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出名太快怎么办 >

第538章

出名太快怎么办-第538章

小说: 出名太快怎么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脑面前。
 胡老霍然站起,脸上有着浓浓的惊喜:“波顿的这个礼物,真的太重了。在以前华夏的爱心基金和国外几乎是两个独立的主体。尤其是华夏红十字,因为理念的不同和制度的差异,同样不被国际红十字认可。所以华夏的任何爱心基金,都是面向国内的,没有任何一家爱心基金或慈善机构能够上升到国际层面。正因为这样,在以前,国际上尤其是一些欧美媒体可没少在这方面抹黑华夏。而现在,有了波顿和国际红十字主动替620爱心基金担保,这代表着以后620爱心基金就是一个国际机构了!并且它还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上升到华夏大国风范和zheng治的层面。”
 作为国际上最知名以及最权重的慈善机构,国际红十字负责人说出的这番话,绝对可以影响全球。
 所以哪怕是胡老,内心都无比激动。
 至于上面某些部门,在听到波顿的话后,几乎第一时间就召开了会议,准备就此事让华夏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以及应对即将遇到的国际问题。
 甚至有人提出建议,立即将620爱心基金全部划归国有,以后让国家来管理。不过这个建议立即被某位老人严词拒绝。
 老人声明了几点:
 第一:620爱心基金任何人和机构不可觊觎。
 第二:基金会它永远只属于王桓一个人,除非王桓允许,否则任何人不可插手管理。
 第三:其他爱心基金或慈善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跟620爱心基金攀附关系。更不能借助其名义行事。
 这三点规则,直接将不少人的小心思彻底抹杀。
 老人深深明白,有一个被国际红十字承认的爱心机构,对华夏有着多么巨大的正面作用。他可不想王桓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局面,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毁掉。
 ……
 记者招待会现场。
 王桓和江慕云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彼此眼里的喜悦。
 在以前江慕云的计划中,620爱心基金会要走出国际,仅仅凭借这一次的募捐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徐徐图之。而现在有了波顿这番话,那么几乎给他们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难题,接下来的事情,几乎就是水到渠成了。
 “波顿先生,太感谢您了,您的这番话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在以后的时间内,我们一定继续秉承自己的理念和原则,做好620爱心基金,让它真正为全世界有困难的人名服务。”
 王桓看向波顿,眼里有着真挚。
 波顿笑道:“我相信您和江小姐,你们一定会让620爱心基金在全球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其实波顿如此力挺620爱心基金,除了它的确大公无私。还有着波顿的私心在里面,因为若是620爱心基金在全球大放异彩,那么以后国际红十字会遇到了善款困难,他就能够堂而皇之请求620爱心基金伸出援手了。
 一举两得啊!
 波顿心中得意想着。
 半小时后,记者招待会结束。
 相关的新闻,几乎瞬间就传遍了网络。
 【王桓荣获国际慈善大使】
 【波顿力挺620爱心基金会】
 【华夏第一个走向全球的爱心基金】
 【王桓和波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双双受益】
 【波顿夸张620爱心基金为全球最大公无私的机构】
 【欧美媒体被打脸,华夏爱心基金超越九成九欧美慈善机构】
 【波顿示好王桓,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堕落?】
 经过昨晚的爱心募捐,以及今日的波顿一番话。
 620爱心基金几乎以一种横扫全球网络的姿态,进入了全球人的眼中。
 开局即无敌!
 以后。
 在王桓的巨大号召力以及江慕云的天才运作下。
 前途不可估量!
 ……
 ……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
 王桓笑着道:“慕云,波顿这一番话,几乎是给我们620爱心基金铺了一条宽敞大道,以后你行事就要方便多了。”
 江慕云点头:“其实波顿这么做,是一种互惠互利,对国际红十字同样也有好处。不过我们获得的好处更大。有了国际上的认可,我要在全球布局620爱心基金就会少了九成的困难。”
 王桓道:“辛苦了,这次你来巴黎,要不趁这机会好好在欧洲游玩一番吧?”
