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 >

第303章

非主流清穿-第303章

小说: 非主流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两溜厢房,估摸着是作库房、宫女太监落脚等用。

    淑怡、淑惠都没带惯用的丫环进来,淑嘉就让红袖、玉妞带两个小太监负责她们的起居。淑怡、淑惠一路走,一路用余光观察,院落干干净净,显是打扫过了的。待进得屋里,里面的东西都是全新的,果然是没住过人的。

    淑怡有些局促:“姑姑,这院子还是新的,我们住在这里,合适么?”

    红袖笑道:“两位是主子的亲妹子,主子说合适,那就是合适的了。”

    玉妞招呼小太监把两姐妹的包袱捧了来:“姑娘们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奴才们不敢擅动,您看要怎么放?”

    淑惠道:“不过是几件衣裳首饰,各归各位就是。蓝色的蚂蚁首发包袱里是姐姐的东西,红色的是我的,姑姑宫里的规矩熟,看着办就好。”

    玉妞心道,十岁的小姑娘能说出这样的话,教养确是可以了。屈膝一礼:“嗻。衣裳就放到柜子里,您的放到左边、三格格的搁在右边儿,首饰也是一样摆放,可好?”

    淑惠点点头:“有劳。”

    红袖一直在观察,此时笑道:“格格们陪着皇太后主子一早上了,也该罢了,不如歇一歇,换身衣裳,主子那里也好传膳了。”

    两人听了忙起身,小太监已经打了两盆热水来,往盆架上一放又退了出去。玉妞与红袖两个上前帮着她们卸首饰,重新洗了脸。宁寿宫里走一遭,出了不少汗,淑怡脸上的脂粉也要重匀一下。反是淑惠,年纪还小,尚未化妆,省了不少事儿。

    两人换了身家常衣服,红袖一面帮着淑惠理衣服一面说:“主子在家里也不穿得太隆重的,姑娘们见亲姐姐,也不用拘束的。”又絮絮说着规矩、习惯,淑怡、淑惠都用心听着。

    不大功夫就换好了衣服,打开镜匣一照,该补妆的补妆,该梳头的梳头。上上下下都妥当了,红袖道:“这会儿到用膳的时候了,奴才给格格们引路。”淑怡与淑惠对视一眼,一人袖子里滑出俩荷包来。

    红袖含笑收了赏:“奴才就不客气啦。”玉妞等才上前接了荷包,齐道谢赏。

    淑嘉回来又换了一件大红缂丝的百子袄,头上的首饰也去了大半,连耳上都换了一对小巧的单珠坠子,正歪在榻上望着手边一个宝石盆景出神儿。她的面前已经准备好了膳桌,听到脚步声响,往门口看了过去。

    两个小姑娘也换上了家常衣服,一色半新不旧的大红旗装,小两把头,脖子上一式的项圈儿。淑嘉暗笑,大家子里都是一样的规矩,她在家的时候与淑娴也是这般,嫁到东宫,给年纪相仿的儿子们待遇也是一样的。

    扶着林四儿的手,青衿在另一边托扶着淑嘉的肩、背,淑嘉笑吟吟地到上首坐了:“传膳罢,你们坐。”

    姐妹俩一左一右地坐了,席面也一样一样地抬了进来。淑嘉道:“忙了一早上也累了,咱们先用膳,等会儿再说话。”

    淑嘉在自己家里没有丝毫违和之感,很有余暇观察自家妹妹的行止。两个姑娘显然是过关的,明年大挑,淑怡这条件应该是没问题的。淑惠……这样小,又这样郑重,如今看着这童稚的脸颊作大人状还能说“好萌”,等她再长大一点,如果依旧是这样一副面孔,未免就让人觉得无趣了。

    食不语。

    安静地吃完一餐饭,撤桌漱口洗手,一人一盏茶上了来,嬷嬷又来说弘晷要额娘。淑嘉无奈道:“不过是顿饭的功夫,他偏又闹了起来。带他来。”

    东宫里原是大家一起吃蚂蚁晚饭的,胤礽首发上班、三个学生要上学,能够交流的时间就是这晚饭。淑嘉尽力让早饭也能聚餐,虽然人少了一点,到底是让她给拧了过来。弘晷虽小,却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突然让他自己吃饭,他又听不大明白道理,委委屈屈,饭也没吃几口。

    过来的时候,弘晷还嘟着嘴。淑嘉侧过脸一笑:“还不见过你姨母?”

