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小宅门 >

第118章

小宅门-第118章

小说: 小宅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瞧见什么了?”
    金林氏道:“前儿一早,我去木鱼菜场。那菜市口不是有间米铺么,方记米铺,你可还记得?”
    方记米铺,是金家常去的店铺,多数时候,金林氏都爱买他们家的米,金秀玉做姑娘的时候也经常光顾。
    金秀玉当然记得,而且她还知道,这家方家米铺的东家,就是那个向李家求娶柳弱云的方老爷。
    “怎么?”
    金林氏神神秘秘道:“前儿我去方记米铺,瞧见了柳氏的那个丫头。”
    “莲芯?”
    “可不就是叫莲芯的。我那会儿正问伙计称米,就见莲芯和米铺东家方老爷说着话儿过去。冷眼瞧着,还像是莲芯在嘱托方老爷,一个米铺老板对一个小丫鬟客客气气的,岂不是很奇怪么?”
    金秀玉也觉着事有蹊跷。
    不错,莲芯曾是柳弱云的丫鬟,但如今她已经赎了身,是自由人,即使当日得知她那表哥表嫂是得了柳夫人的授意,那也同柳弱云无甚干系。
    然而,前不久方老爷才向李家问了柳弱云的赎身价钱,如今又跟莲芯见了面。这其中定有古怪。
    金秀玉庆幸,亏得她有言在先,柳弱云必须受完罚,才能出府。这会儿,既然又有奇怪之处,自然是要查一查的。
    这事儿,她记在心里,等着回头让真儿再派人去打听。
    母女两个又说了一些闲话,直到真儿进来,才停止。
    金秀玉见真儿笑眯眯地背着手,便问道:“有什么喜事不成?”
    真儿笑道:“正是一件喜事呢!”她从背后拿出手来,递上来一只信封,“瞧,大少爷来信了!”
    金秀玉顿时又惊又喜,忙抢过信来,正待拆开,突又问道:“老太太可知道?”
    真儿摇头道:“府里刚接到信,主子们却一个都不在,便给送到这边来,我接了信,头一个便先来报给少奶奶了。”
    金秀玉道:“你怎么也糊涂了,这样的喜事,自然该先让老太太知道才是。”
    她一面说着一面便下床,金林氏赶紧替她披外衣、穿鞋子。
    真儿是丫鬟,哪里能让她做这些事,赶忙接过手来,一面回答着:“少奶奶是口不对心,难道不是想着第一个看到大少爷的信儿么?”
    金秀玉笑道:“鬼丫头,还不快扶我去老太太那边。”
    真儿脆生生应了一声,扶着她出了屋。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清明时节
    金秀玉进屋时,老大太刚巧才醒,青玉正替她/炫/书/网/整理最外层穿的罩衣,另有一个小丫头替她拢着头发。
    人逢喜事精神爽,金秀玉自己都没发觉自个儿脸上已经是满脸春风。
    老太太只瞧了一眼,就晓得必是有喜事了。
    果然,金秀玉给她问了安之后,便说了李承之来信的事。
    老太太也是又惊又喜,道:“当真?快与我瞧瞧。”
    金秀玉将信封拆了,抽出叠得齐整的信纸递上去。
    老太太接过信纸,展开后发现有两张,先看了第一张,第二张只是略扫了一眼,便说道:“人老眼花,字也看不大清了。豆儿,你来瞧,念与我听听。”
    金秀玉伸手接了过来,正待念,却见那抬头是“豆儿亲启”四个字,顿时明白这是李承之与她的私信,老太太哪里是人老眼花,分明是目光如炬,调侃她来着。
    “奶奶!”她撅了嘴嗔怪。
    老太太摆手道:“奶奶跟前有什么好掩藏的,少年恩爱夫妻,正应该如此。信里头说的什么,念与我们听听?”
