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山水图 >

第5章

山水图-第5章

小说: 山水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既然如此,我便报了此仇,今日便送了你上路。”郭大小姐一边怒道,一边从旁人手里拿过了枪。

    “你敢杀我?”,还没等那魏团长多说,便是一枪打进额头毙了命。

    那坏事做尽的魏团长恐怕死也没有想到自己竟最终还是死在了这女人手里,只不过多行不义终会得报应,倒也死的无话可说。

    那郭大小姐命人一边处理,一边将伍千秋等人松了绑。

    “想不到我伍千秋腥风血雨半生,竟不如你一个女人家。”,那伍千秋一半自嘲的说道。“废话且不要多说,那车上的黄金珠宝你且拿一些去,快快离开此地吧。”,说罢,郭大小姐将一箱黄金珠宝分了一些给了伍千秋,剩下的准备分给一众助她成事的人,倒也豪气。

    那伍千秋收了钱财,便匆匆收拾将欲离开。

    刚出门不远,只听得一阵枪响,开门一看,那伍千秋三人早已躺倒在血泊中,只见密密麻麻又是一群士兵正向酒店冲来。领头的正是那张百臣。

    郭家大小姐还未反应过来,只得退到楼上,接着,一阵噼里啪啦的枪战自不在话下。

    虽然双方各有伤亡,毕竟张百臣人多势众,兵士们早已冲到了楼上。看到还未来得及收拾的魏团长尸体,只见那尸体脑门正中一个枪眼,死相颇惨,众士兵皆惊呼,魏团长死了,都扬言要替团长报仇。

    张百臣对着暗处嚷到:“郭大小姐,冤有头债有主,是你那弟弟害死了我家人,我本无意杀你,可是你毕竟杀了魏团长,我要给士兵们一个交代。”,“事到如今,不如你自己解决了吧,也给自己留点颜面。”,张百臣继续说到。

    “呸,豺狼虎豹,一丘之貉,不要废话了,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郭大小姐毫不示弱道。

    旁边一个手下对着其他几人道:“我等一起冲出去吧,掩护夫人趁机脱身。”,说罢几人拿枪便射,一阵枪声后,那郭大小姐手下的人全部被打成了筛子。

    一众士兵冲了上去,纷纷拿枪对着靠在墙角的郭大小姐。

    张百臣喝道:“不要开枪。”,说罢拨开人群站到前面。

    “姓张的,你记住你的所作所为。”,说罢自己饮弹而亡。

    此时,张百臣已经开始心理有些煎熬起来,回想起来,因为这事自己爹娘大姐死了,那郭家也死了这么多人,如今这魏团长也死了,真是越想越百感交集,盗黄金一事,竟引得这般腥风血雨,你死我活

    过了几日,闻听了这些噩耗之后,郭家老爷竟也含恨而终了。

    又过了些时日,省城下达命令,张百臣接替魏团长职位,升了团长,负责龙塔镇驻防事物。另一边,张百臣也接手了郭宅,把郭家生意全部交给了大哥张百弼。从此,塔龙镇再也没有了郭家,只有了显赫一时的张家。

    过了几年,国民政府全面北伐,张百臣的团在战争中死的死,降的降,竟不知去向。

    一日,一名副官来到张府,将一个匣子交到张家大哥手里,一边哀泣一边说道:“我们团在豫西全军覆没,张团长他殉职了,团长奄奄一息之际,让我一定要将这个匣子交到您手里。”

    那副官哽咽的说着。

    就这样,才三十多岁的张百臣,人生便划下了句号,竟连个儿女都不曾有,可谓是落了个凄惨结局。

    友情提示,《山水图》第一章,过往烟云,至此全部结束,接下来将回到现在,看张得胜如何一步一步去解开山水图的秘密。各位看官,请继续关注。
………………………………

第二章,蟒蛇吐箭。第一节,

    “这便是我们张家的往事,张百臣是我的亲小叔,也就是你的小太公。”,祖父起身回房里拿出了所说的那个木匣子,接着说道:“你曾祖本有两儿一女,我上面还有一哥一姐,你曾祖不惑之年才添了我,你小太公给他的这个匣子,最后便传到了我的手里。”,说着便将那匣子递给得胜。

