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求圣录-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娲跟后土见此间事情已了,遂告辞离去,至于三清,亦没能定下教内上榜之人。
之所以如此,皆因三清就上榜的名额有了异议,倒不是因为“争”的厉害,而是因为“让”的厉害。
老子作为三清之,此时门下只有玄都和长眉二人,玄都乃是大福缘之人,靠着人皇之师的功德,早已斩尸成功,自然用不着上榜,至于长眉,则跟杨婵一样,身上皆有因果未了,同样无法上榜。
而元始的意思是,截教人多,自然要占大头,但通天却不这样认为,按他所说,阐截两家既然同为大教,自然要对半平分。
一时间,二人“互不相让”,令老子倍感欣慰的同时,亦头大无比,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二人又都占着理,实在不好偏帮。
到了最后,作为兄长的老子,终于拍板有了决断。
此次紫霄宫之会,暂不签押封神榜,等到日后大劫时,阐截两家各自随缘就是。
眼见老子开始“和稀泥”,元始跟通天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欣然接受,这个结果,却是让旁边的李扬一阵唏嘘,他原本以为,既然“此封神”已非“彼封神”,说不得,三教就会签押封神榜,可是谁成想,他猜中了过程,却没能猜中结局。
天道大势的惯性,果然不是那么容易更改的!
很快,三清飘然而去,而就在李扬准备离开时,昊天夫妇却是突然将他拦了下来。
盯着欲言又止的昊天夫妇,李扬脑中灵光一闪,正色问道:“贤弟、弟妹,你们可是在打封神榜的主意?”
见瞒不住李扬,昊天尴尬的笑了笑:“不瞒大哥,我们夫妻想为龙吉那丫头争得一份机缘,所以希望大哥能指点一二!”
李扬神色稍缓,一个扎着羊角辫,笑起来甚是可爱的小丫头,依稀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事实上,龙吉正是昊天跟瑶池的大女儿,刚一出生,就享有天地业位护佑,身份无比尊贵,可惜,这份天地业位亦是一部枷锁,跟封神榜上面的那些神位一样,彻底断了她的证道机会。
在后世的传说中,昊天跟瑶池的子女并不少,但真正有所成就的,却几乎没有,不是她们资质不行,也不是昊天、瑶池对她们不好,而是天道不许她们突破桎梏,否则以天庭的人力物力,想要证道或许很难,但想成就大罗,绝对是小事一桩!
昊天和瑶池身为人父、人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
原本,昊天想让龙吉拜入李扬门下,修习《苍生证道诀》,但李扬明言,昊天他们一家,皆是天道定子,除非鸿钧合道成功,或者他成就混元,否则小丫头万万不能拜入他的门下,如果一意孤行,小丫头必被身上的洪荒烙印反噬而死。
在那之后,昊天和瑶池本已熄了心思,但今日的紫霄宫之会,却是又让他们看到一丝希望。
沉思片刻后,李扬郑重答道:“贤弟、弟妹可要想好,一旦让龙吉参与其中,便再也无法回头,如果为兄所算不差,龙吉上榜容易,但能否获得那份证道机缘,却只在五五之数,所以为兄的意思是,你们最好问问龙吉的打算,如果她的向道之心不坚,此事则只能作罢!”
昊天、瑶池对视了一眼,难掩心中喜色,不管怎么说,此事已是八字有了一撇,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此事最终难以如愿,只能说明天意如此。
更何况,只要龙吉能够上榜,就已是旱涝保收之局,最不济,龙吉也能保住生机,但是如果此事成了,那么女儿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
数日后,当李扬独自来到北海时,天庭之中亦是波澜陡生。
龙吉公主因为思凡,被贬到人间,历劫千年!