 江慕云笑了笑,摇头道:“不了,我和波顿先生约好了,明天我会去国际红十字会总部参观学习,后天我会跟随对方的工作人员一起去非洲进行赈灾工作,这是我学习国际经验的好机会,不容错过。并且在此事结束后,我得马上赶回华夏,因为620爱心基金捐款渠道的开启,以及它目前已经面向全球。所以基金会的善款开始迎来了一个巨大的飙升。当然随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我必须要赶快处理。”
 “嗯。”
 王桓知道江慕云就是一个工作狂,他说再多也没用,只是叮嘱:“注意休息。”
 晚上。
 王桓刚刚回到酒店。
 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
 他随手接通:“喂,您好?”
 对方是中年男子的声音,并且说的是华夏语:“王桓先生,您好,我叫周来祥,是巴黎华人区的社长,请问您现在说话方便吗?我想请教您一点事情。”
 巴黎华人区?
 社长?
 他找自己干什么?
第1019章:上一堂华夏教育课(第三更,求月票)
 “周社长,您好。”
 王桓心中思索着对方的来意,随口应道:“您请讲。”
 周来祥道:“王桓先生,久仰大名。在昨天晚上,我去参加了您的演唱会,被您在音乐上的才华深深拜服。同时您在慈善上的奉献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一顿毫无新意的彩虹屁。
 王桓听得索然无味,他笑了笑:“周社长,您过奖了。您不是说找我有事情吗?我们还是直接进入正题吧。”
 周来祥一听,似乎愣了愣,连忙道:“王先生,是这样的,在以前我们从未见过一个华夏人能够在国际上有着如此高的名声和地位,尤其是您在伦敦唱的那首《我的中国心》,如今已经在全球的华人区传开了,这首歌几乎勾起了我们海外所有华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您在我们华人中有着很不一般的地位。大家便推举了我出来联系您,希望我问您一下,如果您有空的话,能否来华人区和我们海外侨胞见一面。”
 哦?
 王桓微微一顿,下意识问道:“就这个事情么?”
 周来祥道:“我还有另外一个小小的事情想请您帮一把。我详细看过您的资料,知道您除了是音乐大师,还是华夏杰出的诗人、作家,您对华夏古代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并且您对华夏有一颗炽烈热爱的心。所以如果您能够来华人区。我希望您可以给我们这里的小孩子上一堂关于华夏的教育课。”
 听到这里,王桓再次愣住。
 让他去给孩子们上课?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很快,周来祥解释道:“就像您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里所唱的一样,我们这些常年在海外的侨胞,无论年龄有多大、成就有多高、是什么国籍,心里都会念着华夏的根,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是一种刻在灵魂里的记忆。但是我们的后一代却不一样,虽然有我们的悉心教导,但是他们在外面接触到的人物、接受的教育都是西方化的。渐渐地,许多孩子的心就被欧美孩子给同化了,他们还是有意无意排斥华夏文化,向往西方文化,甚至许多还是以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可耻,严重的还会做出自暴自弃的极端事情来。无论我们想尽了什么办法,都无法遏制孩子们畸形的思想观念。”
 “而您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光明。孩子们几乎都被您的歌舞给吸引住了,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画面,他们会以您为荣,会因为您和他们是同一个皮肤而自豪,会因为您是华夏人而感到骄傲。在孩子们的心中,您几乎成了大部分华人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在以前,我从未见过他们对任何一个华夏人会这样。正因为这样,我才希望您能够来华人区,给孩子们上一堂课,趁热打铁,改变他们畸形的观念,当然我也不是让他们排斥西方文化,只要他们以后不再有着偏向,光明正大接受自己的身份,以自己的祖籍而自豪。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学习华夏的礼仪道德。如此这样便最好了。”
 原来是这样啊。
 王桓终于明白了周来祥打电话给他的真正意思。
 其实周来祥所说的问题,他早就在相关的网络或者报纸媒体上见到过。现在的海外侨胞年青一代,因为环境和教育的差异,加上一些欧美媒体刻意针对华夏的报道,导致许多年轻人形成了不健康的思想观念。
 以前他刚见到这些新闻的时候,心中觉得既然那些年轻人不爱华夏,那就不爱呗,任由他们去舔欧美的脚指头,到头来受害的是他们自己。但是当他站到了如今的高度,看待事情早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明白事情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真的放任海外华人年青一代思想被腐蚀?
