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神医福妻-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孙大海家的房子盖好,孙老头心里又算了,甚至有些羡慕。如果这孙大海没有分出去,这房子可是他家了。
孙老太这几天也不愿意出门了,在家里看谁都不顺心,不是吵,就是骂,一天天家里的闹得鸡犬不宁。
王氏现在不好意思出门,之前话说的那么满,现在出去就被别人挤兑。看向孙大海家的房子,眼红啊!
如果可以,她也想有这样的好房子,可以搬出去住,不用看公公婆婆的脸色了。
孙大江,孙大河更是噤若寒蝉,躲在屋里。
………………………………
第一四八六章 巴结
孙老头抽着旱烟,现在孙大海日子过好了,他不能跟孙大海划清界限,毕竟他养大了孙大海,这份恩情在,孙大海风光了,也不能忘了他。
孙老头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跟孙大海一家太远了,对孙老太说:“给我一两银子!”
“老头子,你要银子做什么?”孙老太不解,家里最近没什么事情啊!
“大海那边上梁了,我过去看看,当然不能空着手了。”孙老头回答,“给我找干净体面的衣服穿上,不能丢面子。”
“一两银子?”孙老太瞪眼,大声惊呼,声音尖利,“就算去孙大海那边吃酒席,也不用给一两银子啊!”
孙老头一边换衣服,一边冷声说:“头发长见识短,那孙大海就算过继分家出去了,那孙大海也是我养大的,咱们还是他亲生的爹娘!咱们这么亲近的关系,你给个二十文,三十文的,好意思拿上手啊?”
“可······可那也要不了一两银子啊?”孙老太心疼,她手里虽然有钱,但一想到给孙大海一家,就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孙老头皱眉,不想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跟婆娘谈论这个问题,而是小声解释,“那孙大海今年光卖西瓜就赚了好几百两银子,更别说还有收药材的生意。另外,孙大海又是买铺子,盖房子,这么有钱,咱们是他亲爹娘,咱们在他上梁的时候,出一两银子,那他过年过节给咱们送节礼的时候,好意思拿几十文钱的东西打发我们吗?你啊,别舍不得这点钱,而且要从长远看。”
听到孙老头的话,孙老太一愣,恍然大悟,“老头子你说得对,那孙大海要脸,就得给咱们送像样的节礼。对了,一两银子够不?要不······要不再多给一些?”
“那······给五两?”孙老头舍不得了,那可是家里半年的积蓄呢。
孙老太连连摇头,“五两太多了,就二两吧!再多了,咱们也出不起,而且的这二两银子对孙大海现在来说不多,但对普通的农户来说那就很多了。走,我跟你一起去。”
于是孙老太也换上干净体面的衣服,拿着钱和家里不知道放了多长时间的点心一起过来。
孙大海家里上梁,来了很多人帮忙。
刘老虎的媳妇远远地看向孙老头,孙老太来了,连忙说:“大海家的,你家四伯伯,四伯娘过来了。”
徐氏一愣,然后微微笑了笑,“呵呵,今天我家大喜事,来者都是客!”
徐氏这句话表明了跟孙老头,孙老太划清界限,即使他们来,那也是四房的,他们是九房的人了。
“呵呵,你就是好客。”胡老头的儿媳妇笑道,“最是和善。”
现在徐氏在一帮小媳妇,中年妇女的眼里不一般,需要巴结的,今年的西瓜,让孙家村的好多家赚了不少钱。他们都想着明年也种西瓜,而且还想种徐氏家的西瓜苗长出来的西瓜,个头大,而且味道好。
顶点
………………………………
第一四八七章 后悔,好算计
以前他们也在菜园子种西瓜,但味道根本就没法跟孙大海家的西瓜相比,有了这独一份的发家致富的手段,自然能成为全村的恭维的对象。
徐氏也明白因为家里的西瓜,药材生意,才让人另眼相看。虽然家里有钱了,徐氏不敢骄傲,平易近人,在村子里有好人缘。
孙老太,孙老头过来,被孙族长安排在上座。即使孙老头,孙老太已经把孙大海分出去了,但毕竟还是亲爹亲娘,不能不给面子。
孙大海虽然对父母还有埋怨,可现在他日子过好了,也不想当着村里的人对这一脸讨好的孙老头,孙老太冷言冷语。
“大海,你能把日子过起来,而且还带领我们大家一起发家致富,我要代表族人,代表村民,感谢你给大家找到新的生计。这杯酒,我干了。”孙族长感谢说道,一口喝干了酒。
孙大海也端起酒杯,也一口干了,而是沉声说:“我这也是碰运气,当时没有后路,只能拼了,没想到拼对了。只是明年我看大家都种植西瓜,西瓜的产量很高,到时候价格下降,所以大家有心理准备,万一要是有个不好,可不能怪我啊!”
