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造车 >

第535章

造车-第535章

小说: 造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大跌眼镜竟然是快的打车宣布对外招募风投资本,如果当天需要二选一,相信在同等条件下天平还是会站在韩首富这边。
  “不行,得赶紧落实新一轮的融资!”
  程雷的决断非常敏捷,大战即将再次打响,滴滴需要更多的弹药。
  “到底还需要不需要跟投?前期已经砸了4000万元,这次跟投的话需要再准备1。5亿的资金,并且时间很紧迫只有1个星期考虑。”
  面对滴滴打车发出再次融资的请求,一家风投资金在内部会议上讨论。
  如果没有韩皓直接下场的话,这1。5亿资金将毫不犹豫直接送上。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幻想之中的巨人终于站在自己面前,显得如此高大。
  “如果跟投1。5亿的话,我们可以保持目前股权份额,但风险却明显变大。一旦滴滴熬不住,我们的投资可能会全部作废化为零。
  现在滴滴和快的还没有完全离开距离,老大老二的位置随时可能调换。沉没成本已经有了4000万,还要不要将1。5亿砸下去?
  照如此情况看,未来还得有多轮融资,在线打车这场大战怕是要持续许久。”
  没人敢当面提出撤退,只能绕着法子分析,将最终决定权交给了老板。
  “当初投资时大家不是预计到了首富入场的情况嘛,经过讨论都表示不足为惧。现在形势对滴滴来说还是占优,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韩首富很厉害但他不是神,总会有失败的一天。
  既然上了牌桌,就要愿赌服输,何况我们还占着优势呢!告诉滴滴方面,我们继续跟投,大不了输了一起跳太平洋!”
  若是这个时候逃走,说不定会被业内人士笑话,在老板一锤定音之下,该风投基金做出了跟投的决定。
  不过并不是所有滴滴的投资者都如此坚定,他们经过评测后,得出来以韩皓影响力足以调配的资金将是天量级别,滴滴要烧钱的话是绝对烧不过对方。何况,韩首富一出马,公布的举措对快的打车来说都是针针见效,直插顽疾而去。
  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但人已经不是那些人!
  这场战,真的打不赢。
  所以,当初9家进入滴滴的风投公司之中,有1家明确表示转让股权离开,另有2家宣布不离开但也不会再跟投,剩余6家在腾讯带领下继续投资。
  跟前一轮融资时意气风发相比,这次滴滴虽然增加引进了6家风投,但募集金额却没有达到预期,30亿的目标最终只完成了25亿!
  原本许多有意进来的风投都以时间太赶来不及尽调评估而放弃,他们打算先观望一下,看看战斗情况如何再决定。
  东方不亮西方亮,快的打车的融资很是顺利。
  有了韩皓的加持,快的打车首批募资很快完成,20亿资金直接注入,对公司的估值也达到了150亿。
  一个月后的双12,快的打车正式发起了反攻号角。
  除了快的打车APP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支付宝直接使用在线打车服务。三大APP将发放数亿个红包补贴用户,鼓励大家打车出行。
  并且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快的打车发起了用户1元打车活动,同时宣布对司机进行12元每单的补贴,活动时间持续到元旦假期之后。
  当天上午,反应迅速的滴滴打车就宣布跟进优惠补贴大战,并号称永远比快的打车要多补贴1块钱。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打车市场,再次燃起了冲天战火。
  两家企业你来我往,互有攻守,以亿元为单位的资金在熊熊燃烧,让全国人民和司机朋友充分享受到了互联网打车的便利,养成了他们新的出行习惯。
  在长达12个月的战争之中,两家公司一共烧掉了110亿人民币,将国内所有竞争对手都烧死了,几乎每个月烧掉9个亿,折算下来每天就是3000万的巨额支出。
  最终滴滴打车投子认负,他们烧得实在是山穷水尽了,面对韩首富这样的资本大山,终究是无法撼动。
  烧钱简单粗暴,但有效,当然是对赢家来说。
  在资本的牵头下,快的打车宣布并购滴滴打车,将整个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完全掌握在手中,也给了风投们体面退出的机会。
  而失败的程雷带领原有团队又杀入新的出行市场,他们又折腾出了共享单车出行,开启了新的创业征途,但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韩皓这样的恐怖巨人,看来还是有胜算。


