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458章

还看今朝-第458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沙正阳提出要争取机场项目,钟广标也是一愣。

    对于机场,几个区县的态度都是模糊不定的,如果市委做了决断,区县只有服从,但是你要说他们有多么积极的态度来争取,好像也不尽然。

    当然机场选址也轮不到区县党委政府来插言,那需要由民航部门会同省市相关部门来决策。

    但有一点,鉴于宛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宛州机场要建已经是确定下来的了,现在就是要讨论如何建,以何种模式来建,建在哪里的问题。

    前天林春鸣才专门找自己说了,要自己把筹建宛州机场的事宜也要牵头抓起来,这让钟广标也是头大如斗。

    这边国企改制刚告一段落,七厂二所的搬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这又来一项不容轻忽的重任,让钟广标意识到自己似乎成了林春鸣手中专门用来救火灭火的应急队员了。

    “正阳,你们真阳要争取机场项目,你和老袁商量过没有?”钟广标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现在三个区县的态度都很模糊,现在真阳主动提出来愿意接受这个项目,那就很有意义了。

    一旦区县党委政府有积极性,很多工作就要好做许多,当然这还要看真阳是否是最合适的机场落脚地。

    “当然商量过,钟书记,你不会认为这样的大事情我和袁书记意见不一致就来找您吧?”沙正阳笑了起来。

    “哦,你还别说,我还真担心。”钟广标摇摇头,“对于建机场,全宛州人民都是欢迎的,但时间在自己家门口,只怕就未必了,当然那些明显不合适的县份在嘴巴上吆喝几句不算。”

    这也是通病,在没意识到机场给发展带来的机遇时,地方干部们的积极性的确参差不齐。

    “我们是诚心实意希望能把机场项目放在我们真阳,当然选址问题上,我们也希望能够选在更北面的区域。”沙正阳微笑着建议。

    钟广标摇头,对沙正阳打的主意嗤之以鼻,“你们欢迎那是好事,但是选址轮不到你们插话,北面都是山区,你希望把机场修在山顶上?”

    “当然不是,我们北面的地域很辽阔,并非都是山区,像火坪、赤寨这些乡一样都有大片区域可供甄选,我也是希望能够靠北一些,在土地使用上可以更好利用,在拆迁搬迁上节省一些。”

    沙正阳的解释根本无法让钟广标相信。

    “行了,正阳,你心里打什么主意,我明白,这种事情你我都做不了主,这需要看民航部门和省里来决定,你就别操这份心了,如果你们县里真的有兴趣,我倒是可以帮你们说一说,但具体选址,没有可供你们选择的余地,一旦确定下来,必须要无条件服从。”

    沙正阳轻轻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区县没有多大话语权,但能把话递给钟广标,让钟广标帮忙争取一下也就很不错了。

    大区域没有话语权,但是在确定了某个区域之后一些具体位置的调整,还是能想到一些办法的。

    沙正阳的想法就是尽可能的靠北一些,距离真阳县城也远一些,毕竟这要为未来真阳县的发展,以及宛州城区西扩留下一些更多的空间。

    谁也不愿意白天晚上上空都传来一阵阵飞机掠过的轰鸣声,机场选址尽可能远一些,能减小这方面的噪音干扰,同时也能把真阳北面落后的经济带来一些发展的活力。

    “那就请钟书记帮忙多美言几句了,也多考虑我们真阳的实际情况,我们真阳县委县政府欢迎机场落地我们真阳,也希望未来城市发展应该多考虑西进,尤其是机场和市区之间的快速通道问题也要尽早谋划。”沙正阳不动声色的道。

    钟广标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瞧瞧,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快速通道,你从哪儿听到的?难怪老说选址靠北一些,远一些,你怕是恨不能把机场落在最北面的藿集、孤山去吧?那这条快速通道正好可以把你们整个北面区域都贯穿了,交通瓶颈一下子都解决了。”

    沙正阳也不掩饰,很自然的道:“真阳发展极不平衡,北片西片以山区丘区为主,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西边还好一点儿,还有一条国道,但北边省道223破烂不堪,市交通局视若无睹,县里财力有限,能够借光机场建设一条快速通道来帮助解决交通瓶颈,何乐而不为?”

