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渡秦 >

第99章

渡秦-第99章

小说: 渡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素实在太乏了,只顾着点头,也没多想。回到屋里就睡下了,这一觉睡得倒安稳。

    快天亮的时候,窗外突然下起了雨,急管繁弦般的雨点被风吹着狂乱地敲击着窗棂,发出急促的‘啪啪’声……

    小素却梦到辛蔚夫人悠闲地飘荡在云端里对她挥手,好像似在和她告别,又一直在张着嘴说着什么,久久的不愿离去……可惜辛蔚夫人说的话好似被雨声盖住,她一句也没能听到……

    辛蔚夫人死了。

    早上还在睡梦中的小素被赶来报信的二房小丫头福香吵醒。

    听到福香在院里带着哭腔的喊叫声,小素的头顶仿佛被一记惊雷炸开。

    她顾不上梳洗,披上深衣穿着靸鞋就往二院里冲去。

    她一路狂奔,完全听不到身后小缇唤她披上雨披的声音,任凭倾盆大雨砸在她的脸上她的身上,心里一遍遍地说:不会的,不会的,辛蔚夫人许是晕厥了,定是丫头们搞错了。

    然她还未到院子跟前就听到丫头们悲恸的哭声,还有冬儿哭喊着夫人的声音……

    小素心里一沉,她扒开倚在门框哭泣的两个丫头,冲进里屋,冲到榻边……

    跪趴在榻沿痛哭的冬儿忙向一边挪了挪,仍是趴着榻沿对着小素哭着喊到:“九夫人——我们夫人去了……我们夫人去了……”

    辛蔚夫人散着长发,面容安详,就似睡着了一般。

    小素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拿住辛蔚夫人的细腕,那触手的冰冷瞬时蔓延到她的心里,她感觉不到细腕上脉搏的跳动,感觉不到一丝温度,只觉着自己的心好似也缓慢了节奏,她不甘心地又探到她的颈动脉……

    良久,两行清泪无声地从哀伤的面庞滑落,低落到辛蔚夫人的手上,溅起了细小的水花,小素忙为辛蔚夫人抹去。

    一旁冬儿边哭边语无伦次地说着刚才进来准备服伺夫人用药,却是怎么也喊不醒夫人了……

    小素让随后跟来的小缇去请高医士来,又问冬儿,可发现夫人留了什么话在绢帛或是帕子上没有。

    冬儿似才清醒,忙起身在屋里四处查看,没有发现后,她又小心翼翼地在夫人头下的方枕下摸索了一番,仍是毫无发现……

    小素又问夫人昨儿吃了些什么,喝了些什么,因为昨晚辛蔚夫人将自己的首饰都分了人,所以小素首先想到的她是自杀,可自杀不是通常会留封遗书啥的吗?冬儿又找不到,小素立马又想到了膳房里那个狠心的南音,是以有此一问。

    冬儿都一一道来,旁边的丫头也都补充了些,还说夫人根本没用多少,都赏了她们,她们也没见有什么事啊。

    高医士很快就来了,他仔细询问了一番,又最后观察了一下辛蔚夫人的遗容,得出结论是:“夫人大概是寅时病去的,夫人面庞安详可见去得并不痛苦,七窍干净没有血痕,不会是中毒,可能还是夜里犯了病,一口气没有提上来……”

    寅时,就是天快亮那时,小素记起了早上的梦,心道:她还来向我告别了,我怎么睡得这么沉,若是那时有所觉察说不定还来得及救她!高医士的一番话又让小素陷入深深地自责中。

    她送走了高医士,强忍着悲痛开始料理辛蔚夫人的身后之事。

    冬儿含着眼泪最后为辛蔚夫人梳洗,最后一次为夫人绾好发髻,将仅剩的两只玉簪为她插好……

    小素回到自个屋里,绾儿已经在黄杨大木桶里盛好了热腾腾的浴汤。

    她洗浴过后坐在案前,由着小缇为她梳着发髻,木梳一下一下地刨在头皮上,那些疑点像雨后的春笋都冒了出来。

    辛蔚夫人昨晚分明是在向大家告别,向她告别。完全是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表现,难道是她身体不适,自己有了预感?如若不然她就应当是自杀才对。

    古代服毒自杀多半会七窍流血,但是来自两千年后的魂儿知道,有很多治疗心脏病的化学药剂都可以让人在睡梦中猝死。古代有些传说可以长生不老的药丸里就有些类似的成分,何况还不排除有些天然的植物或许也有此种功效的。

    只是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辛蔚夫人又从哪里得来的呢?

