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行仙路 >

第6章

行仙路-第6章

小说: 行仙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周行倒松了口气,这些事他自xiǎo会做,并不太排斥。只是心里仍然有些淡淡的不满,毕竟他心中想的是修真,如今却说还要做一年的杂事,白白耽误了时间。

    “莫要胡说!”李均脸sè微变,冷声道:“这是祖师传下的规矩!你第一次,尚且原谅,若以后再胡lun说话,定不轻饶!”一直淡然的白衣青年,竟说出了这样重话,吓得秦志远连忙敛口不语。

    “华云宗没有俗世宗mén那么多规矩,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尊师重道!”孟天宇提醒道。

    “是。”周行和秦志远同时应道。

    下山的路走的极快,没一会儿功夫,已经到了山脚与山腰间的一块平坦之地,上面建着一间不大的木屋,附近是一块土地,里面栽种了一些huā草,即便长期在乡间生活过的周行,也一个不认识,不过从那空气中闻到的huā草气,却让jīng神为之一振,一想便知不是凡间之物。

    “你们在这里先等着。”李均说完,与孟天宇一起走向木屋。

    在接近木屋时,两人同时停下,恭声道:“师尊,弟子回来了。”

    片刻,“吱”的一声,木mén缓缓打开,一个白须老者慢慢走出,他一身朴素的青袍,面容和蔼,倒像一位普通的老人,只是神sè间含着一股淡然的气质却令人不敢xiǎo觑。

    白须老者盯着李均和孟天宇,淡笑道:“回来便好。”

    接着望向一脸紧张站在远处的三人,微微点头道:“这次能找到三人,算是不错。你们三人过来吧。”最后一句显然是对周行三人所说。

    三人犹豫了一下,走到近处,心下慌张,皆是不敢多言。

    白须老者首先看向了那六七岁的男孩,少顷,赞道:“资质不错,年龄极佳,非常适合修真。这是谁找到的?”

    听到老者的话,孟天宇不由一喜,答道:“师尊,是弟子。”

    “嗯,辛苦你了。这里是洗髓丹两颗,算是你这次的奖励,回去吞服,争取早日突破到练气中期。”白须老者手一挥,一只rǔ白sè的yù瓶凌空缓缓飘浮到浓眉男子近前。

    浓眉男子脸上浮出狂喜之sè,一把抓住yù瓶,jī动的躬身,道:“多谢师尊,那弟子先告退了。”

    “这孩子就由你送去山下做外功,月后再传授他入mén心法。”白须老者吩咐道。

    “是!”孟天宇拉着男孩快步离去,似有些迫不及待。周行心中一动,这洗髓丹应该是比孟天宇送的jīng力丹好了不知多少,否则也不会让他如此。那xiǎo林子让他吃的到底是什么丹呢?或许还比不上jīng力丹吧。

    随后,白须老者目光投向秦志远,周行抬眼,用余光一瞥,发现白须老者眼里竟散发着光芒,一看之下全身都不由颤栗,心下胆寒,连忙低下头。

    白须老者望着秦志远的时间远比先前长的多,眼里的光芒不断的强盛,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而秦志远却浑身开始哆嗦起来,似要摔倒在地。

    “师尊!”见此,李均骇然,大声叫道。

    白须老者好像一惊,眼睛闭上,眸子里的光芒消失不见。秦志远满头大汗,脸sè异常苍白,惊惧的望着白须老者。

    好一会儿,白须老者睁开双目,脸上显出既惊又喜之sè,隐隐还有一丝羡慕。

    “师尊,发生了什么事?”李均连问。

    白须老者看向李均,大笑道:“你这次立了大功,这少年的资质非凡,为师此生仅见,待为师请教师叔后,再给你奖励。”

    “师祖?”李均吃惊起来,望了这油头满面的少年一眼,旋即大喜不已。

    周行还是低着头站在一旁,忽然,他感觉到注视他的目光,仿佛整个人赤luǒ在这目光面前,jīng神顿时一紧,明白是白须老者在用“仙术”对他测试,他理解能力向来不错,只一想,就猜测是和晶石圆盘差不多的效用。

    半晌,白须老者收回了目中的光芒,沉yín片刻,古怪道:“此子资质时有时无,到是奇怪。李均,你可对他测试过了?”

