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木兰无长兄 >

第416章

木兰无长兄-第416章

小说: 木兰无长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和君心中为自己的陛下活的心累叹了口气,行了一礼后就果断离开了大殿,去宣召几位大臣。

    留下拓跋焘独立殿中,说不出的寂寥之意。

    “万幸的是,还好不是你……”

    拓跋焘闭了闭眼,按住案角。

    “任他魑魅魍魉,只要我不放在心里,便伤不到我半分。”

    ***

    拓跋焘召来商议此事的,都是先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除了长孙翰这位元老以外,他还叫来了鼎鼎大名的外都大官“罗结”。

    这位罗结说起来也是个传奇人物,他是如今当世活的最久之人。拓跋焘登基之时,罗结已经一百零七岁了,眼不花耳不聋,拓跋焘让他做“外都大官”,负责掌管鲜卑八部的宗族之事,因为他年高德劭,所有的鲜卑贵族都服他。

    白鹭官是罗结一手创建的,他一生之中,掌管过三十六个部门,如今虽然不上朝了,可是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拓跋焘还是会请他来询政。

    这位老臣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他自己都害怕,一天到晚闭门不出,除非谕令下达,否则也不见任何外人。

    拓跋焘从登基以来也不知道面临过多少次外敌的挑衅,内部虽然派系林立,又有诸多民族共存于魏国,但他自认宽宏待人,从不害怕有谁会因为他的政见而谋反自立。

    可惜他的自信很快就被拓跋范的事情一巴掌扇到了南墙,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把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们叫来商议了。

    古弼不知道崔浩和贺穆兰演的是戏,不但好好教训了若干人,而且还为自己会卷入和崔浩争权夺势的可能而担忧。所以当扯出了拓跋范以后古弼也是松了一口气,和几位大臣各抒己见。

    长孙翰是看着拓跋焘长大的,自然不允许拓跋范的阴谋害了拓跋焘和他的儿子,便承诺会亲自盯着拓跋范在军中的动静,若有不轨,立刻让族中儿郎将他斩杀了。

    可问题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拓跋范和拓跋良……

    已经一百一十三岁的罗结像是从瞌睡中醒过来了一般揉了揉眼睛,似是不经意地说道:“陛下既然能生儿子,最近几年看样子又不会有仗打了,不如趁着大胜扩充后宫吧。那些个柔然公主,还有什么夏国的公主,北凉的公主,北燕的公主,能娶的都娶回来,生他十七八个孩子……”

    他吧唧了几下嘴,看着被他吓到合不拢嘴的素和君,对着这个心爱的小弟子眨了眨眼:“唔,为了平衡后宫,鲜卑旧族的贵女也可以娶上一些。汉人的士族怕是不愿意把嫡女嫁给您,没事,庶女也是一样,反正当不了夫人……”

    罗结这话一说,崔浩黑了脸。

    要说他们这些高门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鲜卑人动不动想着各种法子求娶高门嫡女,好抬高自己的门第,顺便让日后的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

    可五姓通婚何其慎重,即使是拓跋焘要上门求娶他家的女孩,崔浩也是会直接拒绝的,罗结这么一说,就怕崔浩弄疯了。

    到时候崔家的姻亲怕是各个都要求上门来,让拓跋焘放过他们家的女孩,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破……

    唯有拓跋焘没有被罗结的语出惊人吓到,反倒问他:“您是说,我若孩子多了,这些人就会歇了谋逆的心思?”

    “咳咳,陛下想太多了……”罗结咳嗽了几声,“我只是觉得太久没听到宫里有小孩子的声音了,实在是怀念的很。”

    他曾担任过宫中的内务官,到现在也暂时管着内库的事情,这几年把白鹭官交给素和君还好,在之前,是经常出入宫廷内外的,连后宫也经常跑。

    拓跋焘被罗结的话说的一噎,转而思考起自己是不是该真努力耕耘一段时间,否则只有拓跋晃一个儿子,也太容易成为靶子。

    晃儿成不成器还看不出来,多养几个也是正常。

    “可是我的后宫太小……”

    拓跋焘一想到又要日夜耗在后宫头就疼。

    “唔,确实是小了,不行就把没有子嗣的女人送到别宫去吧,可以婚嫁的也可以放出去一批。再不行,把原本给皇子们居住的东边几座宫殿也分给新晋的夫人们住了,谁有了儿子,谁就有自己的配殿,想来为了住的好一点,各位夫人也会努力的……”