    淑怡淑惠都站了起来。

    弘晷眨了眨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满是好奇,像是把委屈给忘了。粉嫩嫩的小姑娘确实更吸引人,软趴趴地走到姨母面前,意思意思地抱拳:“给姨母请安。”这动作由幼儿做起来很是有趣。

    淑怡淑惠还不能先上前掐他的小肥脸,还得还了礼才行。

    行礼毕,弘晷有点恋恋不舍地看了两个小姑娘一眼,又复把表情调到可怜这一档:“额娘~”

    “过来罢。”

    淑怡淑惠旁观了弘晷那堪称幼年土匪的行动力!嗖地冲到榻前,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先爬踏脚再爬矮榻。这股劲儿好眼熟!

    趴到母亲的大腿上,让她轻抚着背,小土匪高兴了。

    淑嘉捏捏儿子的后脖子,转问妹妹们:“屋子还合适么?”

    “很好。”

    “你们在这里要住上一阵子的,不合适就早些说。”

    “并无不妥的。”

    “唔,在我这里不必拘束,出了这个门儿守礼就成了。往后咱们天天要到宁寿宫去的,除此之外倒不用费心。正好,你们也看看这宫里的规矩。”

    两人齐声称是。

    一会儿功夫,弘晷的肚子开始叫了,小土匪很理直气壮:“额娘,饿~”

    小祖宗的饭马上送了上来,淑嘉看着儿子拿着小勺子自己吃饭,很是欣慰:“慢点儿,没人跟你抢。”

    弘晷吃饭的当口儿,淑嘉又问了些家中近况:“阿玛额娘还好么?玛法去后,我竟没见着额娘几回,更不要说阿玛了。”

    姐妹俩一一答了,淑嘉发现这两人极有蚂蚁眼色,淑惠虽首发是让着姐姐先答,淑怡也有意地让淑惠多回答几个问题。

    “你们在家里都学了些什么?”

    听到这一句,淑怡、淑惠精神都是一振,戏肉来了!尤其是淑怡,明年就是大挑了,这大约是姐姐在考查她了。淑怡先答:“《女四书》、《四书》都是通讲过的,诗词也是读过一些的。”

    淑惠道:“我没有姐姐读得多。《四书》尚未读完。”有点沮丧,据说上头坐着的这个姐姐比大姐差几差,居然是一起读书的。

    “还是江先生教的么?”

    淑惠道:“江先生年纪大了,换了姚先生来。”

    “针线呢?”

    “随着姑姑们学的,衣裳还做不出,荷包、鞋袜倒是能胡乱应付几针的。”淑怡回答得很保守。

    说到姑姑们,淑嘉想起来了,吴姑姑她们几个年不过四旬,还能教得动学生,自己这里的红袖她们几个出去了就是抢饭碗了。“姑姑们的道理都是极有用的,可有用心听?”

    弘晷吃完了,有点儿悃想趴桌。淑嘉拍拍他:“起来走两步再睡。”

    嬷嬷们上来抱起弘晷,把他放到地上,看着他转圈儿。

    淑怡道:“打从开春起,嬷嬷们就教导宫中规矩了。”

    话一说完,就发现她姐姐不说话了,屋里很是安静,只有弘晷踩在地毯上的钝响,格外地惊心。

    淑嘉吐出一口气:“你们都去写一页字给我看看。”

    紫裳走过来引两个小姑娘到了淑嘉的蚂蚁首发书桌前,两池墨是早就磨好了的,纸也铺开了。两人互看一眼,暗暗给自己鼓劲儿,提笔运力。

    等她们写好了,弘晷也走得乏了,已经被抱去睡觉了。淑嘉一眼看过去,女孩子的字都挺工整:“倒也罢了,”笑着招手,“过来坐。”

    太子妃仿若皇太后,一左一右各坐一个“逗我玩哄我开心”的人。一手拉着一个妹妹,淑嘉笑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原是因为我独个儿在宫里有些闷,上头恩典叫娘家人来陪,可惜额娘不方便进来,就叫了你们两个。我还怕你们来陪我会误了功课,尤其是三丫头,明年要大挑,误了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现在看来倒不必担心了。”

    淑怡亦笑道:“怎么会误事儿呢?昨儿姑姑们还说,能进宫来看看是福气,经您指点,可比在家里胡乱学着强多了。”

    “这张嘴是怎么长的?”淑嘉打趣她,“这样会说话?”

