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十八钗 >

第240章

十八钗-第240章

小说: 十八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大少当然不愿意长女去和亲,可碍于孝道,他不敢明面上顶撞永嘉公主和父亲,干脆采取感情攻势,以退为进,和品莲真姐儿母女在祠堂哭亡母去了。

压力全部落在游驸马身上,他左右为难,对他而言,淑熙郡主和真姐儿都是他的血亲,他都不愿意,可是他一介只知吟风弄月的闲散驸马,附庸皇室过活,根本没有政治资本左右朝廷的决定,朝廷定下的是淑熙郡主,游驸马可没有底气用孙女替代女儿,免得触怒皇上,失了圣眷。

游驸马做出了决定,可是驸马府虽然叫驸马府,但从来不是驸马说了算。

永嘉公主和丈夫翻脸,整日在外托人帮忙游说,永嘉公主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宗人府那边终于有了松口的迹象,反正都山寨公主都出自游驸马府,他们有个交差的就行。

这下品莲慌了神,从祠堂跑回娘家求助,可是娘家亲哥哥宁祥外放做官,鞭长莫及不说,也帮不了多少;舅舅淮南伯一介退休宫廷乐师能有什么发言权?舅母安宁公主心里对真姐儿心生怜悯,觉得皇姐永嘉公主做的太过分了,可是她亲哥哥承平帝在位时,尚可以出手帮忙一二,如今是侄儿泰正帝在位,除了节庆时进宫朝贺,她已经远离宫廷许久,也说不上什么话了。

伤心绝望之下,品莲去宁园找睡莲帮忙,前段时间睡莲陪同皇后娘娘去临淄王府游玩,全京城都知道顺平侯夫人和皇后交情匪浅,为今之计,只有求睡莲进宫帮忙游说了。

品莲声泪俱下,“好妹妹!求你救救真姐儿!以后我们夫妻定会报答你的恩情,若这辈子还不了,我下辈子做牛做马都要还这份恩情……”

泪水濡湿了手帕,睡莲将自己的帕子递给品莲,亲手泡了新茶端给品莲平复情绪,待品莲慢慢止了泪,睡莲方问道:“三姐姐莫慌,我且问你,淑熙郡主封公主去鞑靼和亲之事,是家事呢?还是国事?”

品莲是饱读诗书的人,想了想,答道:“这——既是儿女婚嫁的家事,也是两国邦交的国事。”

睡莲颔首道:“姐姐说的很是,所以皇上才会派鸿胪寺和宗人府一起挑选公主啊。鸿胪寺主管邦交,宗人府打理皇族内务,可是呢皇族不同于咱们民间的宗族,皇族的内务,有时候也是国事,所以淑熙郡主和亲之事总体来说,还是国事。”

睡莲目光一冷,继续说道:“妇人不得干政,纵使身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娘娘也不敢参与政事,永嘉公主何德何能左右朝政?姐姐安心在家便是,将来有她后悔的时候。”

品莲内心一喜,果然旁观则清,睡莲说的字字在理,不过到底放心不下,品莲惊喜的目光有些迟疑,呐呐道:“果真如此,我担心——。”

睡莲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并没有接茬,有些话不能说的太透,品莲身为人母,关心则乱,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品莲姓颜,皇后娘娘也姓颜,都是同族,成都老祠堂里,供奉着同一个祖先,真姐儿身上也有颜家的血液,去和亲鞑靼风险太大,鞑靼和大燕国再次开战,真姐儿和娘家稍有来往,搞不好会被说是里通外国,会影响到皇后娘娘,睡莲相信,这绝对不是皇后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品莲大可安心,一个老公主如何斗得过皇后呢。

这些猜测睡莲不敢和品莲直说,因为皇后是君,她是臣,上位者希望臣顺着她的心意走,但不希望臣猜透她的心思,须知揣摩君心是死罪,但是身为人臣,若不费功夫找准上位者的思维脉络,那么他离下台就不远了。

这样就形成一个悖论了,睡莲总结的意思就是:我要懂,但是要表现的不懂。说话基本打哑谜,藏头还不露尾,免得授人把柄,惹祸上身。唉,伴君如伴虎。

为了麻痹公主婆婆,品莲回到家里,故作绝望的和游大少继续在祠堂哭故去的原配婆婆,没过几天,果然传出曹太后怒斥永嘉公主以妇人之身干涉国事,言行不检,按照惯例,永嘉公主怕是要降了品级圈禁的,可是念在其女和亲千里份上,曹太后只是命其闭门思过。