    “师尊,他的资质虽然不算好,但还可以入宗。”李均回道。

    白须老者想了想,点头道:“既如此,你带他去做外功吧,月后也传授心法。至于这少年我先带去给师叔看看。”他指向秦志远,秦志远被老者一说,吓得浑身又是一抖。

    李均应了声,拉着周行,快步离去。

    走得较远时,周行回过头,只见木屋外一个人影也没有,秦志远和老者早已消失不见。

    。。

    



第一卷祁云一年第八章外功     祈云峰,是华云九峰之一,是四大长老中祈云长老所在分支,每一任长老都会更名为祈云真人,其它几峰也是如此。祈云峰内,共有数百位弟子,其中首代弟子只有数人,二三代弟子也不过数十人,其余皆是四代弟子。

    每过数年至数十年,四代弟子都会出去找寻新人,延续mén派香火。而新入mén的弟子,基本都要做外功一年,才得以成为正式弟子。

    而外功,是用来磨炼心志,耐力和体格。祈云峰的外功,通常是耕种,洗衣,做饭,挑水,劈柴,等杂活。每日都会分配任务,完成后方得以休息。

    “周师弟,这外功虽说辛苦,但是只要坚持,也没什么困难,日后你要好好努力。”下山的路上,李均简单的说了一些mén派之事。

    “等一月之后,我会来传授你修炼心法,其间若有什么事,便找这里的主事的师叔。”没过多久,两人已经到了山脚,李均指着前方的一处大点的木屋,道:“那里就是主事师叔所在了,若我料没错,应该还是夏师叔。我提醒你一句,夏师叔本是第三代弟子,因为早年修炼不甚,丹田被废,再无法练功,是自愿来这里的。所以,你千万不可去请教夏师叔练功之事,以免引起他的痛处。”

    “我知道了。”周行认真的点点头,心道,看来修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不多时,两人来到木屋前,mén是半敞开着,屋内,一位头发半白,脸上布满皱折的老者半仰在椅子上,一副睡着了的样子。

    两人的脚步声好像并没有吵醒老者。

    李均见此,眉头不由一皱,不过想了一下之后,偏头对着周行xiǎo声道:“夏师叔没有了真元,所以身体不太好,你以后有事,若不急,就尽量多等一会儿。”

    周行轻“嗯”了一声,目光打量着老者,这老者与师尊那饱满红润的样子完全不一样,面sè枯黄,皱纹深陷,仿佛和俗世那行将入木的老人差不多。这让周行想起了父亲,若是有一日,爹也变成这样,没有自己在一旁照料,那会如何?

    他心中莫名一痛,暗暗发誓,自己定要修真有果,早日出去陪伴父母。

    一声重重的咳嗽令周行一惊,这才发现夏师叔已经醒了过来。老者微眯着眼睛,缓缓的坐起佝偻的身子,瞅了两人一眼,声音沙哑道:“你是李均吧?好多年都没见你,终于长大了。”

    “呵呵,夏师叔还记得我,身体应该还安康吧?”李均微笑道,并没有像见师尊那样恭敬,而是一种随和的态度。

    “咳,老了,没几年日子能帮师mén做事了。”夏师叔叹然道。

    “夏师叔说的是哪里话。”李均并不在这话题上多说,用手指向周行,道:“这是新入mén的弟子,这一年外功就请夏师叔劳心了。”

    周行机灵,等李均说完,立马上前躬身道:“弟子周行,见过夏师叔。”

    老者淡漠的应了声,似乎对周行恭敬的态度无动于衷。

    “夏师叔,那我就先走了。”李均又朝周行道:“周师弟,月后再见。”

    说完,化作一道白影极快的离去,看得周行又是打心底羡慕和渴望。

    “你今年多大了?”夏师叔缓慢的从桌上hōu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边拿起máo笔,沾了墨,边问道。

    周行回过头,答道:“弟子今年十三,再过三月半便成年了。”

    “周行,十三岁零八月,入华云宗祈云峰。”夏师叔翻开册子,写下这句,落了时日。然后又拿起另一本册子,翻看一阵,半晌,才沙哑道:“以后你单日挑水十担,双日则砍柴一框。另外,你可认字?”