“这些大家都知道,明年不管好坏,都跟你大海无关。”孙族长沉声说,“也没人拉着他们种西瓜,一切都是大家自愿的,你们说,是不是?”
“是!”众人一起说。
他们心里都有数呢,西瓜价格就算降低了,但一亩地产量高啊,而且还是在沙地上,如果种粮食,只能收几斗的粮食,可种西瓜就不一样了,不管怎么说,都比种粮食强。
听到众人的话,孙大海放心了,“大家能在我上梁的时候,过来喝酒吃饭,也是看得起我孙大海。来,大家该吃吃,该喝喝!”
孙大海招呼大家,他心里高兴,畅快。
钱壮人胆,孙大海即使现在腿瘸,但村子里也没人看不起他,儿子也回来,女儿也能在过年的时候回来,孙大海高兴,一家能够团员,还有了生计。
孙老头,孙老太看到村里人巴结孙大海,心里不是滋味,这要是孙大海没有分出去,这些人就改巴结他们了。
看看这孙大海的房子,哎呦喂,正房五间大瓦房,东西厢房各四间,后面还有大大的后院。旁边的老房子,将来就能作为库房。
这房子比孙家老宅那边的房子还好呢,哎,只是他们住不上了。
村里人看到孙老太的尴尬表情,心里都在偷笑,这么好的过继出来,现在后悔了吧!
孙老头心里虽然也不舒坦,但为了以后能得到好处,做的还算面面俱到,众人在得知孙老头给了二两银子的礼钱,都很惊讶,不过很快就想到再过半个月就是中秋节八月十五了,这孙大海得送节礼了!太少了,可拿不上手啊!
这孙老头,孙老太真是好算计。
孙老头,孙老太没有生气憋屈太久,因为秋收来了,如果不能及时收获,一年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
………………………………
第一四八八章 种点什么好呢?
孙大海的房子,屋顶也弄好了,贴上了瓦片,里面的墙也被涂好了,村民结了工钱之后,就开始忙自家的田地了。
孙大海带着徐氏,孙二郎,还有孙盈盈开始盘炕。到了冬天,晚上的时候,只要烧点柴火就能变得很暖和。
孙大海还大手笔的盘炕,住人的房间全部铺上了青石砖,以后屋里干干净净,灰尘也少。
至于家具,孙大海也是从村里的郑木匠定的,那边正在赶制呢,等到房子彻底干了,估计也差不多好了,可以搬进来。
孙大海还给徐氏,两个女儿打了梳妆台。女儿家,自然要精致一些,尽力给家人最好的。
以后他和妻子一个房间,四个孩子四个房间,饭厅在堂屋的正中间的两间,平时还可以待客。一间专门放粮食,另外两件放一些农具杂物,至于厨房,专门的两间房,宽敞而又干净。
在别人秋收的时候,孙大海在琢磨边上的地,种点什么好呢!
思来想去,孙大海没想到好的,于是问孙盈盈:“盈盈,咱们地里种点什么好啊?”
孙盈盈想了想,其实她想种草莓的,但现在没有玻璃,也没有塑料纸,这就不行了。
思来想去,只能顺应节气,种大白菜,萝卜了。
“爹,咱们种白菜,萝卜吧?”孙盈盈问,“种小麦估计不行,种点白菜萝卜,或许还能有点收成!”
“都种大白菜?”孙大海一愣,“这么多,咱们可吃不完啊!”
