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俟幔饩头奖愣嗔恕6宜鞘悄敲吹膉ing致,那宝钞再怎么看,和人家比,还是没有人家实在。所以,就是在民间,现在也开始欢迎琼州的新钱了。
更重要的是,海商们私下里已经放话了,除了金银,现在他们只认两种钱,一个是以前的铜钱,一个就是现在在海外称之为“龙币”的新钱,别的不认。而且跑海路的人还讲,海外的番货现在更欢迎龙币,如果你有的话,越多越好。
但相对需求来说,龙币实在还是太稀少了,它的价格已经被抬到了八比十,对不起,这个兑换率还是按面值来算的。因为这钱,人家是要冒着危险到琼州去换的。
官府的差役们本就在偷盗存放在府库里的铜钱。你是不让使用铜钱了,可不少府库里都还存有以前百姓交税交上来的铜钱啊。让它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它们帮咱也发点财。现在则更是偷盗成风。
听了这些消息,老赵的心已经不是被猫抓了一下,而是抓了好几下了。这笔财,该咱来发的啊。
现在,一听陛下又有了抢劫的旨意,他第一个站起来表示赞同。他煽风点火地和所有大臣表示,别人已经用我们的“景炎通宝”把钱赚回家了,咱们再窝在这里,就什么茶都凉了。
那老赵还“心痛”地说道:“陆相,上次水师没有把码头上的货都拉回来,是朝廷的一大损失,这个教训可不能忘啊。这次不仅朝廷中的大臣们必须去,而且要去,就要去的人多点。”
其他的大臣更是:“别提了,那件事是亏大了。还是陛下圣明,这次让咱们也跟着去,要是指望那帮武夫把事情办妥?你做梦去吧。”
这帮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现在陛下这又是拉人,又是载货,船那是绝对不能少了。要是因船少了而没有把东西都运回来,这不又亏了?不行,绝对不行。因此,除了按陛下说的要多派官员随军前往外,他们一致决定:还要征用民船。
但他们对陛下所讲的,什么花钱到沿海买东西,却提出了异议。这个小鬼头又乱来了,以前你篡改朝廷的体制,你以为咱们看不出来啊?咱们那是看在行朝目前处境的份上,暂时不和你计较罢了。现在你又来,那些东西需要买吗?拿过来那叫“征”,让你干事这叫“役”,懂不懂规矩你?
他们商议的结果报到小皇帝哪里,陛下的回复是很快就来了,但这个回复却把他们气个半死,因为这个败家的主,虽然同意了征用民船,可是反对他们的“征”,不仅如此,他竟然还下旨给每条征用的船,跑一趟两百贯的报酬。
好么,在你的折腾下,连“差役”也要给钱了,这简直是乱套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陆秀夫也不知道是怎么教导陛下的,他们不顾陆夫子和赵与珞的劝阻,一起进宫觐见了陛下。
面对一帮兴师问罪的大臣,东也是一脸的无奈,这次是躲不过去了,还能怎么办?上课吧。
东开口说到:“各位爱卿,朕知道你们是为朝廷考虑,毕竟现在朝廷还很困难。但咱们既然要复国,就要争取民心,你们不也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吗?光拿东西不给钱,恐怕不利于朝廷的民望吧?”高帽子是一定要给你们戴上的,圣人的理论咱也是知道一点滴,但咱就不明白了,道理不都是你们讲得吗,怎么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呢?
再说了,老子的钱不用出去,咱怎么能建立经济霸权呢?又怎么能破坏北元的币制,然后达到破坏其经济的目的呢?当然这道理是不能和你们讲滴,讲了你们也弄不明白。
下面的大臣们一听,嘿,这个小鬼头又有道理了。但差役给钱总不对吧?前朝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至于征用民船,朕认为各位爱卿考虑的就是细致,不愧为老成谋国。咱们要是因船少了,把东西丢了下来,没拉回来,那真是不上算哪。”那不白干了吗,咱也觉得亏大了。
夫子们瞪了一眼小皇帝,你才知道这个道理?真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不过,”陛下又说到。下面的大臣们盯着小皇帝,咱看看你又说出什么道理来了。“各位爱卿想过没有,咱们给那些征用的民船钱,他们会怎样呢?”
