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长辈们围着,孤身一人的韩皓的终身大事又被他们挂在了嘴边。
“哈哈,事业才刚起步,而且我还没玩够,不想那么快就找人管。说不定到时我一下带俩回来,好事成双!”
喜气洋洋的韩皓今天也放开了姿态,跟长辈们有说有笑。
“娶2个老婆,现在社会可是违法的,搁解放前还行。以前咱们村的地主老财就娶了好几个老婆——”
“三奶奶,您理解错韩皓的意思啦!他是说肚子里有一个小的,一大一小正好一双,到时婚事一起办了!”
旁边韩皓的大伯把头伸到有些耳背的老人家身边大声说道。
“哦,那就最好,双喜临门,配得上咱们韩家的大能人!”
三奶奶边说边伸出大拇指对着韩皓夸赞道。
“承您贵言了,三奶奶!”
作为年过八旬的家族长辈,还能每天下菜地,一向乐行好施的三奶奶是大家尊重的对象。
父亲韩永福看见韩皓在长辈中游刃有余应对,心想儿子终究已经长大,拥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在一派欢庆中,韩皓心里想道自古以来士大夫标榜修身齐家治天下。自己现在修身的话,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也积极学习知识,拿到大学文凭,应该还算可以。齐家的话,就看现在眼前的景象,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亲戚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家里父亲母亲关系挺好,出嫁的姐姐一家人在自己照顾下也得到妥善安置,也应该打个及格分数。治天下的话,现在韩皓可不敢轻言,毕竟现在不是帝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不过自己憋了一口气要搞出属于中国人的轿车,力争在世界版图留下中国人的足印,某种程度上也算为国家争光出力。
有机会小结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韩皓觉得除了感情方面略有失败,但整体上还算走在正确方向。
谈及感情,韩皓想起萧芊妤不再有心疼的感觉,他有些想不起来她的相貌长得怎么样?印象中就记得自己曾经奋不顾身喜欢过一个女生,他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爱情。虽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结果,但韩皓却并不后悔,因为只要努力过就没有后悔的说法。
但这也给韩皓带来了一定程度后遗症,就是他感觉自己好像不再轻易付出感情,也不会容易喜欢上第二个人。虽然现在的他,有不少长得很不错的姑娘对其暗送秋波,但韩皓却总是视而不见。
因为一是他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冲着他而来,还是看上了自己丰厚的身家。二是这些姑娘美则美,但总感觉缺少灵魂,没有让韩皓有一见倾心的感觉。
现在回想起来,若没有青春年少的冲动,又怎会有现在的自己淡定从容。感情的事情,还是一切随缘吧,至少韩皓自己没有刻意追求的打算。
由于没有请太多的人,都是亲戚朋友,所以乔迁的宴席就直接在新居里摆。底下街道搭起了大棚,直接找来师傅在此起灶摆锅生火,热腾腾的饭菜一出锅就直接端上桌供宾客享用。
本来韩皓打算到县里最好的酒店设宴,但母亲王桂芬说新居就是要热热闹闹,在里面设宴有气氛,人气旺,还是家里的大盆菜味道好吃。因此,宾客们便直接在韩皓的新居里面大快朵颐,觥筹交错。
每层一厅三室的大空间,足够同时容纳下好几桌客人,三层楼房一次可同时设宴16桌。
“来来,多谢大家赏脸光临,敬你们一杯。”
韩皓随同父母一起,挨桌敬酒,感谢宾客。
虎山不大,大家都是熟人社会,从小一起长大,谁裤裆里有烂泥巴都知道。好处就是人情味足,坏处就是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所有熟人都知道。
“哎呀,难得大老板亲自敬酒,这杯酒意义非凡啊!”
现在,韩家两父子一起出现,许多人更多把焦点都汇集在韩皓身上,毕竟他身上的光芒已经无法掩饰。
二十来出头,就拥有虎山最出名的企业,产值过亿,成为当地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在整个社会价值观考量转移到以经济为中心时,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往往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能人和成功者。
“六表舅,你就不要拿我这个晚辈寻开心,今天没有什么老板不老板,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只有长辈晚辈之分。在这里,我辈分最小,大家都是我的长辈,我先干为敬!”