    钟广标沉吟着道:“机场位置一旦确定,肯定到市区会有一条快速通道,这事儿林书记也和冯市长以及我议过,但还只限于我们三人,而且究竟怎么修也还只是纸上谈兵,你倒是耳朵挺灵啊,从林书记那里知道的?”

    沙正阳赶紧摇头,“没那事儿,我是自己猜测的,没理由机场建在距离市区几十里地之外,却还要借道国道省道,这既不科学,也不利于机场极其沿线的发展。猜也猜得到肯定要建一条快速通道,要么是高速路,要么就是一级汽车专用公路,这是应有之意。”

    九十年代,交通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尤其是公路交通,几乎就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总的来说汉川的高速公路建设还是落到了后面,但这也和汉川省财力不足和地势崎岖有很大关系,一条高速公路的投入可能会相当于东部沿海或者北方平原地区两条的投入。

    以汉嘉高速为例,从立项讨论到敲定付诸实施,几经波折,现在汉嘉高速还在建,但很快就要建成竣工通车了,而长度更长的汉宛高速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可行性论证阶段,一旦敲定,很快也要开建。

    汉宛高速太长,投资规模太大,怎么来建,分段的话,哪一段先建,或者是几段先后次第开工,这都是一个问题,不过在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汉川省委也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尽快敲定开工。

    汉宛高速肯定是要过真阳的,对宛州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郧宛段这一段,可能牵扯到东峡、山都、丹寨和临河几个县的,北线可能走东峡、丹寨,南线可能过山都、临河,但最终都要在真阳汇合,对于真阳来说,都是好事,但却还遥遥无期。

    最现实反而是机场落地到真阳可能带来的机场高速或者机场快速通道可能带来的契机,对于整个北片区交通都能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嗯,算你猜对了,这条路肯定要修,一旦机场选址敲定,肯定道路建设也要马上纳入日程,要确保机场建成使用之日也就是这条快速通道竣工通车之日,保证机场的顺畅运营,这也是民航部门的要求。”

    钟广标给沙正阳吃了一颗定心丸。


………………………………

第四卷 第一百五十五节 工作要抓牛鼻子,汇报要到组织部

    沙正阳筹划的是一盘大棋。

    无论是机场,还是快速通道,真正要建成发挥作用,都应该是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以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自己还在不在真阳,在不在宛州,谁都说不清楚。

    但他还是要努力去争取,在真阳为官一任,总要给当地百姓留下一些东西。

    袁成功兴致不高未尝没有考虑到他自己不可能拖得到机场开工建设那一天的原因,但是他也没有阻止沙正阳去争取这个项目,沙正阳觉得这就足够了。

    一旦机场建成,北面片区就能围绕机场出现一个工业和商贸的集中发展区,一二十公路距离只要有高速路或者快速通道这样的便捷路径打通,根本就不算什么,届时北面几个乡镇都能迎来一个发展机遇。

    之前沙正阳最为发愁的就是北片区的发展。

    相比之下,西片区因为有国道316以及未来还有汉宛高速通过,这都是发展契机,但北片区要找到这样一个机会就很难,也幸亏有这样一个机遇。

    沙正阳也知道以自己一己之力要把真阳的局面迅速扭转过来,很难,尤其是在袁成功的一些观点思路还有些和自己不一致的情形下,所以他必须要把能用起来的人都用起来。

    像经开区,他需要牢牢抓住丁希慎,让丁希慎来扛起,但这一块丁希慎也提出来了,他需要一些更得力的,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来帮衬。

