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不同于中学,讲究的是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前些天,教育部召开了教改会议,提倡要转变办学思想,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对某些有天赋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允许跳级,只要修满学分通过考核即可。你可以参考这个思路,就是不办理休学。系里特许你不来上课,期末你有资格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的话学分照算。如此一来,两全其美,既允许你在家照顾家庭,又有机会赶上同学的进度,不过你要比同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个建议真是人性化,韩皓一听就决定接受这个提议。
江昭平和他约定好,先试一个学期,如果韩皓期末考试挂科太严重,就恢复休学的计划。
离开办公室前,韩皓发自肺腑朝系主任江昭平鞠了一躬,感谢他对自己的厚爱之情。
“去吧,待你父亲醒来后替我向他问好,感谢他替我们系培育出如此懂事的学生。”
古人常说,良师益友,得一足以。
这两天,无论是江昭平,还是牛大伟,都让韩皓从心底感到幸福,他们给了他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
背着一书包沉重的课本,韩皓离开工学院,乘坐公交来到浙海大学。
浙海大学是国内有名的重点大学,跟工学院这样的普通本科比起来,简直就是古代小姐对比丫环,在浙海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盛誉。
当初在物资局宿舍楼下,韩皓就打定主意到大学校园寻找一直喜欢的萧芊妤。
高大的汉白玉牌坊上,“浙海大学”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果然不愧是国内名校,稳坐省内高校联盟第一把交椅。校园内的学生跟浙海工学院相比,每个人走路时都昂首挺胸,显示出身为天子骄子的自信。
韩皓只知道萧芊妤就读于外国语学院,但是不知道她的宿舍楼在那里,只好试试一路询问找过去。
“同学,你好,请问外国语学院大一新生的女宿舍在哪里?我给我妹妹送东西。”
当你请求别人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过得去的理由,不然别人很大几率会拒绝你。韩皓干过推销,因此懂得如何开口达到自己目的。虚构一个妹妹身份,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本来就是学生模样,而且韩皓看上去像个正经人,所以在热心同学指点下他来到了大一女生宿舍楼下。
“老师,您好,请问外国语学院的萧芊妤同学住这里吗?她父母委托我替她捎点家乡特产给她。”
在宿管室,韩皓询问值班老师道。
“我是浙海工学院的学生,今天刚报到。”
看了韩皓出具的学生证后,值班老师才开始帮忙查看住宿名单。不一会,她查到了萧芊妤的名字,于是用宿舍楼的大喇叭通知。
“408宿舍,外国语学院的萧芊妤同学,请到宿管室,有人找!”
一连重复了2遍,就听到楼上宿舍有个清脆的女生喊道。
“408,来了!”
韩皓一听,知道是萧芊妤的声音,他赶紧低头看了下仪表,整理衣衫让自己看上去更精神。
“咦,怎么是你?”
走下楼后,萧芊妤看到韩皓的身影很是惊讶,她万万没想到对方找来这里。
“好久不见,我今天到学校报到,顺路过来看看你。”
再次见到萧芊妤,韩皓感觉心跳加速,他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头发后回答。再多的骄傲,再多的自信,在暗恋的人跟前,总会被轻易破去坚硬的铠甲,直击最真实的内心。
“萧芊妤!”
韩皓刚说完,就听到四楼传出3位女生的合喊,因此不由抬头往上看。
“哈哈——”
看见了韩皓的真面目,应该是萧芊妤同宿舍的女生们纷纷捂着嘴巴笑。她们就是想知道来寻找萧芊妤的人到底是谁。
萧芊妤一进大学,就凭借出众的外貌和冰冷的气质,得到大家的极大关注。私底下,她已经被誉为外国语学院的新晋院花候选人之一。
当听说有男生来找她,同宿舍的女生们岂能放过这样的八卦好机会。现在终于看到来人是一个晒得黝黑的男生,长得不算很帅,但至少比路人高上一点点水平,脸上还略带羞涩的神情。要打分的话,颜值身高应该可以超过及格线60分,但想冲破70分无望,放在浙海大学就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
“别理她们,你到底有什么事情?”