一夜暴富起来的人,再看平时的穷亲戚总会有许多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一般的人身边冒出了暴发户,心里除了羡慕之外还会带着一些嫉妒。
现在韩家就是大家眼中暴富的代表,因此韩皓虽然没有高人一等的心态,但他在处理跟亲戚朋友间的关系时候,得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尽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哈哈,小皓的这句话我爱听,我也干了!像你这样识大体,懂礼数的年轻人不多了,难怪你能成就大事业。”
被称为六表舅的中年男人原本还想借机损一损韩皓,谁让韩皓年纪轻轻就成就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他自然心里有些不爽。但看到韩皓姿态放得低,表现好便放了他一马。
韩皓也没办法,人们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在虎山小地方必须注意影响。因为即使韩皓本人可以不在意,但对父母的影响他必须考虑。父母两人一辈子在虎山亲戚朋友中声誉不错,他不能让外人说闲话影响父母的心情。
何况,韩皓觉得这样对自己心智也是一种磨炼,人在世上走得太顺,还是需要一些东西提醒自己要谦虚地看路,免得被一颗小石子绊倒,阴沟翻船。
人毕竟是社会动物,群居生物,个性强烈做自己大家都很向往,但在现实中不得不习惯收敛自己的真实性情。犹如刺猬抱群取暖时,互相伸缩寻找合适的位置免得刺伤了彼此,人际之间相处也是如此。
“韩皓也岁数不小了吧?看上谁家姑娘我去帮忙做媒!”
“今年摆新居酒,明年就得摆新婚酒了!对不对,韩大老板!”
……
不出意料,敬酒时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韩皓的终身大事上,谁让现在他有了新居,就相当独立出家门自力更生了。
对这样的打趣,韩皓唯一能做的就是微笑不再言语,一旦说多了就又会迎来更加猛烈的轰炸。
白天热闹的喧嚣终于褪去,收拾桌椅碗筷装车拉走,凌晨时分韩皓终于爬上属于自己的床,开始了真正一个人的生活。成家立业,是每个男人必经的成熟阶段。韩皓在心里盘算,自己只算是半个成家立业,半成家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但人生另一半却没有着落。半立业是事业虽然已经起步,在别人看来他已经有用了足以自傲的资本,但韩皓知道自己现在离梦想还有多远。
随时保持饥饿感,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稍微自满就会固步自封,韩皓深知自己一刻都不能懈怠。
当安淮省政府公函发到浙海省时,省长王朝晖才知道私底下华夏厂居然不声不吭踏进了汽车业,这让王省长大发雷霆。他生气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而是自己对全省的经济大局控制出了问题。一个足以影响全省经济大局的大项目,居然能在自己眼皮底下堂而皇之成立,自己却一无所知。这让他决心杀鸡给猴看,而华夏厂极有可能就是那只鸡!
第七十章 虚惊一场
省政府派出的经济检查小组大张旗鼓进驻了虎山县,这让丘孟桐对这一突然袭击不免忙于应对。在简单抽查了一两个无关痛痒的企业后,检查小组直接杀到了虎山最大的企业——华夏厂。
当检查小组一到虎山,有政治敏感性的丘孟桐赶紧向市里求援,看来私底下造汽车的计划还是引起了王省长的反弹。
因此,在检查小组刚进驻华夏厂的时候,海州市两大主要领导也赶到了江州市活动。市委…书记路超然来到省委…书记柳士钊的办公室,而市长薄东风则找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南生汇报,两人目的一致就是把海州市上马汽车项目的情况,跟两大主要领导通气,让省里撤回工作组。
“你们海州胆子很大嘛,不请示省里就敢市里直接上马大项目。现在要挨板子了,就知道到我这里求援!”
