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道士-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听陆子旭说过;所谓撒“豆”成兵;并非普通的豆子;而是方术炼制的汞丹;借助汞丹显形化实;不过汞丹的炼制方法早就不得而知;所以陆子旭一直在研习这方面;收集了火符和火衍丹方等书籍;倒也研究出一些心得;但这方面太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什么的;陆子旭没敢轻易尝试。
然后是灵虚真人的法宝;上清桃木宝剑;剑在道教只有两个支系。
一是道家剑术;也就是丹道剑术;这一支的修行是自成一派;并非随便用剑就是剑仙;而是以剑修身;练出剑意;虽然张昊也用剑;但严格的说;他的剑没有剑意;只是玄通而已。
二是剑符;也就是桃木剑;这是道士最常见的法器;属于道术的一支;重要性不必多说。
至于飞剑;在民间流传得玄乎;但确实的说;只能归类为法器的范畴;不能算是自成一派体系;而在道书里称为“天遁剑术”;所谓“天遁”;意思是在天上飞;属于诸多剑术之一的特殊剑术;但需要丹道仙人才能御驾飞剑;凡夫俗子只能仰望;就再普通也变得玄乎其玄了。
当然;还有火符剑术;这就是张昊以前用的火符飞剑;与普通飞剑一样;也归类特殊的法器;威力巨大;有大杀伤力;但基础要求太高;需要懂得炼制火药;以及修习三昧真火。
最后是长空真人;身上戴了一块上上品的护身玉佩法宝;其余四人则是一身清风逍遥;只有些随身的小物件。
张昊尊重前辈们的传承;并未占为己有;法宝遗物暂且存放;有机会再送回交给各自的归属。
接着清点十六天兵天将;全是用的飞剑;貌似天都一脉就是主修天遁剑术;居然人手一把飞剑;飞剑的造型也完全一样;算是统一装备吧。
张昊仔细的研究起了飞剑;与他得到的那把残破飞剑如出一辙;里面是木质;外面是金属;但金属不是简单的包裹在外面;而是渗透了木质;类似于木头与金属的融合;非常奇特。
他以前的眼界和积累还不够;不明白是怎么制作;如今却是懂了;先用木质祭练为剑胚;再以阳神念力;驱使细小的铁元素粉末;一点一点镶嵌入木质;加以打磨成形;也就有了这种木质与金属的融合状态。
经过了一番大战;飞剑多多少少有些残破;但都还能用。
任何武器都会破损;即便雷钧剑和赤月轮这个级别的武器;也会留下残破的痕迹;还能用就不错了;然而飞剑的结构就决定了;需要先祭练剑胚;剑胚再加工为成品;但溶入金属之后;大幅阻碍了血气的渗透;难以祭练;只能勉强维持灵胎。
也就是说;如果飞剑换了主人;几乎就报废了;即便强行祭练;效果也不会好。
不过张昊尝试着以雷法祭练;却发现一些玄妙;似乎有雷法相助;气血更容易渗透;但这不是玄妙之处;真正玄妙的是雷法与金属之间那种感觉;让他眼前一亮;隐约在无意间推开了一扇雷法的大门。
“雷法是万法之首;万物皆有雷;从物理学来说;万物皆是由原子组成;而电子是原子的基本微粒之一;电子就是雷电;金属体现得最为明显;而电力与磁场的关系;掌握雷电就掌握了磁场;岂不是意味着可以用雷法念头直接控制金属”
张昊思绪至此;立刻想到电力学;虽然他是读文科出身的;但他知识面很宽广;对物理学并不陌生;物理学对电力的研究;不正是对雷法的规则么他掌握了雷法;为什么不能借鉴这些智慧的成果!
并且电力学的研究;已经挺完善了;他直接就可以拿来运用;那么多的知识原理;立马就能让他踏入一扇雷法的大门。
而他还记得;在武器军事这一块;目前最新一代的武器是电磁炮;正是他最需要的武器装备!
“哎;可惜啊;我现在被困这里;灵性也受挫;念头蒙尘;不能随心运用。”
张昊忍不住叹气;不能立马就尝试一番;只得静下心来;继续清理遗物;清理完了天兵天将;又忙着清理魔门众人;没有法宝;只有一堆普通武器;还有些小物件。
修为达至了这个境界;一般的东西也没用了;其它宝物什么的;显然也没有随身携带;倒是有两个小瓶子引起了张昊了注意;俨然就是奥格拉留下的两滴始祖血源。
这血液很浓稠;像活物一般;居然还能微微的蠕动;蕴含了非常浑厚的元气生机;与大罗金仙的血液如出一辙;但比大罗金仙还更为浑厚;也更为诡异古怪。
“这是什么血;居然如此强大!”
