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造车 >

第404章

造车-第404章

小说: 造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三叮嘱儿子到了首都后要照顾好儿媳,王桂芬也想赶紧跑到首都去看看刚出世的孙子。
  挂完跟母亲的电话后,韩皓发现自己大脑异常兴奋,恨不得立即把自己有了儿子的好消息大告天下,跟每一个熟人朋友分享。
  他想了想,又拨通了一个电话。
  “老尹,你帮忙我发红包,今天实在是值得庆祝的大日子……”
  韩皓趁着高兴劲,直接打电话给了集团财务官尹庆勋。
  莫名其妙接到韩皓有些不着头脑的电话,听了两遍后才知道原来是韩皓提前当爹,生了个儿子后高兴要给中华集团全体员工发红包庆祝。
  简单恭喜了韩皓两句后,尹庆勋问出了关键问题。
  “红包发多少钱呢?”
  他可以理解韩皓的激动心情,但在涉及到金钱管理运作上,尹庆勋率先冷静下来考虑问题。
  “一个月基本工资吧!”
  韩皓想都没想,就直接脱口而出说道。
  按照目前2000元/月的基本工资标准,在去年中华集团不断并购后,纳入集团统一管理的员工数目已经达到5万出头。
  光是韩皓一句话,集团财务就要额外支出1个亿的资金。
  “不行,要额外支出1个亿实在太多了,留着这笔钱我们有更重要的用途。”
  现在中华集团用高杠杆不断扩张,刚谈妥的筹建浙海银行也要大笔钱,尹庆勋可不能让韩皓一时脑热给集团财务正常运转带来麻烦。
  “那1000元总可以了吧,今天是我们韩家的大喜日子,让大家一起分享下喜悦。”
  在公司财务上,尹庆勋拥有一票否决权,就算是韩皓的主张他认为不合理也可以驳回。
  以前动辄一个月工资的奖励发放,伴随中华集团员工数量不断增加,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好还是少一些,我们虽然账面上有不少钱,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投入,确实还没有到可以轻易浪费的时候。”
  作为集团的管家,尹庆勋在财务方面拥有独特的权威性,韩皓基本都尊重他的看法意见。
  1000元标准的话,也要5000多万,这笔钱拿到市场上流动可是含金量十足。
  “490元吧,不能再少了,正好对应我儿子的体重,也算一大纪念吧。”
  作为公司老板,韩皓已经习惯在财务支出上跟尹庆勋讨价还价。
  中华集团依靠自有财力当然无力支持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少不了通过尹庆勋的出色财技运作,利用各种手段源源不断融资,保持着公司的资金链。
  “好吧,就490元!”
  尹庆勋知道韩皓正在当得知当父亲的兴头上,他已经驳了两次老板的建议,第三次的话在可以接受范围还是点头了。
  “嘀——”
  手机突然接到短信,说工资卡有490元收入,许多中华集团的员工都纳闷这是什么费用。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老板添丁了,490元对应着4斤9两。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加菜也是绰绰有余了。
  当天,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江州市高档肉类的销量就要比平时要高出30%。
  飞机一降落,韩皓就马不停蹄赶到医院,心急如焚想要早日见到自己妻子陈灵兮和刚出生的儿子。
  推开病房大门的瞬间,韩皓脑海中还在纠结,儿子到底是像自己多一些,还是跟偏向他妈妈呢!


第三十五章 腾笼换鸟
  当真正推开病房大门后,韩皓心中的疑虑就消失到九重天之外,他看到了一旁的婴儿床,但第一反应还是先走到妻子陈灵兮面前。
  “辛苦你,我来晚了——”
  看着脸色有些苍白躺在病床上的妻子,韩皓紧紧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道。
  “算你还有些良心,你们两父子一个模样,拼了命地折腾我!”
