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之警花变厨娘 >

第6章

穿越之警花变厨娘-第6章

小说: 穿越之警花变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时间还早,便出门去找刘之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馐馔斋?!不错不错,没想到颜妍还是才女呢,还有这个一汤一勺……你写下来,我马上让人去做好。”

    颜妍有些为难,让她拿枪还行,拿毛笔?呃,还真有些困难。再说她不知道自己的简体字有没有人认识。

    “安伯,我的字写得不好看啦,不如您帮我代劳?”

    “怎么会呢?你能想出如此绝句,书法还会差吗?”

    颜妍无语,难道要告诉他这些是抄袭的来吗?“我是说真的,我的字自己看还行,可是挂出去就太那个了。”

    “那好吧,我找坊正帮忙,他的书法不错。”刘之安也不难为她,“一起去吧,我怕说错了。”

    “嗯。”颜妍连连点头,这坊正就相当于里长,是有实权的地方官司,见见坊正也不错,以后安伯回去了,还得仰仗坊正大璃持呢。

    坊正叫刘业华,是刘之安的本家侄子,看着是个豪爽的中年人,听说了他们的来意,毫不犹豫地取了纸笔,颜妍看不懂那是什么字体,但每个字倒是能看懂了,谢过坊正,刘之安又说了许多托拜的话,让他多帮忙,刘业华一口答应,约好明天为他们写契约,两人才告辞出来,拿着字去工匠做匾额。

    回到店里,又和刘之安一起商量着如何布置,一楼基本上不必改动,到了二楼,走道对着楼梯,临街这边三个大房间,都被用来存放货物,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空了。

    颜妍看了一下,一个房间能排下三张大方桌,但有些挤,还是用两张好些,算算手上的那些银子还是放下改建雅间的念头,暂时先这样吧,等以后慢慢再改。

    不用装修就省了一大笔银子,只要打扫干净就行了,二楼六张方桌,每张配四条长凳,一楼摆五张方桌绰绰有余,颜妍又让刘之安配四张小方桌,放在靠墙的两边,刘之安一一记在纸上,两人又到厨房转了一圈,厨具都是一般百姓趁的东西,要想开店就得添置。

    第二天下午,刘之安便有了确切的价格,小方桌四文,大方桌八文,要十二两六文,长凳五十二条,每条二文,要十两四文,厨房里的东西花了二十两,光这些就花去颜妍近一半的银子,还要请伙计买食材,刘之安将原来的两个伙计阿海、阿贵推荐给她,颜妍欣然同意,按原来一月十五两银子付工钱,阿喝重一直在杂货店负责记账收银,阿贵聪明机灵就当了跑堂,又招了两个妇人,每人月银十二两,一个帮颜妍打下手叫叶莲,一下负责打杂的叫李小蓉,都是刘之安挑来的能干活能识字的好手。

正文 第八章、开门第一天

    忙碌了七天,一切准备妥当,颜妍又让伙计去买了一匹容易清洗的红布,刘叶莲李小蓉裁成桌布,刘之安又请了坊正和几位关系比好的户部小官吏,让他们在开业那天前来捧场,又在门面贴了一张很大的布告,声明馐馔斋后天正式开业,前三天一律半价,请大家多多捧场等等。

    趁着这两天的空余,颜妍又将菜牌上的每一种菜都做了一次,一来是为了让叶莲熟悉每道菜的配菜,二来也是请他们品尝一下,商量定价。

    却没想到他们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所有的食物后,光顾着赞好,忘了定价的任务,最后还是刘之安给了实切的意见。

    随着炮仗噼里啪啦的响起,馐馔斋匾上的红布随着落下,颜妍在唐朝的厨娘生活也正式开始。

    一大早,颜妍就起来准备了许多的糯米饭,今天第一天,她准备多做些上吃请刘之安吃的那种饭,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干脆就叫它糯米寿司吧,反正没人知道。

    这次的饭里铺了五层菜,第一层放着烫过的白菜叶,第二层笋干片,第三层是碾碎的花生,第四层煎得很薄很脆的豆腐片,最后一层放了些香菜,用自制的竹廉鹊,再用刀切成段,每段五厘米厚,她准备一人五个,百人份的,应该够了吧。

