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士杰定了定已经摇摇晃晃的心神,回道:“臣遵旨。那些民团呢?”
帝国陛下想了一下:“暂时不要管他们,过两天再说。”
好了,差不多该结束了,咱不能什么事情一下就办了,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可是你结束了,别人还不愿意呢,那有便宜都让这个无耻的穿越者占的道理?
张老大看到陛下旨意传达基本结束,马上就开口说道:“陛下,文相,关于这个新军械的分配……”
刘师勇心里一哆嗦,立刻也张嘴:“陛下,水师现在还需扩充,装备还不足啊。”
闻言,张士杰瞪了刘师勇一眼,刘师勇回了老张一眼不说,还哼了一声。文天祥脸上露出了苦笑,别看文帅哥聪明的不行,面对帝国这两个宿将的争斗,他也头痛。再说他自己的部下,新军械也没多少,他把目光转向了帝国君主。
老张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他手下的张士虎、左大等一干将领,“旁观”了?山之战后,已经被“撼”得不行了。再加上刘尚文那些人,海战中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候出手救了他们,为此受了一轮铺天盖地的打击后,还伤了好几个。他们事后拉着这些人摆了点小酒表示感谢,顺便套点情况,结果这些人酒后就管不住嘴了,大吹什么“霹雳炮、震天雷”。这下他们心里哪个痒啊,天天找老张,要求搞点新军械。
其实老张心里又何尝舒服,那些民团义勇也就算了,凭什么我们江淮军就没有这些东西?要不是陛下和他打过招呼,他早就忍不住了。
东脑袋一晕,好么,这还没做什么,就已经开始“海陆之争”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滴。
这事只有他来摆平。东想了想,问刘师勇:“刘将军,现在水师有多少炮船?”
刘师勇答道:“上个月到这个月,共有六艘炮船装好,其中新式的只有一艘。陛下,这不够。”新式炮船其实就是原来的改进版,火炮有四十八门。
张士杰听了更生气了:好你个刘师勇,你他娘的月月有新船下水,还和老子争,这事没完。
东盘算了一下,开口说道:“朕看这样,现在我们主要的威胁还会是来自海上,水师的确还需要加强。老师,文相,新军械暂时按二八分配,步军二,水军八,等一级炮船全部装备完毕,再商议。”
一级炮船就是先定型的二十四门火炮配备的炮船。东觉得要形成绝对优势,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保证,北元不会没有动作。不过,老张那里的情绪也是要照顾的。
他转过头来和显得不满的张士杰说到:“少傅,步军先委屈一下进行基本训练,熟悉新军械,放心,朕不会让您和弟兄们吃亏的。”
陛下话说到这份上了,张士杰也只好接受了,但他还是狠狠地瞪了刘师勇一眼,顺带着文天祥。好你个宋瑞,你也竟然躲起来了,不说话,这可是咱们步军的事。老张一出皇宫,就责怪宋瑞,文帅哥也只能苦笑,陛下现在“先水后步”的方略很明显,你说了有用吗?
督军司的设立,当然很多人都有疑惑,其中就有道士和吉安。趁着陛下吃饭的时候,道士问陛下,为什么设督军司并让苏刘义做督军的头?
东笑了笑,他转过头问吉安:“吉安,你在?山的时候,那些人对你如何?”
