄弟子公司的供应。这不单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相信老兄你应该能理解。跟三菱的合作生产4g系列发动机是我们明年的工作重点,所以我们也不容易啊!如果可以通融,我保证二话不说就给你办了!”
对方信誓旦旦拍胸口回答,看得出议价空间已经很小。无奈之下,凌云智只好以退为进,回去商讨对策,顺便从其他途径打听对方所说的是否真实。
“现在情况变动太大,我得跟厂里商量一下才能做决定,毕竟现在跟我们之前谈妥的内容差距不小。”
“行,不过现在时间紧迫,我最多只能拖延三天,三天没结果我就没办法了。到时你们真想要,只能按临时订单处理,价格高供应量就更少了。”
结束谈话之前,无形中东安公司又施加了压力,想让华夏厂尽快让步。待凌云智等人离去后,该负责人拨打了内部电话邀功道。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华夏厂不是肥牛嘛,我们就光明正大吃次牛火锅!”
接到来自冰城的电话,韩皓没想到谈妥的协议居然发生了变化。换算下来光发动机和变速箱采购就要多花1500万的采购成本,摊到微面项目上成本压力剧增。一不小心,华夏微面就要面临流血上市的危险,打娘胎出生就属于亏损项目。
到底何去何从,这需要韩皓的定夺。
第一百一十章 艰苦谈判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华夏厂的微面项目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如果不答应东安公司涨价的要求,汽车就没有动力系统可用。目测想摆脱这样的困扰,只能花时间自己慢慢研发动力系统,如此一来没有一两年时间肯定不行。
韩皓心头一直惦记着胡一鸣提及的五到七年国产汽车发展缓冲期,现在对他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就算多交学费,也要先进入考场积攒起一定经验,足以跑在其他竞争对手前面。
没有过多犹豫,韩皓给出了肯定的回复,答应东安厂的要求。他得感谢摩托车业务能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利润,现在就是依靠摩托车来输血供养汽车业务。从今年摩托车开始滞销情况看,摩托车市场很快将迎来相对饱和状态,成为竞争超级激烈的红海市场。以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看,华夏厂在这个时间点跳入汽车领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战略是长期目标,现在允许流血和损失,因为未来会给今天的牺牲带来足够多回报。
得到韩皓见机行事的指令,凌云智感叹这就是民营企业引以为豪的效率。如果在一汽,要商议一千万的上涨成本,至少需要开会讨论好几轮,最后还不一定能拍板。利弊都是相对,就看你走的方向是否正确。同时他也很感谢韩皓给了他全授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具体情况需要现场当机立断。虽然韩皓同意接受东安厂的开价,但凌云智却打算尽力砍价帮忙降一降成本。
三天时间,凌云智打算跟东安厂的人好好打一打消耗战,虽然他也知道自己手中的牌面优势很小,处于弱势一方。
“小韦,待会你就负责唱红脸,依照我的方针尽量砍价,而我负责唱白脸讲和。虽然咱们还价的余地很小,但总归做点什么,为厂里分担一二。”
匆忙上阵的韦常辉不得不火线学习一些谈判技巧,以求和凌云智在谈判中互相配合。虽然华夏厂有求于东安厂,但华夏厂唯一可以依仗就是有钱,能够增加给出1。2万套动力系统的采购量。两人在房间里分析判断,虽然东安厂假装不在意这份订单,但凌云智从业内角度推测华夏厂的大笔订单还是足以打动对方。双方都有意向成交,就看具体价格如何了。
……
“凌厂长,不谈了,对方明摆着就是欺负我们有求他们!据我同学透露,他们给长安的报价只提高了120元,而我们却是800元,这样哪有做生意的诚意!”
通过关系,凌云智获得情报初步证实了东安厂对产品进行了一定程度涨价,只不过华夏厂被充当了冤大头。谈判中,按照两人之前的通气,韦常辉故意气得说漏了嘴。
想不到华夏厂还挺有能耐,打探到情报八九不离十,东安厂的负责人笑着解释道。
“长安是我们的兄弟公司,集团上要求按成本价供货,而且他们采购的量大。至于你们华夏厂,报价已经是经过了严格测算,再减下来我们肯定亏本!”
……
“我们老总给我的谈判底价是每台465q最多加600元成本,如果你们一直坚持不降价,那我们两家公司的合作就要告吹了!现在厂里已经派人到五菱公司接洽,如果这边谈不妥,我们厂就转向他们采购动力系统了。”
为了达到降价请求,凌云智不惜编造事实拉入了第三方对象。
“五菱他们的动力系统跟我们相比差远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啊!”
“以前是差不多,现在你们提价一对比,他们还是很划算的出价。”
……
“不谈了,既然大家都没法让步,我建议回去睡觉,等明天想明白了再仪。”
“你们华夏厂财大气粗,居然在这么一点成本上斤斤计较,容易伤了我们两家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