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再婚女律师遗爱深圳:银质青春 >

第2章

再婚女律师遗爱深圳:银质青春-第2章

小说: 再婚女律师遗爱深圳:银质青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再与蒙山网友交流
小说何为?作家何为?

20100618 12:29:25  新浪手机用户 

尊敬的作者先生;再次特别感谢您详尽的回复。说实话;我对深圳有些熟悉;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是既贴近又茫远;既高贵又低俗;既熟悉又陌生;既温暖又伤感……总之有些复杂。但作者笔端汩汩流淌出来的文字;人物之间兄弟姐妹般重情重义;甚至如伍小姐对何在江看似偶然的一个举动、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令我深深感动。

我知道,在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城市里;几乎每个人都是他乡的游子;为生活和前程而打拼;或体面或屈辱地生活;“人情味”和“尊严”对他们来说何其重要而作者却能真正站在他们中间; 为他们立传;抒写一部中国当代城市奇迹的缔造者——劳动者之歌、打工人之歌;实在令人感慨、感动和钦佩。而真正令人感动的;是作者的真诚、善良、执着和淡泊名利;这在现代这个大杂烩式的浮躁社会里是不易固守的。谢谢作者;让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城市的未来。(蒙山木头人谬评)

【非常感谢这位蒙山朋友,你的阅读品质要求,实际上给小说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思考:在这个社会急剧转型,价值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的时代,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到底是被践踏了,还是被提升了?而面对这些,小说何为?作家何为?

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在城市的各种功能被逐一构建起来的同时,在量化的GDP数字面前,道德的体系正经历着涣散、解体,在疲于奔命维护基本的生存面的同时,绝大多数城市居住者正经历着严峻的精神灾害,受尊重的权利被强大的利益集群所轻视、肢解,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陷入无以复加的挑衅、伤害、怀疑,人格被物化,情感被“沙化”。作家本身既是受冲击者,也是目击者,更应该有责任参与到调整关系,构建新的体系的工作中来。《银质青春》所能够做到的,或许不多,但也是一种努力。】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冲动的钻石:暖意
冲动的钻石:暖意

20100628 15:29:44  新浪网友冲动的钻石 

重读你的小说,感觉到你的小说与别的小说不同,那是从阅读中感觉渐生暖意,说实话,许多年来,打工文学或者说打工类题材的小说,就缺少这个“暖”字,其实无论多么冷寞的城市 ,暖意无处不在,它在生活的不经意处流动。

【作者回复】

钻石网友:

感谢你对《银质青春》的厚爱。

说实话,近年来,特别是离开编辑岗位以后,没有职业的要求了,我对“打工类题材”的小说读得不多,除了身边个别朋友的一些新作外,那也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虽然过去有很长时间参与打工类刊物的编辑工作,但是我并没有多少“打工文学”的概念,或参照的标准。只是希望通过这个小说,记录我个人的,或来自朋友们的生活经验。

20多年来的中国,无处不是打工人的身影,“我们”这些以不同方式进入城市的年轻人,其实走向的就是一个必将贯穿一生的打工之路。我们所经历的,所体验到的,都是差不多的生活内容,关键的是我们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因此写下什么。

“无论多么冷漠的城市,暖意无处不在”,说得一点没错。我不习惯去罗织那些凶险江湖上的你死我活,互相倾轧,而习惯去拾掇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情记忆。既然这个世界已经够冷漠了,那么,作为一个文学的行为,是否更需要去抢救和呵护那些越来越难得的“暖意”?

你感受到了,就是读懂了作者,与作者的初衷契合一处。

谢谢你。

让我们记住《银质青春》里面的好兄弟,好姐妹,记住那些无私、随缘出现的贵人,他们伸出的援助之手,就是上帝之手。

相信,接下来呈现的更多章节,会让你更觉暖意洋洋。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您的收藏、投票、评论,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谢谢您!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感谢不吝给《银质青春》投票、收藏的朋友们!!在没有特殊(作者出差,或大幅度修改等)的情况下,我将继续保持每天一个完整章节(3000字左右)的更新状态。
河南网友南凤北栖评论
您的小说写得很好。

其实我觉得这种小说在内地也是会有很多读者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那些曾经在深圳呆过的人来说,看您的小说等于是对曾经生活的一种回忆,而回忆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温,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东西(这样的人在内地是个不小的数量);二是对于那些没在深圳呆过的人来说,您的小说是一个可以让他们了解特区五彩缤纷生活的一个途径,或者说是一个窗口。

很幸福,我是属于前一种。所以,很喜欢您的小说,我会尽我所能向我的朋友们推介。

谢谢您的作品!

为《银质青春》而写的读后感也在阅读作品的进程中酝酿着,就像您用真心和真情来写《银质青春》一样,我也将尽心和尽情。

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打工人群在南方的生活状态,但是这种再现不是普遍人们眼中的低下和辛劳,而是积极的,振奋人心的。您的小说能给读者很多力量——积极生活的力量和反思——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对生活无常的反思。

鲁迅先生说过“文学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灯”,这就给“积极文学作品才是好作品”下了定义。

一部好的作品能让读者看了以后更有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而不是消极和悲观。您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前者。

对了,温暖才是主流的呈现。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您的收藏、投票、评论,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谢谢您!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  。。  想看书来
感激万分
读者评论

【感谢兄弟姐妹们的支持鼓励】

20100716 05:18:18lantianbaiyunxia 

留言总是不显示,郁闷。

除了投票,还是投票的支持!