    叶莲和李小蓉做事果然俐落,一早就将今天要用的食材洗好,一一用竹篮子摆好,这些竹篮还是景夜最后一次送来的,想起景夜,颜妍又有些悲心,心想要是他也在就好了。

    颜妍在厨房里忙碌,阿贵在门口迎接前来捧场的客人,刘之安则陪着坊正和户部的几位官吏上了二楼。

    馐馔斋内整整齐齐的桌凳,每张桌子上都铺着红布,桌正中都竖着木牌,上面写着编号。正中的柜台后站在满脸微笑的阿海,他身后的墙板上高高挂着十几个菜牌,菜名价格一目了然。

    菜牌分五类,一类早餐:白粥:一文/碗;地瓜粥:一文/碗;豆粥二文/碗;枣粥:二文/碗;小笼包(肉):六文/盒/十个;小笼包(素):四文/盒/十个;烤红薯片:三文/盘;肉烧麦:两文/三个;素烧麦:一文/两个;吴山酥油饼:二文/个。

    两类主食:米饭:两文/碗,黄金炒饭:十文/盘,山野菜水饺:一文/五个;糯米寿司:十文/盘/六个。

    三类荤菜类(十文/份):青椒肉丝、荷叶蒸鱼、翡翠鱼珠、爆墨鱼花∨南、三丝敲鱼、三片敲虾、枸杞莲子鸡汤。

    四类素菜类(六文/份):五香花生、糖醋藕块、油焖笋干、炒时蔬、油焖茄子、香菇油菜、凉拌黄瓜。

    五类甜品类(五文/份):拨丝蜜桔、拨丝地瓜、水果拼盘。

    每个菜牌都是木制的,每日有什么菜就挂什么菜牌,没有就反面挂着。

    “一楼三号桌,五香花生、青椒肉丝,一壶女儿红。”阿贵站在桌边喊,阿海站在柜台后飞快的写下阿贵报的菜和桌号。这个新东家不仅厨艺好,点子也多。厨房和大堂只有一墙之隔,她居然让人在墙上开了个窗,在厨房案台上方和柜台上方装各装了两个转轮,用绳子绕了个来回,只要把写好的菜单用木夹子一夹挂到绳子上,再摇动柜台这边的一根绳子转动转轮,便能将菜单送到厨房,省了不少力气。等菜单回来的时候,说明菜已齐了。这时,李小蓉便端着托盘送上菜来了。

    “一楼九号桌,排南、翡翠鱼珠、炒时蔬,一壶女儿红、三碗米饭。”

    “二楼二号桌……”

    “二楼六号桌……”

    二楼一号桌,刘之安陪着坊正和几位官吏说话,桌上摆满了颜妍早就准备好的菜肴。

    “几位大人,来,尝尝这个糯米寿司。”刘之安殷勤的为在座的大人们布着菜。

    “嗯,确实很独特,没想到这平常的饭菜还能配出如此美味的食物,而且还精致好看。”负责西市税赋的李明东夹起一段糯米寿司咬了一口,满意地直点头,“不知能否请这位大厨前来一见?”

    “几位稍候,我去去就来。”刘之安恭敬地退出门外。

    所有的位置都满了,阿贵乐呵呵地穿梭于客人之间,新东家的厨艺真不是吹的,昨天吃的那一顿让他到现在还回味无穷呢,现在这满屋子的菜香让他十分享受,提着茶壶为客人添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颜妍在厨房里忙得香汗淋漓,忙得没空去想景夜,此时稍稍空闲,正坐在那里喝水,见刘之安进来便笑着向他打招呼。

    “安伯,您怎么进来了?那几位大人呢?”

    “几位大人对你做的菜赞不绝口,想见见你。你现在有空吗?”

    “好吧。”颜妍也不摘去围裙,随刘之安去见他们,这围裙还是叶莲根据她的意思缝的。

    “这几位大人虽不是什么大官,但手里都掌着西市的实权,你可不能得罪,李大人和邹大人都喜爱美食美酒,为人也较清正,只是那个余大人,你最好别走得太近了。”刘之安悄悄地嘱咐着,颜妍一一记下。

    李明东是西市主要负责人,邹华和余一利都是他的副手。

    “颜妍见过几位大人。”

    “呵呵,刘掌柜,没想到你的这位大厨不仅厨艺了得,还是个大美人啊。”余一利一双贼眼滴溜溜的在她身上打转,颜妍这才真正理解了安伯的意思,对他也起了戒心。

    “回大人,颜妍并不仅仅是馐馔斋的大厨,这以后,馐馔斋便由她打理了,我只不过是占了几个份子罢了。”刘之安向大家介绍,“以后还望各位大人多多帮衬。”

