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到省政府就是找领导告状,地方政府是大股东可以左右我们,但省政府也能够左右市政府,出售与否确实跟你没有关系。
我找你,是想找到一个商业替代方案。
海珠市不就是想要一个世界500强嘛,你们中华集团刚进入500强行列,就由格力跟你们合作,圆了这帮官员500强的梦想!
我反对卖给美国人,必须为他们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从省政府走出来后,我就想到你们中华集团是最合适的目标。”
这下子,董奇珍才说出了来意,她是想找中华集团来顶替美国人。
“问题我们业务跟你们没有重合啊?就算我答应跟你们合作,地方政府官员也不会相信有发展前途。
开利这个美国企业,想不到竟然在大举并购我们中国制冷企业,真是眼光毒辣!”
韩皓听完,陷入思考自言自语说道。
他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算美国资本开始大规模抄底中国市场。
90年代以日本为首的亚洲资本先到中国,进行了一大波资本扩张。玉柴被新加坡丰隆集团抄底投资就是典型案例。
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强劲的市场活力让欧美资本开始重视中国。现在轮到以美元、欧元为首的资本,开始大规模在中国攻城略地抄底。对开利而言,这个全球最大的制冷企业,瞄准中国制冷企业目标都是行业前三甲。美的空调已经被他们拿下,海尔也传出合资绯闻,接下来就是格力空调,一旦成功的话,中国空调市场大半江山就被美国资本掌控手中。
没想到董奇珍倒是很清醒,坚决反对美国人的并购,打算坚持民族自主品牌发展。
“我们可以在车载空调方面合作,格力本来就想进入这个领域。你们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我们双方联合研发车载空调系统。
9个亿就想卖掉格力,我在省里跟书记明说,这是赤裸裸的卖国行为,就是贱卖国有资产。如果真要卖就卖给中国人,不能便宜了外国人!
我还说要相信中国人有发展自主品牌的能力,盲目崇洋媚外的思想要不得,例如中华集团就在汽车领域证明了自主品牌一样可以做得很好。经营得好好的民族品牌,非要为了500强的虚名而卖身,这是对国家不负责的行为。反正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格力,算是为国家在打工,坚决反对出售给美国人。他们给再多的钱给我个人,也比不上格力作为独立的自主品牌发展为国家带来的好处!”
敢于放弃8000万年薪收入,董奇珍这番带有理想主义的表态,韩皓相信她是发自内心。要是为了个人利益考虑,她大可闭眼点头拿钱,一转身就成为亿万富翁。
中国要发展,要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没有许多根有理想信念的民族脊梁支撑,可是无法站立起来。
“最后书记怎么答复你?
告御状可真是豁了身家性命的举动,韩皓不由八卦想知道当时结果如何。
“还能怎么样?当然是需要调查回去等通知呗。要不然我也不会急忙赶来江州,寻找可以替代的方案。
韩皓,你可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带头人,如果格力真要出售,你可不能袖手旁观。大不了我替你打工,总好过为美国人干活!”