张昊惊讶了;这两滴血液犹如天地至宝;浓烈的元气生机;若是服食了;估计可以立刻痊愈重伤;但他也看出这血液不是一般的血液;气机成黑色;感觉很诡异;应该是邪物一类的东西。
“加持一道雷符;暂放一边;有空了再慢慢的研究。”
张昊施展空色两修的境界;以雷法念头;虚空画符;点在瓶子上;以防邪物作祟。
收拾完了这些东西;最后才是慧普和少华真人的遗物。
慧普的五符法宝飞走了;飞剑却留了这下;这把飞剑是一件上品法宝;剑长一尺;三指宽;像一把匕首;孕养了邪术灵胎;品质也非常之高;剑胚是上上品的灵玉;溶入的是合金金属;质地居然近乎于雷钧剑和赤月轮这个级别;似金属又非金属;似玉石又非玉石。
不过仔细一对比;差距还是很明显;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煞剑也已经是宝物了;煞气太强了;是一件凶器。
最后是少华真人;也是用的飞剑;天都一脉主修天遁剑术;得了纯阳帝君吕洞宾的传承;少华真人的这把飞剑就是传承之物;但是很遗憾;整个大战之中;此剑还未出鞘;却死在元阳道主手里;说来也是讽刺。
“呛!”
一声锐响;张昊拔出了此剑;剑长三尺;有手掌这么宽;通体呈暗红;有血纹衍生;似铁非铁;似玉非玉;一股灼热的气场扑面而出;至刚至阳;势如火焰;剑身篆刻“纯阳”二字。
“是三枚真火炼制的飞剑;名曰纯阳;与吕洞宾的道号相通;也不知道是不是吕洞宾的飞剑。”
张昊认了出来这剑;这是他第三次见到这种材料了;第一次是他在魔门索取的“刀剑”神兵;第二次是明鸾送给冈本正雄的东皇佩刀;第三次就这把纯阳飞剑。
不过这纯阳飞剑很奇特;居然也有剑胚;剑胚是上上品的灵玉;但掺入金属以真火祭练;剑胚灵玉竟然溶化;形成了特殊的合金;剑胚则化为了剑心;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但如此一来;这剑就不能滴血祭练;少华真人是如何御驾纯阳飞剑
不过见到纯阳飞剑;这倒是提醒了他;貌似赤月轮的材质;也不能滴血祭练;那么元阳道主是如何御驾赤月轮
“仙家之物;果然玄妙;仙府里应该有书籍文案;或许可以查找一番!”
张昊把所有东西清理完了;摘了几个仙桃填肚子;然后就往仙府里去了;心里还有点小激动;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现在才有空闲寻宝;相信这仙府的收藏;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
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章 仙墓
却说张昊在洞天里寻宝;首先查看着仙府的布局;中央主山上只有一座天坛;天坛上只有一座大殿;大殿分为阴阳两仪;也就是九天殿与九重殿;坐北朝南;九天殿为正殿;九重殿为后殿。
确实的说;这里只是一座祭天坛;天坛的布局很有讲究;天坛为圆形;宫殿为方形;是一个天圆地方的格局;位置是王屋山地气的正中线;地气向上;天坛汇聚气场;连说话的回声也是向正中聚集;犹如一条直线上达天听。
张昊还发现;天坛宫殿的建筑痕迹;有明显的分层;玉石材料、做工手艺、图纹篆刻等等;皆有出自不同的年代;很显然;如今这座天坛宫殿;并非上古时期的原物;而是经历漫长的岁月;洞天也换了很多位主人;每一任主人多多少少都有过维修和改建。
如今仙府的主人是张昊;进过一番大战;破坏不小;也需要维修;还有一些元阳道主留下的帝王式风格;张昊不是很认同;确实也需要改建。
中央大殿是格局的核心;除此之外;主山上没有其余建筑;以防扰乱了格局气场;天都的府库也不在这里。
出了中央大殿;张昊寻找着府库的位置;洞天的空间很大;足有方圆千里;中央主山的四周漂浮着很多巨石和小山;用铁锁连接在一起;大大小小有几百上千个单位;上面长满了灵药和果木;修建了亭台楼阁。
仔细看;这些也是格局的一部分;用来维系中央空间的气场平衡;越往外围的重力就越小;最外围的交界处;还有一圈看去就像天空中的一圈陨石带;这是漂浮的土石和枯枝落叶等杂物。