作者的郁闷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本书最成功的就是文字和细节,三卷四卷更美,是实实在在写的。 

20100715 17:41:20  新浪lml_2002 1 

郭老师,您好!非常感谢你写的好书,好久没有这么迷着看小说了。我想每个来深圳的人,肯定都是怀抱梦想的,可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明天的时候,很希望有本好书作为精神上的指导 ,不知道后面情节怎么样,但至今为止很真实,希望能给我们这些迷惘的打工仔更多点快乐和更多点假想中的满足!现在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藏看看有没有更新,然后抽 个空的时候一睹为快,可是不过瘾啊,希望每天都能更新多点啊!!!

20100715 06:06:33  新浪网友我爱麦当劳 

哈哈,斗气3里胡晓梅小解的细节描写得真是精彩绝伦,我没有看过,可以把这种事写得那样美。。。。。

加油

20100714 16:51:36  新浪网友gyyq001 

情节很动人;语言上更白点;可读性更强。

20100714 16:48:09  新浪网友gyyq001 

觉得这个比蜗居还有现实感。九几年出来打工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个的影子。

20100714 14:37:49  新浪网友darlene_dai 

写得很现实,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20100714 12:52:48  新浪河南省秦寿 

阳光题材的温情小说,网文中难得一见的精品。支持!投票!加油!
作者题外话:。。。。。《银质青春》将进入一个新的叙事阶段,主人公们将开始命运的大变局,创业、晋升、求学、婚姻,都将有精彩的演绎。

逶迤的情节,海量的细节,请各位兄弟姐妹给予关注。

作者在此求收藏、投票支持!

若有点闲时,请不吝留下片言只语。。。。。
余华赞网络文学
【作者按:看了余华先生在新浪第七届原创大赛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感慨颇多,于是写下博文一篇,特发到这里来,与各位兄弟姐妹分享。如果各位有什么观点,期待共同探讨。】

新浪新闻:7月14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第七届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启动仪式上,作为传统作家的代表发言的余华在讲话中说:“到目前为止,对网络文学我觉得还是有偏见的,比如指责网络文学的质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分——我曾和一位记者说过:如果你在网上读到的大部分作品都让你失望的话,那出版社的纸质作品大部分也会让你失望。我做过一个计算,如果10年作为一个时代,这10年可以留下30部让人记住的长篇小说,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10年。如果大家说网上的大多数作品让人失望,那么,传统出版作品也一样。这是当代文学的一个共同特点。”

对于网络文学的兴起,余华称自己和苏童深有体会。他将自己的成名归功为生逢其时:“我和苏童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那时候中国的*刚刚过去,文学杂志复刊的复刊,创刊的创刊,非常多。当时很多作家写的作品还不能把版面填满,很多编辑很认真的在读自由来稿,我们是这样出来的。再晚两年,估计就出不来了。我记得1986年、1987年去编辑部,自由来稿基本扔在了废纸篓里。很多时候,这就对年轻、有才华的作家是不公平的。”然而,正是网络的横空出世,改变了报章书刊内容被已出名的作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余华颇有感触地说:“一直到网络出现,新的发表机会出现,所以涌现出一大批年轻作家。”

余华说了一番真心话,换言之,这番话由一个功成名就的当红大家说出,是人话,而且是让人不绝望的人话,公允、客观,毫不闪烁其辞。

记得去年余华参加完汕头大学的一个活动,到深圳做了一场演讲,博主有幸聆听。实话说,余华的演讲才能并不佳,但是,说的都是实在话。一个作家面对公众说话,要说得很实在,这有些难度,这不是演讲水平的问题。在那场演讲中,余华说到阅读对他创作道路的影响,将时光倒流,始终把自己设置在一个处于初学、启蒙、探求的作者位置,把一些阅读经验传导给大家。听了感到很受用,尽管都是非常个人的经验,而且表达并不流利,但总能打动人心。

“网络文学”作为新生事物,算来也有些年头了,但是,至今仍然被某些“主流”、“中坚”所警惕与迟疑,恰如当年对“80后”的态度。殊不知,80后已经全面成长,当爹当妈了,这是自然规律意义上的,谁也阻挡、改变不了。80后的文学杰青韩寒、郭敬明,也有了他们的晚辈。而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一样谁也阻挡不了,而且尽管愿意不愿意,它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阅读、经营模式。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听说我把小说放在新浪连载,不屑地对我说,“现在谁花钱去网上看书啊?神经病还差不多,我发个短信还嫌麻烦。”他不看,他麻烦这是他的事,一点也影响不了现在一些小说网站通过几分钱几分钱的付费阅读,达到年收入几个亿的事实。

“如果你在网上读到的大部分作品都让你失望的话,那出版社的纸质作品大部分也会让你失望”——余华这么说,我觉得一语道破了现在横亘在“传统”与“网络”之间的一种“放不下”、“容不下”的心态。可以这么说,现在的纸质出版的乱、脏、差,丝毫不比网络世界逊色,自费出书、权贵印刷、假冒伪劣、堪称泥沙俱下,无所不有。我们这个所谓的文化文学圈子,随手一抓,多少“著作等身”的?我不是说他们的书不应该出版,或达不到出版印刷品的要求,而是说明一个问题,出版已经没有严肃可言,出版社的门槛也完全虚设,再难踏进的门槛,也有旁门可进,而且自旁门而入者络绎不绝。相比之下,网络打开了一条不需要旁门的通道,直接注册、登录、点击、发表,它最大限度保护了作为写作者的尊严和自由,这是一个不需要“潜规则”的空间,只要你付得起上网费,就可以施展一番。如果说出版社过去一直拥有权威性、严肃性,那么,这些年已经差不多被自己弄没了,因此,以纸质为“出版标准”的观点持有者,没必要指责“网络文学”的质量问题,说不好听,都在半斤八两的线上。

“一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