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对俄罗斯的投资属于长远计划,不会因为外部影响而改变。在俄罗斯土地上,我们是客人,因此遵守当地主人的法律规定是常识。
不过我也希望贵国能善待我们的同胞,毕竟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俄罗斯做生意也不容易。除了一小部分人犯了错,许多人都是无辜受到牵连,希望总统能考虑这个事实。”
害群之马那里都有,中国商人为俄罗斯经济注入了活力,尽管手段上行走在灰色地带,但至少客观上还是对俄罗斯做出了贡献。韩皓来之前得知有不少无辜中国商人被俄罗斯警方扣押,所以趁此机会为他们求下情。
“这点我也考虑到了,他们很快可以保释回家,待案情查清楚后再进行后续处罚。无罪的话,我们一样会保护他们的投资权益不受侵犯。”
作为总统,普京话说到如此份上也算给了韩皓一点面子。
在一大群媒体记者包围中,普京走上新车驾驶座,而韩皓坐进了副驾驶座。两人共乘一车,由普京驾驶着“唐”缓缓开下了生产线,预示着中俄合资工厂正式下线新产品。
数不清的镁光灯闪得韩皓都差点睁不开眼,现在俄罗斯人把普京称为大帝,期望他能让俄罗斯重新恢复荣光,因此普京所到之处身后都跟随着大批媒体记者。
随后,普京走下车,亲自在引擎盖为这辆“唐”签上自己名字,这辆车将作为展品陈列在中俄合资工厂办公楼大厅之中。
“我希望能吸引更多来自国外的投资,尤其迫切需要像中华集团这样愿意在俄罗斯进行本土化尝试的投资商,共同振兴俄罗斯工业,实现经济不断增长。”
普京背靠着SUV“唐”,接受了俄罗斯媒体们的采访。
主流俄罗斯媒体都免费帮中华嘎斯汽车做了宣传,尤其还是总统亲自驾车下线,“唐”这款车很快就被俄罗斯人认知。
新华社驻莫斯科的记者站也派人前来采访,中国企业大手笔在俄罗斯投资可是大事,还能宣扬一把中俄友好。
“俄罗斯有1。4亿人口,全世界国土面积第一,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扎实的工业基础,因此俄罗斯属于有潜力的未来新兴市场。我们这个时候进来投资,主要是着眼于未来,希望能成为中俄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企业。”
面对镜头,韩皓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伴随伊拉克战争结束,国际油价开始大幅攀升,中国国内油价也不断上涨,因此韩皓断定俄罗斯经济会很快复苏,投资将会获得满意回报。
第二天,普京和韩皓同乘一辆“唐”新车下线的照片,就登上了国内主流媒体平台,许多人这才知道原来中华汽车居然走出了国门,开始打入了俄罗斯市场。
“之前三大汽车集团喊了好几年走出国门的口号,结果只是简单出口几百辆汽车就大吹特吹。看看人家中华集团,不声不吭就到俄罗斯建起了合资工厂,产能都是十万计算!”
