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原先是岛上的一排木屋,它们是当年的兵士和民夫共同伐木所建。虽然后来被舍弃,并部分遭到破坏,但也有一些却还保存的相当完好。当宋军再度进驻之后,它们就再度被利用起来,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修缮。
从窗口看出去,就是?山海面,文天祥站在窗前,望着眼前的景象,默默无语。
就是在这片水面上,曾经进行过一场决定了帝国命运的大战。
宋瑞很难想象,假如当初宋军在这里败了,行朝所有人以后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
也许冥冥之中已经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里改变的啊。
邹?走到他身边,轻声言道:“文相,根据军情司提供的军情,我等依然认为,目前仅凭第二师的军力,不足以全歼吕师夔所部,他极有逃离广南、回窜江西的可能。”
宋瑞回过身来,屋子里的谢复和张达,包括吴希?、熊桂、陈子全等人都看着他。他看向了一幅悬挂在墙上的地图。
文天祥离开琼州之前,为了夺取广南东路,参谋院当时拟订的是,先登陆占领广州,与南下的陈吊眼所部合围歼灭在沿海的元军。因为帝国陛下曾建议:先占领广州,再控制东江地区。
东的这个“想当然”,无非就是由于在另一个时空中,后世的广州国民zheng fu为了巩固广东根据地,曾先进行了几次东征。可在这个时空,那不见得是正确滴。
宋瑞一到?山,立刻与几位前线的将领,就参谋院事先拟订的计划进行了商议。
在综合了军情司与前线将领所提供的情况后,军前参谋们大多认为:吕师夔所部士气已沮,夺取广州并不难,但却很难全歼。这是由于此时的邹?第二师,总兵力不过才一万余人,甚至还没有吕师夔的人多。
而陈吊眼所部大战过后需要休整,不可能立刻出动,等他们南下时,广南的元军必然已得到福建之战的消息,他们肯定会逃窜。这样,仅凭邹?所部的军力,是很难拦住他们的。因此他们建议:为了稳住广州的元军,应暂缓攻击广州城,改为控制水道,以求彻底拦住对方。
在他们的谋划中,北江干流成为了广南宋军先期的重点,因为北江不仅仅是水上通道,而且沿江还是广南东路北部的主要交通线。这个交通线在韶州分岔,一路沿乐昌、宜章进入广南西路,另一路经南雄州至梅关再进江西。
也就是说,在掌握了北江水道的条件下,控制了韶州,即堵住了元兵通往广南西路的退路,占领了南雄州和梅关,则关闭了元军退往江西的大门。如此,彻底将广南东路沿海的北兵封闭起来。
宋瑞听了之后,立即让手下的将领和军前参谋们再仔细的谋划一下,因为这个方案,它与当初陛下和参谋院的“授意”相差的很大。
但现在,参谋们得出的结论依然如此,那他该如何决断?
宋瑞的眼中略出现了点迟疑,可他很快就下了决心:“定议如下,水师立刻放弃所有其它水上行动,除留部分战船予谢复继续袭扰广州周围之外,剩余战船由张达率领进入北江。”
“凤叔,你率军随张达的战船先抢占韶州,视机夺取南雄和梅关。”
屋子里的众将一挺胸:“遵令。”
宋瑞又和萧资交代道:“立刻将此议送往陛下和参谋院。”
等众人离开之后,邹?有点担心地对文天祥开口说道:“文相,是不是派人回陛下哪里专门解说一下。”
虽然陛下已将前方大权交给军中,可他才放权,你就来个违背“圣喻”,这会让他如何认为?