吉安老老实实地回答:“陛下,他们对小人很客气。”
“那么他们对苏刘义怎样呢?”东再问到。
“没事的时候,好像很随便。”吉安想了想说到。
东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们一眼。
客气和随便是不同的,它们所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两码事。也许人类自产生以后并没有阶级,但却有阶层。同样,社会即使没有政治团体,也会有圈子和行业,它们都具有排他xing,一个外来的想进入其中,总是会有难度的。不是军人的人想进入军人中间,那是很难的,这是过去监军制度的弊病之一。
苏刘义又来了。
………………………………
第四十五章 督军
( )虽然已经知道了自己是督军的头,而且陛下也有所交代,但苏刘义相信这个督军决不是像陛下所说的那么简单。// 更新最快//他又岂能不对陛下有所了解,所有人中,除了道士和吉安,还就数他开始和陛下关系密切,连陆秀夫都因为忙于政务,也没有他和陛下待在一起的时间多。
他为了督军司的方略再次觐见了陛下,果然,他从陛下的嘴里又听到了另外两个交代,那就是:
三,督军要多关心士兵,要了解将士们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按陛下的话说就是:将士们在前面打仗,能照顾的要多照顾,暂时做不到的也要告诉他们,以后会尽量做到,不能光让将士们卖命。
四,督军虽然不管打仗,但对下面的将领和军士在忠义、功劳、本领、才能等方面都要有评定,以后这些人的升迁将依据这些评定来进行。
这其实就是执行权与人事权的分离,要不督军那来的权力呢。一句话,就是军中权力的再分配与制衡。因为历代军队中的将领,很多时候实际上是集人事权和执行权于一身,由此他们都会尽量提拔自己的人,培养自己的势力,时间一长最终形成实际上是他个人的军队。对帝王来说,有个词经常形容这种现象,那就是“尾大不掉”。
但问题是,很多时候帝王并不能真正了解下面的情况,他也不可能什么都了解,将领们推荐上来的人,一个两个还行,其他的你全了解?而监军出征回来以后就离开军队了。所以,这种现象始终无法杜绝。即使是重文轻武,压制武官的宋朝,当襄阳的吕文唤投降北元后,他以前所掌控的军队还不是一个接一个的投降了。
另外,陛下还交代苏刘义,原先的岛上步军指挥使职务他不要再担了,因为那实际上已经归张士杰管辖。至于督军司的人员组成什么的,陛下也就简单地说了让殿前将军张德做他的副手,剩下的陛下就不问了。
当然,帝国小皇帝喜欢挑拨离间的脾xing还是改不了,他一脸坏笑地说苏刘义:“刘义将军,杜浒将军的军情司,朕可是也让他自己干的啊,你不会比不过他吧?”这是什么鸟人啊。
苏刘义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告辞陛下转身走了。
苏刘义其实是个异类,你说他是军人,他不完全是,但他和张士杰、刘师勇关系很好,如果说他原来手下也有些人的话,主要是江淮军的,因此他也算是江淮军系统。可是文人、包括世家子弟,也能够接受他,因为他有大名鼎鼎的祖先,三苏,在祖先的光环下,他又被划到文人里面来了。
但在东心目中,他早给这个心黑手辣的家伙起了个外号,“苏黑手”,他觉得就冲这个连杜浒都敢杀的主,很可能根本没有半点他祖先的文笔。可是苏刘义你讲他冷酷也好,翻脸无情也罢,用后世的话说,他讲原则。他认为不对的,立马六亲不认,这在杜浒这件事上反映的就非常明显,杜浒这个狠角可也是世家子弟。这样的人做监军是最合适的,何况大家并不排斥他。
咱也不容易啊,要考虑的那么多,什么时候能睡觉睡到自然醒哦。东回过身来对吉安喊到:“睡觉,睡觉。”道士不在,反正吉安此时的心里对陛下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坏”。
苏刘义被陛下这一激,算是有点急眼了,他迫不及待地跑到殿前指挥使衙门,把张德叫了过来,向他传达了陛下的旨意,并询问他的想法。那张德原本就是他的属下,一点都不含糊,稍加思索,当即站起来“咔”的一个立正,说道:“陛下对弟兄们的关爱那是没说的,当初他龙体未复之时,就去看望生病受伤的弟兄们,这可是大家有目共睹。他要求我等关心注意将士们的要求,是怕弟兄们吃亏,我督军司理当体会陛下圣意,不折不扣地执行。”
苏刘义点了点头,这还是他陪着小皇帝去的呢。
