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书香世家 >

第137章

书香世家-第137章

小说: 书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是代表你家二哥来旁听。你一直居住在汴京,虽然你们那家每年都会寄钱回来参与祠堂修葺,但却从未真正见过祠堂修葺的过程,这一回就当作长长见识。”
    听到她这么说,书华也觉得可以去看看,顺带向其他几位叔伯说说修建宅子的事情,让他们给出出主意。
    书华回屋收拾了一下,顺便揣了几张银票放到兜里,然后就与颜氏一块出门了。她们乘坐小船,顺流而下,来到了沈家宗祠。
    宗祠前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热闹得好似菜市场。书华陪着颜氏进到宗祠大院的大门,院子里面的空地上摆了好几张长桌,桌子前面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少什么人都有,气氛比外面还要热闹几分。
    颜氏说,宗祠修葺需要不少的银钱,其中有五成钱是由五个叔伯均摊,另外有两成是书华家承担,最后剩下的三成则是又族里的族人们募捐而得。眼下这些人就是在排队捐钱,没有规定具体数目,全都依靠各自的家庭条件来决定各自的捐款数目。
    书华有些疑惑地问道:“那要是他们每个人只捐一文钱,也没有问题么?”
    颜氏难得地笑了:“自打我嫁进沈家这么些年来,还从没见过有人在募捐的时候只捐一文钱的。”
    书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倘若有人吝啬,不愿捐太多钱,到最后凑不齐三成募捐数目,该怎么办?”
    颜氏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想,就带着她绕过常常的队伍,来到最前面的长桌旁边。大伯、二伯和三伯全都站在桌子后面,一个负责收钱,一个负责记账写名字,一个负责保管财务,分工明确,干起活来非(…提供下载…)常熟练。
    这个时候,队伍正好轮到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婆婆,她的个子非(…提供下载…)常瘦小,还驼着背,头发花白,一身破旧的粗布衣裳,怀里抱着只老母鸡,身上还背了个破竹篓,篓子里面尽是些刚摘好的新鲜野菜。只见她将老母鸡放到桌子上面,巍巍颤颤地从怀里掏出一只布包,将布包抖了几下,滚出三个铜板。她的脸上,显得有些不大好意思:“几位老爷,俺家里实在没钱了,这是俺最后三文钱。俺知道这些钱不够,所以俺把家里最后一只老母鸡给带来了,希望能凑够数目……”
    她说得很诚恳,一双浑浊的眼睛直直盯着负责收钱的二伯,就怕他说个不字。
    二伯看了看旁边的大伯和三伯,随即与老婆婆笑道:“牛家奶奶,这三文钱我们收下了,但是你这只老母鸡还是收回去吧,我们这儿实在没处安放。”
    一听二伯这么说,牛家奶奶立刻就有些不开心了,她绷着脸说道:“你们可别不识货,这只老母鸡可是俺养了三年多的老母鸡,养得可肥壮了你们要是觉得还不够,俺把身上这篓野菜也给你们留下……”
    “可别这样”大伯笑着阻止了她的举动,“我们知道您的境况,三文钱已经够了,这只老母鸡您是留在家里下蛋赚钱的,您还是快些把它带回去吧。您要是真想捐钱,就把您的孙儿阿牛给叫过来,阿牛已经过了二十岁,按理来说,您家里的捐款就该由他来承担。”
    站在牛家奶奶身后的一个大叔忽然插嘴道:“那个阿牛成天在外头鬼混,偷蒙拐骗样样都来,莫说让他来这儿捐钱,只怕连他祖母的棺材本都要抢去喝花酒了”
    另外一个大婶也接过话道:“那个阿牛真该遭雷劈不但不赚钱养家,还死皮赖脸找他祖母要钱这要是被他爹娘看见了,九泉之下也会不得瞑目”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说起了这个阿牛的恶行,七嘴八舌间,牛家奶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她忙不迭地为孙儿解释:“俺的孙儿其实本性不坏,他只是爹娘去得早,自小就少了些管教,性子难免野了些。可是他说过,等到他赚了钱,一定会买大房子给俺住,让俺好好地享福,你们……你们就别再说他的不是了” 