有人看完新闻在网上如此评论道。
“现在吹中华集团还为时过早,说不定到时汽车不好卖,投资都打了水漂,就不知道到底该谁被嘲笑了。首富砸的是自己的钱,反正亏了不关国家事情。”
也有人觉得中华集团大手笔投资不一定能收回成本,国产车不一定是国际品牌的对手,贸然出击说不定狼狈回家。
国内的争论并未影响到韩皓,他依旧待在俄罗斯,等待从经销商反馈而来的销售情况。
参照3S店建造的标准,首批55家中华嘎斯经销商将会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同步销售“唐”,覆盖了俄罗斯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其中有不少是之前代理中华集团皮卡和QQ轿车的经销商,他们看到中华集团本地建厂后便主动上来寻求代理。预计将来建立俄罗斯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至少需要240家经销商的规模。
“唐”在俄罗斯的售价要比中国贵上3000—5000元,这是因为长途物流运输增加了一部分成本,还有考虑了当地汽车售价而定。
在莫斯科市区一家新开的中华嘎斯经销店,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看车的客人。
“这就是普京总统驾驶过的新车,它看上去比报纸上要漂亮多了。”
一位俄罗斯中年人带着家人一起前来看车,他的妻子指着手中报纸的大幅照片如此说道。
“我觉得它比轿车要合适多了,你看这尾箱能搭载更多的东西,而且还带有天窗。”
原本他们一家人打算购买一辆进口轿车,为此看好了现代的伊兰特。没想到在电视上看到了普京出席中华嘎斯新车下线仪式,他们便打算来看看SUV“唐”到底如何。
高大帅气的“唐”可比伊兰特要好看多了,至少在这位妻子眼中如此,她一见到实车便把伊兰特忘记到天边。
带有四驱系统的“唐”可比只有两驱的伊兰特要更加合适俄罗斯道路,中年人在店员陪同下带着家人进行了试驾,发现这辆来自中国的SUV开起来很顺手,尤其还搭载ESP功能更是让人放心。
唯一的不足就是韩国人已经在全世界证明过自己造车的实力,而中国人属于新来者没有机会证明自己,购买“唐”面临一定程度的未知危险。
“这款车当前在中国每个月销量突破了一万台,它的质量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验证,您完全可以放心购买。我们将实行3年6万公里的保修,售后服务完全不必担心。”
销售的一番话,让该名中年人最终下定决心尝试一把,谁让自己妻子如此喜欢呢。
3天时间,“唐”一共接到了200多辆订单,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势头。韩皓预计首年要实现1。5万辆的销售目标,可以达到利润平衡,达到2万辆就可以挣钱。
200多辆车在中国,只是一家4S店的月销量,但在俄罗斯这已经难得可贵。要知道俄罗斯汽车销量不到百万,“唐”将跟当地进口车辆竞争,凭借性价比优势抢占他们的中端市场。
在第三代“秦”上市后,其将同步引入俄罗斯市场,以此填满产能来抢占市场。光靠“唐”一个车型打不过,引入“秦”是必然,还有今后华夏皮卡和QQ也将在该工厂代工,进一步降低成本。
就算不怎么挣钱,也要依靠俄罗斯市场来摊薄成本,也以此学习到跨国经营的经验教训,韩皓在心中如此打算。
多谢大家关心,作者君眼睛出血点已经止住,血渗到了眼球,预计一个礼拜后应该可以消退了。现在更新量自己也不满意,还有感情戏将很快结束,希望都能尽快解决。
第一百零三章 上南抢亲
在中华集团开启跨国航程之际,国内其他两大汽车企业也正为自己的国际化解决方案斗个不停。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跨国兼并,但到底该如何具体实施,却没有明确的说法,因此上汽和南汽对罗孚汽车的争夺更像是一场中国人内斗的闹剧。
罗孚汽车在凤凰财团的把持下经营不善,一直寻求对外出售,因此一个成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英国品牌,对急于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中国企业来说非常有投资价值。
上汽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企业时学到了不少经验,尤其是拖得越久对方资产贬值越厉害,更能压价收购。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像通用汽车一般,把大宇汽车拖到破产,结果仅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就把对方收入囊中。
尽管一直对外宣传整合双龙汽车有效果,但只有上汽集团高层知道跨国管理有多难,双龙汽车虽然隶属于上汽,但基本控制不了韩方管理层的做法。打开双龙汽车的官网,上面没有任何一点上汽的痕迹。因此,在谈判收购罗孚汽车之时,上汽小心翼翼并不急于求成。
