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十八钗 >

第170章

十八钗-第170章

小说: 十八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她的名字那样,“—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的睡莲花。

可是这朵睡莲花又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纵使他成了她父亲的学生,又高中探花又如何?他和她的距离,远的还是令人绝望!

无论他怎么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各种好,可是老师从来没有把他纳入嫡长女女婿的人选。

后来他知道了英国公府为次子张溶求娶睡莲的消息,有一种叫做嫉妒的情绪在他心里疯狂滋生着,他借机和张溶成了朋友,带他去各种清贵文人的笔会诗会,他看着张溶大出风头,心里隐隐有些窃喜,果然,张溶就因风头太盛被长嫂世子夫人猜忌,和睡莲的亲事不了了之。

伪帝谋逆,他尽全力给老师示警,睡莲总算跟着两房嫡支逃了出去,他眼睁睁看着老师被拖进诏狱受尽折磨,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成为伪帝的智囊和爪牙,为了得到信任,他甚至和永顺伯府的五小姐结下亲事。

他很明白自己走的是一步险棋,稍有不慎,便会落下千古骂名,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一介外室生的庶子,毫无根基,文不能成泰斗,武不能上沙场觅封侯,出了走好这步险棋,他毫无选择。

他成功了,他成为终结伪帝之乱的大功臣,他得以继承爵位,一步登天,成为新的泰宁侯。

——可是,他还是错过了,就在两辆马车擦肩而过的刹那。

陈灏想起诗经的那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无奈伊人所在的位置“道阻且长”,自己“溯洄从之”也好,“溯游从之”也罢,那个伊人总是“宛在水中央”。

他游都快游的精疲力竭了,那个伊人永远都在他触碰不到的位置。

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

……

马车上,睡莲连打了三个喷嚏,舀帕子捂住口鼻,说道:“定是娘家人想我了。”

许承曜将手炉塞到睡莲怀里,说道:“你别在马车上睡了,容易着凉。”

睡莲心里暗自腹诽:这个时候怕我着凉了啊?昨晚是谁把我剥洗干净了,摁倒在大红鸳鸯戏水被上驰骋来着,不过怨念归怨念,那事儿到中间阶段滋味确实不赖,就是在后半段腰都酸的打颤了,若想要以后床上和谐,还需要两人一起努力,好好沟通才是,过犹不及嘛,别一味蛮干啦,三——郎。

昨夜一番抵死缠绵之后,睡莲认识到改口叫三郎是迫不容缓的,因为前夜洞房自己无意思的一句“一夜三次”,若许三叔每晚都要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她是受不了的,再说了,若真的每晚都如此,十天半个月下去,许三叔肯定会力有不逮。

长此以往,不利于身心健康嘛,所以坚决改口叫他三郎,哪怕说完立刻会起鸡皮疙瘩,不过说着说着肯定会习惯的。

其实从内心里,睡莲始终和知芳一样把许承曜视为长辈来着,记得小时候在成都,那时候许三郎刚刚被大哥永定侯打发去了姚知府家里,许三郎平易近人,还教自己和知芳骑射之术。

十年过去了,许三郎依旧诲人不倦,开始教自己鱼水之欢,果然是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啊。

积水潭离什刹海很近,所以睡莲和许三郎最晚动身,却几乎是最早到的。

九姑奶奶回门,除了远嫁武昌的大姑奶奶宁壁、远嫁南京的五姑奶奶玫儿,颜府其他嫁出去的姑奶奶们自是都带着夫婿回来了。

第一个到的是四姑奶奶青莲,夫婿张大公子去年春闱落榜,情绪低落了大半年,好在今年夏天青莲诊出有孕,感觉到为人父的责任,张大公子又开始勤奋挑灯夜读起来。

青莲一瞧睡莲眉眼之间新婚少妇特有的风情妩媚,便知九妹过的还不错,心下稍定。

对着坐在主位的九老太爷和九老太太见礼过后,张大公子体贴人微的扶着青莲坐下,旁边的丫鬟婆子倒成了摆设,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了。

青莲夫妇这番的恩爱,睡莲瞧着眼热,不仅瞧了许三郎一眼,谁知许三郎正撇着眼扫视自己的小腹呢,睡莲暗想,再过十天,就是自己十九岁生日了,子嗣是考验自己的第一关,好在这个身体健康成熟,到了明年,肯定要开始怀孕生产做母亲。

颜家大房目前只有宁珂夫妻在燕京,大爷宁瑾得了外放,带着妻儿去湖南武陵(即现在的常德)任县太爷去了,宁瑾以前是翰林院庶吉士,政治经验虽然不够,但是他堂堂两榜进士,亲妹子宁壁的婆家还是湖广布政司布政使王家,所以他在武陵还能镇的住那些老油条、地头蛇,慢慢也有了政绩。

