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 >

第382章

非主流清穿-第382章

小说: 非主流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住有利时机,研究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这要放在其他时候且得注意,一个弄不好,人家以为你在画圈圈。

    皇后身边的宫女太监,还真有几个识字的,大家也都知道了皇后现在对这玩艺儿略有兴趣。此时还在封建时代,弄一弄封建迷信那是流行趁势。宫里不少宫女、太监也跟着潮流玩了一把,这流行趁势的兴起,就有很多人跟着玩。反正大家本来也积存了不少此类知识,太妃太嫔们正是闲得发慌的年纪,本来就是要吃斋念佛的,现在弄点课余知识来丰富一下知识储备也是不坏的。

    皇后与皇帝的兴趣范围很广,几何、代数、天文、地理、绘画、书法形式各样。很多时候,他们两个的爱好大家跟不上,这封建迷信是很容易跟风的。

    由于时间的特殊性,皇帝是需要跟老婆商议事情的。比如,留下来的太妃们的处置工作,需要晋升的太嫔们的安置问题,还有,自家小老婆的居住问题。对了,还要通知一下,我要给你爹封爵:一等承恩公。岳父家本来就是伯爵,现在两个爵位不合并,但是有三个儿子,这个爵位承袭你有什么意见啊?

    这一天,胤礽又来了,看了一眼淑嘉看的书,笑道:“你倒用上心了。”

    淑嘉道:“得了点子闲,就看一眼,”以后要住的地方么,当然这话她没说出来,“我看你今天气色还好。”

    胤礽了了一桩心事,心情当然好,忙不迭地把年号拿出来与妻子分享。淑嘉当然说好,实际上,她对这些也就是听个热闹罢了。

    然后胤礽就说:“王嫔的嘉号,我定的是密'1',还有……”把几个弟弟生母的位份、称号都说了一回,淑嘉暗暗记住了。

    接着,胤礽就说了自家小老婆的封号,李甲氏就是“茂妃”,李佳氏则是“安嫔”。淑嘉问道:“她们两个册封,是在什么时候?”

    胤礽道:“明年三月以后,得把弘旦的册仪办完了再说。”

    淑嘉关心地问:“那弘晰呢?他已经成婚,也该能当差了,还叫他只顶着皇子的名号么?”

    胤礽当然想,不过:“缓一缓吧,老十五是他叔叔年又长,还没封呢!”老十六、老十七眼看着也大了,这一封,多少银子和佐领又出去了。银子不在乎,佐领,他在乎。

    这种心理,胤礽与康熙出自一辙。自家儿子当然要给好的,但是不幸却有其他人在抢夺资源,伤脑筋,真伤脑筋啊!

    ————————————————————————————————————————

    新年到了,一片欢腾景象,人人过得有盼头。

    正旦朝贺,蒙古各部又认了一回新主人,胤礽也大方地赐宴、颁赏。接着,皇帝热情地留大家多住几日:“太皇太后尊奉大典、皇后册封大典、皇太子册封大典在即,尔等可共襄盛举。”

    蒙古人很高兴,公款吃喝兼娱乐,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除了他们,文武百官也高兴,因为这一回大典,皇帝给大家都涨了点荣誉级别,发了点奖品。

    百姓也比较高兴,这一年,皇帝宣布,以前欠国家的税,都免了,还是用诏命的形式发下来的。

    罪犯也很高兴,因为新帝登基改元,大赦天下。当然,只是赦了死罪以下,如果您是反社会的死刑缓期执行又或者流放,那还是老实在大狱里蹲着吧。

    这样欢乐的气氛里,新帝元年的头两个月里,连续办了三件大典。

    太皇太后成为大清国的第二位太皇太后,待遇再升一级。

    接着,就是皇后册封大典。事实上,皇后陛下在正旦的时候已经在交泰殿里接受了诸福晋、公主、命妇的朝贺了。这一回,只是补办手续,却也隆重异常。跟重新娶个皇后,也差不多少了。亦祗告天地、太庙。

    皇后的各种制服、仪仗都已经全部备妥,对于朝服,淑嘉只有一个评价:“沉!”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其实吧,职位越高,衣服也越重。头上的朝冠比那套太子妃的朝冠沉多了!