第二百零六章 企业扶贫
  2014年元旦,由两大互联网出行公司掀起的在线打车烧钱大战正如火如荼,但韩皓却悄然离开了前线总指挥前往另一个地方。
  由7辆路虎揽胜SUV组成的车队,正在悬崖高耸的蜿蜒山路之间行进。澎湃的动力,杰出的操控感受,让一直受困在都市马路圈徘徊的揽胜SUV,充分释放自我使性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坐在驾驶位的韩皓,双手紧握着方向盘,耳畔不时传来路虎发动机清脆的轰鸣声。
  看来不单是揽胜SUV,连韩首富也在这段跑山行程中,获得许多久违的乐趣。
  岁月变迁,一晃20年过去,韩皓依旧是那名热爱跑山的少年。
  只不过座驾由两轮换成了四轮,人也从独自一人演变为一家四口。
  组成车队的路虎揽胜SUV,动力清一色是PG40的3。0T发动机,烧柴油!
  没错,由于拥有玉柴、徐工以及中华重卡业务线,中华集团对柴油机的研发持续多年。自从高压共轨技术被攻克后,柴油机领域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飞速进步,由中华集团研发的柴油机已经追赶上了世界同行,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如果不是发动机醒目的标识,光从车辆外观和驾驶感受而言,这台PG40柴油发动机的表现跟汽油机毫无差别。
  柴油机以往哒哒哒的嘈杂声,以及排气管内肉眼可见的浓烟,都伴随技术的进步得到了彻底改善。
  受益于国内庞大的柴油机市场,中华集团的工程师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活学活用将该领域业务水平直接拉升到国际一流水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集团使用在重卡、重型机械上的柴油发动机,已经开始领先世界潮流。光是自主高压共轨系统,就已进化到第三代,进一步集成化和智能化。高压共轨系统的最大压力值也从20MPa飙升10倍到200MPa,超越了老牌巨头博世公司的产品。
  随便说一句,中国目前最先进主战坦克99式的发动机就是由中华集团旗下原陕汽公司801分厂中标提供,为其跻身国际一流坦克军团提供了结实耐用的心脏。
  “爸爸,这里景色真漂亮!”
  韩皓的大儿子望向车窗之外,不由自主赞叹。
  车在山中走,人在云中游,犹如仙境般接触到大自然,这让一直在都市生活的孩子们很新奇。
  “当年你妈妈暑假在这里支教,然后爸爸我偷偷千里走单骑跑来。弄得她一连高兴了好几日,天天换不同的新衣服在我眼前晃荡。那些美好的日子真是记忆深刻,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一边回忆一边忍不住微笑,韩皓接话。
  “我怎么记得,是谁当时一见到我嘴巴就笑个不停?一连好几天都像小蜜蜂般嗡嗡跟在我身后。”
  坐在副驾驶的陈灵兮忍不住吐槽自己的老公,力争澄清当年的事实。
  “然后是不是你们就在这里就地结婚了!”
  大儿子努力从电视学到的知识里找到了最为合适的一句话。
  “哈哈,不愧是老韩家的儿子,总能一句话抓住重点……”
  在欢声笑语之中,韩皓一家人及车队抵达了这次目的地——太行山区的陈家湾。
  作为夫妻俩的定情所在地,两个人都对陈家湾有着深厚感情。
  当年韩皓夫妻共同成立的“皓兮教育基金会”,启动的第001个项目就是陈家湾小学的建设。
  该基金会专为帮扶贫困山区儿童上学而设立,以“扶贫先扶智”为指导思想。同时立下6年时间内兴建500所希望工程中小学,并且每年资助不少于10万名贫困学生上学的宏伟目标。
  6年时光弹指间过去,当年所夸下的海口现在都一一实现,并且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皓兮教育基金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私人助学基金会,在6年时间内在全国偏远贫困地区兴建完工618所中小学,另有23所学校还在施工之中。此外一共为102万名贫困学生提供了继续上学的机会,涵盖各年龄段和大中小学区间。