二爷宁瑜最后还是留在成都老家孝顺父母,宁瑜天资不行,又没有什么雄心壮志,颜老太爷判定他能考中举人就顶天了,不如留在成都打理家产和族产,娶妻生子,做一个富贵闲人罢了。

五小姐颜玫儿也按照婚约嫁给了南京应天府知府的周三公子,据说周三公子明年也要谋个外放,慢慢积累政治资本。

正堂上,男人们正讨论着明年太后七十大笀献礼的事,无论是外地的封疆大臣,还是燕京高官勋贵,都在收罗各种奇珍异宝准备太后千秋节献礼。

九老太爷问消息最灵通的许三郎:“九侄女婿,我听说赵王从长白山得了一只白鹿献礼,此话当真?”

许三郎点头道:“是一对白鹿,此外,还有一对白龟,都是难得一见的祥瑞之物。”

众人皆是一惊,白鹿实属罕见,白龟更是被视为神明的化身,又代表着长笀,可遇而不可求,赵王的献礼肯定会得到太后的欢心,如此一来,魏王的压力就更大了,须知魏王少时在皇宫还没在外单独立府时,就远远不如赵王得太后宠爱。现在又是立储的关键时候,颜家这种已经被栓在魏王这条船上的家族不仅有些悬心。

宁佑瞧见气氛微沉,就抛了另外一个话题,“十年前太后六十大笀时,曾经大赦天下,还开了恩科,也不知明年会不会开一场恩科?”

这个话题抛的好,在座的年轻人,除了许三郎和八爷宁珂以外,个个都是靠科举争功名的,明年开了春,连宁嗣、宁勘都要下场考秀才,宁佑几乎是十年磨一剑,早就跃跃欲试了。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许三郎,因为目前也只有这位有资格参加朝议,虽说这个议题与武将无关,但他毕竟身处那个位置,还是天子近臣呢,消息准确。

许三郎说道:“我半月婚假,没有去朝议,不过十一月的时候确实议论过明年开恩科的事,目前应该还没有定论。”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堂外由远及近的响起,“从目前来看,开恩科已经有八分准了,只是即便是确定开,也会等到明年大年初一大朝会时宣布。”

说着话的正是和青莲并肩而来的泰宁侯陈灏,陈灏夫妇给九老太爷和九老太太见了礼,在座的平辈则站起来向陈灏夫妇见礼,许三郎年纪虽比陈灏大,但他是九妹夫,所以他向陈灏颔首见礼,身体却故意上前拦住睡莲,暗想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哼哼。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读者作者见证,从今日起,舟要步入以前八点更新的规律上去,这段时间每天都到11点,你们等更辛苦,舟也很累,导致文中经常出现虫子,我白天修改了,就会被拍砖说是伪更。

所以舟要努力调整时间安排,各位要鞭策舟哦。

其实陈灏的许三郎戏份是相同的,甚至有时比三郎还多,可惜到最后,无论他多么努力,始终都是宛在水中央。

注1:这段陈灏的心理,是舟根据读者尼罗粉的留言改写的,比我自己的写还好,汗,读者太厉害了。

图1是图画昭君套,应该是最正宗的,怡莲戴的就是这种。

图2是黛玉传》的昭君套,嗯,造型好看,但已经成为装饰,起不到保暖的作用了,与历史不符啊。

图3是新版红楼梦和老版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贾府时,王熙凤头上昭君套的对比,尼玛,新版红楼梦就是坑爹啊,头上整一个皮草就敷衍过去了,根本就不是昭君套,比黛玉传还不入流。

相比而言87红楼梦比较靠谱点,起码是个昭君套的样子。

图4是87红楼梦昭君套,嗯,毛皮成色太差,造型有点像抹额,勉强可以吧,咳咳,可能是舟太挑剔了。

180颜慧莲解围鹌鹑蛋,颜青莲无语说公公

许三郎故意拦在睡莲前面;但是陈灏这个自幼受到君子非礼爀视教育的文人却没有看小姨子的习惯,所以许三郎确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陈灏眼睛虚浮的对着这对新婚夫妇点了点头,算是回礼,然后按照座次坐下。

陈灏带来的“恩科有八分准”的消息无疑点燃了在场的气氛;尤其是举人身份的游大少和宁佑,恨不得立刻提着考篮冲向贡院搏杀一把,宁嗣、宁康和宁勘则艳羡的看着哥哥和姐夫,暗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有资格去春闱试试场。

