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146章

书香世家-第146章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伯介绍,这位相士姓羊,大名布衣,全名羊布衣,人称神算子是也。
    说白了,就一神棍。
    书华暗地里将他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遍,此人面容精瘦,颧骨突出,眼窝凹陷,偌大一件灰黑色的道袍挂在他身上,就像是挂在树枝上一样空荡荡的。他不说话的时候,就半眯着眼睛装高深,手里抱着个拂尘,如老僧入定一般一动不动。
    等到四伯正准备介绍书华的时候,那个羊布衣忽然睁开眼睛……说实在,这人的眼睛真小,两颗黑眼珠子看起来就只有黄豆点儿大,神彩看起来倒是贼亮贼亮的。俗话说小眼聚光,这话还真没错。
    羊布衣抬手打打断了四伯的话,伸出右手噼里啪啦一阵演算,然后一下摇头,一下又点头,看得旁人不明所以。尤其是作为当事人的书华,下意识地捂紧钱袋,看多了二十一世纪那么多的反迷信教育节目,根据惯例,这明显就是骗钱的开始。
    羊布衣演算完毕,看着书华故作高深道:“这位想必就是刚从汴京回来的沈家五姑娘?”
    这不废话么?刚才书睿打招呼的时候明明都叫她“五堂妹”了除非聋子和傻子,不然谁不晓得啊?
    书华抬了一眼,很配合的反问了一句:“那您知道我叫啥名字么?”这个年代,除非认识之人,一般没几个人能晓得一个姑娘家的闺名。书华倒不是想为难他,只是纯粹地想要验证一下他是否真有本事。
    不了这个羊布衣倒也真有几分真材实料,随口答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此乃令尊赋予小姐之名的含义。”
    书华不免对他刮目相看了几分,当然,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绝不是因为相信他的“神机妙算”,而是佩服他事先做足了功课,这样认真负责的神棍,想来还是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应该对其多几分尊敬。
    见到书华眼神里的变化,羊布衣露出几分得意的笑,而后又皱眉说道:“小姐印堂发黑,目光浑浊,面为凶相。据贫道推算,两个月之内,小姐最重要的人必当有血光之灾。”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尤其是四伯,露出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书华现在最重要的人,莫过于她的兄长沈书才,按照羊布衣的说法,意思是指沈书才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书华自然也是听出了话中的意味,不由眉角一跳,心中生出几分恼怒。她虽然不信这些个神神鬼鬼,但也容不得别人这样诅咒自己的二哥,若非叔伯们都在场,她真想吼一句:你才有血光之灾你们全家都有血光之灾。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神棍这么说,肯定是想要她掏点钱给他,让他出个解难的锦囊妙计。书华暗自一声冷哼,江湖神棍,坚定无视之。
    三叔公干咳两声,打破了尴尬的平静:“羊道长,人都到齐了,我们这就开始占测风水吧,可别误了时辰。”
    羊布衣又是掐指猛算了一番,而后高深地点点头:“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这就上山吧。”
    众人纷纷点头,一起簇拥着羊布衣走上山道,慢慢悠悠地向山上走去。
    路上,羊布衣时不时地停下来,从随身背着的一个大布袋里面掏出一个黄铜八卦罗盘,噼里啪啦又是一番演算,那副神经兮兮的模样,倒真是有几分捉鬼道士的扮相。
    书华姑且当做是来旅游,优哉游哉地跟在后面,这边看看花草,那头吹吹清风,无聊时候顺手编了个小花环,拎在手里晃来晃去,一个人玩得也很起劲。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行人这才爬到了梨山山顶,梨山的海拔并不高,站在山顶往下看去,虽然达不到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但这里的风景也算得上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如若按照二哥的计划,在这里建个大宅子,一家人隐居于此,日子想必也是快活的。
    在羊布衣正算得起劲的时候,书华悄悄在心里默念:此地大凶,不宜种植不宜生财此地大凶,不宜种植不宜生财……
    可偏偏事与愿违。就在她专心祈祷的时候,羊布衣忽然停止推算,一锤定音:“世高应下最为强,风水占之大吉昌。左右龙虎皆拥护,明堂高阔焕文章。世应是指六爻卦中世爻和应爻,世爻在上,就是四五六爻中有世爻,那么应爻一定在下,此地乃风水绝佳之宝地假若在此处种茶做生意,必定能赚得个盆满钵满,就连贵府的人运也能如舟行顺水,马走平川,此乃上上卦啊”
    此时此刻,除了书华和大伯以外,其他人全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尤其是五伯,简直是把羊布衣的话当做了佛祖箴言,恨不得找个佛坛把它供起来他忍不住哈哈大笑:“爹,你听到了没?道长说了,咱们要是在在这里种茶做生意,肯定能发大财那咱们还等什么啊?快点把种茶的事情定下来吧”
    大伯的眉头越皱越紧:“简直是胡说八道此地已经荒废多年,许久不曾用过,但咱们沈家照样也兴盛了这么多年,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在这山上种了茶,咱们沈家就能飞黄腾达了?”