    罗结为老不尊的嘿嘿笑了起来,又看了一眼身材魁梧的拓跋焘,像是已经看到拓跋焘满身扒着小孩的样子。

    “陛下准备养儿子的时候少骑点马,臣之前就和您说过,老是骑马对生孩子不好,你老是大鱼大肉也不好。哎,我真想回到屁股后面跟着一堆小孩的日子啊,当初您和乐安王一天到晚求我给你们带新奇玩意儿日子,似乎还在眼前……”

    罗结就这么唠唠叨叨起拓跋焘和乐安王等皇子们当年还在宫中的事情,他年纪大了,说话时回忆一会儿再说一会儿,崔浩和古弼等人就听得有些不耐。

    可拓跋焘却因为罗结的话陷入了儿时的回忆,再听了罗结说了一刻钟之后,陷入了深思之中。

    等罗结不再说了,拓跋焘也从深思之中回醒过来,见着崔浩和古弼等人已经快要疯了,便顺势让素和君送几位大臣出去,转身看着已经白发苍苍的罗结,向他颔了颔首。

    “我明白您的意思。乐安王会生出不平之心,是因为我带走了他的儿子,让他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所以此事我也有责任。我不会杀了他,也不会因此就迁怒良儿……”

    罗结像是突然耳聋了,只顾着笑眯眯地看他。

    “可是我却不能眼见着他和刘宋联合……”拓跋焘脸上是怒其不争的神色,“我不能让他动摇国本。”

    “陛下年纪这么大了,肯定有自己的主意了。魏国现在是您的,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罗结像是看待一个宠坏了的孙儿,“不过我也没几年好活了,就想看到故人都好好的。至少在我死之前,陛下不要让我这个老头躲在家里哭,成吗?”

    拓跋焘想起他之前说的那么多往事,心中忍不住一软,点了点头。

    罗结这才高兴地又笑了起来。

    拓跋焘没有母亲,保母窦氏又是汉人,罗结很多时候都像是一位可靠的爷爷,他小时候一直受他的照顾,所以才在登基之后不顾他一百零七岁的高龄,依然让他领着三十六曹的事务。

    “若是您能因为这个多活个几十年,哪怕不动乐安王,我也愿意啊。”拓跋焘笑了起来,亲自搀着这位老臣出殿。

    “我派人送您回去。”

    “不用了,陛下,这个宫里就算闭着眼睛,我也走的出去。”罗结看着已经成熟英挺的拓跋焘,忍不住叹道:“不过陛下,此事足以引以为戒。”

    “我活了这么多年,看过无数因为施恩后不再满足别人的愿望,反倒引起仇恨的事情。无论是手足也好,妻儿也好,都要注意那个‘度’。我见你对待库莫提那孩子,似乎也有些过度了。他身份尴尬,你也莫要太过特别对待他,否则反倒是一直在提醒他的身份。”

    罗结拄着拐杖,见宫人奉命前来搀扶,便收住了自己的话,不在多说。

    直到罗结走的远了,拓跋焘才又听到这位老人的声音远远传来。

    “佛狸,多生点孩子!如果没人带的话,我来给你带!”

    拓跋焘不知为何鼻子一酸,之前满心的愤怒和不甘全都一扫而空,直直地望着宫阙前连绵不断的宫檐,立了许久。

    直到宫人小心来问,拓跋焘才从回过神来,吩咐一个宿卫去宣武门前颁旨。

    “去告诉乐安王,不必再跪了,去罗结府上登门道谢吧。”

    “是。”