………………………………
第三百二十一章 通天心事 续
瀛洲仙岛的一间静室内,李扬望着坐在他对面的通天,心中一阵苦笑。
自从通天被李扬迎进静室后,便和李扬痛饮美酒,谈笑风生,哪里还能看出心事重重的模样?。;可惜通天有所不知,瀛洲仙岛早已被李扬炼化成山河社稷图那般的空间法宝,当他到达瀛洲仙岛外围时,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李扬的法眼。
更何况,通天生性豁达,与他的两位兄长相比,城府甚浅,就算他竭尽全力想要遮掩,但眼角的那丝忧色仍是显露无疑。
按理来说,通天乃是直爽之人,这般异状却是有些不同寻常。
李扬稍一思索便意识到,恐怕通天这次来到瀛洲仙岛,乃是有求于他,而且所求之事,怕是因果颇大,这才会让向来豪爽的通天如此抹不开面皮。
“通天大哥,咱们可否还是兄弟?”李扬打定主意后,随即将手中酒盏放于桌面,郑重问向通天。
“当然!”通天面色一肃,颔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通天大哥为何不有话直说?”李扬神色稍缓,淡淡笑道:“难道大哥不知道吗?你此时的神情实在太过做作,恐怕就是我家的小哪吒来了,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听到李扬的挖苦,通天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中一暖,朗声笑了起来。
“呵呵,既然已被贤弟看破,那么为兄便不再废话!”
顿了顿,通天收住笑容,正色道:“不瞒贤弟,为兄此次前来,正是要你帮忙。”
接着,通天便将所求之事娓娓说了一遍。
原来,虽然有了封神榜帮助,截教可以保住一丝元气,但通天亦深知,三百六十五个正神之位,数目实在太过稀少,对于修士众多的截教来说,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截教门人注定难逃一劫。
通天本就是性情中人,自然不愿看到徒子徒孙灰飞烟灭,所以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决断。
想要避过大劫,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说它不易,乃是因为大劫缘于大道规则,就算道祖鸿钧,在没能合道成功前,亦是没有化解的办法。
而化解量劫的过程,就好比大禹治水,只能疏,而不能堵,否则量劫的威力会越来越大,直至变成无量量劫,将世界彻底毁灭。
所以不论龙汉初劫,还是巫妖大劫,都能隐隐现天道算计。
这种算计,对应劫之人非常不公,但对整个世界来说,却是功德无量。
身为天道圣人,通天自然知晓这些隐秘,所以他十分清楚,在天道算计面前,作为此次大劫主角的截教门人,除了那些福缘深厚之辈,大部分都会难逃一劫。
说它不难,则是因为此时天道不全,万事万物皆有一线生机,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得到那条生路。
不得不说,通天不愧是智慧高绝之辈,经过无数载的冥思苦想,终于让他找到了解决之道。
而他的解决办法,正是让徒子徒孙加入西方教。
因为通天早已算定,随着道门没落,西方教必然大昌,换句话说,西方教的门人皆是未来的天道棋子,自然不在此次大劫之中。
而让截教的徒子徒孙加入西方教,正好可以让他们成为日后的天道棋子,从而躲过此次大劫。
虽说这么一来,他们将不再是截教门徒,但最起码能保住生机,通天亦能无愧于心。
尽管有了解决之道,但通天这人向来高傲,让他径直去求接引和准提,估计比杀了他还难受,所以想来想去,他便找到了李扬,希望李扬能从中说和一番。
在知晓通天的来意后,李扬不禁一阵唏嘘。
在未穿越到洪荒前,李扬一直对封神中的万仙大阵耿耿于怀。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座法阵,截教才会彻底“覆灭”,但让李扬搞不懂的是,六魂幡作为可以改变整个战局的“大杀器”,为何会赐给长耳定光仙,而不是由通天自己保管呢?”
现在看来,万仙大阵哪里是什么对抗诸圣的绝世大阵,分明就是通天准备的一座“批市场”吗?凡是能够脱劫的,皆被西方圣人收走,剩下的,要么上了封神榜,要么只能化作灰灰,成为天道算计的牺牲品。
至于六魂幡为何会赐给长而定光仙?亦是很好解释,因为六魂幡根本没有那么大威能。
天道圣人元神寄托虚空,洪荒不灭,圣人不死!又岂是小小的六魂幡所能左右的?