    五伯欲与其争,却被三叔公给出言打断:“能得道长吉言,是我们沈家的荣幸,日后若真能发大财,还得登门拜谢,赠以金子牌匾作为回报。现在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回去吧,道长若是无事,还请到寒舍喝几杯茶水。”
    大伯也不好拂了三叔公的面子,便也不再说话,沉默地跟着大家伙儿一起下山。
    进了苏州城,四伯说要在回雁园置办宴席,以报答羊布衣的馈言之恩。三伯、五伯等人自然是要去的,唯独大伯一言不发地甩袖离去,看样子是气得不轻。
    书华刚被这个人称“神算子”的羊布衣下了个“大凶之相”的定论,她心里这股气儿还没消,也没什么兴趣去与他们庆祝,随便找了个身子不适的缘由,就借机先行离开了。
    二伯原本想要送她回去,但书华说她认得路,一个人没有问题。二伯正好心里还藏了些话想要私下问一问羊布衣,便也没有坚持要送她回去,只是将她送上了船,目送她远去之后,就跟着其他几个堂兄弟去了回雁园。
    独自回到博园,已是天色将黑,书华先去向颜氏打了个报告,表示自己平安归来。另外又顺带说了下二伯还在回雁园,今晚不会回来吃饭的事情。
    颜氏神情一直都是淡淡的,与平时看上去并无两样,等到书华离开之后,她那双原本波澜不惊的眼睛,忽然闪过几丝狠厉。她叫来平日里随侍在身侧的大丫鬟环佩,低声交代了几句。
    环佩是颜氏的陪嫁丫鬟,当年颜氏嫁过来的时候,环佩才十岁,如今转眼已是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了,可一直都没有嫁人。倒不是颜氏不放她走,而是她的性子太过要强,看不起那些个受惯了别人使唤的奴才下人。在她认为,与其跟着那样的窝囊之人过一辈子,她宁愿跟在颜氏身边做一辈子的丫鬟。
    她的个子很高,身形很瘦,其貌不扬,但眼中透着精明的光芒。此刻听到颜氏的吩咐,她立刻就了然地点点头,也不多问原因,立刻就去着手安排。
    当天晚上,书华吃过晚饭,正准备更衣沐浴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有些吵闹。她让君翠出去瞧瞧是怎么一回事,等到她洗完澡穿好衣裳时,君翠方才回来汇报情况。
    原来是彩云园的丫鬟犯了错,被人抓了个正着,此刻正在施以家法。哦,那个彩云园就是现在沈书娇居住的地方,至于那个倒霉挨罚的丫鬟,正是负责贴身照顾沈书娇日常起居的芳芷。
    恰巧碰上二伯不在家,就算人被打死了也没人敢吭一声,这件事儿光是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这其中缘由。
    书华让人关起门窗,不要多管闲事,而后熄灯睡去了。
    各家自扫门前雪,不要怪她冷血,她自己现在都是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实在没有那个帮人的能力。再者,沈书娇那般张扬,给她个教训也是应该的,免得她当真以为这园子里头没人没个规矩了。
    人总是只有在吃过亏之后才能知道长大。
    一夜无梦,天亮时候,书华循例去向颜氏请安,见她面色红润,神态清爽,想来是昨晚睡得不错,便趁机与她多聊了两句,而后便告辞了。
    她回到德馨居没多久,就听说沈书娇那边又闹起来了……

第107章  买卖不在仁义在 

    据说是因为昨晚芳芷被打的事情,沈书娇受了惊吓,原本就没痊愈的身子这一下子又被吓得病倒了。
    二伯原本就对沈书娇存了几分愧疚,如今见到沈书娇躺在床上病怏怏的样子,心中更是怜惜不已。原本他以为将女儿接回来照顾,能让她得到更好的照顾,没想到她却是三天两头的染病吃药,身子骨瘦得像是一把柴。
    后来又听说沈书娇吐了血,整日以泪洗面,还哭着求二伯放她回去。她说自己根本不该来来到博园,那样就不会连累了芳芷,更加不会让二伯为她担心……
    小小一个彩云园,就因为一个沈书娇,这些天被折腾得人来人往,尤其是那百草堂的大夫,每次过来的时候都是直奔那儿,轻车熟路,连个带路的人都不需要。
    再后来,二伯为了让沈书娇能够安心养病,特意差人将香桃从郊外的庄子请了过来,说是让她在博园陪陪书娇,等到书娇病情好转了,再让香桃回去。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颜氏若是拒绝,便显得她小家子气,徒惹二伯心生芥蒂,遂忍下不满,默认了这桩事儿。
    于是乎,在第二天,传闻中八年前那个大着肚子跟人私奔的香桃又回来了。
    书华没有出去见她,一是因为不想在这事上沾上什么关系,以免惹得一身骚;二是因为书铺掌柜今儿个回来,她还得赶去城西谈生意,哪里还有闲情去看那个香桃长得什么模样?