萧芊妤把韩皓叫到走廊里面,如此楼上的人看不见他们踪影。
“我给你带了些老姜和红糖过来,我妈说虎山产的老姜功效好,配上龙湖糖厂的粗红糖一起喝,对女孩子身体好。上次我提出中断补习,是我不对,这份礼物就当我给你赔罪之礼。”
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用报纸精心折叠过的包裹,韩皓把它交给了萧芊妤。之前萧芊妤因例假不适而送医的经历,一直印刻在韩皓的心中,因此他不着声色从母亲口中得知了秘方,特意骑车去为喜欢的女生购买礼物。
“难道你不喜欢吗?”
见萧芊妤迟迟不说话,韩皓有些忐忑地问了一句。他原本以为萧芊妤看到礼物会非常高兴,感谢自己的细心周到,没想到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好吧,礼物我就收下了,但今后我不喜欢你不经我同意就到宿舍来找我,这样影响不好。”
来到浙海大学,萧芊妤犹如进入了全新的世界,许多有趣的事情,出色的同学,自由的生活都等着她去体验。在她看来,韩皓已经是她旧生活的过客,现在面对全新的生活,她不想再跟这个看上去有些土气的男生有过多牵连。尤其现在校内已经有许多优秀追求者对萧芊妤大献殷勤,她的品味提高了许多,一般的男生都入不了她眼睛。
“哦……那——那打电话总可以吧?我打算继续学习英语,到时遇到问题希望你能指点一二。”
韩皓想起了在不远处宿管室看到的3部电话,当时正有一位女学生在和亲友电话交流。虽然萧芊妤让他今后不要来找她,韩皓心中有些难受,但他心想说不定女生有什么苦衷,便想出了另一个法子接近对方。
正想拒绝,但看到韩皓眼中渴求的眼神,萧芊妤心一软,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心想接电话大不了今后借口人不在就好。
看到萧芊妤终于不再拒绝自己,韩皓内心好过许多,心想只要慢慢来对方会感受到自己的真心实意。
韩皓特意在午饭饭点时间来找萧芊妤,存了让对方请吃晚饭的谋划,毕竟老乡高中同学来找,都会表示一二的吧。
“那个,我听说浙海大学食堂的饭菜比我们工学院好吃……呵呵。”
他特意主动引起这个话题,就想让萧芊妤客气请吃饭。
“哦,我不觉得有什么好吃。出门往右边拐,走300米就是了,你自己去亲身体验吧。我先上去了!”
尴尬地假装无所谓,韩皓大大方方目送萧芊妤上楼,只觉得内心空荡荡。不过离开时,他还是去宿管老师处抄了电话号码才离开。
“芊妤,居然有什么好东西要人亲自送到楼下呀!”
一回到宿舍,舍友们便叽叽喳喳围了上来,盯着萧芊妤手中的包裹不放。
“哦——我妈让人带的土特产,据说女孩子每个月那几天时有特殊效果。刚才那男的是我们家邻居,今天到工学院报到,特意帮带过来。我看分量挺多,等会给你们每人匀一份”
萧芊妤不自觉就想出了一套说辞,力争澄清跟韩皓的关系。
“我还以为是你藏在家里的男朋友呢?刚才我还和她们俩争辩说,你绝对不会看上这样普通的男生。”
“我觉得刚辞这男生虽然不帅,但看上去人挺精神,气质不错。”
“瞧瞧,哟,有人春心荡漾了啊!”