所以那支六魂幡与其说是通天的底牌,倒不如说是给他自己挣面子“道具”。
这就好比在说,不是我通天实力不行,而是我用人不明,才会有此一败。
很快,在将通天送出瀛洲仙岛后,李扬招出年兽,急赶往了西方灵山。
………
数日后,当李扬来到西方灵山时,接引、准提两位圣人早已恭候多时。
一番寒暄见礼后,李扬遂被西方二圣引入了灵山之内。
第一次来到八宝功德池,李扬亦是一阵暗赞,只见整个功德池犹如一座小湖,约有百亩方圆,内里佛光氤氲,不时有梵音传出,细细打量下,池中朵朵功德金莲摇曳身姿,不仅神圣无比,更加美丽脱俗。
待众人尽皆落座后,李扬便把通天所求详细讲了一遍。
一时间,以大兴西方教为己任的准提面露喜色,而旁边的接引,则是低头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后,西方二圣通过神识交流,终有拿定了主意。
只见接引正色道:“不瞒李道友,通天道友的请求,我们西方教可以答应,但我等亦有条件。”
“还请道友赐教!”李扬微身一礼,并无太多意外。
虽说截教门人归于西方教,对于西方教大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论是李扬、通天,还是接引、准提,皆十分清楚,截教门人鱼龙混杂,因果颇大,如果西方教选择将他们接纳,便等于同时接下那些人的因果。
而西方教不同于道门三教,气运本就不足,这些人的加入,无疑会增加西方教的负担,因此会有附加条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引点点头,缓缓说道:“我等所求,乃是两人一宝,如果道门无法割爱,此事只能就此作罢!”
不待接引解释何为“两人一宝”,李扬便已从后世的传说中隐有所悟,只见他苦笑道:“道友所求的,莫非是截教多宝,阐教燃灯,还有二十颗定海神珠?”
接引和准提不由大吃一惊,在感叹李扬神通强悍的同时,随即点点头,证实了李扬所说。
见此情形,李扬只好告辞离去。
二十四颗定海神珠还好说,此刻的赵公明,已经因为李扬的关系,用落宝金钱的大功德斩出善尸,那套定海神珠对他来说,已非是不可或缺之物,但多宝和燃灯之事,可不是李扬能做主的。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霉燃灯
昆仑山玉虚宫。
偌大的道场中,李扬、三清盘膝而坐,神情凝重无比。
一阵寂寂无声后,元始转身望向身旁的通天,沉声问道:“师弟,你真的要让多宝离开截教吗?”。;通天点点头,悲声道:“道门没落,西方教大兴,乃天道大势,我等虽是天道圣人,但终究不是混元,如何能够逃脱天道算计?”
待通天话音落下,就连一向无为恬淡的老子,亦长长叹了口气。
见此情形,李扬不禁一阵感慨。
在后世读《封神》时,李扬一直以为《封神》中的人物、故事都是凭空虚构,想象而出,哪怕当他到达洪荒后,也只以为这是一个“虚幻”的神话世界,而非后世那个“地球”!
直到遭遇“大道转生”后,李扬才隐隐意识到,事情恐怕并非如此,而与蚩尤那次对战,终于让他看清一丝事实真相。
此洪荒不但是《封神》中那个洪荒,更与他日后生活工作的那个“地球”在同一时空。
换言之,《封神》根本不是什么传说,而是真实的存在。
至于为何会有《封神榜》一书出世?李扬亦无法算出其中缘故,但有一点能够肯定,《封神榜》的那些故事也许是真的,但对三清一脉的道门,西方教,还有诸位圣人的描写,却是多有误解。
在后世的《封神榜》中,阐截二教之所以起了龌龊,除了理念不同外,更是为了在大劫中争道统、争气运,但李扬在修炼有成后,却深知这种说法可笑至极。
不论是三清,还是接引、准提,皆为天道圣人,又怎会不晓得道门即将没落,西方教即将大兴的天道大势?
以准提为例,在《封神榜》的原著中,他便能算出孔宣与西方教有缘,而八百年后的事实亦能证明,准提所算并无差错。
连准提都有这般能耐,三清又怎会算不出其中因果?
既然如此,那么道统和气运又有什么好争的?就算要争,也应该是和西方教争上一争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