  想起产前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陈灵兮就再也不想重新经历一遍。也多亏她年轻身体好,羊水破了送到医院进入手术室后不久便顺产生了宝宝出来。由于属于早产儿,婴儿体重偏轻,尽管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但他还是被送到监护室保温箱中看管起来。
  得知丈夫韩皓正从江州赶来首都,分娩完毕的陈灵兮躺在床上,心里一边惦记着刚出生只匆匆见了一面就被送走的小宝宝,一边又想着韩皓到来是先关心小宝宝还是自己。
  亲生父母陪在身边,但他们第一反应却是先探望小宝宝,再来问候产后虚弱的自己,这让陈灵兮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总感觉原本众星捧月的主角,在儿子出生后却一下子沦为配角,在产房受了那么大的罪却被冷落,实在让陈灵兮感到难受。
  幸好韩皓给了自己最大的温暖,他一进来就直奔病床前,让陈灵兮感觉自己嫁对了男人。
  不知不觉中,泪水从她眼角流下,其中有初为人母的高兴,也有遭受那么多的委屈等因素通通交织在一块。
  “没事,一切都有我呢!”
  韩皓轻轻拍着陈灵兮的后背安抚道,他知道产后新妈妈容易因为激素变化导致情绪不稳。
  看到空荡荡的婴儿床,韩皓才知晓自己儿子被护士抱到24小时监护室留置观察,待医生确认情况稳定后才能抱回来。按照4斤9两的体重来看,儿子少不了得在保温箱待个两三天时间。
  “怎么样,咱们的儿子像我,还是像你?”
  坐在床边,韩皓亲自替陈灵兮喂了一口鲫鱼汤后问道。
  “活脱脱缩小版的你!尤其那双眼睛一看就是你的翻版!”
  韩皓的到来,让陈灵兮感觉有了定心骨,之前忧郁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开始跟丈夫有说有笑起来。
  本来想去看看宝贝儿子,但看到妻子陈灵兮的状态,韩皓便打算过会时间在过去。
  不一会,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医院院长带着一群人过来。
  韩首富的地位摆在这里,作为东道主院长总要当面问候一二。要知道韩皓儿子出生在自家医院,双方沟通感情结个善缘也好。
  到了韩皓这个层次,用在社交方面的时间几乎超过三分之一,他跟院长及主治医生等人很快热聊起来,感谢对方的大力照顾。
  从院长口中,他获知一个好消息。就是院方特意安排了专人来照看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等下会在病房内建立一个小工作站,让儿子可以陪在自己身边,不用去跟其他新生宝宝一起睡集体大通铺。
  这真是让韩皓喜出望外,院方的特殊关心真是无微不至,他随即表示愿意捐赠200万元作为产科基金,用于需要帮助的对象。
  医院经过市场化改革后需要自收自支,政府只给一部分拨款,剩余需要医院自己想办法。每年医院都会遇到需要减免乃至帮扶的弱势病人,这部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像韩皓这样的有钱人动动手指,就能补充医院不少财务支出减轻一定负担,某种程度属于双赢姿态。
  作为首都知名三甲医院的院长,他可是向权贵富豪们化缘的高手。让这帮人痛痛快快掏钱,还能对医院感激涕零,这样手腕可不是常人能及。
  儿子顺利出生,能对员工们抛洒几千万,对直接涉事医院给个200万,韩皓丝毫不会在意。这笔钱用于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一大善事。
  当真正看见送到病房躺在保温箱中的儿子时,韩皓第一念头是他长得更像母亲陈灵兮,仔细看了一圈才有自己的几分印记。难怪人们常说儿子小时一般都随母亲相貌更多一些,到长大后才有父亲的精髓。
  一家人都等着韩皓给他自己的儿子取名字!
