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 >

第426章

非主流清穿-第426章

小说: 非主流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运输,这是显而易见的,一门炮,重的上千斤,轻的也上百斤,怎么搬运?上了战场也不够灵活机动,即使每门炮都配了车。

    所以胤礽要戴梓做的事情就是:接着督造督造手铳,以便配合使用。准噶尔的军队里也有少量火器在使用,但是他们的骑射功夫确是比现在的八旗要强。克制骑兵的利器,一般有重甲步兵等以吨位取胜的,还有绊马索、陷坑等以阴险取胜的,另一个就是远程打击了。清兵早已不普遍配重甲,宽阔地决战绊马索一类作用也有限。就剩远程打击了,弓箭还比不上人家,只好手铳。

    戴梓面临巨大的压力,老头子也留了个心眼,小心地把难题说了出来,缀了一句:“老臣自当尽力。”如果效果不好您可不能怪我。能让这位顶级专家犯难,还是因为此时火器制造研发水平不高,基础太差。

    实际上,此时的军队没有普遍配上手铳,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使用不方便!首先,射程不够远,差一点的手铳甚至不如长弓。其次,准头不够,这时候的手铳普通没有准星概念。最后,填装不方便,费时,打完一轮,弹药没装好,骑兵杀到眼前,把枪手砍死了。戴老头儿是有个关于最后一条的发明,但是那个对于制造的工艺水平要求比较高,家伙也太沉了,不太方便携带,造价也不便宜。

    这也是胤礽要戴梓“督造”的原因,去改进吧。

    这事又与火器营相关,庆德也参与其中了。听说要给他的部下换上先进装备,戴梓造火器的本事又是今天亲眼看到的,他乐得笑开了花。拍着胸脯保证:“奴才一定不辜负了这些好东西。”对西边用兵是必须的,到时候谁的准备好,谁立功的机会就大!

    ————————————————————————————————————————

    淑嘉在翻着把手铳来回看。弘早讨要了半天,淑嘉还是不放心把这样的凶器交给他:“哪有把这样的凶器给小孩子的?”

    “弓箭也算是凶器了,儿子还不是天天玩?”

    “……”被说哑口无言的母亲决定,赶走了儿子。

    弘早走后,淑嘉却被他勾起了兴趣,从库里把手铳给弄了来研究。以她有限的知识来看,这把手铳很是精美,就是技术不够先进。她没敢往里面填火药,就是翻来覆去一看——这前膛枪真是原始!

    正在看着,外面响起了轻轻的口哨声。坤宁宫门口当然有站岗的,更兼门前一片平坦,老远就看到皇帝过来了。淑嘉放下手中的火铳,起身相迎。

    胤礽开了一天的会,说的就是这东西,到了老婆这里,又见着了这个。倒把他吓了一跳:“你仔细着点儿,这比刀箭还不长眼。”花了一个小时讨论种种炸膛事故,他颇为心惊。

    “没装火药呢。”

    “幸亏没装!你怎么弄起这个来了?”地球仪不够你玩的么?

    “你还埋怨起我来了!你今天带着这帮小子闹腾什么了?大老远的就能听到那声儿,打闷雷似的。弄得弘早回来跟我闹,非要一支手铳不可!”

    “……”儿子要玩手铳倒不是不可以接受,皇帝很是性别歧视地唾弃老婆,“他再长大一点儿我自然要让他学,你就不要弄这东西了,仔细伤着了你!”

    淑嘉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我才不会不小心呢,我就是拿来看看。”

    “这样能看出什么来?”胤礽开始吓唬老婆,把戴老先生说过的炸膛知识又翻了出来:“火药装得多了,会炸膛……你别对着枪口看啊!”他就说了,危险武器不能给老婆拿!

    淑嘉放下手铳:“你说得这样危险,我就更不能给孩子玩这个了,怪可惜的。”

    胤礽道:“他总是要学一点的,装药的时候小心些就是了。”

    淑嘉把玩着手铳,在东宫的时候库里就有这东西,只是碍于情势她不好拿出来“研究”。现在倒是没有太多忌讳了,刚刚看出一点门道来,试着道:“从前头塞火药也太吃力了,还费时费功,不如从后头这儿……”

    一顿,她想起来了,后世的子弹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不管共军,美帝苏修,大家用的都是后膛枪,而且用的是子弹!是一颗一颗装好了的铜壳子弹!压进弹夹就能扣板机,不用你眯着眼睛跟药店伙计称砒霜似的掂量!