永嘉公主赔了夫人又折兵,眼睁睁看着封为“庆平公主”的宝贝女儿和亲鞑靼,还失了圣眷,幽闭在驸马府不出。

从此以后,永嘉公主和品莲婆媳关系更为恶劣了,公婆都在世,品莲夫妇两个不好搬出去单过,游驸马受尽夹板气,干脆拼了老脸要儿子在辽北谋了外放武职。

品莲带着儿女跟在任上,辽北之地清寒,不过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很多年以后,驸马府已然败落,昔日富贵已成云烟,游大少却积累军功给儿子挣了个世袭军职。

在辽北的寒风磨砺之下,品莲从温柔少妇变成泼辣果敢、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某天看见相貌神似年轻时候自己的外孙女在案上焚香填词,那一刹那的剪影似曾相识,年少时诸多记忆席卷而来,化作品莲苍老唇边一抹感慨的微笑,当然,这是后话了。

话说新鲜出炉的庆平公主启程和亲,这意味着西北将士马上就要凯旋,燕京家有征夫的府邸一派喜气,宁园也不免俗,丈夫和两个孩子快要回来了,睡莲高兴之下,当月给家仆发了双倍的月钱,还额外做了一套新衣。

入夜,宁园。

睡莲沿着银河之路走去,睡莲池边,许三郎挑着眉毛说道:“肥莲,你想我了没有?”

睡莲嗔道:“我整天想着我两个儿子,哪有时间想你?”

许三郎猛地往池水一跳,睡莲忙叫道:“我开玩笑的,你莫要生气嘛!”

许三郎从水里冒出头来,笑道:“你若想我,就跟着跳下来。”

睡莲咬咬牙,纵身跃下,这池水居然是温的,可是许三郎却消失了,蓦地,睡莲闻到一股甜腥味,猛然发现池水变成血水!

啊!睡莲从梦中惊醒,坐起身来,外间值夜的丫鬟点燃了宫灯,轻声问道:“夫人,你怎么了?是不是被梦魇住了?”

依旧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潮湿,只是血腥味消失不见,有股淡淡的尿臊味,睡莲摸了摸睡在身边麒麟两兄弟的下/身,苦笑道:“两个小家伙一齐尿床了,来收拾一下吧。”

作者有话要说:十八钗之一的品莲结局已经交代完了,本文已经进入完结卷,开始倒计时了。

完结此文是个大工程,人物太多了哒,有些人物会安排在番外卷里面,大家根据自己喜(。。…提供下载)欢选择观看。

明天,哦不,现在是凌晨了,祝大家元宵节快乐,舟照例要回婆家过节,请假一天,后天恢复更新。

既然是过年期间,今天就给大家弄个关于吃的古董图。

图为唐朝————的一个烧饼,总体造型有些像月球表面,保存至今,依旧可以清晰看见烧饼上的芝麻,似乎还能闻到烧饼的香气呢,在那个木有防腐剂的时代,肿么保存的如此完好呢?奇迹啊。

253烽火三月家书万金,为嫁妆婆媳生离心

小孩子夜间睡的沉;麒麟两个被抱到炕上擦身换衣都没有醒。睡莲则被那个池水变成血水怪异的梦境惊醒后;始终无法成眠;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听着身边麒麟平缓的呼吸声;睡莲安慰自己道:西北战争已经结束了,三郎和孩子们即将回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可是次夜;睡莲不仅梦到那池血水;还梦见池塘睡莲花枯败零落;仰首看明月;那月亮的颜色突然变成了诡异的血红!睡莲再次从梦中惊醒;心脏狂跳。

睡莲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她又没有可以诉说的对象,为了缓解这股压力,她虔诚斋戒三日,去法华寺为丈夫和儿子们祈福,在寺庙的禅房静静坐上一日,念一念经书,繁杂的情绪渐渐平复。

次月,许三郎等人率军队凯旋,走到半道上,又从西南传来消息,交趾叛军首领陈季扩再次起兵反扑!沐国公大败,去年许三郎好不容易收复的失地再次沦落叛军之手。

行军到第三日,泰正帝圣旨驾到,命许三郎率旧部去西南平叛。

军营大帐,子龙木着一张脸说道:“大帅,去年我们去西南是整整二十万军队,现在除去伤员和阵亡的将士,余下十万精兵,粮草只能支撑五日了,途中必须补充给养,还要到各个卫所增补新兵。”

“还有,我军从西北凯旋,还没等到朝廷的封赏,反而要再次去西南平乱,战士们士气低落——。”

不等儿子把话说完,许三郎猛地从舆图前面转身,打断道:“子龙,你弟弟不见了。”

子龙猛地一愣,军报上说沐国公大败,但是还活的好好的,子凤不是一直跟在沐国公身边做个小文书么?他怎么会不见了?