九老太爷看着坐在下首英气勃发的青年和少年,心下微叹:颜家未来就要靠这一辈撑起来了。五哥殉国之后,大哥因受岳父东平郡王的牵连,从此断了仕途;自己现在还不到四十,正值壮年;可因为要扛起当家人的责任,教导侄儿们长材,他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事业。

九侄女婿许承曜曾经暗示只要他愿意,肯定有机会重回东城兵马司,还能由以前的副指挥使变成指挥使。九老太爷不是没想过,可是颜家未来的当家人宁嗣还远远不能撑起门户,他不能放手不管,把所有责任都抛开。

妻子九老太太也抱怨过,琪莲和宁康马上面临着说亲的问题,父亲有个实权的官职,才有底气选择亲家,横竖九房是庶出旁支,就是个为人作嫁衣的命,无论你把颜府打理的多么好,将来也要搬出去的,劳心劳力,最后一场空。

九老太爷不是没有心动过,他也心疼琪莲和宁康两个孩子,可是每当想起五哥骨骼尽断、后脑还被□铁钉、几乎是不成人型的模样,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等宁嗣取了媳妇,得了功名,能够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了再说吧。

正在九老太爷恍惚之时,品莲和游大少夫妇来了,游大少还抱着女儿真姐儿,那真姐儿六个月大,穿着大红袄像个雪娃娃似的在游大少怀里有力的踢腾着,肥白的小手抓住游大少的前襟,嘴里还依依呀呀的。

行礼过后,品莲先告了罪,“我们来晚了,真姐儿早上闹了一阵。”

又说,“我母亲昨日身子不适,大嫂在病榻前侍疾,今天就不能来了,还望各位见谅。”

莫夫人一房搬到西城之后,两房人家就很少来往了,除非是像婚嫁这种大事,莫夫人一房轻易不登什刹海颜府,这边也不会去西城颜府,大家都只是保持着面子情。

西城颜府那边,宁祥丁忧后去了翰林院修书,据说是等完成父亲遗志后才会出来做官,宁瑞依旧备战考举人,莫夫人正在张罗其亲事。

出嫁女品莲却和颜府来往频繁,主要是因为了夫婿游大少前程考虑,以前游大少浑浑噩噩过日子时,继母永嘉公主对其还是和颜悦色,可自打三年前游大少跟着军队去西北勤王,积下战功,得了圣眷,在五军都督府任从五品的右断事,永嘉公主就坐不住了。

因为有了游大少强烈的对比,永嘉公主亲生的、只会吟风弄月的儿子简直太脓包了嘛!

所以永嘉公主开始觉得游大少各种不顺眼了,若不是游驸马从中调停着,恐怕这位公主继母开始对游大少的仕途各种作梗。

所以品莲是指望不上婆家能够帮夫婿多少忙,只要不添乱就成,而同父异母的怡莲和睡莲都嫁给了勋贵,大房宁珂还是老牌勋贵世家魏国公府的孙女婿,所以品莲毫不犹豫的放弃了以前的清高和不缀,向什刹海颜府靠拢,哪怕这里已经不能算是自己的娘家了。

小刺猬般的品莲也能变得圆滑、识时务,岁月能够改变的还真多啊。

既然莫夫人一房不会来了,九老太爷起身宣布开宴。依旧是分男女宾,有一扇屏风隔开。男宾席当然是九老太爷坐在首席,年纪最小的宁勘奉陪末座,而女宾席是七老夫人柳氏坐在首席,九老夫人沈氏坐在次席,以下依次是七夫人徐汐、八夫人宋氏、三姑奶奶品莲、四姑奶奶青莲、九姑奶奶睡莲、十小姐慧莲和十一小姐琪莲。

真姐儿被奶娘抱下去了,大少爷静跃和二少爷静白年纪小,就跟着母亲坐在女宾这边,由奶娘招呼着,另开了小桌,兄弟两个相对吃饭。

已经五岁的静跃深得父亲颜七爷宁珂的“真传”,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他一边挥舞着筷子吃饭,一边“鄙视”的看着还需要奶娘哄着喂饭的堂弟静白,由于一心两用,小胖子静跃在夹一颗虎皮鹌鹑蛋时失手了,鹌鹑蛋从筷中“挣脱”,掉在饭桌上。

小胖子一慌,忙用筷子夹起这支鹌鹑蛋,岂料心急之下只夹住了鹌鹑蛋的尾端,且用力过猛,加上这虎皮鹌鹑蛋经过油炸之后变得弹性十足,所以只闻得啾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