    后膛枪是没指望了,不是这把火药分成临界用量内的一小份一小份,省去临时添装的麻烦,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炸膛的危险。

    “你怎么了?”胤礽碰碰老婆的胳膊。

    淑嘉一脸兴奋地抓着胤礽的袖子:“我想到了!”

    “嘎?”

    “怕什么炸膛啊?先把火药称出来,一份子有多少不会炸膛就弄多少,省得临时手忙脚乱的。”可惜她不懂怎么造子弹。真是失败,人家穿越众能以一己之力造火药、开工厂弄工业革命,她只知道分火药。

    胤礽不由一拍桌子:“这个好,”然后哼哼道,“还真让你看出些门道来了。”

    淑嘉哭笑不得又有些心虚,这不是她看出来的门道啊。

    胤礽当面鄙视了一下老婆,背过脸去还是很得瑟地显摆起这个定装弹药来了,隐去了老婆的名字,只问戴梓:“我听有人说,可以把火药预先称成小份儿……”

    戴梓细听了胤礽的说法,马上理解了其中的精髓,受此启发,戴梓还想到了连火药带弹丸一块儿分装,这就是枪炮史上比较大的一次变革——定装弹药。炮弹或许不行,用来给手铳造子弹,还是有很大可行性的。

    胤礽一看有门儿,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这弹药能从炮管的后面装么?”说完自己又笑了,分明不行么。当时整个炮管后面是密封的!

    戴梓却受了启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非(提供下载…3uww)常高兴地表示,他继续表示要回去研究研究。

    留下胤礽有些目瞪口呆地想:瞎猫还真能碰上死耗子啊?!于是他又多了一句嘴:“装上准星儿呢?”

    不管怎么说吧,我们极度不像穿越者的穿越者终于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作出了一点微弱的贡献了,代价是被胤礽很稀奇地看了好几天。在胤礽的观点里,老婆治家有一套、办理内务很可靠、学问上头也有可取之处,这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这个兵器研究么……就有些稀奇了。

    看得淑嘉把他的大头推了好几回。

    胤礽在老婆那里换了两个暴栗子,跑回乾清宫里继续开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咱们的装备什么时候能够就位,策妄阿喇布坦什么时候会出兵,以及——我们能不能提前行动?

    结果遭到了一致反对。

    胤礽本性上是个随性的人,骨子里很有些浪漫细胞、文人心绪,说得好听一点,是有一点魏晋风流的影子。简单地说,在不受压制的情况下,想起一出是一出。

    原本是准备不足的,现在听了户部的汇报,道是即使没有摊丁入亩,由于盐政改革的开始,现在就能看出来盐税比去年同季度高出了两成。看来钱是有着落了,至少这场仗的军费有了。

    又因为兵力与武器的原因有戴老头子在,战斗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胤礽就在想:我们能不能先下手为强?“拉藏汗病得不轻,手下人心惶惶,策妄阿喇布坦亦是枭雄,真要有心发难,必是迅雷不及掩耳。朝廷接到军报再调度,已失先机!”

    话一出口,又遭到了无情的反对。

    马齐问:“出师无名,如之奈何?”你没有正当理由就动手,那就不是你讨伐侵占别人地盘的策妄阿喇布坦了,等着策妄阿喇布坦同学来讨伐你吧!

    雍王抿紧了嘴唇:“在哪里开战?补给要怎么送?”

    本来很热心一战的允俄、允祥也问:“蒙古诸王那里怎么交代?”是的,满蒙联盟,你假道灭虢,也要给个理由。

    胤礽默。他是挺着急的,他的统治重心还是中原大地、大江南北,现在这片财赋之地急需改革,却被一场必然要来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来的战争给拖住了!他想把这场战争给提前解决提,一心一意搞他的内政改革,国富民也能吃饱饭不造反不再捧出个朱三太子来。

    一经反对,他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知道了。”赶紧歪楼,又说起了公主下嫁的事情。

    两位公主的嫁事是已经定好了的,定下之后内务府就开始忙活了,做衣服、造仪仗、建宅子、备嫁妆。大公主下嫁,钦天监择的吉日是今年秋九月末,时间略有些紧。眼下要做的就是择送亲的人。