第94章 含血喷人 

    “好了好了,大家都少说一句吧,”二伯又与牛家奶奶说道,“您还是去寻阿牛过来吧,这修葺祠堂的事情应该由他来捐钱签字,他要是不来,我们也不会强人所难,这修葺宗祠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
    牛家奶奶却开始激动了:“不能这样俺把俺家里全部的东西拿出来,代替阿牛捐钱,求几位老爷在功德簿上写下俺家阿牛的名字”
    书华略感诧异,偏头看向颜氏:“功德簿是什么?”
    颜氏指了指大伯手下的册子:“那就是功德簿,用来登记每年募捐情况的账目,等到宗祠修葺完成后,那个簿子上的名字都会被刻上功德石上,用以后人瞻仰,为后世积功德。”
    二伯有些为难:“可按照规矩,应该是阿牛亲自过来的,您这样……怕是有些不大妥当。”
    “修葺祠堂是沈家的大事,俺们都是些乡下人,平日里只知道种地养鸡,没什么见识,但俺们知道,只要能在功德簿上写下名字,就能得到沈家的列祖列宗保佑,求得子子孙孙的平安为了俺孙儿的将来,俺求求你们,就让俺代替阿牛这一回吧”牛家婆婆急得全身发抖,眼看就要屈膝给人跪下了
    书华没想到功德簿还有这么一回事儿,不过想想也是,古代人最信这些个祖宗保佑之说,要不然建这些个祠堂有何用?
    见到牛家婆婆这般可怜的模样,大伯心有不忍:“罢了罢了,这三文钱我们就暂且收下了,这只鸡您还是带回去吧。至于阿牛那边,过些日子我会亲自去找他,若是他还不听劝告,自有族规惩罚。”
    奈何牛家婆婆死都不肯把母鸡抱走,说是三文钱怎么都太少了,唯有加上这只母鸡才算凑足数目。
    正巧四伯从祠堂里面走出来,他瞧见这幅架势,问清了状况之后,寻来笔墨,当场就写了副大字。他将字吹干了,然后叠好了交给牛家婆婆:“您拿着这幅字到市集上叫卖,应该能卖得五两银子,到时候您再将银子送到这儿来,算作募捐的钱。”
    牛家婆婆当即接过大字,千恩万谢地抱着母鸡走了,募捐再度恢复正常,一切又开始井然有序地进行。
    看着眼前这些人积极捐钱的样子,书华开始明白为什么不担心他们吝啬的原因了,她问颜氏:“我们家负责的那两成大概有多少?”
    颜氏道:“账簿在大哥手里,具体我也不清楚,大概估计有一千两左右吧。”
    二哥在信里没有提起这件事情,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将钱寄过来,不过他已经将家中所有的账册与主要资金都转了过来,应该再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这么一大笔捐款了。
    等到捐款进行得差不多了,大家都走得七七八八的时候,书华方才走上前去,说道:“几位叔伯,我先前不晓得还有捐款的事情,是我糊涂了,等下我回去了,立刻就送过来。”
    “可别,你一个女孩子家的,带着个那么多钱到处乱跑,万一弄丢了怎生了得?”大伯一脸的笑容,“你到时候将钱交给你二伯就好了,我们最终合计账目的时候,会帮你添上去的。”
    听他这话,就是说二哥并没有寄钱过来,书华放心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与此同时,在场的几个叔伯看她的眼神都有些变了,原本只是完全出于长辈的关照,眼下又添了几分审视与凝重。她出口就能决定家中捐款的事情,并且随手就能拿出这么大的一笔银子,想来是沈书才将家中所有的决定权都交给了她。这么看来,她在家中的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在沈书才的眼中,她定然非(…提供下载…)常之重要,甚至可以说,她现在就代表了沈书才,她的某些所言所为,说不定就是沈书才授意……
    想起早上收到从汴京寄来的信件,四伯的心底一直就很不安,他思来想去,总觉得是汴京那边出了事儿。如今新帝即位不久,朝野不甚稳当,还有丞相那一伙人在那儿虎视眈眈,双方势同水火,万一殃及池鱼,他这个地方官学教授可是半点都招架不住。
    既然书华能代表沈书才随意拿主意,那么她肯定也知道些内幕,四伯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向书华打听些事儿:“听说才倌儿昨儿个来信了,不知道他最近怎么样?一个人住在汴京,可得好好照顾自己才行”
    书华笑道:“二哥说他最近挺好的,每餐能吃两大碗饭,回来肯定得胖一大圈”
    听到这话,四伯的心方才稍稍松了松:“那就好,能吃是福才倌儿必定是个有福之人”
    “承您吉言。”
    大伯等人将账簿(炫书:。。)整 理好了,书华琢磨着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四伯忽然叫住了她:“你先别走,我们这儿正有事要商量,这事儿与你有些关系,还得请你留下来商量商量。”