    “认得一些。”周行不敢把话说满,他可见过那符纸上的字,完全不认识。

    “这便好,这单子上有详细内容,自己看去。”hōu出一张纸单,递给周行。接着,又从一旁的柜子中,拿了一块金属制的xiǎo牌,和一套衣服,也递给了周行,道:“这是你的令牌和衣服,以后若无事,莫要来打扰我,你去吧。”

    周行接过两样东西,朝着夏师叔一躬身,便向外离去。

    祈云山脚非常宽广,视线遥不可及的远方,才是极其模糊的山影,是其余八峰。周行一眼便看见不远处有一些房屋,猜测便是住房,于是走了过去。

    近前,这些木屋都相差不大,大约有五六十间之多,已经有少数人在其中走动,看到周行走来,都没有上前打招呼。

    周行无奈的耸耸肩,按着xiǎo牌上写的号码,没一会儿功夫,便找到自己的住处。屋内颇为简陋,不过周行从xiǎo在乡下长大,倒没觉得有何不妥。

    看了看外面的天sè,有些暗了,按理说在白水镇的话,这时天应该已经黑了,而这里才渐渐入夜,“莫非这华云宗不在凡间么?”周行惊讶之极。

    此时,周行已然乏累不堪,这短短的一天,发生了太多他难以置信的事,现在一坐在huáng上,顿时便觉得困意涌来,再也坚持不住,于是索xìng把一切放在一边,躺在huáng上,沉沉的睡熟。

    一觉醒来,已经大天亮,周行舒坦的起身,换上了华云宗的衣袍,再打水洗了脸,拿出单子看了起来。

    单子上记的非常详细,把每日里在哪里打水,哪里吃饭都记得一清二楚。今天正好是单日,他所要做的就是从一里外的水溪里挑十担水到附近的一个水池,至于水池里的水,又会有弟子挑到地里浇灌,这期间别想偷懒,他必须把那金属xiǎo牌随身携带,那金属xiǎo牌的作用,不仅是房间的mén号,更是可以记录挑水的次数,挑水的多少,当真是不可思议。

    周行拿出金属xiǎo牌,有些不信,这种令牌,在俗世找个铁匠,要多少就能打多少。

    厨房,这时已有与他一样要做外功的弟子做好了饭,而吃饭的人却仅仅是这些做外功的新人,打听之后,周行才了然,正式弟子,大多都到了辟谷境界,不再需要吃东西。这样一来,周行心中羡慕更深了。

    随后,周行找到扁担,问清了路,朝着一里外的xiǎo溪走去。

    路上经过一片密林,用了大约半刻钟,便见一条清澈的xiǎo溪出现眼前,溪水下是软软的水草,圆滑的鹅卵石,偶尔清晰可见游鱼浮过。

    周行有些欢喜,情不自禁的把手伸入水中,觉得冰冰凉凉,极是舒服。

    接着,周行打起两桶水,架起扁担,这担水对于他来说有些沉重,而且稍微不注意就会让水洒出。周行沉yín一下,从附近找来两片比巴掌还略大的树叶放在水桶里,树叶飘浮在水面上,防止水洒出。

    担起水,周行便开始朝回走,由于担着水,他走得非常缓慢,肩膀被压得有些发痛,地上甚至出现了较深的脚印。

    深吸一口气,周行咬着牙,尽量加快脚步。

    然而没过多久,周行只觉得肩膀越来越痛,呼吸越来越重,全身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他放下水桶,大喘着气,休息起来。片刻后,感到力气恢复了一些,又挑起水桶,继续回走。

    就这样,走一段路休息一阵,周行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满头淌下汗,背心已是一片湿润。这一里路,他休息了七次,用了半个时辰,才堪堪到了水池。

    周行把水倒了进去,心下狂松一口气,脸上流lù出一抹胜利的笑容。

    另一边,一个白净的少年同样挑着扁担走了过来,看了周行一眼,也未说话,利索得从水池中打起一担水,脚步极是轻快的转身离去,似乎这担水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负担。

    这一下,周行顿时傻了眼,他耗了好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挑了一担水回来,而这个少年好像比他还要xiǎo一两岁,竟然这样轻松!

    “他既然也在做外功,肯定和我一样,是刚加入来的新人,难道是天生力大?”周行想不出原因,只能这样认为。

    无奈的叹了口气,拿起扁担,周行再次朝xiǎo溪走去。

    第二担水,比刚才累上许多,肩膀越来越痛,力气像是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