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卧云轩杂谈(穿) >

第23章

卧云轩杂谈(穿)-第23章

小说: 卧云轩杂谈(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昭王觉得有理,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使者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一是看不惯齐国的霸道,二是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想从中捞一点油水。于是都欣然同意跟燕国一起发兵进攻齐国。 

  于是,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的向齐国杀去…… 

   

  田单终究还是齐国王子,放不下国家社稷。一听说五国联军一起攻打他的祖国,竟也热血沸腾起来。田单寻思着水云心昨夜对他说的那番话,又想起母亲忍辱负重的和老师乐正子春精心栽培他,立刻就想飞回齐国参战。 

  田单担心自己打起仗来顾不得水云心许多,加上他又深知水云心单纯的性格,实不忍拉水云心汤这趟浑水,但又不好不告而别,情急之下,给了乞丐五文钱,叫他转告‘待会儿走过来等人的,长得很像小姑娘的’水云心,叫他在家等,自己很快会回来的。可说心里话,田单自己都说不清这一去还有不有得回。 

  说完,跨上追风飞奔而去…… 

  他哪里想得到小乞丐拿了他的银子,不但没有传话,日后还把他最为放心不下的水云心吃干抹尽了。 

  因为这个乞丐,就是庄峤! 

   

  齐湣王田地调集全国兵马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与联军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湣王田地只好逃回国都临淄。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纷纷撤了军。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 

   

  田单一路狂奔回到了齐国,由于齐国正在打仗,他身着楚国服饰恐人误会是间谍,在进齐国都城临淄前,换上了一套管理市场的小吏所穿的制服。 

  谁知田单刚到临淄,就听闻齐军抵挡不住燕国强大的攻势,连连败退,齐国都城临淄眼看就要沦陷。齐湣王田地和大臣们见势不妙,纷纷外逃。城中一片火海…… 

  田单听说他爹和哥哥田法章一路往东逃去,就又骑上马想去追随。 

  行至安平城(今皇城镇一带)时,遇见了他田氏家族的远亲也正在举家逃窜。田单好心,让族人把露在车轮外的车轴截断,外面包上铁箍。燕军围攻安平,城陷,城中人争先恐后夺路而逃,但由于车轴过长,车轮彼此撞击而轴断车毁,多遭燕军掳获,唯有田单和族人因车轴短且包有铁箍得以逃脱,东行到达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 

  田单的智慧初露锋芒! 

  当田单到达即墨时,齐泯王田地已经在逃至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时被燕将淖齿杀害了…… 

  齐国一时间群龙无首,乐毅在半年之内就打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加上被其他四国吞噬掉的城市,齐国就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眼看就要亡国了。 

  田单苦无门路,没权没势,力劝即墨大夫他都不听,急功近利,非要出城御敌,结果被燕军所杀。大家公认田单多智,推其为将军。田单欣然受命,坚守城池。 

  田单临危受命,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他在安平城告诉砍车轴的人)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 

  田单又在莒城找回了藏在百姓家中避难的哥哥田法章,与齐臣王孙贾一起拥立其继承王位,史称齐襄王。 

  至此,齐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乐毅仅仅花了半年时间就攻下了齐国七十座城池,却花了三年也攻不下最后的两处——莒城与即墨。 

  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燕昭王面前进谗言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对来人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话说,就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 

  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所谓日久生变,天有不测风云!又过了两年,招贤纳士并提出攻齐报仇的燕昭王去世了。太子姬乐即位,史称燕惠王。 

  自古以来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这个新即位的燕王姬乐早在做太子时就对乐毅颇为不满了。 

  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后,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姬平)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姬乐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很没有脑的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见势头不对,怕遭不测,又逃回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人心涣散,敢怒而不敢言,战斗力也随之下降。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过了几天,田单故意差人在城中散布谣言给燕国间谍听: 

  路人A说:“以前乐将军多好,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的老百姓都不用怕。现在换了一个将领,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太惨了!” 

  路人B说:“我祖宗的坟都在城外呢,要是燕国军队刨我的祖坟,那可怎么办啊?” 

  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他真的很猪头!) 