    ***

    罗结离了宫,拓跋焘也和众位臣子商议了拓跋范之事,无论拓跋范有没有让儿子取而代之的心思,这条路都已经走不通了。

    任何阴谋一旦被抬到阳光之下,阴谋也就成不了阴谋。

    几日后大朝,拓跋焘要奖赏北伐有功的功臣,到那时候拓跋范手下所有的权利,都会因为此事而被诸多功臣瓜分个干净。

    对于他来说,这可能是最可怕的惩罚。

    之后把他再丢到哪个偏僻之处做个闲官,将他看管起来,就算他真的能通上刘宋的路子,没有兵权也没有权利在手,刘义康那厮也不会在他身上下功夫。

    和刘宋之事,拓跋范是不会承认的,也找不到什么证据。

    可拓跋焘手中有燕七,有柳元景,原本就知道了不少消息,拓跋范即使不承认,他也能一点点的察觉出来。

    如今外敌已灭,四方靖平,物价平抑,因为虏获了大量的人口,国力也会蒸蒸日上,正是大魏迎来第一个大治之时,他也不能因为此事就掀起内乱,埋下日后的隐患。

    罗结说的对,如今最大的隐患不来自于外部,也不来自于奸险小人,而是来自于宫内。

    他一入后宫,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种马,女色这事,在他十三四岁最好奇的时候自然是很喜欢的,可等他心中的事情多了,揣的也多了,对这个也没什么特别在意的了。

    如今再美的美人,在他的眼睛里也不过就是“独孤家的女儿”、“乙弗家的女儿”、“xx国的公主”之类的标签。

    而他曾经喜欢的那些女孩,也在后宫的磋磨中慢慢变成了另一幅样子,让他忍不住想要逃离。

    为了大魏的安稳,他又要重新披上战袍,踏入那“久战之地”,和一众女人“大战”一番,然后再想法子在乱七八糟的后宫里保全自己的孩子。

    他没有皇后,后宫也没有真正的太后,他毕竟是个男人,又常年征战在外,即使想要处理好后宫的事情,既没有精力,也没有经验。

    后宫就那么大,女人却越来越多,日后还要进来更多的女人,若没有几个厉害的女子帮他保护子嗣,怕是只能和之前的“猫儿”、“狗儿”一般,哪怕名字取的再贱,也就这么悄悄的消逝了。

    罢了,选人入宫就选人入宫吧,若是真能找到手段厉害又愿意保护他的孩子的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最多也就是维持原样了。

    有阿母护着晃儿,这一个一定能平安长大。

    拓跋焘想到后宫的儿子,又想到那个温婉的女人,忍不住心中有些难受。

    若无意外,拓跋晃一定会是储君,他原想着孩子一生下来就赐死母亲,便是担忧儿子会承受他这般的丧母之痛。

    他十余岁被立为太子,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天,阿母就没了。

    好在如今贺家那个女儿虽养了他大半年,可他毕竟年纪还小,不会承受和他一样的痛苦。

    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拓跋焘踏入了窦太后所住的“慈安殿”。这里是除了他的住所之外,宫中最宽敞的宫室了。

    因为来之前打过招呼,窦太后体贴的把右边的半个宫殿都留给了拓跋焘和他的夫人以及孩子,自己托口有些疲惫,先行睡下了。

    拓跋焘不放心自己的儿子,出征时妻儿早就已经托给窦太后照顾,如今贺夫人还没有移回和其他夫人合住住的那处偏殿。

    拓跋焘来看儿子,贺夫人只能抱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前来见驾,拓跋焘实在喜欢这个又乖巧又结实的儿子,一路将他高举着在宫室之中逗弄,惹得慈安殿里一片欢声笑语。

    就连生性内敛的贺夫人也忍不住咧开了嘴角,笑的动人极了。

    烛火下,拓跋焘看着因为生育过孩子而变得越发成熟而有风韵的贺赖氏,想到自己不得不尽快立下储君,而这位动人的女子也要因此而丧命,他就越发的不想进入后宫了。

    可有些话,还是要说的。

    他坐在软垫上,支手托腮,看着贺夫人拍着笑到打嗝不止的儿子,却冒出一句足以让气氛冷凝的话来。

    “我准备立阿晃为太子了。”

    贺夫人拍着儿子的手一僵,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她抱紧了自己的儿子,见他正瞪大了眼睛一动也不动的看着自己,忍不住捂住了他的眼睛和脸面。

    虽然知道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她还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看到她有可能露出的怨恨眼神。

    “我……谢过陛下的恩典……”

    她感觉儿子的小手在拉扯着她的手腕。

    “在此之前,我能一直和皇儿在一起吗?”

    拓跋焘不怕贺夫人嚎啕大哭,也不怕贺夫人歇斯底里,哪怕她咒骂自己,也好过这样一边打着哆嗦,一边小声询问的样子。

    拓跋焘从登基之时起,就了解了“帝位”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

    它可以让山川变平,也能让湖泊被填平;它能让你的敌人在你面前跪伏,也能让原本最爱你的人变成你的敌人。

    可有些事情,是皇帝也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