    金秀玉不理会她,将信纸折叠了,贴身收好。
    李承之给老太太的信里先问了老太太的平安,然后说了他自己的近况。他是二月里走的,陆路转水路,走了大半月,到了海边某州,休整、进货,三月里才出了海。信是出海前一天写的,快马兼程送回来,也今日才到。
    看完了李承之的信,老太太和金秀玉二人心满意足,在金家院子里多逗留了一阵。
    外头的粥棚已经都施粥完毕,下人们便收拾了东西,到金玉巷来同主子们汇合,上了车马,回西市府里头去了。
    如今虽是春季,天儿还没真正暖和起来,早晚都凉,日头下得也早。
    一行人回到府里的时候,大门外已经挑起了灯笼。一听说主子们回来了,大厨房立刻做起晚膳来。
    春云和秀秀是在西市施粥的,这会子两张小脸都红扑扑,透着兴奋愉悦。
    “少奶奶没瞧见,咱们家施粥,老百姓们都说李家是淮安头一户积善之家,年前大少爷便已在城外设过粥棚,如今咱们家又施粥赠衣,好多人都说咱们家是他们的大恩人呢。”
    春云做了善事,受了别人的感激和夸赞,心里头高兴,一见金秀玉和老太太回来,便喋喋说起来。
    李家乐善好施的名儿,如今算是全淮安都传遍了。
    用过了晚饭,回到明志院,屏退了丫鬟们,金秀玉独自一人坐在灯下,才展开了丈夫的来信。
    信中寥察数语,却有数不尽的缱绻关怀之意。她只觉心头温暖,甜蜜浓郁化不开。
    少年夫妻,果然是经不得分离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今夜,她将这一纸信笺贴在胸口上入睡。
    眼看着到清明了。
    今儿的天也高,万里无云的,天气也暖和了许多。
    金秀玉托着后腰站在廊下,瞧着春云往屋檐上插柳条。
    她系了一条葱白葱绿的高腰襦群,披了件鹅黄色的外衫,肚子愈发地大了,又挺又尖,人人都说会生儿子。
    她如今吃的多,一人吃两人补,身体比起前几月可发福了不少,脸蛋都圆了,显得肌肤莹白如玉,整个人如同满月一般。
    满头的乌发,就用簪子松松地挽了,只插了一朵浅绿色的珍珠缀纱的花儿,耳垂上明晃晃两颗珍珠,愈发衬得人俏生生,倒是比未怀孕时更多了几分柔媚的味道。
    春云正踩了梯子上去,手上举了一根鲜嫩的柳枝往屋檐上插。底下三个小丫头替她扶着梯子,嘴里头不住地叫“小心”。
    金秀玉仰着头,笑眯眯地看着,眼睛如同月牙儿一般,颊边深深两个梨涡。
    春云终于将柳条插了上去,欣喜地叫着“好了!好了”,手脚轻快,一溜烟就从梯子上滑了下来,往金秀玉跟前一站,笑得一脸春光灿烂。
    她拿手一指,高声道:“少奶奶瞧,我插得多好看!”
    金秀玉也笑道:“有那么多小厮不使唤,偏要自个儿上去,若是摔了,瞧你怎么哭呢!”
    真儿附和道:“她就是爱淘气,粗手粗脚的,摔了也不打紧。”
    春云如今对她的调笑是没有半分在意了,只“嗤”了一声,对金秀玉笑道:“少奶奶可都收拾妥当了?咱们这就出门去罢!”
    金秀玉点头道:“你派个人去长寿园那边,瞧瞧老太太和阿平、阿喜都好了没。”
    “哎。”春云高声应了,找了人去。
    金秀玉扭过头来就跟真儿说道:“老太太还是舍不得阿平阿喜两个,拖到今日,总算是松了口了。”
    真儿点头道:“可不是,年前就说分院子,从过年拖到元宵,从元宵拖到春分,到了今日,才算是点了头。等过了今儿的清明节,阿平阿喜两个就该领着人到自个儿的院子去住了。”
    这事情前前后后拖了几个月,老太太总说天气还冷着呢,等暖和起来再说,如今总算是放手了。
    本来早就替李越之和李婉婷各自准备了院子,李越之住的是槐院,李婉婷住的是竹院,都是因院子里头的槐树和竹子取名。
    金秀玉当时还笑呢:“松竹梅三君子,竹君何等清奇傲骨,不料竟将被阿喜这大俗人给玷污了。”
    那会儿李婉婷还不依呢,又怨嫂子取笑她。
    今儿是清明,依着往年的旧例,李家一家子是要出城去扫墓,又要去家庙上拜祭祷告,一来一去,也就做了踏青之行。
    商行也放假,李越之不必上差。
    一大早,李家便套了马车,一家子出城去也。
    金秀玉如今胎很稳,马车少许颠簸,一点也无碍的,况且真儿、春云等人都在马车上铺了厚厚的毡子,又特意叮嘱车夫驾车要稳,因此老太太也放心得很。
    李氏一族的先人们都葬在一处,其余几房自然也是要去扫墓踏青的,因此等到出了城,四房的车马都已经汇聚到了一起。前后拉开也能有一里地,这才是真正的浩浩荡荡呢。
    官道两旁的其余行人,都对李氏一族的繁盛赞叹不已。
    李越之如今已经不坐车了,骑着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行在队伍之中,小小年纪竟已经有了玉树临风的雏姿。看的李婉婷眼热不已。
    她原本也是想骑马的,连骑马装都穿上了,却被老太太和金秀玉勒令,换了端庄的衣裳,只许坐车,不许骑马。
    还不是因为今儿出城人众多,她一个大家闺秀,可得注意着仪态才成。
    李婉婷没奈何,不愿同老太太坐,如今也嫌她罗嗦了,便跟嫂子金秀玉同坐了一辆。于是车里头,便是金秀玉、她,还有真儿、春云,再加上一个银碗。
    金秀玉刚进府的时候,银碗还是个貌不惊人、瘦瘦小小的小丫头,如今也长开了,不过跟李婉婷这个主子不一样的是,她不做事的时候总是文文静静的,倒像个小家碧玉的模样。
    金秀玉就正指着她对李婉婷道:“你瞧,银碗比你还像个小姐呢。”
    李婉婷这会儿正歪靠在软榻上,因着姿势的缘故,衣裳也有些扭了,她撇嘴道:“这是在车里,谁也瞧不见,何必做那些个周正模样儿,松快些不是更好?”