看来董奇珍这次是真把韩皓当成格力的救星,最坏打算希望格力留在国内。
“我可没有1000万美金请得起你!不过车载空调的合作,确实可以谈一谈。”
韩皓不由调侃着说道,他已经打定主意看看能否帮忙,把格力留在国内,搅黄这单美国资本抄底的大动作。
“如果你出手帮忙的话,我只收1000元人民币工资,只要格力还是中国人的企业。”
急得怒火攻心的董奇珍,拼命想抓住每一根可以上岸的稻草,她的表态证明了这一点。
得到韩皓答应跟格力开启合作的许诺后,董奇珍略微放宽心准备回去。不过她已经联系了媒体,打算把格力要低价出售给美国人的消息散发出去。单靠个人渠道无法诉求,她只能借助舆论来帮忙了。看来,她说要赌上身家性命保住格力,可真是大实话。
海珠市国资委拥有罢免董奇珍的权力,一旦闹翻,最终走人的只能是她。
考虑片刻后,韩皓拨通了恩师胡一鸣的电话。一是把国外资本大举抄底中国的情况反映上去,二是希望听听政府高参的意见。
“这种情况,中央在加入WTO时就曾考虑过。毕竟要融入世界,就必须对外开放我们庞大的市场。
为此,中央规定了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不允许外资控股,但在许多民用领域却无法顾及到,此方面就是我们加入全球化必须承受的代价。
这段时间,国内出现了许多知名品牌被地方政府卖掉的案例,大多数接手者都是外国资本。
为何知名民族品牌频频被卖,主要原因还是地方政府起了关键作用。
一是为了摆脱包袱。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国有资本控制,政府有义务对企业经营状态和职工就业、福利负责。如果卖掉的话,政府在回收投资之余,还能把企业包袱甩掉。
二是招商引资导致。现在官员升迁,招商引资搞经济是关键。引进外国知名大企业,尤其是500强企业是耀眼的政绩。既然未来发展如何不清楚,不如趁有所价值之际把企业卖掉,还能引来国际资本投资,一举两得。
三是过于天真,没有真正认识外资的本质。希望引进外资,得到企业急需的发展资金和国外先进技术,进而打入国际市场渠道。实际上外方凭借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只想打开中国市场,并不会帮忙中国人去开拓国际市场。例如你们汽车行业的合资品牌,只是在中国生产销售,基本不会对外出口。”
胡一鸣听完韩皓的介绍,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出了上述一番话。
“国家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一般说的都是狭义方面,就是涉及军工、能源、粮食等经济命脉领域。广义范围包含了整个经济范畴,一旦让外资控制了我们某一个行业,好比空调企业生产都被国外资本掌握,实际上也危害到了我们的国家安全。
这样广义的国家安全,我们过去重视不够。例如水资源就没纳入管控,导致不少外资收购了我们不少水厂,地方政府获得短时收益,实际上把国家安全阵地放弃了。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近期我们有关部门将会展开调研,尽快修补这样的政策漏洞。”
听完胡一鸣的解释,韩皓知道自己要如何应对接下来挑战。
第十五章 几经波折
“据传格力要低价卖身?”
“为何民族品牌热衷攀洋亲,格力空调即将改姓美?”
……
国内媒体很快大规模报道格力即将被低价出售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
地方政府要卖格力,不是不可以,只是售价才9亿,是不是太过便宜了呢?还有未经董事会讨论,大股东就擅自决定把公司卖给美国开利,是不是侵犯了中小股东权益?出售的对象为何限定是美国人,国内企业愿意出更高价却拿不到入场券?
一连串的质问,确实把海珠市政府置于火堆中烤,不过他们学起了鸵鸟战术保持沉默,并不回应任何采访要求。
本来想跟美国开利签署协议后再对外公布,没想到在临门一脚前消息泄露,引来全国媒体的关注,这让海珠市政府很是恼火。
这个姓董的女人真是不好惹,她在用自己能找到的任何方式来抗争这次出售格力,尤其敢到省政府告状更是让海珠市政府方面深感被动。
对媒体冷漠,但并不代表对上级不重视。
为了应对省里可能到来的询问,海珠市方面已经提前准备汇报材料,把出售格力的理由一一列出。总而言之,就是跟全球制冷第一的开利公司合作,能带来资金和新技术,协助格力更上一层楼。
事情闹大,格力顿时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之前国企改革有从靓女先嫁的惯例,但伴随时间的流逝,这种为了招商引资不顾企业自身发展意愿的做法,开始引来许多批评之声。不少原本经营红火的企业,在对外出售后,国产品牌被封存,外国品牌通过收购来消灭自己在中国的竞争对手。这其实违背了当时国企出嫁的意愿,反而从侧面助纣为虐,帮忙外资扫平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还有许多企业出售后,一样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新飞冰箱就是典型例子。外资头上耀眼的光环正在不断消退,有识之士越发提出自己的反思之音。
舆论大战中,除了国有资产流失讨论之外,中国品牌的概念再次被提起。
在中国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外国或合资品牌算不算中国品牌,我们还需要不需要自主掌控的民族品牌?