    通常情况下,公主与额驸是在京中成婚,然后再一起返回旗地。回的时候由皇子或宗室相送。康熙儿子多,担任送亲任务的基本上都是皇子,胤礽看了他四弟一眼,沉吟道:“叫弘晰往送公主。”

    雍王耳朵跳了一下,算是放下心来了。他现在揽着一摊子的事儿,委实走不开,弘晰这个人选还是不错的。

    胤礽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弘晰毕竟年轻,还是敦郡王领头儿,弘晰为副吧。”

    允俄心中一喜,这是战前踩点儿。虽然仗不一定在那里打,不过这一路上观察观察沿路形势也是好的。

    二公主成婚的日子比大公主略晚,由于大战在即,胤礽也是急于把这战事抹平,二公主的婚期是在她姐姐婚后一个月。正好大公主启程返回旗地之前还能喝上妹妹的喜酒,而二公主的送亲人就是目前挺闲的允祐领着他的侄孙讷尔苏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好,我又回来了。病了几天,深刻理解了什么叫生不如死TT

    检讨一下,要爱惜身体,认真吃饭,早睡早起。

    接下来会慢慢恢复更新。

    认真想了想,下面的话还是要说出来。

    关于这几天没有更新的时候出现的某些脑补功能强大的留言,坦白说,我很不喜(3UWW…提供下载)欢。尤其在病得七死八活的时候,看到类似猜测,真是不利养病。

    我也追文,在一些文的有话说里看到作者自述近况与大家交流,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脑补,不知道是我说话有歧义还是什么原因,却让大家脑补成这样。

    如果只是就某一问题闲聊,也没什么,只是话题幅射到渐渐超出底线了。我认真想了一想,还是及时出来制止一下比较好。

    关于本人个人问题的八卦,希望能够到此为止了。没有发生的事情,还是不要去谣传比较厚道,我不希望再看到类似的讨论了。

    在此检讨,我自己有责任,不应该拿这些话题来交流,实在是东施效颦,让大家见笑了。

    改版之后,这个版块叫“关于本章还有话说”。我想我应该遵守这个规定了,以后还是不说文以外的废话比较有利于健康。对于给大家造成的不变,在此深表抱歉。





262、各有各的小算盘     

    淑嘉一手拎着一串手串,左看右看,这手串皆是用南珠串成。清廷重东珠,其实南珠更漂亮些,难得这一对手串珠子的颗粒都是一般大小,更是显得珍贵了。想了一想,把这两串都放到了同一个匣子里。又另寻了一对儿玛瑙的,放到了另一个匣子里面去。

    她这是在挑给两位公主的陪嫁。

    两个养女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内务府在加紧筹办,虽然嫁妆自有其规格,也有内务府来置办,淑嘉也要有所表示。大公主与二公主前后脚的出嫁,两人的待遇应该是参差仿佛,给她们的私房又不能完全一样显得公式化,淑嘉便又动起脑筋挑东西来了。

    显然,置办嫁妆是个费时费力的勾当,即使不用她来置办全部,也很是耗神。看样子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了,淑嘉心中有些惋惜,又挑了两对簪子,便转回坤宁宫里来歇息了。

    紫裳迎了上来,把人接进东次间坐了,小宫女捧了脸盆,画眉拧了帕子给淑嘉擦脸。紫裳用眼角余光看了看小太监捧的两只托盘,心里有了数儿,口中却道:“主子娘娘,咱们这里要带的东西都归置得差不多了。”

    淑嘉擦完脸,觉得舒服了一点儿,听紫裳这样说,啜了一口茶道:“这样很好。”

    紫裳又请示坤宁宫里留守人员名单,实则话中有话:“咱们这里跟着一半儿留一半儿听差久的搭着新进过来伺候的就成,只是——这是万岁爷登基以后头一回巡幸塞外,不知茂主子和谦主子那里是何安排。”

    字面上说的是‘茂主子和谦主子那里是何安排’,内中含义乃是提醒淑嘉:您要怎么安排这两位?

    胤礽后宫人口少,很少,不比康熙,带一半儿留一半儿两处都还热闹无比。眼下宫里必须有人坐镇,这两个人里至少要留下一个来,带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