方才许三郎一直背对着子龙,现在转身和子龙面对面,子龙这才发现向来沉着淡定的父亲眼里居然有了一丝焦虑!如此看来,子凤失踪是实情了!

许三郎说道:“沐国公写给我的密信上说,那夜叛军突袭,子凤在混乱中失踪了。他派心腹去失地暗地打探子凤的消息,因担心子凤落在叛军手里乘机要挟,就找了个和子凤模样相似的替身抬到沐国公府养病,还伪造子凤的笔迹继续给你母亲写信,你要保守这个秘密,对你母亲也不能说实话。”

听闻二弟出事,子龙目光一凛,“儿子这就集结军队,速速行军,就是踏平西南,也要找到子凤。”

“不行。”许三郎艰难的摇头道:“不能因为子凤而轻进,如今我军士气不振,粮草缺乏,还只有当初一半的兵力,这样的状态,遇到士气正旺的交趾叛军,无疑是以卵击石,我们要争取到将士该有的封赏,补给粮草,补充兵力,重振士气。”

“可是——。”子龙双拳紧握,下巴因情绪激动而微微颤抖着,他低声道:“子凤是我亲弟弟,也是您的亲生儿子啊!”

许三郎拍拍子龙坚实的胸膛,叹道:“我们重返西南,最重要是获得胜利,倘若战败,我们家族都要面临灾难,找到子凤又如何?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燕京,宁园。

这些天睡莲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般,丈夫和长子凯旋,可西南战事又起,她不由得担心子凤的安危,丈夫又率军去了西南平乱,局势变化的如此之快,令睡莲深深体会到身为武将家眷的不易,身为女子,她左右不了政治大局,但不管外头是何局势,睡莲的面容永远都保持镇定从容,宠辱不惊,若无其事的交际应酬,在宁园起着定海神针般的作用。燕京名利场犹如一个大戏台,她要唱好自己的角色。

此刻,书房一片寂静,只有睡莲打开子凤写来的家书簌簌声,看见熟悉的笔迹,心中顿时一块石头落地。

子凤在信中说,他的胳膊被流矢击中,写字有点发颤,身上受了些轻伤,不过并无大碍,母亲莫要牵挂,他现在在沐国公府养病,国公府待他很好云云。

睡莲反反复复读了三遍,这次家书内容明显比以前要短,而且不像以前那么絮絮叨叨说一些日常琐事,看起来和子龙板正模式化的家书有些相似,可能是因为受伤了写的不多吧,或者是子凤个性越来越和他大哥靠拢了?唉,不管怎么样,平安就好。

睡莲捧着家书思忖良久,提笔给儿子写了回信,叮嘱他保养身体,住在国公府要守规矩,不要惹事生非云云,又挑了些好药材,几套亲手缝制的里衣和家书一起送到沐国公府。

次日,睡莲带着星河、麒麟早早去了永定伯府,这天是许二夫人王素儿继女许茗出嫁的正日子,夫婿是天津某书香门第的嫡次子。睡莲给许茗添妆,送了个雕工精湛的金梳子。

这家虽然是书香门第,却没有出过什么四品以上的高官,所以许茗的亲事许二爷不甚满意,觉得这门姻亲没有多大用处,永定伯夫妇觉得许茗低嫁了,还不如当初他们推荐的那个家底殷实的武官来的实惠,暗中说是王素儿连贤明儿都不要了,苛待继女。

王素儿并不在意这些风言风语,她有她的盘算,许茗现在说的好听是伯府千金,可是二房很快就会分出伯府去单过,这几年许二爷砸进去许多钱财,终于等到了起复,不过官职远不如以前,他年纪渐大,前途越来越渺茫,儿子还小,里出息远着呢,将来他们二房还有什么门第出身呢。许茗若嫁入高门,将来何以在婆家立足?还不如找个寻常的书香门第,许茗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再加上王素儿变卖成都家产、还有许多私房钱给许茗置办的丰厚嫁妆,在夫家立足肯定够了。

况且天津那个家族家风清正,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许茗嫁过去日子过得安生,这比什么都好。

至于面子,王素儿回想这大半生的过往,面子再好也不如里子舒坦,苦撑着脸面过日子是什么滋味,她早就尝够了。

人在做天在看,当王素儿甩出嫁妆单子,许茗带着没有十里,也有一里的红妆出嫁,那些风言风语便消失不见了,毕竟这个手笔的嫁妆,今时今日永定伯夫人嫁亲孙女也拿不出来。

襄阳侯夫人私底下对女儿杨紫丹感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