    “原来如此,刘掌柜放心,如此美如,我等怎会错过呢,以后少不了要多来叨唠。”李明东十分欣赏这里的美食,尤其是这个糯米寿司,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特殊的做法。

    “是啊,以后还要请颜姑娘多为我们做几道好吃的才好。”邹华和李明东一样,虽然人到中年,一脸书生气却仍然很浓。

    “谢几位大人夸奖,以后颜妍有什么难处,还得靠几位大人多多帮忙。”颜妍对他们的印象比那个余一利好太多了。

    “好说好说。”

    “外面还有好多客人,颜妍先失陪了,愿几位大人尽兴。”

    “你去忙吧,我们有刘掌柜呢。”李明东很明理,给颜妍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颜妍告辞回到了厨房,想起那个余一利的目光,她还是觉得浑身不舒服。

    忙碌了一天,总算熬到酉时末打烊,颜妍敲着酸痛的肩坐在桌边听阿酣账,唉,原来将爱好变成事业还真不容易啊,比练功夫都累。

    刘之安坐在旁边看着她笑:“怎么?累着了。”

    “嗯,肩有些酸,没想到炒菜也这么累。”

    “呵呵,这才第一天,不过看今天的情形,你一个人只怕忙不过来,还是再找两个掌厨的师傅,你也轻松一些。”

    “目前我手上的银子有些紧,还是熬一熬吧,等遇到合适的再聘不迟,要是天天都这么热闹,累死我也乐意。”

    “累死了可不行,没了你这店还怎么开?我还指望着分银子呢。”刘之安高兴地开着玩笑,“再说,若你家相公找上门来,我去哪里找一个颜妍还给他啊。”

    “唉,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颜妍叹口气,“阿海,算好了吗?”

    “快好了。”阿海不断拨着算盘,叶莲端着饭菜出来,阿贵和李小蓉跟在后面,都是一脸笑容。

    “今天一天共收一千九百六十文,折银子一百九十六两。”阿海得出结果,写在一张纸上。

    “哇,这么多?”阿贵在杂货店里这么多年还没见到卖出这么多的。

    “嗯,这还是打了半价的。”刘之安捋着胡子笑眯眯地接话。

    “买食材花了四十八两,扣去事的,大概四十两左右,每天的工钱就算二两吧,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净盈利一百四十六两左右。”颜妍不会打算盘,便用手指沾了些水在桌面上写写算算,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过这是第一天,大家多少是为了半价才来的,以后不一定有这么多。”

    “不过总得来说,还是有银子嫌的。”刘之安很知足,“颜妍,我明天就回家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安伯,怎么那么快?”

    “已经拖很多天了,再晚只怕喝不到儿媳妇敬的茶了。”

    “这样啊,那我就不留您了。”颜妍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办法,从阿海那里取了五十两递给刘之安,“安伯,我也没多少银子,只能先从账上支些,这五十两就当是礼金吧。”

    “颜妍,你的美意,我心领了就是,这银子你收回去,这店刚刚开业,花银子的地方还多着呢。”刘之安将银子推回去,“有什么事,找坊正帮忙就行。”

    “嗯,我知道了。”颜妍只好作罢。

    “来来来,吃饭吧,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刘之安率先端起饭,招呼大家一起用饭。

    颜妍收起银子,忙碌了一天,中午也是将就着煮了锅面条分着吃了,现在还真觉得有些饿了,馐馔斋的第一天开业算是比较成功的,可惜景夜……一空闲下来,颜妍又想起了景夜,伙计们眼中美味的食物在她嘴里却变得索然无味,勉强扒了半碗,便回了房间。

正文 第九章、有人来踢馆

    刘之安第二天便雇了马车走了,颜妍都没来得及和刘之安道别,甚至连惆怅的时间也没有,每日里忙得晕头转向,多亏了阿海等人的帮忙,否则她还真有些挺不住。

    一个月下来,馐馔斋的名声已在西市传开。

    馐馔斋内日日宾客满堂,菜单一张接一张从那条绳子上传过来,几人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颜妍才稍稍轻松一些,现在,每日需要的食材都有人定时送上门来,不必再起个大早去市集上购买,她只要准备好早点,验收一下食材就可以了。

    这一日,过了晌午,天便阴沉沉的下起了倾盆大雨,街上行人纷纷躲避,馐馔斋内也坐了不少吃完中饭来不及走的客人,不断也有避雨的行人进来,颜妍难得有空,便煎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