  “小名先叫‘九月’吧,对应这小兔崽子提前一个月迫不及待来到这个世界。大名的话,等我爸妈来之后再说。”
  韩皓灵机一动,想出了“九月”这个小名,用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陈灵兮听了没有反对,这个小名便正式生效启用。
  到了晚上十点,韩皓父母连同姐姐韩雨三人乘坐专机抵达首都机场,他们顾不得夜色已深直接赶来医院看望刚出生的宝宝。
  看到酣睡的小婴儿时,母亲王桂芬和姐姐韩雨一致都说他像极了小时候的韩皓,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
  一大家子人围着病房其乐融融,这是韩皓多年来难得经历的幸福时光。
  尽管医院把最好的套间病房给了韩皓,但也住不下那么多人,除了丈母娘颜晓晨和韩皓留下陪床外,其余人都被统一安排入住到附近星级酒店中。
  到了后半夜,韩皓才真正体会到当一名父亲是多么不容易。儿子“九月”总是不定期醒过来嗷嗷大哭,陈灵兮的奶水还未畅通,他跟丈母娘既要冲牛奶喂,还得换尿布,瞬间从执掌千亿企业的老总化身为笨手笨脚的奶爸。
  第二天一大早,红肿着眼睛的韩皓出现在大家面前,顾不得周围人讲话,直接一股脑在陪床上酣睡了两个小时。
  幸好姐姐韩雨带小孩有一手,充当起月嫂的角色。经过昨晚深夜的战斗,韩皓夫妻两人连同丈母娘颜晓晨在内都被折腾得不轻,商定好一早请两个经验丰富的月嫂来帮忙。
  但母亲王桂芬觉得还是自己人带孙子最好,加上韩雨主动请缨分担月嫂的角色,这几天便由她来充当照顾小宝宝的主力。
  为了减轻丈夫庞爱国不在家的影响,韩雨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寄宿学校就读,进而才有空在首都照顾自己刚出生的侄儿。
  “九月”的出生打乱了韩家人的节奏,在江州准备的一切都用不上,幼小的婴儿乘坐不了飞机,在满月前也不好坐火车,因此一大家子人便只好滞留在首都待一阵子,待时机成熟再返回江州。
  得知韩皓在首都添丁,不少好友都亲自到医院登门祝贺。
  恩师胡一鸣特意带着妻子一道来到医院贺喜,并送上一枚羊脂玉挂件当做礼物。
  “君子如玉,国士无双!”
  胡一鸣赠玉时说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韩家下一代能有新的远大前程。
  按照中华集团目前的体量,全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各方关注。
  短短几年,中华集团的总资产就翻了几倍,当然负债率不断攀升,企业债总和破千亿相当于西部某些贫困省份的金额。一个企业身上债务相当于一个省份的经济规模,这确实引发了政府内某些人士的担忧。
  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处中枢的胡一鸣很快就觉察到其中的风向。
  因此,便有了胡一鸣跟韩皓在医院的又一次单独对话。
  “你有担心过你将来还不起钱吗?”
  中华集团整体负债超过千亿,胡一鸣问话非常直接,两人间的关系足以让双方坦诚面对。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些钱未来都能还得上,只要中间不出现银行故意抽贷断贷的意外状况。虽然看上去金额很大,但许多贷款都是长期属性,我们属于小饼摊大饼般滚动循环发展。按照银行对我们企业的评估,还有源源不断的贷款额度进来,未来足以覆盖现在承担的风险。”
  韩皓对企业的资金情况还是非常熟悉,他自认中华集团的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至少都有实业兜底。
  “你知道为何中华集团能获得如此多的金融贷款吗?为何以前一汽、上汽这样的国企巨头之前无法像你这样迅速发展起来?”
  胡一鸣又问出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上去同样有些尖锐。
  韩皓想了一会后,有些犹豫地回答道。
  “中华集团业务做得不错,属于银行眼中的优质贷款对象,我们拥有不错的信誉度。至于一汽、上汽跟我们相比,他们在业务扩展方面有落后一些,经营策略相对保守。”
  从胡一鸣的饶有意味的表情可以得知,这个答案并不能让他满意,于是其再次从侧面发问道。
  “从你十多年的从商经历看,是不是近几年获得贷款的难度比以前要容易多了?现在从银行贷出1个亿的满足感是不是比不过90年代后半期获得一千万贷款授信?”
  恩师的一番话,确实说到了韩皓的内心深处,他一直以为是中华集团不断变大变强,自己才能源源不断获得贷款支持。现在来看,背后肯定还有更复杂的原因。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国家货币政策发生了改变。自从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提出用国债投资来拉动经济,把其跟内需和外贸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我们国家就走上了债务扩张和货币超发之路。
  发行国债引发财政赤字不用多说,尤其当我们外贸换回来的外汇越多,为了对应流动性央行印了大批人民币投放到市场中,导致流通的人民币过多,钱不值钱,所有的钱都在急需寻找合理的增值途径。
  这也是为何银行们都追着要向你们贷款的根源所在,也是为何你们能在金融市场轻易融资的原因。
  这个阶段是加入WTO前后的显著表现,我们国家货币发行量以外汇储备为背书,中国经济融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