    书华不知他所谓何意,但也不好开口拒绝,只得点头应了下来。
    众人一同来到祠堂旁边的偏厅里面,这间偏厅很是宽敞,八把红木雕花方椅依次摆开,最前面是两张黑檀木太师椅。这里没什么太多的雕花装饰,显得非(…提供下载…)常简朴,透出一股子厚重沉稳的感觉。
    书华拣了左手边第三个位置坐下,没过多久,三叔公也来了,他自然是坐在最上方的主座。再后来,五伯也来了,虽然他见到大伯的时候仍然是一脸的鄙视加不屑,但嘴巴却还是收敛了许多,并不曾出言不逊。
    书华本以为这样就算到齐了,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二伯家的嫡长子书睿也来了。他官至都转运使,常年在外奔波,自打书华回来的这几个月,完全没见过他。如今初次相见,竟是在这种情况下,书华不免暗自好奇。
    和大多数沈家男儿一样,书睿身上也带着一股书卷气,可能是因为历经官场的原因,他的身上比其他几个兄弟多出几分成熟与内敛。他一进门,就先向三叔公请了安,然后再依次向在座的各位叔伯请安问好,直到看见书华的时候,他也不曾完全停止腰板,说话时候依旧保持上身微微向前欠:“五堂妹,可算是见到你了。”
    书华赶忙起身,行礼问好:“四堂哥客气了。”
    “前些日子原本就打算回家来看看,在动身前往这里的前一天,忽然就收到了令兄的来信,然后我就半刻也不敢耽搁,立刻赶回老家来了。五堂妹,我这么老实听话,你到时候可得替我多向令兄美言几句才行呐”
    书华掩嘴轻笑:“四堂哥真会说笑”
    “呵呵,我说的笑话也就只有你才会笑,平日里与同僚们相处,他们可都嫌弃我这笑话太冷,使我自己都忍不住开始思考,自己说话是不是真的就这么失败。”
    书华不可置否:“笑一笑,十年少,多笑笑总是好的。”
    等到闲扯完了,书睿并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然后,四伯就开口说道:“这下子人全到齐了,睿倌儿,你之前不是说有事要与大家商量么?要说就快些说吧,莫要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书睿又站了起来,他挺直腰板,扫视了众人一眼,一字一句缓缓说道:“我担任都转运使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算是熟悉了河运那一块,我还结识了不少同僚朋友,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与漕运相关的,我已经与他们打通了关系,今后咱们运往北上的茶叶物资,运费全都可以折半算而且,他们还说了,可以帮咱们的茶叶通过海运运往海外,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茶叶贩售线路。”
    性急的五伯立刻就说道:“这感情好啊到时候咱们的茶叶不但能在全国各地贩卖,还能一直买到海外去照这么发展下去,咱们可就得发了”
    四伯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依你之见,是打算扩张生意,依靠漕运的关系将沈家的茶叶生意迅速发展下去?”
    “漕运掌管了从南到北的所有水路路线,有了他们的帮助,不怕咱们的茶叶没有好的销路。再者,他们也认识不少的航海老手,咱们到时候与他们商谈一番,积极拓展海外发展路线,若是成功了,那可就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书睿表现得相当自信。
    二伯却有些犹豫:“话虽这么说,可咱们的茶叶来源非(…提供下载…)常有限,每年固定的那些个茶农只能够我们正常贩售,倘若按照你的那个发展路线,咱们的茶源绝对是远远不够的”
    “茶叶不够咱们就买啊”五伯粗声粗气地说道,“咱家又不是没钱,想要多少茶叶就去买,这年头有钱还怕买不到好茶叶吗?”
    大伯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先不说茶叶会不会真如睿倌儿口中所说的那般一本万利,就拿买茶叶这件事情来说,肯定就是行不通的忽然加大货源,在没有进行足够的沟通与协商之前,那些茶农定然会坐地起价,到时候价格满天乱飞,非但做不成生意,连同之前的老主顾都会丢掉”
    “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五伯毫无畏'TXT小说下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