会怎样呢?下面的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但陆夫子和赵与珞已是心领神会。陛下又在言利了啊,他们一声不吭。
“他们当然是能跑三次不跑两次,这样不就拉回来的东西更多吗?这叫舍小利赚大钱,又叫这个,这个,多拉快跑。”后世的语言都出来了啊。
“再说了,他们弄得越快,你们在危险的地方待的时间就越短,也就更安全,你们说是不是?”咱可是为你们在考虑,不要搞错了哦。
好么,明明是你自己想收买人心,偏偏弄得好象是在为咱们考虑似的,你那点小心思,咱们真的不明白?不过早点安全地回来也是不错的。
“陛下所讲也有道理,但给的太多了。”松动了,有门。
“朕觉得不多啊。”才两千块而已。
“太多了。”真是一帮铁公鸡,没让你们到后世去进行商业谈判真是屈才了。
“那各位爱卿觉得应该是多少呢?”你们总要给个价吧。
“五十吧。”靠,你要是在后世这样报价,物流公司的兄弟抽你。
“太少了点吧?”你们总该抬点价吧。
“不少了。”谈判立场够坚决的啊。
“要不一百五十如何?”漫天要价,总要落地还钱。
“还是太多了。”懂不懂价格谈判的规矩,要双方都让步。
“各位爱卿啊,朝廷的脸面还是要考虑的。”不刺激刺激看来是不行了。
“恩,这个,一百吧,不能再多了。”nainai地,咱的皇宫弄得像菜市场了,真他妈的杯具。
东还是上当了,这帮夫子真的在意那点钱?其实他们争的是:不能什么都听你这个小鬼头的,要不你把咱们放到那去了呢?朝堂,有时候就是帝王和大臣们之间游戏的场所。
心中暗自得意的夫子们回去之后,除了按照他们制定的计划,开始安排各项随军出征的事宜,同时还派了一些官员跟随姚良臣和冉安国回流求,加强哪里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大量人员和物资做接受准备。
这章有点瞎写,球赛弄得啊,强队现在都喜欢平局了,够没劲的。
………………………………
第七十六章 评价
( )宋军是于景炎四年十月底开始出动的。//访问下载txt小说 //为了达到保密,他们没有从白沙港起锚,而是选择了更靠南边的昌江港作为出发地,整个船队从南边绕过了琼州岛,然后再向东南沿海地区进发,如此,就避开了容易被雷州半岛上的元军发觉的琼州海峡。由于整个船队极为庞大,而昌江港的容纳能力有限,因此宋军的集结和出发,实际上是分批进行。
这个时候,刘师勇的水师中装备好的炮船,已经达到了近七十艘。除了二级炮船又装配了五艘外,第二批的三十艘一级炮船也已装配完毕。因为按照陛下的最新旨意,水师的基本规模需要达到战舰一百艘,然后才可以放慢扩军的速度,因此水师再度增加了三十艘一级战船待装。
东原本的打算是让所有装配好的战船全体出动,因为在他看来,北元现在根本就无法威胁琼州。既然出击,下面的人就应该一起去练练,战场才是最好的练兵地方。但这个想法不仅陆秀夫反对,以文天祥为首的兵部重将也一起反对。
陆秀夫和文天祥他们认为:北元在广南东路沿海,还是有很强实力的,琼州做为行朝目前最重要的基地,无论如何需要留点水师看家。他们通过参谋院的推算提出,只需出动炮船六十艘,把它们分成六个小队,用来轮流掩护整个船队、以及实施对沿海城镇的攻击即可。陛下所言,过于托大。东无法说服他们,只好由着他们办。
当文天祥率领的最后一支船队逐渐远离时,陆秀夫的心里既振奋,又忐忑不安。宋军的这个行动,对行朝的未来将会产生很大影响,这是不难预料的,但结果到底是什么,现在还很难说。
他看了看边上一定要前来为宋瑞送行的小皇帝,却发现他的好学生的脸上的表情很复杂,那里面糅合了太多的兴奋、激动、狂热、憧憬、得意等东西。
东能不兴奋、激动与得意吗?在兄弟咱的努力下,现在堂堂大宋帝国终于能够大举出动,开始和北元一较短长,虽然还不能和他们在陆地上正式交手,但只要有开始,就会有今后。他憧憬着将北元的江南财赋重地搅个天翻地覆,为此,在宋军临行之前,他下了一个在许多人看来疯狂地旨意:凡是目标所在,宋军务必要抢光、搬光、运光。
汗颜哪,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也上来了。
