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枪爆头 >

第554章

一枪爆头-第554章

小说: 一枪爆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立双眼一亮,知道必然有事发生了。不管什么事也罢,总之正是个让自己可以从这烦死人应酬中脱身的机会。当下他放下酒杯,举目循声张望。触目所及之处,只见一条身材高大的汉子,正向这边大步走来。
  这汉子身穿戎装,体格修长魁伟,下巴处留了短须。国字口脸,浓眉大眼,眉宇间一派凛然正气。显得英武不凡。但此时此刻,他身上多处染血,面颊上,手臂上,大腿处,几乎都有伤口。显然刚刚才经历过一场血战。人群之中,则不断有人低声呼叫,好像是称呼“齐校尉”什么的。
  这位“齐校尉”走到程立他们这一席近前,单膝下跪,沉声道:“属下齐继亮,参见刺史大人。”
  李刺史惊道:“齐校尉,你不是驻守在谭家庄的么?干嘛突然回来了?还有,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齐继亮微微苦笑,沉声道:“回禀刺史大人,是倭寇!倭寇大举登陆,集结了不下三万大军,向扬州城蜂拥而来。看模样,是企图一鼓作气,彻底攻取扬州城了。
  属下和于大友校尉,本来分为左右两部,一起驻守于谭家庄。可是倭寇大军汹涌押上,攻势疯狂之极。我军寡不敌众,实在不能勉强。
  所以属下和于校尉商量之后,决定立刻撤回新河的西岸,退守姜家庄。然后烧掉了所有船只。以拖延时间。如今我军和倭寇正隔着新河对峙。但区区一道新河,恐怕也挡不住倭寇。请刺史大人早作定夺。”
  “什么?倭寇集结了几万大军?而且已经攻下谭家庄了?这怎么办?怎么办啊?”
  齐校尉话音才落,酒楼里的人群之中,登时爆发出一声尖叫。紧接着,人人惊惶失措,叫喊声此起彼落。这群片刻之前还衣冠楚楚的人上人,一下子统统都慌了手脚,竟变得比一群老鼠还不如。
  实在吵得太让人心烦了。程立皱起眉头,出手向酒桌重重拍下。顷刻间,但听得“嘭~”一下惊雷震响,赫然把在场那么多人的尖叫和嚷嚷,统统都压了下去。
  从乱如一锅沸腾的稀粥,至变成鸦雀无声,当中只花了不过短短几个呼吸。顷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集中在程立身上。随即,这所有目光都尽数变得热切起来。只因为他们忽然想起来了。救星,不是就在身边吗?
  李刺史率先从那六神无主的状态中挣扎出来,如蒙大赦地向程立求救道:“燕国公,眼下这个情况,究竟该如何应对?唉,下官不才,现在当真没有主意了。还请燕国公示下。”
  程立缓缓站起来,向四周环顾一眼,从容道:“也没什么示下不示下的。我这次来扬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倭寇打仗。所以不管倭寇人数有多少,已经打到了哪里,总而言之,就是干他们便对了。”
  顿了顿,程立再度断然道:“各位可以尽管放心,大魏羽林军,誓与扬州城共存亡。只要羽林军还有最后一名士兵没死光,扬州城便绝不会落入倭寇之手!”
  旁边的成魏博也站起来,凝声补充道:“将军的意思是,人在城在,人亡城破。羽林军绝不独善其身。”
  羽林军的正将和副将纷纷表态,在座的扬州士绅富商们,也纷纷松一口气,眉宇间露出了喜色。但仍有人忧心忡忡道:“听说这次倭寇是倾举国之力,发动了不下十几万大军渡海来打的。燕国公你们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只有一千人啊。”
  程立挥手道:“所以我们这一队,只是先锋而已。后面还有鄂国公和潞国公两位,分别率领三万兵马作为后继支援。前后合共七万精锐禁军,足够对付倭寇的十万大军了。放心。只要我们群策群力,要保住扬州城,等到援军到来,绝不是什么为难之事。”
  听说朝廷会派来七万大军,酒楼内众士绅富商,这才喜笑颜开,人心为之大定。李刺史则乘机道:“有燕国公这样说,大家都可以放心了。不过,眼下军情紧急,本官需要立刻回去和燕国公商议。诸位,不如这就散了吧?”
  众人齐声称是,纷纷离座告辞。并且都说要捐钱捐物,为保卫扬州城献一份力量。李刺史自然都笑纳了。
  回到刺史府中坐下,李刺史这才向程立介绍道:“燕国公。这位是齐继亮齐校尉,和于大友于校尉一样,都是扬州府的军官。
  他们两位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用兵如神,自从倭寇出现以来,简直战无不胜。全靠了齐校尉和于校尉两位,才能力保扬州城不失。扬州城中有不少好事的百姓,都传说他们二位是‘于龙齐虎’,倒也颇能提振士气人心。”
  程立点点头,向齐继亮拱手道:“齐校尉辛苦。于校尉也辛苦了。”
  齐继亮抱拳回礼,苦笑道:“我们只是食朝廷俸禄,忠朝廷之事罢了。一切全是份内之举,不敢当燕国公赞誉。”