    披挂上阵,脸上还要摆出得宜的微笑。淑嘉的侍妇,选的是满洲镶黄旗内的领侍卫内大臣傅尔丹之妻。侍妇,不要从字面上理解,以为是仆役,这其实是女宾、女伴,挺露脸的一份差使。

    一时之间福晋命妇济济一堂,石家闺女几乎在这里聚齐了。淑娴那里,蒋霆的调令刚下,要回来,还得等俩月。

    一切看起来,都那样的美好。

    当天下午,皇帝还亲赴坤宁宫里亲切地探望了皇后。据称,帝后两人进行了的谐友好的交谈。

    呸!谁这么说,淑嘉跟谁急。胤礽进了门,先是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打量着宫里的布置,一眼的沉思状。这就没开个好头!

    然后,他都没有进内室,在外间里跟老婆聊的天。说道:“旨意已经拟好了,明日就发,石文炳是一等承恩公……”

    淑嘉看得出来,他说得语调非(提供下载…3uww)常之心不在焉,表情也僵硬。眼睛不由自主地往内室瞟,警醒之后又马上扭回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挑明的是傻子!淑嘉装作不知道,如今还在孝期,且用不着这间屋子,她只是笑着说:“现在咱们俩倒靠得更近了些呢。以往我在家里,总在想,你现在在做什么?不知道渴不渴,有没有累着,现在哪怕能看着乾清宫的后墙,我心里也舒坦些。”

    胤礽勉强一笑:“这话说的,我不是一直都在么?白天看不看得到的,晚上就能回家。”

    淑嘉笑笑,起身给他整了整领子:“我总等着你。”

    胤礽离开了,他不能在老婆这里住,还守孝呢。

    淑嘉垂下眼,暗暗算着日期。次日,石文炳被封为一等承恩公。

    又数日,胤礽尊奉王嫔为皇考密嫔,允祐母戴佳氏为皇考成嫔,允祹母为皇考定嫔,允礼母为皇考勤嫔。发了证书,然后请他们搬家。成嫔是搬去跟儿子住,其他的都搬到了宁寿宫——与皇考贵妃等一起。

    至此,先帝遗妃问题算是解决了。宫中内外无不松了一口气,皇后也召集了慎刑司就之前为竞争出宫名额而暴露出来的各种治安案件进行了综合治理。被冤枉的予以平反,有错误的予以处罚,不偏不倚。

    然后,皇后动用了中宫笺表。

    当然,第一次动用笺表,要一说就成才好。为此,皇后与皇帝也是进行了事先勾通的,一开始是汇报了之前的不良现象,然后感叹:“也不怪她们,进了宫,要到三十才能放出去。能早出去一年是一年。”

    胤礽冷哼:“在宫里难道委屈了她们?”

    淑嘉把女孩子的处境说得很惨:“这一出宫就三十岁了,宫里呆了十七年,父母也许都不在了,兄弟都长得不认识了,如何过得好。这样的年纪,哪里还能嫁得出去?当年家里也有几个宫里出来的宫女教导我们姐妹规矩,就这么一直孤零零的,现在想来,我还觉得心酸呢。”

    此时,胤礽还在生气,再委屈也不能把皇宫弄得乌烟瘴气啊!

    淑嘉就提出了堵不如疏的办法来:“不如早些放她们出去,她们有了盼头,便不会想这些歪门邪道。过不几年,又有嫔母要被迎奉出去,到时候可别再闹了。早些放她们出去,她们会感激的,也会用心伺候。她们的父母会更感激皇上的恩典,更用心办差的。”

    这是德政,是新君上台要做的功课,胤礽向淑嘉表示:“这个主意好,你呈笺表,我照准就是。”

    为皇后造势,也是皇帝的目的之一。同时,先帝遗妃身边这些人,也实在是太闹腾了!心眼儿忒多,留在自己家里,想想就浑身不舒服,去了旧的,换上新的,正合他意。正愁没个正当理由辞退这么多人呢,这理由就送了来了。

    “好。至于空出来的缺,这开春了,内务府小选又开始了,不用多会儿,又补进来了。”

    “大善。”

    第二天,皇后上了笺表向皇帝表示:把宫女出宫年龄定到二十五岁吧。明面上的理由是因为三十岁之后出去,难嫁掉,一生凄凉,实在不是皇家仁慈的初衷。再者,这么多的女性不能为民族人口事业做贡献,实在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皇帝照准。

    这一回,真是后宫彻底的大联欢!人人都说皇后真是贤德宽慈,皇帝真是仁君。这是老百姓的口碑,实实在在的,基层群众说好。内务府强人们的女儿,一般都是求免的,入宫当差的,都是门路不那么通的。

    皇帝让当差,那就当差,这是规定,无可抗议。可是皇帝有了德政,大家高兴,那就是不因规定,而是发自内心了。

    皇后是个好人,大好人!