  即墨城里的官兵百姓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暴走了。他们还在城头上亲眼看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你死我活。 (和我一样引起公愤了……) 

  田单还打发了几个路人CDEF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并对即墨说: 

  “城里的粮食已经吃完,不出几天就要投降了。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 

  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 

  这样一来,燕军上至贪财又猪头的将军骑劫,下至久未归家,思乡心切的兵士,都认为不用再打仗了。 

  于是,一天午夜,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将它们身上披上棉被,画上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扎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将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大发,朝着燕军兵营的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 

  燕军将士从睡梦中惊醒,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头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飞奔而来。燕兵都吓得以为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哭天喊地,仓皇奔逃。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结果可想而知——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此仗,史称“火牛阵”!至此,田单扬名,其智勇双全传诵至今!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也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田单乘势率兵实施战略追击,深得民心,势如卷席。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齐国终于从几乎亡国的危难中解脱出来。而这一仗,从田单离开楚国,足足打了五年…… 

  之后,田单从莒城护送齐襄王田法章回到了都城临菑主持国政。 

  田单复国有功,齐襄王回到国都后,便封田单为相国,并把安平城(又是他叫砍车轴那里)赐给了他,故田单亦称安平君。 

   

  '作者口水话':田单是齐国王室田氏的远族,文中梅子玉是我杜撰的。但本章中除了宛城的所有情节皆为史实。虽然我已经犯了众怒,快要被口水淹死了。但仍然希望在我的文章中加进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而并不只是博人一笑便被抛之脑后。所以仍然坚持原方案!下一章还是梅子玉的,既然你们想看他,我就让你们看够去!嚯嚯嚯~~~~ 

  文中材料大多参考的是古文,俺自己翻译的,水平有限,可能没有前面章节写得好看,各位大人就原谅我吧。 ^_^漂走~~~ 

第五十章 兄弟 

  梅子玉被封为安平君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楚国去找水云心。无奈,在公:他已身为相国,哥哥刚刚登基,国中事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在私:他哥哥田法章以多年不见为理由,绝不同意他再离开半步。所以梅子玉只好派了自己最信任的近臣田姚,画了一张地图,叫他偷偷潜入楚国去卧云轩接水云心来安平城。 

  田姚领命,当夜就离开了齐国,向楚国进发。 

  而梅子玉则是日日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待着水云心的到来。他每日上朝回来时,坐车路过集市,只要看见什么东西他觉得水云心会喜欢,就统统都买回去。夜里,则总是想起仅有的一次和水云心的缠绵,兴奋得辗转难眠…… 

  梅子玉对水云心的思念日渐疯狂,几乎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甚至带到了朝堂之上。常常大臣们在舌辩雄黄的争论国事时,梅子玉一个人想着在卧云轩与水云心生活的点点滴滴,傻笑出神。这些微小的细节,却统统落入了他哥哥田法章的眼中。 

  要说这个新齐王——田法章,那可是中国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与梅子玉的长相多半像母亲不同,其兄田法章的相貌多半遗传自父亲田地,山东男人特有的英俊神武,剑眉虎目,鹰勾鼻,天生的王者之气!身材挺拔高挑,气宇非凡,给人以无形的压迫感。 

  当梅子玉在莒城找到当时正在百姓家中避难的他时,时隔十九年,他终于又见到了父亲和自己牵肠挂肚的弟弟。由于十九年前母亲带着弟弟离开齐国时,田法章也才只有两岁,所以当梅子玉打开房门的一霎那,可以算是他们兄弟这辈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见面。田法章看到梅子玉的瞬间竟然久久无法移开双眼…… 

  齐王很自豪有这样一个貌似天仙的弟弟,而后又在作战中被梅子玉的智慧与计谋深深折服。荣归国都后,对梅子玉是依仗有余,宠爱有加。田法章还常常在上完早朝后,将梅子玉单独留下,屏退左右,只和他两人共同处理国事。 

  梅子玉多年飘临在外,多不容易多了一个兄长,自然是乐意效劳,责无旁贷。而梅子玉却从来没有发现,每当他专心致志的伏案工作时,坐在他身边的哥哥常常望着他柔和美丽的侧脸定定的出神…… 

  齐王田法章自从发现最近梅子玉常常自己一个人很高兴似的想着什么,心里不知为何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说服自己只是为了关心弟弟,于是这天,齐王便把梅子玉叫到了宫中,屏退了左右。 

  田法章深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后,看到梅子玉一脸不明所以的表情,于是很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转过了头不敢看梅子玉,径至走到放奏折的书桌前,才背对着梅子玉开口问道: 

  “弟弟,你最近是不是看上了哪一家的小姐?如果你不好意思去说,我可以帮你去讲的。毕竟……长兄为父嘛……” 

  田法章刻意平静的说完这句话,但仍然可以感到全身上下都迷漫着酸味,故此更加彷徨不已,紧张得手心都捏出了冷汗。他努力的说服自己,只是因为长期与弟弟分离才会如此担心梅子玉而已,此间皆为兄弟情谊…… 

  梅子玉闻言,一愣,然后很伤感的对田法章说: 

  “大王,你难道没有听闻过我在楚国时的遭遇吗?这辈子,我是不可能娶任何女子为妻的了。”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按常理,身为别人兄长,听到弟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