    若辛蔚夫人真的是自杀那动机是什么呢?她如今也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虽是还不能相认,但以后也不是没有希望啊。何况锦秀现在还未康复,还未嫁人,做母亲的哪里舍得丢下她去自杀……

    小素百思不得其解,又想到辛蔚夫人一生孤苦,好歹最后终于找到了她的女儿,却是无法相认,临到死了也没能听到女儿喊一声母亲。临死前她还再特别叮嘱自己不要告诉锦秀……

    悲伤和感慨又如潮水般的涌来,想到昨晚还好好的人今天就没了,小素的眼泪又止不住地落下来,不过古代女人的命运又有几个是好的呢,也不知道自己会有一个什么结局……

    这样的疑问似乎直到小素又问二房的丫头,夫人昨儿可有异常时才有了线索。

    冬儿和丫头们这才想起来,昨天夫人居然来了客人,门头来报说来人自称是夫人的旧识,夫人就传见了。

    冬儿和丫头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来人的样貌气势描绘了一番,都说感觉来人很特别,不像是来来往往的商人老爷和那些当官当差的大人们。他虽然没带随从来,但是派头啥的比老爷还足……

    冬儿又说她们看茶之后,夫人即让她们都守到院子里去,显然是怕谈话被人听到……

    后来夫人还将来人送出院子,态度好像也很恭顺,而且夫人好像还哭过,眼眶都是红肿的……

    小素觉着终于有了些眉目,这样说来,辛蔚夫人应当是自杀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疑问,譬如,来人到底是谁?他带来了啥子消息诸如此类的……

    就在小素为辛蔚夫人的死而很困惑的时候,她不知道,御仁殿此时也忙活开了……

第三卷 沧海桑田 第十九章 陶斐探病

    第十九章 陶斐探病

    寅时,这个暗夜与白昼交接之际,传说是鬼魂来往阴阳两界最为频繁的时刻,这个时刻,阴间的魂魄来阳间投胎,鬼差却是把阳寿已尽的魂魄带回阴间……

    锦秀也在这个时刻好似灵魂出了窍一般。宫人们怎么也喊不醒她,只摸到她的身子烫手……

    御仁殿里御医和宫人忙成了一团,锦秀却是静静地躺在榻上,不知神游何处。至于为何会如此,御医们也说不出个具体病症来,只判定与锦秀的伤情有关,对她能否恢复却是一片茫然……。

    寺人雎已经来看过两次了,连大王也来过了。这番荣耀锦秀却无从知晓。

    不过寺人雎在听到派去沙府探子的回报后,好像有些了解了。他向大王禀报,那女人昨夜已经自寻了断了,可能是母女连心,所以锦秀姑娘许是被鬼魂缠住了,不如在御仁殿摆上香案,祭奠一番……

    大王本是半信半疑,但想想御医们也是一筹莫展,也就同意了。

    待香案摆起,还奉上了个猪头做为供品,寺人雎领着宫人们虔诚地叩拜了一番。

    没想到到了夜里,锦秀竟然真的好了,并且对自己突然发热昏厥的事一无所知。

    其实按今天的医学原理,这锦秀就是脑震荡的症状,突然发热昏厥也很正常,但是在这里就似乎印证了寺人雎的说法。

    无论此事有无道理,反正秦王嬴政是很高兴的,这不就更加证明了锦秀就是辛蔚夫人的女儿吗?!也就是说已经可以确认锦秀就是先王临终下的密诏要封的公主……

    锦秀终于无碍,高兴的可不只是大王和武侯府里的人,还有一个人更高兴!

    陶斐在锦秀受伤以来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备受煎熬。他虽然也在宫中当值,但是却进不了内宫,进不了御仁殿,每每他都只能向御医们打听锦秀的状况,随之悲喜。

    此番听说锦秀突然昏迷不醒,他更是再也坐不住了,还带着珠宝找到寺人雎,恳请他在大王面前替自己说些好话,让大王允许自己去看锦秀一眼,哪怕只看一眼就好。

    寺人雎没有要他的珠宝,但却答应他在大王面前提提,也不能保证大王就会恩准。

    陶斐千恩万谢的回去等消息了,结果还未等大王同意,锦秀就已经好了。而且大王随之还恩准了他可以在宫人的带领下去探视一次……

    翌日,天地都笼罩在一片雨雾里,陶斐怀着忐忑的心终于来到了这些日子以来翘首企盼的御仁殿。

    明黄绣锦罗帐里,锦秀安静地躺在榻上,听到宫人的传报后,她让陶斐在小厅里等会儿。而后让宫人扶起她,将她的发髻重新理了理,再扶她到一旁的美人榻上。宫人拿出靠垫和薄褥子,让她依靠好。这才让陶斐进来里屋。