第862章 夜袭
  程立道:“不用客气了。现在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还请齐校尉仔细说说看。”
  李刺史早让人把地图挂起。齐继亮走到地图旁边,指点道:“燕国公请看。扬州的东北方,是高邮湖。高邮湖往南,是邵伯湖。再往南,就是新河、壁虎河、太平河、凤凰河等好几条河,共同汇聚成一段宽阔水道,统称为新河,蜿蜒流入长江。也就是说,这段水路,构成了扬州城东方的天然屏藩。
  这段水路上,适合渡河的地方不多。唯有河岸西侧的姜家庄,到东侧的谭家庄这一段最合适。所以这两处村庄,也因为成为了渡口而十分繁华。
  之前,下官和于校尉商量过后,都认为要保护扬州,绝不能龟缩在城内,必须出城驻守,尽量争取活动空间,这才有更大机会。也正因为我们守住了这两处渡口,所以倭寇一直没办法大举攻打扬州,顶多是小股部队,小打小闹而已。可是这一次……看得出来,倭寇已经下定决心,非要攻打扬州不可了。”
  程立也站起来,走到地图旁边仔细看了半天。终于用力点点头,道:“很好,我明白了。既然现在谭家庄失守,那么姜家庄便绝对不容有失。齐校尉,我立刻率领羽林军,和你一起前往姜家庄。”
  齐继亮大喜过望,当下连声道谢。程立则挥挥手,让成魏博马上下去准备。又摆脱李刺史好生安顿被御林军所带进城来,那些之前被他们从倭寇手里救下的女子。李刺史自然拍胸脯答应了。
  上午刚刚进城,下午还未到就又要出城了。这样子折腾,若是之前那帮娇生惯养的少爷兵,不但早已经受不住,而且肯定怨声载道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羽林军在程立的训练下,已经脱胎换骨。听说再去打倭寇,登时人人踊跃,半句怨言都没有。
  扬州城距离姜家庄,只有五、六里地左右。羽林军用不了一个时辰,便已经到了。同行的还有五百义勇队,外加五百由民壮组成的辎重队。后者所拉着的板车上,载满了各种物质。从粮草到军械,还有各种药物,全部应有尽有。都是扬州城里那些士绅富商的捐赠。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这种简单道理,人人都知道的。倭寇一旦攻破了扬州城,这些士绅富商,人人都要不得好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财产,他们也算是拼了老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踊跃得很。
  程立率领羽林军,和齐继亮率领义勇队还有辎重队,一起进入姜家庄。这里名字上还是庄,实质已经成为了一座镇。镇上所有居民,都已经被疏散。故此现如今还留在庄上的,就只有三千厢军而已。为了守住这处要地,不让倭寇大规模进犯扬州,所以整座姜家庄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军营。
  率领三千厢军镇守在这里的,是校尉于大友。虽然他和齐继亮一起,被合称为“于龙齐虎”。但实际上,于大友的年纪,比才刚刚三十出头的齐继亮大了十几岁,已经快要到达“知天命”之年了。算是一名老将。
  虽然老,但绝对没有倚老卖老。看见程立到来,于大友第一时间便毕恭毕敬,向燕国公行礼参见。程立连忙夫妻这员老将,然后入中军大帐商议军情。
  中军大帐之内,当然也挂着地图。于大友指点着地图,凝声道:“江南地区,水路纵横,河流众多。地形十分复杂。船只不足的话,行动不便,速度就会被拖得很慢。
  倭寇大军虽然已经攻陷了谭家庄,其实来的只是前锋,大概五千人左右。还有更多倭寇,都在更东边的金湾河与芒稻河之东聚集,没这么快能攻上来的。
  谭家庄的倭寇,现在正四出砍伐树木,临时赶制船只。在他们造出足够船只之前,也不可能再作进一步行动。”
  程立一拍掌,沉声道:“这就简单了。所谓兵贵神速。我们趁着今天晚上的夜色,率军冲过去,和他们打个招呼。顺便一把火烧掉他们砍伐回来的木材,让他们根本没有船可以用。怎样?”
  于大友吃惊道:“燕国公,太冒险了吧?再说,我们这边的船只,其实也不足够。还得等扬州城那边继续支援。要把上千军队全部运过去新河西岸,需要来回两三次。但那样动静太大,也耽搁得太久,很难进行偷袭的。”
  程立淡淡道:“那么一次只运送三百人过河,应该办得到了吧?”
  齐继亮吃惊道:“燕国公,你要只带三百人过河偷袭?实在太冒险了。”
  程立抿了抿唇角,淡淡道:“没关系,我有把握。就这样决定吧。于校尉,麻烦你准备了。”
  只带三百人就过河发动偷袭?于大友根本不相信程立能够成功。不过,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程立的官,比于大友和齐继亮两人,可不止大了一级那么简直,至少也高出了十级八级的。
  所以,只要程立一定要坚持下去的话,那么于大友也好,齐继亮也罢。甚至李刺史,也根本挡不住程立。当下只好答应了。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惜,今夜无星无月,更注定不会有任何诗情画意存在。唯一有的,便只是战争,杀戮!
  于大友和齐继亮二人,目送着程立率领三百羽林军,摸着黑出了姜家庄这座大军营,然后在向导指引下,整齐上了船,一头扎进深沉夜幕之中。
  眼看着再见不到羽林军的影子了。于龙齐虎两位校尉,这才深深吐了口气,然后陡然向自己身边的副官厉喝道:“通令全军,刀出鞘。箭上弦。随时做好准备,接应羽林军的兄弟。”
  聚集在两位校尉会下的军队——无论他们是厢军,是义勇军,是辎重队——全都凛然听命。
  假如这是陆地上交战的话,大军出动,必然有探马部队先行,扫清倭寇的探马再说。但在水路河面之上,探马几乎无法行动,所以顶多就有几艘小艇在来回游动,保持最低水平的警戒而已。
  但这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应付故事罢了。倭寇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敌寡我众,中原人居然胆敢在黑夜里悄然渡河,冲过来偷袭?