    与她同行的人还有书亦。
    书亦一大早就来找她,虽然他看起来面色并无异常,但眼睛里的笑却一直都未到达眼底,走出博园大门的时候,他无意间瞅到侧门那边隐隐绰绰的人影,眉头下意识皱起,明显露出了几分不屑与鄙夷。
    书华将他的神态尽收眼底,也只当做什么都没看到,继续带着满心期待与他坐船去了城西。
    这一次没有在路上耽搁,他们一路直奔到书铺,那老头儿果然没骗他们。他们才一迈进书铺门槛,老头儿就认出了他们,扭头就进到书铺里面的小账房,请出了一位年纪大约三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
    这位男子长得油头粉面,头上还略微有些秃顶,嘴角下方还有个硕大的黑痣,他每次笑起来的时候,那颗黑痣上面的两根黑毛都在轻轻颤动,活像老鼠的胡须。
    他上前一礼:“这位就是城南沈家的沈五姑娘与沈三少爷?”
    沈书亦回之一礼:“正是。不知掌柜如何称呼?”
    “在下姓顾。”顾掌柜顿了顿,而后又道,“外头人多口杂,咱们进屋里再谈。”
    书亦点点头,与书华一起跟在他身后进到那间小账房里头。账房真的很小,坐下三个人已是满满的,再也容不第三人。
    书亦首先将他们的来意说了一遍,顾掌柜在听完之后,点头道:“我已经听留下看官书铺的老罗说了这事儿,需要介绍的地方他都已经介绍过了,能够给的价他也已经是给得最低了,不知道二位可否真有诚意,将这间铺子盘下来?”
    书亦与书华互望一眼,而后还是由书亦开了口:“说句实话,我们买这铺子也是用自己平日里攒下来的私房钱,数目并不是很多。虽然顾掌柜给出的价格并不算贵,但这对咱们两个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顾掌柜您看……这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
    书亦说得很诚恳,包括表情与语气都很到位,书华自然也是装作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表示自己真的没有太多的钱。
    顾掌柜是个生意人,平日里阅人无数,自然不会因为这么几句话就被打动。他的眼中闪过几丝精光,而后发出无奈的叹息:“即使如此,我也没有办法了。价格上真的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二位也是有诚意的,你们倘若害怕我欺诈,大可以到城里去打听打听,这价格绝对是童叟无欺的。若非我老家出了点事儿,急需要赶回去,否则我也不至于想到把铺子卖掉。”
    书亦无奈:“若非我手里银钱不多,也不至于盘下你这么一个小铺子。”
    顾掌柜似是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当即笑着说道:“铺子虽小,但地段却是极好的,在这里打开门做生意,必定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倘若真能这么赚钱,为什么你还舍得把它卖掉?”书亦的语气很轻,就像是说聊天似的,脸上全是无所谓得表情,“你说你是因为急着回老家才会愿意低价转卖铺子,但要这铺子真如你口中那般赚钱,大可以等到将老家的事儿处理完了,再回到这城里继续做生意,又何必急着在这个时候卖掉它?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