    “锦秀姑娘——可好些?头还痛吗?”陶斐的语气明显有些紧张。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锦秀,这会儿也顾不上礼节了,那目光竟看似有些贪婪。

    锦秀也没再戴面纱,虽是一贯性子冷淡的人,但还是被对面炙热的目光灼得红霞满面。她抿抿唇,垂下的眼眸突然抬起,有些羞恼地瞪了陶斐一眼。

    就这么一瞪,陶斐的脸瞬时像块红布,视线也不知该往哪儿放了,最后无奈地停留到自己的脚尖,像是要将地面看出个洞来。

    看到他慌乱的模样,锦秀强忍着笑意抿住薄唇,突然觉着心里豁然开朗,轻松了不少。她每次看到陶斐都觉着很自在轻松,因而觉着就算被指婚给了他也不会很难过……

    “奴婢好多了,谢陶大人关心。”锦秀到底开了金口。

    陶斐如临大赦般,又抬起眼帘,冲着锦秀咧开了嘴角,直道:“那就好,那就好……”说完之后竟然无语了,先前想了整夜的话这会儿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口,憋得额头生生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又慌不迭错的拢着袖子去擦……

    这番狼狈的模样,把一旁的宫人都逗得忍俊不禁,纷纷掩袖…… 锦秀觉着有些丢脸,尴尬地掩嘴咳了两声。

    她这一咳不打紧,陶斐紧张地不自觉上前两步,躬身连连追问:“何以会咳嗽?是不是夜里受了风寒?御医可知晓?可来看过?是不是要请御医来?”

    他这一紧张说话反而顺畅了,一连串地发问,紧张的神色,让一旁的宫人大开了眼界。不知道的定然会以为锦秀姑娘刚才是吐血了……

    锦秀越发的难为情了,她慌忙冲着陶斐摆手:“没事,奴婢没有咳嗽,大人不必紧张,奴婢喝口茶水就好……”

    一旁的宫人已经递上了茶盏。

    陶斐仍是忧心忡忡地看着锦秀,这一看竟又看痴了……

    也难怪,这段日子为了不妨碍锦秀和王贲,为了不成为锦秀幸福道路上的绊脚石,他强忍着不要让自己出现在锦秀面前……

    虽然忍住了身体却没法忍住那时时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思念……

    直到一旁的宫人提醒,说姑娘不能坐久了,要歇息了。

    陶斐恋恋不舍地出了御仁殿,立马被在殿外等候的寺人雎带到大王面前……

    ……………………

    因为辛蔚夫人不是主母,她的后事办得也很简单。

    小素请人在附近的山上看了块风水宝地,三日后就将辛蔚夫人的灵柩葬在了一颗桃树下,希望芳魂可以自此安息……

    而这些仍被刑拘在廷尉府牢房中的沙老爷并不知晓,小素怕沙老爷知道之后会不安心。当然也未通知锦秀了,只有一直关注着小素的王离知道。但沙府一个妾氏死了,对王离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这些日子以来他都在为沙老爷的事奔波。

    虽然现在并没有什么证据可以指控沙老爷和这次行刺事件有关联,但廷尉李斯仍以那两个齐国刺客还未招供为由,扣住沙老爷不放。这让原本成竹在胸的王离有些始料未及。

    为免夜长梦多,无奈之下,他只有请他爹王贲出面了。

    王贲欠着小素的恩情,当然是义不容辞。

    李斯早已是秦王嬴政的宠臣,但他也不想得罪如今在秦国势力和名望最盛的武侯府王家。通武侯王大将军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当下李斯即对王贲开诚布公地道出了他的苦衷:

    不是他不放人,目前各国的残余势力蠢蠢欲动,行刺之事屡有发生,大王最是忌惮此事。大王对此事的一贯方针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且大王对着商人似乎还有别的关注,所以这事他根本做不了主。最后李斯建议侯爷最好自己去面圣求情。

    王贲这才觉着此事重大了,回到府里三人一商量,觉着不能冒然去求情,他们毕竟对沙老爷的底细并不了解,许是有啥事大王知晓而他们不知。不过倒是可以去打听打听,李斯和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