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九零神医福妻 >

第360章

重生九零神医福妻-第360章

小说: 重生九零神医福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孙石头带人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凉棚,现在凉棚下面,挖了十公分深的坑,然后在里面放了一些肥料还有一些草木灰和一些在河边挖得肥沃的泥土,然后把西瓜籽放在里面,等待西瓜籽发芽。

    徐氏去孙石头那边牛,把边上沙地翻一遍,方便种植西瓜。

    孙族长孙石头过来帮忙,劝解说:“这些豆子虽然长得不好,但终归有些收成,你就算手里有点银子,但也不能这样糟蹋啊!”

    孙大海不想让女儿在外人面前暴露太多,把所有的事情揽在自己的身上,“我从吴大夫那边打听了,沙地种植最适合种植西瓜,我想着反正豆子只能收个几斗,还不如试试呢?”

    “真是吴大夫说的?”孙族长听到这话,微微一愣,那是读书人,见多识广,如果真是吴大夫说的,那应该就没有错了。

    孙大海点头,“是的,我不骗族长。西瓜籽买多了,村长,我记得你家也有一亩半的沙地,要不我也给你一点西瓜苗,种试试?”

    孙石头年轻人,当然想试试,“爹,既然是吴大夫说的,那就有谱,如果仅仅是收几斗豆子,还不如试试?再说了割下来的豆草,也可以喂牛啊,也不浪费。”
………………………………

第一四五四章 分种子

    那······那等大海家种了,剩下的种子,我们再用,免得大海家不够用。”孙族长说道,“咱们动作快点,这两天把地翻好。”

    不仅仅有孙族长的帮忙,还有村里其他人过来看看,帮忙。有的人觉得孙大海狂妄,不种粮食,种西瓜,以后喝西北风都没地方;有的人则是觉得与其收那一点豆子也吃不饱,还不如种西瓜,如果种出来了,买粮食吃也是一样的。

    等到翻好地,施了肥之后,孙盈盈按照要求,让他们种好西瓜苗,居然还剩下一半。

    孙族长也跟孙大海家里一样,把家里的沙地全部种了西瓜。其他人看到族长也种了,也纷纷过来要要西瓜苗。

    曾经给她家帮忙的,孙盈盈就多给一点;没来帮忙的,只给,够家里自己种就好。

    孙老太担心被孙大海一家没饭吃,来他们家要粮食,所以这些天一直没有露面。

    现在听说孙大海种西瓜,顿时来劲了,孙老太站在孙大海的家门口,指着徐氏骂道:“你个不会过日子的,好好的豆子居然就这样割了,你们就等着饿肚子,喝西北风吧。”

    “我们种了西瓜······”徐氏小声反驳,不想听孙老太的话。

    “西瓜个头,咱们孙家庄什么时候种出过西瓜呀?你就瞎搞吧,到时候喝西北风,怪我这个做伯娘的没有提醒你们!”孙老太在徐氏面前指指点点,唾沫横飞,越说越得意,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个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辈呢。

    村里一些看热闹的人听到孙老太自称为伯娘也都微微一愣,虽然之前大家都听说孙大海被过继给九房了,但这孙大海毕竟是孙老太的亲生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很绝情?

    徐氏气得牙咬的咯咯响,看向孙老太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不耐烦,“这就不劳烦四伯娘担心了,我们就算喝西北风也不会去你家喝的。”

    徐氏的话让众人也是一愣,不过也可以理解,被自己的婆婆,现在是伯娘了当面指着鼻子这样骂,而且还这样前婆婆。

    孙老太听到徐氏反驳的话,刚想像以前那样大骂,但是又想到现在徐氏已经不是他的儿媳妇了,是侄媳妇,的确不能像以前那样想骂就骂,想打就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这个做伯娘的提醒你,你居然不识好歹,不领情,我还懒得管呢,以后饿死了别找到我家门……”

    说完之后孙老太转身昂着头就走了,当着村里人表明了立场。

    徐氏听了之后气得浑身哆嗦,“四伯娘,你放一万个心,知道你们不待见我们家,我们也不会到你们面前碍眼的……”

    说出这样的话,几乎用尽徐氏全身的力气,不想在外面被人看笑话,转身回家。

    很多村民拿了孙大海家的西瓜苗,心里也成孙大海一家的情份,所以在孙老太来这边说的那些话,也给大家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这孙大海之所以愿意分家,估计也不想在那家里被欺负了。


………………………………

第一四五五章 采药材

    尤其是孙石头把孙大湖骗两个侄子去伐木厂干活的事情宣扬开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孙大湖居然是个面善心恶心思歹毒的人,连自己的亲哥亲侄子都不放过,何况是他们这些一个村子的村民呢,因此大家心里都防着呢!