省委…书记柳士钊不怒而威,看着路超然说道。
“柳书记,我们当然听从省里的安排,只不过申报手续需要一些时间,现在正准备呈送省里面。汽车项目,咱们周边省都在搞,如果我们不跟进,错失了发展时机,就是浙海全省四千万父老乡亲的历史罪人。您不是说我们浙海省情况特殊,只要是为了求发展,可以行使非常手段。何况华夏厂兼并重组了安淮省的汽车企业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我们作为政府部门没有权力过多干涉。”
路超然迎着自己顶头上司的目光毫不退却说道。
“好啊你,居然用我自己的话来堵自己的嘴。在我批评你之前,趁此机会,你给我好好说一说你们市里准备搞的汽车项目。”
汽车行业蕴含的发展潜力,柳士钊当然知道,不然周边省份也不会纷纷上马。管理一个省,只能是抓大放小,书记主要把握大方向,对华夏厂具体汽车项目他其实一无所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看看海州市的这个汽车项目发展潜力如何?
同一时刻,在省委大院的另一间办公室里,也传出了批评海州市的声音。
“你们海州胆子太大,明知道朝晖同志在大庭广众下说了不支持上汽车项目,还偷偷瞒着他搞下去。现在全省都传遍了你们海州私下干的好事,省里不派工作组下去,权威还如何维护?今后工作还怎么样开展?”
同为常委之一的常务副省长周南生,一看到海州市长薄东风就主动批评道。
“周省长,发展汽车也是你大力提倡的方向。我们海州一不偷,二不抢,单凭自己的力量发展汽车业,没有伸手向省里要一分钱,华夏厂完全是自己的企业行为。现在都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好不容易事情有了苗头,省里就要派工作组掐掉,这可是很草率的处理方式,很有可能葬送我们省未来的工业支柱。我们海州坚决支持省里领导,维护省里权威,但企业行为真不是我们能左右得了。”
薄东风到省里主要是争取支持,但拒绝不承认抗命之说。
“没有你们的支持,华夏厂敢这样堂而皇之进入汽车领域吗?发展省里汽车业,我是和朝晖同志有不同看法,但这不是你们拆台的借口。”
周南生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所以很清楚底下人的小伎俩。
“老领导,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何况他能呆多久还是未知数,咱们本地……”
“好了,别扯其他的话题,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该讨论。华夏厂我也了解过,确实是我们省十分优秀的乡镇企业,短短两年时间就闯出一片天地,要多加爱护。不过你们市里这样搞事,确实引发了不良影响,我看你们海州还是老老实实找朝晖同志当面认个错,由我来做中间人说和。”
周南生是自己的老领导,所以薄东风说话就没太多顾忌,不过他的话刚露出一些其他苗头就被打断了。
现在省里的一些本土干部都私下猜测,王朝晖估计省长之位干不长时间,将来一年内很可能就是周南生接班。
王朝晖是沪江市过来的干部,跟沪江关系很好,他一心想让上汽大众在浙海落地。但他的愿望有一个很大缺陷,就是现在上汽大众在沪江工厂产能未满,不可能如此迅速就到相接壤的浙海省投巨资设立分厂。真的要建,也只会选择其他地区,而不会在长三角布局第二个点。
因此,周南生的意见是得发展自己的汽车企业,一味等人靠人不是长久之计。但王朝晖说已经跟上汽大众有了良好接触,对方也表现出强烈意愿,加之省长政府一把手的权威,周南生不好太过坚持。
没想到现在杀出了华夏厂,虽然跟其他省动辄几十个亿的投资比起来略显寒碜,但至少在浙海省开了好头。微面跟轿车相比上不了台面,但毕竟是四个轮,发展好了也是一大特色。何况,谁敢保证华夏厂今后不会进入轿车领域搅动风云?有了华夏厂带头,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企业效仿,那浙海省的汽车工业不就可以发展起来。所以,在对华夏厂进入微面领域,周南生是在心里举手支持,同时他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省里一把手柳士钊听了路超然的介绍,华夏厂确实没有借助别人之力,单靠自己一厂之力就踏入了汽车领域。生产的虽然是微面,但操作上没有可以挑刺的地方,属于完全的企业行为。没用政府一分钱,亏了算自己,赚了省里得利,最主要是华夏厂不是皮包吹牛公司,说到就会做到。柳书记心里的天平也倾向于让华夏厂自由发展,不去瞎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