为了给英国政府交代,以及逼迫上汽集团及早签约,凤凰财团方面单方面放出来上汽和罗孚达9亿英镑收购协议的新闻。
其实这只是框架协议,上汽方面没有最终同意,因为他们经过财务调查,发现罗孚汽车的状况比想象中要恶劣,存在财务黑洞。光是账上2亿多英镑的现金不知所踪,这让上汽生怕掉入财务陷阱。
何况了解罗孚汽车内情越多,上汽方面越觉得罗孚汽车可能面临随时破产的风险。
一个急着出嫁,另一个不急于娶,双方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终于,还是出嫁的罗孚按捺不住,因为他们再也拖不起了。
为了证明诚意,罗孚方面同意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包括罗孚1。1L—2。5L全系列发动机,25型和75型两个核心技术平台先期转让给上汽集团,作价6700万英镑。
至于45型技术平台是源于本田汽车当年对罗孚的技术支援,得知罗孚要对中国出售,日方便把45型平台收了回去全部销毁。汽车是机械工艺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知识产权的集合体,日方担心技术泄露宁可销毁也不让中国人得到。
照理说,罗孚方面为了把自己嫁出去,还自个搭上了嫁妆,上汽应该要有所表示了吧。
但这个时候,上汽又以市面上数百万辆罗孚汽车的售后服务问题谈不拢为由,暂时拒绝签署收购协议。要是接收数百万辆汽车的售后,这笔金额高达十几亿英镑支出,这是上汽不愿意接手的炸弹。
并购变卦让英国人很是愤怒,他们原本寄希望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能拯救陷入困境的罗孚汽车,没想到上汽拿到想要的东西后反而宣布中止收购谈判,待罗孚汽车理清财务状况后才继续恢复谈判。
看不到曙光的罗孚汽车终于支撑不住,凤凰财团和英国政府都不再愿意注入资金,拥有百年历史的罗孚汽车正式宣布破产,由债权人委托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管理后续资产处理事宜。
上汽运用拖字诀成功把罗孚汽车拖死,获得了捡尸体抄底的机会。
罗孚的核心技术已经卖给了上汽,剩余都是固定资产,跟技术相比值不了多少钱。
当上汽准备摸罗孚尸体的时候,南汽突然冒了出来,打算跟上汽争抢罗孚汽车剩余资产。
南汽被划归苏吴省管理,省里打算以南汽为龙头打造汽车强省计划,因此南汽方面获得地方政府背书,有充足的底气跟上汽竞争。虽然上汽拿走了发动机和两大平台,但罗孚还剩下的完整生产线和相对陈旧的MG车型平台依旧对南汽有吸引力。
只有把这条完整的生产线拆回中国,就能马上恢复生产,成为南汽手中的王牌。
南汽和菲亚特的合资公司不算成功,菲亚特集团由于自身内斗原因,对中国市场顾及不上,因此南汽不得不另辟蹊径找第二条路走。
要是把罗孚汽车收购回来,南汽可以得到一个相对知名的国外汽车品牌,还能为自主品牌提供助力,国外国内一举两得。
“罗孚汽车就算只剩一堆废铜烂铁,也比我们独自在垃圾堆摸索强。南汽已经被时代耽误了不少,这次我们必须抓住机会拿下罗孚汽车。”
在省里主要领导的指示下,南汽开始不顾一切在上汽嘴里虎口夺食,打算抢夺已经被上汽认为是囊中之物的罗孚汽车。当然,这也要感谢上汽成功把罗孚汽车掏空,让其价值大减,让不富裕的南汽可以出手承受。
两家中国汽车企业不顾颜面争抢了起来,这对托管方普华永道方面来说可是好消息。只有竞争,才能把罗孚汽车卖出一个好价钱,给债权人合理的交代。
南汽的突然冒出,让上汽很是愤怒,本来成功压价快要成功,现在国内突然来了一个搅局者。
谈好1块钱可以拿下的资产,现在争夺中涨到了5块钱,上汽对南汽很不满意。找到主管部门投诉,却被南汽不软不硬顶了回来,市场竞争价高者得。
最早双方有意联合收购罗孚汽车,但在收购完成后的主导权上,彼此之间谈不拢。背后的根源还在于双方分别属于不同的地方国资委,都必须为自己所在地方政府考虑。在没有更高层面的统筹下,两大地方利益诉求无法共存。
罗孚被托管的资产中,除了完整的生产线外,就属Rover和MG两大无形汽车品牌值钱,尤其Rover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知名度。不过Rover品牌归属还得经过福特公司同意,当时他们收购路虎汽车获得宝马给以的品牌优先购买权。如果福特有意收购Rover品牌,则今后中国汽车将不能使用该品牌,但MG品牌可以使用。
最终,普华永道选择了出价更高的南汽,把罗孚汽车剩余资产全部打包卖给了南汽。将近6000万英镑的出价,也把南汽的家底基本掏空。尽管上汽临近结束时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报价,他们之前出价在2000万英镑,被普华永道方面认为很不诚意。最终,上汽煮熟的鸭子被南汽从嘴里硬生生抢了过去,两家企业就此结下了仇怨。
非常戏剧性,原本整体的罗孚汽车被来自中国的两家汽车企业一分为二,各自获得一半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