    以后孙大湖说话话,他们也要提防着,免得被骗了,还不知道呢!

    孙盈盈此时特别开心,原来说是三亩,其实是四亩三分地,所有的西瓜总算是种好了,只要这些西瓜能够成熟,今年家里就彻底不用愁了。

    本来徐氏想让孙大郎,孙二郎在家里好好休息,但他们两个心心念念家里没钱,而且大姐还在给人做丫鬟,心里憋着一口气,所以种完西瓜之后,立即就催促孙盈盈一起上山采集药材。

    “大哥,二哥,我觉得咱们不能单独上山采药材,我想叫村子里跟我们家关系不错的几乎人家一起上山采药,一起卖钱。”孙盈盈对着正在整理工具,修背篓的大哥,二哥说。

    “为什么?”孙二郎年纪不大,想问题很简单,“叫的人太多,咱们就挖不到那么多了。”

    倒是比较稳重的孙大郎想了想,“你啊,难道忘了咱娘曾经给我们讲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我们家困难,或许他们对我们同情,但是当我们家日子比他们好的时候,他们就因为觉得收获少,跟我们家关系疏远,有更甚者,在背后下黑手。”

    听到这话,孙二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告诉他们也无所谓,反正后山那么大,药材那么多,就靠我们三个根本就采不完。”

    正在不远处磨刀的孙大海,徐氏听到孩子们的谈论,相视一看,微微笑了笑,经历这段时间的人情冷暖,孩子也比以前稳重精明多了。这是好的现象,最起码以后做事更成熟。

    “你们说得对,记住了,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最安全的,否则就会成为嫉妒的对象。”徐氏柔声说,“不过呢,如果我们某一天比他们好太多,以至于让他们产生高攀不上,敬畏的感觉,也可以不用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知道了,娘亲。”孙大郎,孙二郎连忙回答,“二郎,你去叫人!”

    孙石头家的儿子孙大柱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带着孙二柱,还有族长家的小闺女孙小兰,还有几家相熟几家孩子一起上山采药。

    他们都听说了孙盈盈采药可以卖钱,现在听说愿意教会他们如何辨认药材,一个个想挣钱,都过来了。

    “盈盈,你真愿意教我们认药材吗?”孙小兰跟孙盈盈年纪差不多,脸圆圆的,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在家里被疼着长大的。

    “那当然了,我爹说了,几位叔叔伯伯对他们家多有照应,无以回报,既然我认识这才药草,教会大家如何采药,卖了钱,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一些。”孙盈盈笑着回答,这时候当然要把人情做出去。

    孙小兰听了,眼睛一亮,“你们真好,等赚了钱,我请你吃桂花糕!”

    顶点


………………………………

第一四五六章 收购药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孙盈盈要给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好!”孙盈盈点头,然后带着大家一起上山,到了一片茂密的地方,开始从中选出几种常见的药材,告诉大家,并且告诉大家怎么挖才能保持最好的品相。

    都是农家孩子,以前是没人告诉,不知道这是药材,现在听到孙盈盈的讲解,很快就记下了。

    中午的时候,大家吃的是干粮,省得上下山来回跑,浪费时间。到了太阳快要落山,采到足够多的药材,这才准备回家。

    孙盈盈给每人准备了几种常见药材的样本,一家给一份,“以后,你们再检查你们的药材,是不是跟这些一样,如果有差异,就拿出来,不要放进去。另外,分门别类,用稻草捆绑起来,我跟我爹和石头大伯一起去给你们卖药材!”