面对舍友的调侃,萧芊妤待她们安静下来后认真地回应。
“本姑娘的要求很高,刚才的那位还远远达不到及格线,所以你们谁有需要,我可以免费当一回红娘。”
……
韩皓没有在浙海大学食堂用餐,饭菜是否精美,和自己无关,只和在一起吃的人有关。现在独自一人,他想了想,还是赶时间坐大巴回虎山吧。
因为,刚才田光明打来传呼说找到了发动机领域的专家。
第二十二章 寻求助力
现在韩皓最渴望的就是发动机领域专家,赶回虎山后他顾不得舟车劳顿,赶紧叫来田光明询问对方的简历如何。
郝一山,大专文化,钱江厂的正式工,据说他对摩托车发动机有一定造诣,现在正属于钱江厂的发动机研发团队主管。
田光明绕了几圈关系,终于联系上对方,等韩皓回来后便打算上门拜访。
事不宜迟,韩皓买了水果和一条烟当礼物,连夜跟田光明来到了郝一山的家。
“一山,你好,这两位朋友说有问题想请教你这个大才子。”
中间人是郝一山的小学同学,因此由他带着韩皓、田光明两人一起到家里做客。
“你们好,欢迎,欢迎。”
郝一山有些纳闷,自己一个小工人,怎么会有人专门来找自己,不过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他还是热情迎接对方进家门。
住在两室一厅的宿舍楼,客厅一台21寸的彩电,国产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看得出郝一山相对来说属于收入不错的工薪家庭。
韩皓先介绍自己和田光明的身份,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进入话题,而是随意跟郝一山闲聊电视上放的新闻。待火候差不多,韩皓才真心向郝一山请教,研发一台摩托车发动机需要什么工艺技术。
谈到摩托车发动机,正是自己工作的领域,郝一山侃侃而谈,说出了不少门道。
国内不少厂家已经有能力生产50cc的发动机,但70cc的机子没有外方的技术支持纯自主研发的厂家一直没能成功,包括钱江厂在内都只差一口气就能攻克技术难关。钱江厂仿造的发动机虽然能动起来,但很快就坏了,根本上不了路。
“我们厂准备研发70cc的发动机,不知道郝工你能不能提供帮忙?”
听了韩耀厂只是一个小工厂,几乎没有技术人才,郝一山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了韩皓。
“发动机,我们钱江厂那么大的厂都弄不下来,建议你们甭想了,省得浪费钱。”
“我们下了大决心,拆解了嘉陵70cc的零件,只要针对性仿制关键零件就可以采购其他零件组装了。”
韩皓向郝一山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关键性零件不是那么容易弄好的,我们钱江厂就在机体、活塞上折腾了好久没有进展。发动机不是你照着样子就能仿制出来,其中的材料构成、工艺流程等还有许多路要走。小伙子,听我的话,趁早收手还来得及,发动机不是你们能玩得转。”
郝一山听了韩皓的话,更觉得不靠谱,反过来劝韩皓不要瞎折腾了。
一时之间,两人就发动机的问题你来我往进行了激烈交锋。
郝一山用自己的工作实践证明发动机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成功,韩皓则认为70cc发动机技术是rb二三十年前技术,现在国内的技术工艺肯定可以达到要求,只要找准方法就能突破。
越听越不是滋味,韩皓的话中带有二三十年前的技术,钱江厂投入巨大却突破不了,郝一山觉得他是故意上门挑衅。为维护自己工作的尊严,郝一山带着情绪跟韩皓斗起了嘴。
最后,中间人和田光明只好起身劝和,上门做客却和主人吵起来,实在不成样子。
面对固执的郝一山,韩皓只好先悻悻告辞,本想邀请对方出山加入,却碰了一个大钉子。
“韩皓,你刚才是不是太冲动了一些?”
回程路上,田光明开口问道。
尽管身为厂长,但韩皓却待大家如同兄弟一般,并没有什么架子,因此彼此间也直接以姓名相称。
“冲动是有一些,但我也想趁机敲醒某些沉睡已久的脑袋。既然上门请教,那么交流就会有来有往,说不定郝工现在也有所顿悟。毕竟大包大揽关上门研发已经不合适时代潮流,我们要充分把社会合理资源为我所用,谁说我们就不能四两拨千钧。”
知识分子都是朽木脑袋,包括韩皓也一样,有时候用力敲敲会更灵光。郝一山在国企待久了,思维方式一时转换不过来可以理解。
送别来客后,郝一山坐在客厅沙发,回想了一下韩皓所说的话,其中并无完全没有道理。钱江厂现在研发自己的发动机一直上不去,除了上头重视不够外,确实没有科学利用资源,全部东西都想自己造,结果都造不好。就拿一个活塞来说,打了报告上去申请购买进口机器,结果3个月都没有下文。要是找配套厂生产,说不定早就样品到手试验多次了。申请增加部门人手的报告,也一直没有批复下来,厂里现在重心根本不在研发上面。
韩皓所说要整合社会资源可不是光说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