宋瑞摆了摆手,他对邹?言道:“凤叔,你知道临行之前,陛下是如何对我所言?他说,朕听闻当年岳王,善以少击众。每有所举,必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陛下他将过去的枢密院改为参谋院,是大有深意的。”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邹?。
邹?微微一楞。
这时候的邹?,由于存在思维的惯xing,在一定程度上还把参谋院仅仅当作过去的枢密院。但他却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帝国陛下所引入的、后世军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由德国人最先设立的总参谋部,它对后世军队的指挥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这个做法,它淡化了个人、或名将的作用,更多地依靠了众人、也就是参谋们的智慧。
自有人类以来,历代的名将均令后人所崇拜,但他们太稀少了,即使在我们拥有五千年的帝国历史上,也并非是随手就捞一个。
东认为,古代的战争中,过多的依赖于名将的个人作用,可行朝现有的将领,从历史的记录来看,均称不上什么名将。但他们的对手,却个个有名,那么他要想和对方的“名将”抗衡,就必须更好地发挥众人的作用。众人拾材才火焰高,您说是不是?更何况岳飞的例子就摆在哪。
他在参谋院下令,军中参谋有责任在战前提出任何关于作战的建议,甚至军士也完全可以,即使是所谓的“忤逆”了上意。因为他认为,只有在这种上下的相互交流中,再加上实战,才能更快地提高军中将士的水平。
宋军在体制上的这个变化,的确在以后使得北元的将领,越来越觉得对手难以对付,也更“狡诈”。
------------------
草拟。
………………………………
第一百九十章 广南(二)
( )琼州,帝国参谋院,东和刘师勇、高桂都站在一幅地图前。只不过东的眼睛看在地图上,但显然在想着其它的事。
这个时候,文天祥和张世杰的计划都已报到了琼州,经参谋院的评估,它们均得到了认可。
尤其是广南都督府的新计划,在参谋院的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以更多的就地歼灭广南东路的元军,更可以先囊括北江以南、包括东江地区在内的沿海地区。如此,上述之地就能先和福建连成了一片。然后宋军再转兵西进,拿下西江地区,整个广南东路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从全盘来看,它与陛下拿下广州和东江的意愿并不违背。
但是,参谋院中也不是没有人置疑:“陛下亲定之方略都更改,这也太过份了。”
宋代的一个传统,是军事制度上施行“将从中御”。在此一制度下面,帝国君主为了遥控前方将领的作战,经常在他们出征前授予阵图,并规定具体的战法。
这在宋太宗时期非常明显,并且他还曾亲自制定了一个著名的“平戎万全阵”。但这个平戎万全阵既没有“平”了“戎”,也没有使宋军“万全”。
这个制度的弊病是非常明显的,身在后方皇宫里的皇帝,他怎么可能知道多少前面的详细情况?就算他知道,等大军到了前线,也不知有多少都已改变。而军队依然还按n天前的敌我之情来作战,又岂能不败?北宋时期的多场失利,都与这种后方指挥前方的制度极为相关。
这个制度的根,还是在于对军中将领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但是,这不仅误国,而且误军。有些过去的旧观念,的确必须要扫除。
在所有人的等待中,东沉声言道:“拟旨,向东南都督府和广南都督府强调,在执行帝国总体谋略的情况下,他们均有临战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之权。”
他看了看所有的人,又重重地来了一句:“朕要的只有一个字,赢。汝等明白了吗?”
刘师勇和高桂的眼中均闪出了光,参谋院里的所有参谋们“咔”的一个立正:“明白了。”
不就是改了咱的计划吗,没关系,兄弟我没那么多讲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面子。赢了这场争霸天下的游戏,才是最大的面子。什么是小面子,什么是大面子,兄弟我绝对还是懂滴。
“刘将军,高将军,参谋院可制定军中条例,凡临战之前,除必要之军机,要让所有军士明白此次作战之目的,更可以排、什为单位,召集下面的军士对战事进行商议,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只不过一旦军令下达,无论过去何种意见,均须严格执行。”
刘师勇和高桂微微一怔。
东看了看这两人,淡淡地接着说道:“军中将士,都是帝国的军人。孙子曾说过:上下同yu者胜。”
我拿出来,不过就是后世某支军队中曾施行的“战前min zhu讨论会”,因为它不仅仅做到了集思广益,而且还贯彻了孙子知胜之道中所说的,“上下同yu者胜”,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某种对军士的尊重。
军人也是人,他们并不是木偶般的机械。一个善于调动兵士主动xing的将帅,就是要比他的对手更能赢得胜利。
作为军中的宿将,刘师勇即使不能完全明了陛下新的军中举措的含义,也是能领悟部分的。他胸一挺:“陛下,末将明白了。”
高桂也回道:“参谋院遵旨。”
东点了点头,但他的脸上依然有点凝重。
“刘将军,高将军,广南、江南西路,我禁军的压力仍很大。朕以为,为了更好的控制大江,同时也为了减轻军前的压力,水师该前压了。”
刘师勇的眼中露出了jing光:“陛下是说湖口之地和鄱阳湖?”