    金秀玉拿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十分无奈。
    她撩起车窗的帘子,放眼望去,见官道两旁原野青翠,树枝上都抽着嫩绿的芽儿,行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好一派乐游原的景象。
    李越之正骑着雪白的马儿,得得得得从车窗边经过,她叫了一声,小伙儿放慢了速度,与车子并排而行。
    “嫂子叫我何事?”
    他微微侧过脸来,一双桃花眼显得有些狭长,鼻梁下巴都显出了一些英挺的轮廓,阳光打在他脸上,竟像暖玉一般。
    这孩子越长越像他哥哥李承之了——金秀玉赞叹一声,小小地思念了丈夫一把,忍不住便起了一丝调戏的心思,开口道:“阿平你瞧,这春光明媚,多好的景色,不如赋诗一首,以增游兴如何?”
    李越之脸色微微一僵。
    金秀玉和真儿、春云,还有歪在榻上的李婉婷,便忍不住想笑。
    正在这时候,还真有行人吟起诗来,远远地传过来,还有其余行人赞美的声音。
    李婉婷道:“阿平也跟着师傅学了好多年的学问,肚子里的墨水可不比人家少,便是眼下做不出来,吟诵一首古诗也是可以的。”
    李越之本来就对诗词歌赋无兴趣,这会子见金秀玉和李婉婷都期盼地看着他,便只得硬了头皮,吟了一首前人的诗。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他是少年如玉,乌发红唇,白马银袍,富贵锦绣。
    眼下吟了一首诗,虽不是自己所做,但声音清朗,温润悦耳。
    金秀玉和李婉婷都扒着车窗望去,果然有几家年轻的小娘子,往这边望了过来,见了吟诗的是这样一个美少年,竟真有腮边泛红,欲语还休之态。
    李越之也发现了投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一张俊脸也泛起了酡红,现出窘态来。
    金秀玉和李婉婷正想看他这般模样,不由都捂了嘴,嘻嘻笑着。
    正是少年气盛,自尊心强的时候,李越之立时便瞪起了眼,脸也板了起来,反而惹得姑嫂两个愈发莞尔,连着真儿、春云和银碗也都偷笑。
    一车人正笑得欢乐,忽然一个男人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嫂嫂好兴致!”
    金秀玉倏地收了笑容,扭头一看,只见一匹棕色马儿得得赶上来,马上一个男人穿了月白的长衫,眼带桃花,灼灼逼人,果然又是李勋这厮。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柳弱云的身世
    金秀玉对李勋这人,实在是很微妙的心态。
    他几次三番的纠缠,自然让她生厌;不过他也三番两次吃了李越之和李婉婷的亏,不是挨打,便是淹水,倒也可怜的很。
    如今觉着,这人心术不正,又无德无能,不过就是顶了一层好皮囊,投了一个好身家,这才做了准安城中闻名的无赖儿、纨绔子。尤其被李越之和李婉婷整了两次之后,金秀玉对他便没了惧心。
    李勋巴巴地赶上来,就是为了看金秀玉,这会儿见她脸如满月,眼似月牙,那一对梨涡明晃晃,他心里头就像有把钩子,一勾一勾的。
    “勋问嫂嫂好。”
    金秀玉见了他那涎皮的笑脸,立刻又想起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了的贾瑞,忍不住就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