    得胜接过匣子,仔细端量着,一时半会竟无从开启。

    “其实这匣子呀,是有玄机的,孔明锁和诸葛盒你可知道?”,张得胜在一旁应道,祖父接着说道:“这匣子便是取了诸葛盒的法子,你小太公和你曾祖都是没打开过的,还是后来我在汉中武侯墓听说了这诸葛盒的解法,才将他开启,你说是不是挺玄的。”,祖父一边说着一边有些轻松的笑了。

    祖父又拿过那匣子,竟轻而易举的便打开了。“这里面就这一本小书,倒像是早年间的连环画似得,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说罢取出那小书递给了得胜。

    得胜早已是诚惶诚恐,想不到祖父讲了一下午的往事,提到的这本书竟然就在眼前,便接了过来,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

    只见这小书纸质倒还硬实,只不过经过岁月的侵蚀,有些泛黄还有些霉味。只见那书也就十来页的样子,封面写着简单的三个字:山水图。

    翻开扉页,便是几列竖行的小字:

    “余本江南人士,岁至而立,方秋闱中举,却屡不得放官,几经周折不得志,遂即不惑,乃至河南许州临颍县,补一八品县丞,凡尽余生。吾十余年间遍历神州,以此《山水图》纪之。若有后世得此书者,且知此书玄之又玄,堪阅此书须谨记十四字谶:道壹生贰贰生叁,叁生万物法自然。”

    后面既无年月可考,也无署名,张得胜暗想,这小小县丞必也无史籍可寻,这不是有的放矢吗?这作者倒也奇怪,卖这等关子是何意义?也不做多想。

    便随便翻到一页,只见上书一排似诗非诗的小字:

    曰:锦官城外柏森森,芙蓉岸边水腾腾。

    石牛石鼓一出没,怅望江头江水声。

    再见下面画有一图,画的是一武将垂钓,怪的是那鱼饵竟是个金元宝,翻至背面,画着一个八卦,却只在其左下处标出了“巽风”两字。张得胜看的越发模棱两可,将那一夜正反面翻来翻去,思索到:这首七言诗,首尾两句倒是熟悉,首句是杜甫《蜀相》一诗的名句,尾句乃是李商隐《夜幕独游曲江》里的句子,我自小熟读唐诗,竟不知这中间两句出自何处?再说这下面的画图又是个什么意思?真是怪哉。

    再一看那背面的残缺八卦,心中更是翻了嘀咕:这周易八卦我也曾涉猎过,须知那八卦应是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卦,为何此处单单只标出了巽,而略去其他七卦呢。

    再往前翻到第二页,又见书页上方一行诗句:

    曰:秦岭秋风我去时,半边晴空半边雨。

    日月同出巨蛇口,便开此山千年石。

    诗的下方同样画着奇怪的图,一条巨蟒张开血盆大口,从口中吐出数不清的箭来。再翻到背面,还是画着一个八卦,只在正左处标出了“坎水”二字,同样略去了其他七卦。

    张得胜越发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往后翻,竟每一页都是正反两面,和前面翻过得两页如出一辙,都是一首怪诗附一幅图,反面画着一个奇怪的八卦,真是怪之又怪。

    这边还在想着,那边祖父接过《山水图》道:“你也觉得奇怪吧,我翻了一辈子,也没弄清楚这东西的意思,也罢,若不是你小太公临死交给你曾祖,你曾祖再传给我,大小是个传家的物件,我早就送了博物馆了。”,祖父一边说着一边摘下眼镜,继续说到:“这东西也算是幸运,解放时候土改,抄我们的家,它被你曾祖藏着,后来文革,我跟你祖母饱受批斗,到处东躲西藏,这东西却一直留着,直到现在,我是摸不清它的意思了,你父亲又是个不珍惜物件的人,我也八十的人了,我今日便将这书和匣子一并给你吧。你却不要丢了这东西,怎么说也是你祖上传下来的。”,说着便将那《山水图》又装进了匣子,给了得胜。

    那张得胜也反复试了几遍开启“诸葛盒”的方法,随即收在包里,陪祖父又聊了一会,便离开了。

    夜里,回到家中,便早早进房躺着了,却依旧忍不住那份好奇的心理,又将那匣子拿了出来,开了匣子取了《山水图》,继续翻看,翻来翻去也依旧云里雾里,待翻至最后一页,竟又是一列列竖行的小字,写到:

    “道即为一,一道生两仪,两仪即阴阳,阴阳生四象,曰东、南、西、北,又曰春、夏、秋、冬,复又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上古伏羲者,以四象而推八卦,曰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复又生八门,曰休、伤、生、杜、景、死、惊、开。凡八卦者,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也。”

    张得胜拿着《山水图》,越看越玄,越看越离奇古怪,竟到了半夜,也未曾弄懂半点,便昏昏睡去了。

    话说那张得胜,三度高考落榜,也不再打算继续读书了,第二日,便跟母亲聊了半日,也打算好了,就只这高中毕业便罢了,打算过些日子便离家外出谋生去了。

    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暑假吧,三度高考的落榜加上又一年的复读,虽说也不是那么很用功,倒也紧张投入了一年,如今既已放弃学业,便如释重负,准备好了淋漓尽致的玩上一个暑假。

    这一日,张得胜便去了外婆家,外婆家在一个小镇子上,山清水秀,古色古香。

    来到外婆家,吃罢早饭,便去寻找小时候的玩伴去了,这张得胜自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纯我无邪的家伙,每年寒暑也都会到外婆家寄玩,有着一帮子小友自不在话下。

    这些小友之中,便有个叫曹赭晟的,因为名字不太好认,再加上这小子从曹家家族同辈兄弟中排在十三,便打小众人都唤他“曹十三”,竟连其真名都渐渐忘了。

    要数这曹十三和张得胜最要好,二人从小偷鸟蛋、摸鱼儿,总之上天入地什么调皮捣蛋的事儿都干过,二人倒也是年龄相仿、志趣相投。自小就经常带着一帮子小伙计东游西逛,要说他们自小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他们所谓的“探险”,也就是一帮子人爬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啊,再者循着一些小河小溪溯游而上啊之类的,虽说也从未探到过什么“险”,却也玩的乐此不彼。

    第二天午饭刚罢,那曹十三来寻了张得胜,正值大热天,二人便相约去河里游泳去。
………………………………

第二章,蟒蛇吐箭。第二节,省城

    二人躺在河滩上,享受着泳后的一番惬意。

    那曹十三转过身来,说道:“得胜,你还记得王思忆吗?那个高二转到市里去读书的,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记得啊,高一我们还因为他跟别人动过手哩,怎么会不记得她?”,得胜一边闭着眼睛一边漫不经心的答道。曹十三又说道:“对,就是她,如今那可是越发漂亮哩,最近好像也回镇子了,前天我还看到她呢,那思忆,这才几年没见,可真变得跟明星似的。”

    得胜也侧过身来,二人便聊起了王思忆。

    聊得火热之际,突见那脚前方不远处,沙石涌动,仿佛地底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惊得二人连忙跳了起来,只见那东西正往河边去,看样子必是个大家伙,这得胜和曹十三两人自小就是什么都不怕的主,见这异象,一般人怕早已吓得远离,这二人却偏偏追了上去。

    只见那沙石涌动的速度倒也极慢,张得胜还在思虑之际,那曹十三早已一个虎扑上去,这一扑,那东西便不动了,曹十三叫到:“得胜,你还看什么看,过来帮忙挖开这沙石,看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么大哩。”,还未等得胜近前,只见那沙石忽的往上一翻,竟一股巨大的喷泉似的,力气很足,将曹十三顶起半人高来,摔得他嗷嗷直叫。

    说时迟那时快,那东西忽攸加起速来,只几秒钟时间便钻到河里去了。这两人五步并做三步,追了上去,只看见一个起码一米半见方、青背扁平短尾的家伙,哧溜便不见了踪迹。二人惊其一身冷汗,“肯定是个快成精的鳖吧?这河里这东西可多着哩,乖乖,长成这么大的鳖,可真是怪事呢。”,曹十三惊到,还忍不住抱起一块大石头朝水中砸去,那得胜喝道:“快别砸了,赶紧走吧,这河里以后不要来游泳了。”,二人便匆忙穿了衣服回家去了。

    “十三,你不是说思忆在镇子上吗?我们去她外婆家寻她去。”,二人提到王思忆,便将刚才那巨鳖之事抛诸脑后了,屁颠屁颠的便去了。

    话说这王思忆,从小是跟着得胜、十三一块长大的,小时候好哭胆小,长被得胜他们欺负,后来渐渐大了,性格越发内敛,三人关系倒也亲密,得胜和十三不仅不再欺负她,反而在校不由自主的对她百般呵护,三人那时候是一起上下学形影不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