    “那你们就安心住上一个月。”一锤定音,三姑娘、四姑娘开始了震憾的生活。

    —————————————————————————————

    宫里不是那么好住的,这是淑怡、淑惠进宫之前就有的心理准备,然而事实永远比传说更震憾。不亲身经历,你是不会觉得每天早起请安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宫里的生物钟永远比宫外早两刻钟,她们姐姐那个孕妇,作息时间也是这宫中标准时间。

    她们还要比姐姐再早起一点儿,最好能在姐姐刚刚穿好衣服还在梳头的时候过去。头一天,她们就有点儿晚了。住在宫里头一晚,兴奋一点是正常的,夜里没睡好起床当然受影响。

    等她们赶到的时候,淑嘉已经收拾完毕等着开饭了。两人见弘晷都被抱了来,脸上一热,匆匆上前行礼:“我们来晚了。”

    “坐罢。”

    这顿点心吃得就有点儿食不知味了,用完点心,就是去请安的时间了:“皇太后祖母这会儿该起身了,你们随我再去看看。”

    太子妃一向步和请安,最近因产期将近才被强迫乘辇。两个小姑娘就没这个待遇了,一左一右步行。

    “这宫里你们要打交道的也就是这些人了,多看、多听、少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回来问我。不论尊卑,她们都是长辈,要记得恭敬。”宫妃们都是宫中久居的人,一举一动都带着这宫里的味道,放到这个环境里去学习那是再好不过了。

    到了宁寿宫,她们自是最早的一拨,有时间在皇太后那里多留一点印象。皇太后依旧很高兴,她就少有不高兴的时候,对着妹妹夸姐姐:“太子妃是极好的一个人,日日头一个过来……”

    淑怡淑惠听了暗暗吃惊,她们姐姐嫁了八年有余了吧?天天如此?

    淑嘉却道:“守孝道是本份,早到片刻,还能多占点儿便宜。”说着拈了盘子里的云片糕就咬了下去。

    淑怡若有所悟。

    接着,宫妃们也陆续蚂蚁首发到了,九福晋、十福晋、十二福晋等宫中福晋也到了。淑怡、淑惠被问了几句:“可还住得惯?”就被放到了一边听宫中女眷们八卦。慢慢就品出味儿来了,机伶爽快如宜妃是最受欢迎的,佟妃、德妃以其善解人意而为人所喜,十福晋蒙语好与皇太后能聊得上,王嫔等汉妃只好当布景板。

    回到东宫,淑嘉先不忙着叫她们离开,而是点评今日见闻。

    淑怡道:“人各有所长,扬长而避短。”

    淑嘉又问淑惠:“你呢?”

    淑惠一愣:“凡事直道而行哪里都能去得,”犹豫了一下,“譬如二姐姐待皇太后孝心可鉴,皇太后自与二姐姐亲近。”

    这个二姐姐听起来真是让人百感交集,淑嘉问淑惠:“直道行?怎么行?孝?早去就是孝了?”

    淑惠努力想:“晨昏定醒,承欢膝下。”

    “就这样了?譬如今日,咱们早到了一刻钟,要是咱们都不会蒙语,还能与皇太后瞪一刻钟的眼不成?皇太后喜听浅显易懂的话,你要咬文嚼字,是与她上课了么?皇太后喜(3UWW…提供下载)欢与人聊天儿,你闷声不响,叫她逗你玩儿哄你开心么?这样皇太后还会欢喜么?”

    淑惠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可以说,以前只要她出现的地方,她就是小姑娘里面不容被忽视的存在,如果是寿宴,她只要出现了,规规矩矩行个礼道一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就静听夸赞,接着谦虚一下就好。再没有考虑过别人会不会不喜(3UWW…提供下载)欢的问题,因为笃定这样做是对的。现在被这一问,整个人都愣住了。

    “虽是接你们来玩的,功课也不能拉下了,都能写几页字再开饭。”

    两人在淑嘉的书房里写字。

    红袖去看了一回又回来,小声对淑嘉道:“主子,四姑娘有些心不在焉的,您这样说,是不是惊着四姑娘了?”

    淑嘉抿嘴一笑:“我额娘才不会把闺女教得经不住事儿,惊一惊才好。”石家的家教,别的不说,坚韧这一条那是必有的。

    写完字,淑嘉也不再看,招呼两人吃饭,直到吃完了才说:“你们都在想事儿,还叫我看出来你们在想事儿了。心里有事儿,要学会先放一放,”一指红袖,“三丫头明年要大挑的,规矩也不能废了,家里的姑姑们是好的,我这里的却也不差,今日起叫她给你讲规矩。家里的姑姑们出宫日久,宫里有事情与往年也不大一样了,正好叫她说给你听。四丫头的书还没学完,今儿先温书吧。”

    分派完毕,淑嘉与红袖分别当人老师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