 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那样的话,那么势必会对华夏造成严重的后果。无论是海外侨胞老一辈,还是华夏上面都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是让他去给那些年轻人讲课?
 他哪里会讲课啊!
 他又不是老师!
 更何况,就算会讲,期待他一堂课就能够改变年轻人根深蒂固的念头?开什么玩笑呢。他又不是心理大师。而且哪怕是心理大师,估计也无能为力。
 深吸一口气。
 王桓才开口道:“周社长,您可能太高估我了,我可以去华人区和大家见一面。而且也可以随随便便说几句场面话。但是您让我去教育一帮孩子,我恐怕不行。”
 周来祥没想到王桓会如此干脆拒绝,他连忙道:“王先生,我并不是想为难您,实在是您现在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如果您没有授课的意思,那么给孩子们做一次演讲也是可以的。”
 王桓听出了周来祥声音的迫切。
 看来对方是真的希望他去给孩子们做一番教导。
 可是。
 他自己都是个宝宝呀。
 有个屁的能耐教导别人!
 周来祥依然不肯放弃:“王先生,如果您愿意给孩子们上一课。那么我还会给您一些礼物作为回馈。这个礼物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听说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如今已经成为了价值不菲的古董。”
 得!
 周来祥看来是下了血本了,居然拿出了古董作为诱惑。
 王桓再也无法拒绝对方的一片拳拳心意,更何况这也是有益于华夏的事情,他沉思了一下便开口道:“周社长,这样吧,礼物的事情就别再提了。不过教学我肯定不会,但我可以过去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如果我有想法,就会跟他们交流几句,并不保证效果。而且仅限十二岁以下的孩童。”
 为什么十二岁以下?
 好忽悠呗!
 哪怕无法忽悠,用拳头也能够轻易制服,是不是?
 至于那些十五十六岁的孩子,正是叛逆期的时候,他王桓吃饱了撑着才会去教导对方,搞不好自己都会被那些青少年气得吐血。
 听到王桓的话,周来祥虽然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但好歹王桓答应了,他马上道:“那好的,多谢王先生了。明天上午八点我去接您?”
 “好。”
 王桓点头答应。
 做不了王老师,当一个忽悠王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第1020章:巴黎十三区,直接去学校!(第一更,求订阅)
 挂了电话后。
 王桓开始陷入沉思。
 “根据周来祥的话,看来现在的海外华人华侨,被当地文化入侵的很严重啊……”
 他想了想,直接拨通了曲明风的电话。
 然后将自己和周来祥的对话原原本本重述了一遍,这才开口问道:“曲老,您觉得周社长的话有没有夸大的地方?他让我去教育年轻人是不是有别的心思在里面?”
 曲明风听完王桓的话,沉默了良久才认真道:“在海外的侨胞,融入当地的文化,那是必然的趋势。如果不接受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他们就不可能融入那里的生活,势必会引起当地人更多的歧视。不过周来祥的担心也很有道理,长此以往,恐怕年青一代就会彻底被当地的文明同化了。老一辈的侨胞,他们能够保持本心不变,是因为他们以前在华夏生活过,经历过华夏的酸甜苦辣,灵魂深处有着一颗华夏魂。但年青一代却没有,他们接受的是切切实实的西方教育,接触到的也是除了华人之外的西方人。在那种环境中,还要让他们保持一颗华夏心,难度可想而知。”
 果然是文学大师,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
 王桓深以为然,他追问道:“那是不是说,我根本没必要去华人区了?”
 曲明风摇头:“不!很有必要!”
 “啊?为什么?”
 王桓一愣。
 曲明风语重心长:“估计你也知道,如今华夏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导致西方国家越来越敌视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