洞天空间没有重力;而中央空间却又重力;以及气流风向的动力;难免有些物体脱离中央空间;受到气场重力的影响;也就漂浮在了交界处;淤积成了一圈陨石带。
张昊有重瞳;一眼就看出这格局;立马想到宇宙中漂浮的星系天体;这洞天就是一个简化版;但他阅览了那么多的玄学典籍;天文地理;风水宿土;也算是颇有造诣;却从未见识过那本书里提及到如此高深的运用。
实在难以想象;上古时期;人文原始;居然可以开辟出这个空间;还研究透了宇宙天文;布局出一个小天;看似神乎其神;其实是遵循着严谨的法则。
玄学不是迷信;而是一门古老的智慧;只是被某些人误导成了迷信而已。
“上古时期的人文;到底是何等的一番景象”
张昊忍不住赞叹;可惜历史只能查证到商代;最早的一批甲骨文典籍;也就是在太行山旁边出土的商代殷墟遗址;合计有四千多个甲骨文;但识别的只有两千多个字;还有一千多字没考证了;而商代之前的夏代;以及夏代之前的三皇五帝上古时代;完全就只有神话故事了。
查看了一遍;楼台宫阁最宏伟的一片;是天坛后方位置的区域;其次是左右并不;布局很工整;一目了然;府库就应该在正宫的后面。
张昊顺着铁锁过去;楼台宫阁的样式像古代宫廷;但建筑结构很简单;没有屋顶;也没有门窗;只有一个框架结构;不过正是这种简单的建筑;石柱、横梁、台阶、屏壁等等;愈发突显一股壮丽大气;不似凡夫俗子的居所。
当然;整个宫殿的根基都是古代时期遗留下来;沉淀了岁月的古旧沧桑;再加上后人的维护改建;随处可见的壁画、篆刻、碑文、石雕等等;材料全是灵玉和灵木;气势宏伟;古老华美;仙灵气象万千;再加上空折射的七彩虹光;祥云氤氲;雾气袅绕;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之都城;仙之府邸!
张昊在宫殿间转了几圈;很快就找到一处石刻;篆刻了“禁地”二字;放眼望去;禁地里是一栋有屋顶门窗的阁楼;阁楼旁边还有一座古塔;二者之间有一条横跨上空的拱桥;连通在一起。
“这里就应该是府库了!”
张昊眼前一亮;有屋顶门窗就以为密闭封存;显然是为了存放物品;“禁地”则是一般人不可轻易靠近;府库以示威严。
进了禁地;打量着阁楼和古塔;上方挂着紫檀木的牌子;篆刻文字;阁楼名曰“宝藏”;古塔名曰“文藏”;这名字倒是很简单直接;顾名思义;前者是存放宝物;后者是存放书籍文献;但能用上“藏”字;在道教或佛语里;代表了所有一切的总合;必然收集量极大。
不过张昊正要进入;却察觉到了什么;定睛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宝藏阁与文藏塔的后面;居然还有坟地;三者成三元格局之势。
“原来这里有坟地;也对啊;天都之人也得寿完安寝;但坟地怎么和宝库藏书在一起”
张昊大感诧异;宝库的重要性并不多言;更何况还有藏书在此;但坟地这么避讳;难道还坟地旁边看书这也太不反常了吧;实在有些诡异。
但仙府重地;张昊也没敢乱来;绕过宝藏阁和文藏塔;先去了坟地。
只见坟地前有一尊赑屃驮碑;篆刻“仙墓”二字;赑屃是九龙子之一;赑屃驮碑是常见的风水雕刻;年代不远久远;应该是几百前才立的碑;文字用的是篆文。
“既然我得了天都;动用府库之前;也该先去拜见一下前人。”
张昊手执道礼;对着驮碑拜了一拜;这才进入墓地;见到映入眼帘的坟墓;张昊却是恍然大悟;这里不是一般的坟墓;而是生基;难怪与宝库藏书并列在一起。
生基;其意为生命的基础;用于祭天祈福;福泽有五: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因最后一福为善终;故祈福之人死后亦可安葬于此。
生基的起源非常古老;学术界早有考证;在商周时期就有生基了;而文献考古的最早年代只有商朝;也就是说;在商朝之前;生基就已经存在;可以说是上古时期传承下来;是古老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一派体系;绝对不是坟墓;生基就是生基。
不过后世人文的发展;生基的本义逐渐失传;溶入了道教佛教;生基就成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