    像农业这一块,沙正阳对方东升的表现就很满意。

    而有的班子成员表现平平,有的则就是让他很不满意了。

    雀巢奶源基地和西片区的蔬菜基地项目,方东升都很上心,忙得飞起,但是没有半句怨言。

    和雀巢的合作建设奶源基地,在沙正阳看来一旦突破获得成功,将会使北片区几个乡镇的许多农户获得一次突破单纯种植粮食为生的机会。

    沙正阳有印象,雀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一直很稳健,没有其他国外食品企业那样的大起大落的情形,这意味着这家企业不会轻易毁约或者出现其他风险影响到农户的生计。

    如果雀巢宛州食品公司真的能够做好,这能够让真阳北片区几个乡镇大批农户搭上这种公司加农户的一班车,同时雀巢也有意愿把一些更有责任心更努力的养殖户培养成为大型养殖场经营者。

    这对于雀巢有利,同样也对中小养殖户的发展也是一个机会。

    这种从普通养殖户到中小养殖户再到大型养殖场经营者的发展模式,也很符合沙正阳的想法。

    在短时间内你无法一下子通过工业发展来消纳太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时候,多策并举更符合现实。

    而且在沙正阳看来,如果真阳的奶牛养殖产业真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也一样会吸引更多的对奶源有需求的大型食品企业来落户宛州,这同样是一个良性循环。

    蔬菜基地项目也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探讨阶段了,解立强几次给沙正阳打电话通报情况,方东升更是三天两头往市里和省里跑,因为雀巢奶源基地建设这一事宜把蔬菜基地建设也成功的捆绑在了一起,让解立强也是大呼上当。

    人一旦忙起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所以当沙正阳从钟广标那里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到真阳快一个月了。

    想一想到真阳那天就像是昨天,自己在会上的讲话还余音犹在,这就一个月过去了,自己却觉得才过去几天。

    想了一想,沙正阳给叶和泰打了个电话,“叶部长,我沙正阳,您在不在办公室?我想来汇报一下工作。”

    放下电话,叶和泰歪着头想了一想,这才笑了笑,轻声嘀咕了一句,“有点儿意思。”

    沙正阳迈着轻快的脚步踏进了组织部的楼层。

    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

    组织部决定着下一级干部们的去向,你如果在组织部的心目中都挂不上号,或者是可有可无的,那么对不起,恐怕你真的很难获得多少机会。

    这也是一个相互的,你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组织部自然会关注,但同样,组织部门关注你,也就意味着你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

    对于沙正阳这样的区县党政主官来说,组织部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他们的表现更多的是与一个地方整体政绩表现捆绑在一起的,同时主要领导对他们的认可度也在其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但即便是这样,作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叶和泰,仍然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如果他坚持认为某一人某些方面存在问题,一样会影响到主要领导的最后决策。

    “难得啊,正阳,我还以为要忙上几个月都不会登我的门呢。”叶和泰破例站起身来,走到门边,和敲门进来的沙正阳握了握手,又亲切的拍了拍沙正阳的肩膀:“看你的气色还不错。”

    “叶部,其他领导那里门可以不登,但您这里我必须要来汇报工作啊。”沙正阳话说得很顺溜,身体微微前倾,紧跟着走两步,接过叶和泰从柜子里拿出来的杯子:“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不敢劳烦您。”

    “自己泡吧,我知道你喜欢喝茶,我这里其他没有,好茶还是有几种的,都是当季新茶。”

    叶和泰的生活习惯也很好,不抽烟,不打牌,除了喝茶、看书和有空去唱两段京剧,没别的爱好,这一点沙正阳也很佩服。

    “到我这里来汇报工作必须要来,其他领导的门可以不登,你这话说得不对啊。”叶和泰坐下,看着沙正阳自来熟的泡茶,还替自己也把水倒上,微笑着道。

    “我说的肯定在理。”沙正阳理直气壮,“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话不完全是指对基层的工作,但我的理解,这一根针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也就是说,无论哪样工作,最终还是要靠我们的干部来做,干部选拔任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好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