第863章 所向披靡
  从新河的西岸至东岸,距离约莫有两里多一点,不足三里。纵然是黑夜中行船,依旧转瞬即至。
  置身于船只之中,举目眺望而去。只见对岸陆地上,已经出现了点点火光。而且,随着距离不断接近,火光也越来越明亮。倭寇特有的粗豪狂笑,还有扶桑语的咒骂声,不过须臾之后,便已经清晰可闻。终于……
  “呯~”
  一声轻响,三十多艘快艇,同时停泊在姜家庄渡口的码头之上。程立一下子从船上纵身跃起,喝道:“都跟我来,杀!”更不作第二句吩咐,动身就往谭家庄里面闯去。
  这次跟随程立来夜袭冲阵的,并不止羽林军的普通士卒。魔圣殿的五方守护,还有十多名精锐护卫,也都一起随行。
  这时候听到程立一声令下,魔圣殿众人也都马上手提钢刀,跟着程立一向往前冲。三百羽林军士兵更不甘示弱,同样列队结阵,踏着整齐的步伐,向谭家庄里冲去。
  这三百多名精兵,简直便像三百多头下山猛虎。一下子冲进了谭家庄。庄子之内的倭寇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放松得很,大部分都已入睡。还有少部分,则正围绕着篝火纵酒高歌。浑然不知大难即将临头。
  弹指刹那,雷鸣般的脚步声,再加上微微颤抖的地面,让几名倭寇感到诧异而循声张望。紧接着,那几名倭寇如遭雷击,一下子挺身跳起,尖声惊叫道:“敌袭啊~~”
  “咻~”
  一支凌厉飞箭破空急射,正中这几名倭寇的咽喉或心脏等要害。他们立刻直挺挺向后仰天倒下,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
  可尽管被一箭毙命,但这些倭寇企图传达出去的信息,也确实都传达出去了。其余火堆边的倭寇骤见惊变,立刻就像自己屁股里被捅进去了一把烧得通红的刀子,纷纷心急火燎地跳起,手忙脚乱地到处找寻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