    好人有好报啊!

    皇太子的册封大典,大家办得可真是尽心尽力。淑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得可以开始执行下一计划了:病上一病!

    行了,皇后,你的好报暂时告一段落了,你不用装病了,你爹死了!

    淑嘉当时还在想,要怎么样才能病得自然呢?普通的风寒是不行的,倒是胸口闷、头疼是再高明的大夫也治不了的——只要病患坚持自己难受,这又不像流没流鼻涕发没发烧,一看即知。

    消息传来,她是真病了。

    哭得两眼发黑。石文炳是这个时代标准的封建大家长,严肃又有些刻板,但是,真是个不错的男人,淑嘉一时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她真的病了。

    卧病在床,胤礽自然来探望。淑嘉只是哭,心像被人一把按在了沸水里,烫得一缩。胤礽不太会安慰老婆,这种事情,他经历过,所以知道,这时候一切安慰都是徒劳的。只是默默地看着妻子,他也……头一次打量到了坤宁宫的内景。

    这里,就是我出生的地方么?就是我母亲死亡的地方么?那是怎样的一天呢?胤礽想把这里的一切都记在心里,又想马上逃出去。

    不对,我妻子死了父亲,我是来安抚她的。

    殊不知淑嘉心里正在作着斗争:要不要走下去?

    要!我得撑下去!

    “我……我哭出来就痛快了,你别担心,让我哭一哭,就好了,”说得断断续续的,“你有事儿,忙去罢,别耽误了。”

    这要是在东宫,胤礽怎么着也要留下来的。这会儿,他又坐了片刻,才起身道:“你不要过于伤感,我明天再来看你。”

    ————————————————————————————————

    皇后病了,病得很重,除了伤心过度之外,还头疼胸闷,御医死活诊不出病因来。

    接着,不知从何处起,有了某些奇(提供下载…3uww)怪的言论:坤宁宫的布局不利于皇后!

    太监甲:“坤宁宫的门儿开得偏了,正宫皇后正宫皇后,门都偏了,不利于皇后。”

    太监乙:“别胡说,这是大清国的规矩,听说啊,在盛京的时候,清宁宫的门就是这样开的,也没出什么事儿啊。”

    太监丙:“懂个屁!住那样的房子的皇后,你看过得好的?孝端文皇后,”左右看看,“没儿子!顺治爷的静妃,废了!太皇太后……也没生出来,还差点儿……”

    太监甲:“我想起来了,仁孝皇后……呃,”不可说不可说,“孝昭皇后住了半年就去了,孝懿皇后还没住上呢就去了。”

    宫女甲:“哎呀,皇后这样的好人,怎么能应了坤宁宫的风水呢?”

    宫女乙:“就是就是,这……门儿能改么?”

    通过太监宫女的嘴巴,八卦传播得后宫都知道了,然后,住在宫里的福晋也知道了。接着,又传到了宫外。

    上述行为到目前为止,倒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一堆没有科学精神的家庭妇女搞封建迷信。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皇后有两个妹妹,她们都嫁了,妹夫分别为皇帝的亲弟弟和堂弟。枕头风吹过了,不免犯嘀咕。

    然后,风声又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宫外福晋那里,接着,又传到了各自丈耳朵里。然后,又通过福晋传到了命妇那里,接着,命妇的丈夫就知道了。不少人就看到了机会。

    大学士李光地上书,坤宁宫的门开得很不好,不利于皇后。虽然顺治改建的时候反对意见没被采纳,但是现在,必须改过来了,已经有许多皇后惨遭此门祥瑞。原本在关外,未有全国的时候,开这样的门可以。现在已经成了天下共主了,国母怎么能走偏门呢?

    大家要适应形式啊!这是老天爷告诉大家,咱们很正!

    鬼话连篇!

    这是皇后的评价,她说了:“我没事儿,就是伤心过度,再休养一阵儿就好了。”嘴上说着,又皱眉抚胸,又发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