看着他的好学生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陆夫子忍不住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但他还没有说话,另一边的赵与珞看见小皇帝跃跃yu试、满脸期待的表情,却开了口:“陛下放心,这次文相、张总使亲自出马,必可大获而归。”
东笑了笑,这笑容里面绝对有着洋洋得意的意味:“不错,赵大人,朕绝对相信你所言。下一次,哼哼,朕一定要来个御驾亲征。”什么叫酷,这才叫酷。到了这个时代,不玩一把这个,简直说不过去。
听了他的话,陆夫子和老赵互相看了一眼,又一起摇了摇头:这也是一个没谱的主。
陆秀夫虽然并没有刻意地去探究,但他的心里面其实早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行朝当初之所以赖在了这个发配犯人的地方,甚至弄出那么多新的东西,怕是与这个小鬼头很有点关系。至于哪个目前来说神秘的道士,所起的作用可能还要靠后一点。
宋瑞、杨亮节和陈宜中等人上岛之后,都曾私下里问过他,行朝是怎么会待在琼州的?他当时也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他当然不可能告诉任何人他心里的想法,甚至包括宋瑞。这要是让其他人知道了,不知道会有什么风波。但这也正是导致后人难以猜测行朝如何留在琼州的原因之一。
他的心中早就对小皇帝有了评价:从小能看到大,冲你现在所为,你以后多半也是不管不顾的主,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怕是将来也难以省心啊。他的评价真的没错。
赵与珞所想则又不同,他其实是非常喜欢小皇帝的,因为严格意义上讲,他是陛下祖父级的长辈。宋理宗赵昀的原名是赵与莒,他的弟弟是荣王赵与芮。理宗因为没有孩子,所以收赵与芮的儿子赵?为养子,并立为太子,这就是小皇帝的父亲宋度宗。
赵与珞和理宗赵与莒、荣王赵与芮、包括在瑞安战死的秀王赵与择,都是“与”字辈的人。他们这些帝国皇室的宗亲,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原皇位继承人燕王赵德昭,他们都是燕王的九世孙。
这种亲戚关系真要论起来,从叔叔、大爷开始算起,也不知道要拐多少道弯。但可以理解的一点是,只要老赵还不是个混蛋,他就没理由不支持他拐了n道弯的、孙子辈的小皇帝。
赵与珞因为常年和海商打交道,思想上其实是很“开放”的。说实话,在当年琼州这样的蛮荒之地,你脑子要是不活点,就算当官,也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他也发现了小皇帝是个不安分的主,但他的想法就和陆秀夫有区别。东在琼州招流民、绑工匠,造新船,制新械,将一个蛮荒之地弄得是好生兴旺,这让老赵是欣喜若狂:太祖有后啊。就是哪个什么“卖官鬻爵”,在他的眼里,也变成了“英睿之举”。他更是很快就理解了陛下弄新钱的目的:要让其他的人都围着咱来转。
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讲,赵与珞都是支持小皇帝最卖力的人之一。
哪天大臣们进宫“兴师问罪”,事后他和陆秀夫向陛下请罪,但陛下不仅没有怪他们,反而笑眯眯地和他们说:“老师,赵大人,大臣们也是为了朝廷着想,朕理会得,这和你们没关系,你们不要在意。”
咱和他们治什么气,宋代的文臣就这德行,没指着你的鼻子骂就不错了,你没见寇准寇老西,硬逼着宋真宗跑到前线去吗?咱不生气,气伤肺,身体可是咱自己滴。
东的“大度”自然又得到了俩人“仁厚”的评语。但现在听了小皇帝所言,他俩却马上一起板着脸道:“陛下,不可。”
看两人有点不依不饶的表情,东讪讪言道:“朕说的是以后,以后。”
“以后也不行。”更严肃了。
得,说说都不行,真没劲,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东转身离去,嘴里还嘟囔着:“朕乏了,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