  可以说,韩皓夫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回报社会的诺言,无意之中改变了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的命运。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浩浩荡荡的车队刚抵达陈家湾乡政府所在地,路旁的中小学生们就在老师的组织下挥舞着鲜花,大声喊着口号欢迎远方的客人。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虽然不知道具体来人是谁,但知道是能给家乡带来变化的人。毕竟能让老师和乡干部们都紧张害怕的人物,应该来头很大吧。
  如此大阵仗确实有些吓到了韩首富,他来之前就吩咐过一定要低调,没想到还是弄得声势浩大。
  地方政府确实已经低调处理了,本来还想请省里、市里派文工团来支援,现在只是让陈家湾乡自己组织欢迎队伍。
  一下车,就有身穿校服的小朋友迎上来献上鲜花,真是热情周到。
  “同学们,还有老乡们,真是太过热情了!”
  感谢小朋友的花,再向四周欢迎的人群挥挥手,韩皓随后对负责接待的地方官员说道。
  “大伙一听说是当年捐赠学校的热心人回来参观,全部都自发组织起来要感谢您,这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
  喝水不忘挖井人,咱陈家湾可不是知恩不报之人。”
  地方官员的一番话,让韩皓本想让大家散去的念头作罢。
  他的两个儿子跟在妻子陈灵兮的身后,有些腼腆地东张西望这一切,努力在心目中拼接自己父亲走出家门后的另一面。
  从四周人群的真挚情感表露之中,兄弟俩感受到父亲身上具有诸多他们所不知道的优秀品质。
  一行人来到主会场,只见“陈家湾希望小学(暨皓兮希望学校001号)”,一行醒目的大字屹立在学校教学楼的正中间,向所有来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所在。
  而更远一些地方,屹立着另一栋漂亮的四层教学楼,上面同样用红色字体书写着“陈家湾希望中学(暨皓兮希望学校002号)”。
  举目望去,所在地最为漂亮的就是陈家湾小学和中学两栋教学楼了,就连乡政府所在地也不过是80年代初所建的两层水泥板楼。
  结合头脑之中残留的印象,韩皓发现这里跟6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有女莫嫁陈家湾,免得两眼泪汪汪!”
  当年韩皓听闻路人评价陈家湾的词句,看来现在依旧适用。
  跟江州日新月异的都市风景线相比,这里犹如时间陷入停顿的历史博物馆。
  看来自己这一趟算是来对了!
  韩皓此行目的,就是响应中央刚提出的“精准扶贫”号召,帮助陈家湾脱贫。甚至他还有更宏大一点的目标,由中华集团援助将陈家湾所在的宏山县整体脱贫。
  用一家企业之力来扶持一个贫困县来脱贫,可谓是前无古人之举。
  宏山县从字面意义上就能知道都是山,整个县有67万人,其中超过18万属于贫困人口,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而陈家湾现有人口8万,其中超过4万人属于贫困人群,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贫困乡。
  严格意义来说,韩皓早已经在陈家湾开启了扶贫行动,他以“扶贫先扶智”资助的希望小学,就是在投资下一代人。
  不过今天,他还打算要做的就是扶持眼前这代人,将他们拉出贫困的陷阱。
  人的际遇受先天和后天条件影响而定,韩皓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出生在陈家湾,说不定早早被沉重的生活压力击垮,泯然在大山之中甚至可能老婆都娶不到。
  他曾看过国外一则现实纪录片,将那些功成名就的富豪们换一种环境,让他们体验普通贫困家庭的生活。调换之后,本以为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和多年见识依旧会白手起家的富豪们,天天被沉重的生活压力挤压为一日三餐奔波忙碌,不由发出感叹:像这样的人生,优秀如自己也只能勉强活着,再想要致富难上加难。
  有时候真的不是人不努力,而是生活实在太过沉重,将喜马拉雅山压在他们的肩上。
  微笑而又倔强地活着,已经是生活对他们最大的馈赠。
  话说回来,韩皓来到这里想要改变陈家湾不是无的放矢。光靠砸钱的话,只能过一时之瘾,无法给陈家湾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他需要寻找的是,一种真正能给陈家湾带来改变的模式,幸好对此他已经有了灵感。


第二百零七章 金山银山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