“呃呃,吃不完可以卖啊!”孙盈盈挠挠头,“反正地荒着,也是荒着,明天我去县城,买点白菜萝卜种子。”
“那行,咱们家没地,咱们都去!”孙大海想到大儿子一个人现在县城的铺子里,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徐氏笑了笑,“正好秋天了,我给梅梅准备了一些蜂蜜,托李管家那边送过去。”
“那别忘了给李管家一些,毕竟让人帮忙做事,不能让人白忙活。”孙大海交代一声,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李管家拿了他家的好处,自然对他们很用心。
一家人收拾妥当,然后一起去县城,大黄也跟着。
到了县城之后,孙盈盈先去师傅那边交功课,并且接受师傅的考验,然后有不懂的地方问问,之后又带回来几本医书。这些都是学医基础的,所以孙盈盈没有任何意见,反而在学习这些古代的药典,收获很多。
在师傅这边吃了饭,然后才回到店铺里。
孙大郎那边不仅仅联系好货源,并且买了调料,按照孙盈盈之前做的,开始在家里尝试。
这些天,孙大郎吃了不少烤鸭,终于弄出来味道更好的。现在父母弟弟妹妹了,正好尝尝。
“哥,咱们家配的作料很好,要不你也试试做一些卤肉,或者卤猪下水?毕竟只有一样烤鸭,太单一了。”孙盈盈建议说,“这是我从一个食谱上抄下来的方子,你试试?”
孙大郎点头,“好,那我试试!”
顶点
………………………………
第一四八九章 打算买仆人
“现在店里的生意怎么样啊?”孙大海问道,“咱们家不用忙秋收,我们这几天在这边帮你,咱们把这里的事情弄好。”
徐氏想了想,“咱们能帮这几天,等家里种菜,咱们又没法过来了,就大郎一个人在这边,我不放心,而且大郎也一个人又是烤鸭,又是卤肉的,我怕忙不过来。”
孙盈盈想了想,“那我们······那我们也去买······买两个人手过来?”
孙盈盈的话,让众人都是一愣,从来没想过要买下人,毕竟他们刚从赤贫变成小有积蓄。
“买······卖人?”孙大海一愣,“有······有必要吗?”
孙盈盈点头,“有啊,你看看哥哥要做烤鸭,卤肉之类的,这就需要人清理,清洗,如此一来,就凭哥哥一个人怎么顾得过来?”
“我······我可以过来帮助大哥。”孙二郎回答说道,家里刚有点钱,可不能乱花。
徐氏没有说话,想了想,“这样吧,二郎,你现在这里帮你大哥,如果生意好,咱们就买人,过来帮忙;如果生意不好,那······那就算了,你们觉得这样如何?”
孙大海点头,“这样不错,稳妥一些。这要是传出去咱们家要买人,传到村子里还不得怎么说我们呢?”
徐氏笑了笑,“呵呵,若是以前,的确会别说三道四,可家里的人少,忙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另外,买来的人,咱们手里有卖身契,也能保密,毕竟咱们烤鸭的配方,还有烤制的办法,都不适合请人帮忙。”
徐氏曾是是大户人家的丫鬟,所以对这些更加了解一些,除了一开始的惊讶,也能接受这样的改变。
孙大海敬重徐氏,觉得徐氏的话也很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
孙盈盈现在只负责出点子,至于这些琐碎的活,她不敢。一是因为太累,二是因为她要做出寒窗苦读医书的样子,这样以后她医术高明,也在常理之中了。
之后,孙大海赶着牛车,一家来到李家。
李管家看到孙大海,徐氏,孙盈盈,笑着说:“哎呀,本来还想着这两天把把梅梅姑娘的信件,送到吴家医馆呢,你们就来了。还有,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中秋节之后,我们夫人的妹妹孩子满月,八月二十三,故而回来吃喜酒,到时候小姐也会跟来,梅梅姑娘作为小姐的贴身丫鬟,应该也会过来的,或许还能见见梅梅姑娘,到时候求求夫人,或许就能提早让梅梅姑娘回来了。”
听到这话,孙大海,徐氏都非常开心,“谢谢李管家提醒,到时候我们一定过来,到时候还要麻烦李管家帮忙通传了。”
“好说,好说。”李管家笑眯眯的,这样收下孙大海送到烤鸭,就不觉得亏欠他们了。
孙盈盈也很开心,对这个为了家,做出巨大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