东的脸上显出了敬佩之se,刘老大不愧为水师的大佬,稍一提示即明了。
因为,当宋军前出到江西时,仍然停留在东南沿海的帝国水师,就和步军有点脱节,起不到相互支援的作用。但水师前出,翁州变远,补给不易,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可靠基地。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合适的地点是哪里?后世朱元璋和陈友谅进行水上决战的鄱阳湖。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的大战,实际上就是决定了荆襄之地、乃至于整个江南的归属。
刘师勇和高桂的眼中均露出了狠se。
这两位帝国参谋院的总使并不难看出,一旦有了鄱阳湖这个基地,水师出湖口,向上,可威胁长江中游的荆襄之地,直接牵制湖广的阿里海涯,向下,加上翁州水师,可彻底封锁长江下游各重镇。
兄弟,您以前占据翁州,从整个北元长江防线的这个“长蛇阵”来看,这是击其“尾”。现在,占据湖口、乃至九江,直接出击荆襄,这就是在击其“腰”。
在张世杰前出江西的情况下,水师再大举进入鄱阳湖,扫荡沿岸,江西之地也就基本上被您揣兜里了。更何况您这样做,随后那将不仅仅是三路围攻荆湖南路,而是加上了水道,变成了四路围攻,这样的事怎么能不做呢?
阿里海涯是会很忙乱滴。话说回来,他不忙乱,岂不就变成了兄弟我忙乱了?
您不要怪咱偷懒,在这个争霸天下的游戏中,咱总觉得还是让别人手忙脚乱,自己悠闲点最好。
至元二十一年的阿里海涯肯定没有想到,有人在如此算计他,因为他已经很纠结了。
在上一年中,根据忽必烈的旨意,他的主要目标是夺回雷州,消灭哪里的宋军,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冒冒失失的进攻。
由于阿里海涯内心非常赞同史格的意见,所以,他的计划仍然是史格在前为诱饵,重兵集结在后,诱敌深入,再行聚歼。
但他的这个盘算却变成了捉迷藏。
因为帝**情司也不是吃干饭的,他的这个布局多少能查探到点蛛丝马迹,所以从一开始,雷州的张应科就根本没动。
只是在又获得北元给湖广行省增兵的消息后,参谋院曾jing示雷州宋军,北兵有可能会发起攻击,张应科等人立刻又严阵以待。
哪个时候不要说雷州,就是遂溪这个小镇都已抢修完毕。甚至由于被破坏严重,行朝抓紧时间干脆彻底重筑了遂溪,并且还加以扩大,以便让它更符合县的规制。
可张应科这帮人等了半天,广南西路的元军还是没有前来。
这下不仅张应科和他的手下抓狂,就是窝在雷州养马的张世虎也变得不乐意。张世虎也是急了啊,别人都在忙乎,就他这里变成了麻派弟子所说的“十三不靠”。他是真想北兵前来,好让他的手下也练练兵。
既然别人不来,那也只有自己去了。更何况后来参谋院给张应科下令:协同水师,在广南西路伸出触角,牵制元军。
什么叫伸出触角?简单。五个脚指头的,大脚趾先向前一点,没问题了,脚丫子再落下去。有六个脚指头的,你干脆伸一个出去。
张应科和手下的一帮将领,加上黎德这个海盗和不甘寂寞的张世虎一商议,于是先攻占了最近的化州。哪里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元军,有也早已被史格带到高州。
阿里海涯得报大喜,宋军终于忍不住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