    “好,回家一定好好捡!”孙大柱说道,家里已经给他说媳妇了,已经给了聘礼,但他给未来的娘子买一件礼物,但手里没钱,如果能采药赚点钱,他就不用跟爹娘张口了。

    “回家,天都黑了,看不清,明天捡。”孙盈盈劝解,她可不希望药材里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是哦,那明天早起,反正现在天气暖和,天亮的早。”孙大柱回答,早起又不算什么,农家哪有睡懒觉的。

    于是一行人背着背篓,排成队,鱼贯而下。

    徐氏看到儿子女儿回来,面带微微笑,“快点去洗澡,换衣服,马上就能吃饭了。”

    家里衣服虽然旧,但被徐氏洗得干干净净,即使有破的地方,也被补得工工整整,而且孙盈盈的衣服上,现在修补的时候则是绣上了好看的小花。

    孙盈盈喜欢徐氏这样的生活态度,虽然苦,但也尽量让生活充满美感。

    “好嘞!”孙盈盈先去洗漱间,孙大郎,孙二郎则是清理带回来的药材,分工很好。

    晚饭虽然很简单,但有之前腌制的兔肉,配上豆角一起炒,味道还不错,当然了,不能跟前世相比。不过,孙盈盈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现在的生活,不过她相信大米会有的,肉也会有的。

    对了,烤鸭啊!

    她怎么把这么好吃的东西忘记了?

    她不敢在古代表现出会医术,就怕太妖孽,会被人当初妖怪,拉出去烧了,但瞎鼓捣点吃的,难听的会被说这丫头嘴馋,好吃,但好听的,则就是善厨艺,这在古代是一项光荣的美德!

    只是现在没有时间,等拜完师,有空再说吧!

    徐氏写了信,还有给孙梅梅准备的衣服,一起装在包裹里,让孙大海一起带过去。

    第二天,徐大海借了孙族长家的牛车,然后把孩子们昨天采到的药材,统计好,整整齐齐地放在牛车上,然后带着孙盈盈一起去县城吴家医馆。

    孙石头有事,让儿子孙大柱跟着去的,一路上赶着牛车,这样孙大海也能舒服一些。

    到了先生,孙大海买了一些礼品,然后带着女儿上门拜师。

    顶点


………………………………

第一四五七章 妇婴之道

    吴家医馆小学徒徐昌辉,看到孙盈盈来了,立即去叫室内的师傅,这可是未来的小师妹来拜师了。

    “小师妹,你快去拜师吧,这些药材,先拉倒后院,我挑挑拣拣就可以称重了。”徐昌辉笑眯眯说,愿意在小师妹面前表现好一点。

    “谢谢徐师兄。”孙盈盈感谢说道,“用不同颜色的绳子绑的,是不同的人的,徐师兄称重的时候,注意点。”

    “好!”徐昌辉点头,最近天热,需要各种各样的药材,自家炮制的药材,效果好,而且还干净,便宜,比从药行那边购买更加划算。因此,徐家医馆对于孙盈盈等人送来的药材来者不拒。

    孙盈盈来到室内,然后呈上拜师礼,然后跪在地上,给吴大夫磕头,“师傅,请喝茶。”

    “呵呵,好,那我今日就喝了你这杯茶。”吴大夫笑眯眯的,大夏朝的风气比前朝开放,女子也可以读书,也可以学习一定的手艺,但大多是厨艺和女红,学习医术的人很少,但也是有的。

    比如接生婆,如果会一些医术,接生的时候,母亲和婴儿成活的几率更加高一些。

    喝了茶,吴大夫从边上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籍,“你现在是我第六个徒弟,也是我唯一的女徒弟。碍于世俗眼光,你一个女子,主攻妇婴一道,可好?”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性,孙盈盈明白,男女有别,不像前世那样,所以她能够理解师傅的一片苦心。

    “谢谢师傅,那徒儿就学妇婴一道。”孙盈盈回答,“这是师傅对盈盈的保护,一片苦心,徒儿理解接受师傅的好意。”

    吴大夫听了之后,眉开眼笑,点了点头,“嗯,不错,你能明白为师的苦心就好。听说你母亲识字,先教会你识字,写字,故而我这里有一份药材医典,你拿回去看,遇到不懂的,可以来县城问我,等到你再大一些,再来为师这边系统的学习医术。”

    “是,师傅。”孙盈盈应下,现在她的毛笔字不好,的确要好好练习,而且她要把用最短的时间,把医典背诵下来,然后在假装来师傅这边请教。

    吴大夫点头,“那好,你先跟你父亲回去吧,对了,如果你还能采到其它的药材,也可以送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