有人提出国际化背景下,只要在中国生产、销售并向政府依法纳税,就是中国品牌。
反对者则认为这不过是国外品牌在中国的马甲,只有自主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的品牌,才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品牌。
如果放任国外品牌在国内攻城略地,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把国内市场拱手让给外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经济上殖民地,供国外商品输出和倾销。
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中国发展已经没有参照物,只能依靠自己来一步步探索。这样在媒体上公开辩论,总体而言对国家是好事,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嘛。
在争论到高峰时,韩皓到访格力集团又给这场辩论提高了热度,作为国内不可忽视的企业家领袖,他的一举一动倍受瞩目。
董奇珍亲自充当讲解员,带领韩皓走访了格力工厂,并带他参观了格力一向神秘的研发机构。
里面确实有一个项目组正在对汽车空调进行研究攻关,期望能把家用空调技术转移到汽车之上。
“中国有3亿多家庭,未来可能会有3亿多辆汽车的需求。我们现在考虑进入汽车空调领域,也是为了今后考虑。一台空调用个10年时间不成问题,但一辆汽车6年时间可能就会更换,对比而言车用空调市场大有作为。”
在谈及为何看好汽车空调时,董奇珍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国内现在汽车空调市场基本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法雷奥、德尔福、电装、三电等巨头几乎垄断了市场,中华集团的车用空调也大都采购它们产品。
如果跟格力联合研发汽车空调的话,符合韩皓对扶持自主汽车零部件品牌发展的战略,还能收获一个强力的帮手。
格力的研发机构跟中华集团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都有所差距,但通过亲身考察,韩皓见到了格力发展的诚意。一旦双方合作的话,很可能会形成强强联合的效应。
“中华集团和格力电器可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有意联合进军汽车空调业务,另外中华集团有意战略投资格力电器!”
爆炸性的报道随即在媒体中流传开来,虽然双方没有正式对外宣布,但对这则流言却不予置否。
在格力要被出售传言笼罩下,韩皓此次到访格力集团,被许多人认为是亲自替董奇珍站台。
格力管理层跟地方政府间的矛盾不是新闻,这次首富韩皓公然站台,其中意味深长。
不过,海珠市政府也出面接待了韩皓的到访,市长还向他介绍了当地投资环境。双方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议,没有对外公布,但会谈内容很快就在内部流出。
韩皓正式向海珠市政府表达了战略入股格力的意愿,前提是格力坚持自己独立发展。甚至,他还提出如果海珠市真要出售格力,那么自己旗下专门从事投资的基金将有兴趣出更高的价格接盘,因为格力现在真是被低估值了。
在离开当地之际,韩皓终于在机场接受了记者的简单采访,对是否有意参与对格力的并购竞争一事,他做出了肯定回答。
“当然,格力电器是一块非常优质的资产,只要简单学过财务分析的人都能看得出。通过这次亲自调研,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没想到韩皓竟然亲口承认了此事,这让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记者们兴奋不已,他们继续就敏感问题追问道。
“你认为格力到底值多少钱?”
要知道9个亿数字在记者调查下基本属实,美国人只愿意给这个报价,到底韩皓会开价如何,可是一大新闻热点。
听完记者的提问,韩皓欣然一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伸出右手食指跟中指做了一个手势,然后就转身进入贵宾通道登机。
咔嚓一声,韩皓摆手的照片被记者拍了下来,放到了次日新闻之中。
“中华集团有意加入格力的争夺战,不过出价却是一个谜!”
到底韩皓的手势是一个V字的胜利标志,还是表示这是一个2字?就算是2字的话,出价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