那张德接着说到:“将军,在下是军人,说话直,你不要在意。在末将看来,这监军在历代都是陛下亲点,所派之人,无一不是圣上之亲信。现在他把这交给将军,陛下对将军的信任,那可说是到了前所未有。但末将以为,陛下的所有要求其实就一个。”
苏刘义的眼中jing光闪闪:“讲。”
“忠。”张德恶狠狠地说到。“这几年,那些王八蛋说降就降了,说跑就跑了,他妈的实在不是东西,弟兄们吃了太多的亏,这种现象决不能再有了。陛下不让我们管打仗,我们不管,但人,我们要把好了,不忠的人,哼。”
说到这里,苏刘义和张德的眼睛里头全都有凌厉之se放出。
“至于督军司的人,末将建议,我们不要其他的人,将军你有陛下的十八铁卫,加上后来陛下又让补充上去的九个,除了水师抽走了些,还有二十多个,这都是对陛下忠心耿耿的弟兄。现在您又是武学院的教习,咱们正好自己招,自己练,我督军司实际上是陛下亲军中的亲军,还不是什么人都他妈的能来的呢。”
好家伙,牛啊。
苏刘义眼中已是大大的放光:“说得好。别人去当督军,那帮家伙会不服气,咱们可不是那些文官,就这么办。”
稍微停了一下,他又叮嘱到:“现在岛上的人多了,也杂了,陛下那里的安全你务必要加强。”
张德一挺胸:“末将明白。”
苏刘义和张德两人随后的招兵买马咱们不提了,实际上他们是得到张士杰和刘师勇暗中支持的。因为在兵部目前下属的“三司一院”里面,文天祥掌握了两个,而军情司的杜浒也是宋瑞的人,这样,就显得江淮军系统被压着了,于是他们就心照不宣的帮助算是自己人的苏刘义。山头主义是去不掉滴。
东是想不到这些的,眼下他在皇宫里正接见另一个人,水军都统张达。
这个张达在后世的chao州地区和马发一样,非常有名,他和他夫人陈壁娘毁家为国的事迹,被编为《辞郎洲》的剧目广为流传。
历史上的张达实际上是义勇,他勤王护驾到海上,在?山大战中,陈宝投敌之后,他率军夜袭北元水师失败,不幸遇难,陈壁娘知道后,绝食而死。但现在,由于东出现的缘故,历史已经改变,他仍然活了下来。
张达也是一个习武之人,他在?山见到了炮船的威力,立刻就被其迷住了,这就和一个武人见到了一件绝世神兵一样,想的不行,他整天琢磨着怎么弄一个来玩玩。但他也知道,行朝现在不一样了,这种军中利器已经不太会随随便便给他们这些非正规军,即使是张士杰的人马,你不见也没有配备吗?
他想过来想过去,觉得只有把自己的人编入新的水师才有可能,反正他本来干的就是水军。因此他就去求见张士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并征求他的意见。张老大一听,得,陛下您要立威,现在立出这个结果来了,咱不管了,还是交给您处理吧。就这样,张达被他引见给了陛下。
东一听缘由,大喜过望,咱才准备整顿那些“杂牌军”,就有人找上门来,这样的兄弟要培养。他立刻召见张达。
您不要看刘师勇带了一百条船到?山,他的水师其实规模并不大,以谢明、谢复兄弟俩的义勇为底子的水师,本来人数就不多,再扩充人数也只有四千多人。
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假定每门火炮基本上要四个人来伺候它,清膛、装药、校准、点火各一人,二十四门火炮要一百人,再加上其他水手和人员,一条二十四门火炮的炮船上差不多就要一百五六十人,这和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木制战船上差不太多(见到很少的资料,不知道准不准确,有高手请指点)。而升级版的战船肯定要再加一百人,二十几条船下来刘师勇的水师就已经差不多了。
当时去?山那么多船也就是装装样子,另外也是怕大战之后,张士杰的战船损坏较多,无法将人员全部运回来。
但水师扩充是需要有经验的水手的,至少要有海上的经验,你站都站不稳,那还不完完。刘师勇说是水师要扩充,但人员实际已捉襟见肘。
现在张达想把他的人并入水师,东当然求之不得。但这还牵涉到整编民团和义勇的事情,所以开好首例的问题就更重要。
东因为对张达很有好感,所以他先夸赞了张达在?山之战中的表现,随后告诉他,如果他手下的人并入水师,按现在的规矩,要进行整编,即先挑选淘汰,然后要被打散,而且他自己还要从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开始,他问张达:“张将军,你愿意吗?”
张达其实是无所谓,玩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