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灵山 >

第143章

灵山-第143章

小说: 灵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振衣笑了,收起医方道:“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来验证一下而已,我医方中开的几味灵药,别处难寻,但是东华门太牢峰药田中却是有的。”

清风微微动容:“原来你是在试验推演之道,到我这里来练手?”

梅振衣:“哪敢拿仙童练手,不过另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对薛怀义用的法术,与我所学鞭法中的一招绝技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手法却高明多了。”

清风:“算不得高明,我毕竟是金仙。你说地那一招绝技,是不是你那天抽灭心猿的鞭法,我也很感兴趣,教我好不好?”

他竟然要学梅振衣的打猴鞭,见梅振衣不答话,又说道:“也不让你白教,既然是从药方引起的话题,就说药。我知道你在炼制九转紫金丹,自己找了一些药,丹霞派又送了一些药,剩下的,我帮你配齐。”

梅振衣大喜过望,早知金仙不会轻易开口求人,先求梅振衣带他来洛阳,再求打猴鞭法,就一定有好处在等着他,但没想到是这么大的好处!他上前一步深施一礼:“多谢仙童成全,其实你不帮我这个忙,我也会教你打猴鞭法的。”

清风:“我已经答应帮你了,说一说,你还缺多少味药?”

梅振衣拜神鞭中已经炼成二十七味药,丹霞三子又送了他三十二味灵药。那三十二位灵药尽管梅振衣很小心的初步炼制提纯,再炼化入拜神鞭中,仍然失败了四次。此时拜神鞭中共有五十五味灵药,除去药引之外,还缺三百一十味,差得远呢!

而清风身上有的是灵药,别忘了,他当初离开闻醉山之时,将昆仑仙境中最大最好的千年药田一扫而空!梅振衣当即背出了九转紫金丹中地药方,让清风看看他能凑齐那些?

非常巧。==九转紫金丹中地三百六十五味灵药,清风身上只缺六十味,而鞭中的已有的五十五味,都在这六十味当中。

关于这五十五味药,清风告诉梅振衣,他身上没有并不是因为药材珍稀,而是因为这些药材比较常见。昆仑仙境山野之中就可以采到,因此不值得在千年药田中特意培育。

至于另外五味药,那是真正难寻之物,分别是:仙人不留果、波若罗摩花、草还丹、千年夜明砂、万载沉银魄。

昆仑仙境中没有“仙人不留果”这种植物,至少清风没有见过,据说生长在人间;而“波若罗摩花”人间没见过,据说生长在仙界;“千年夜明砂”只有在白蝙蝠聚居千年的地方才能采得,闻醉山药田中自然没有,但清风知道去什么地方去找。在昆仑仙境一个叫龙空山毒舌岭的地方,就有白蝙蝠聚居千年之地。

仙人不留果、波若罗摩花、千年夜明砂这三味灵药,要分别在人间、仙界、昆仑仙境这三个地方寻得,炼制九转紫金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至于“万载沉银魄”,梅振衣并不陌生,钟离权就是用它与飞云岫合器炼化成拜神鞭的。万载沉银魄本身并没有什么药性,其作用是在炼药的最后一步,与药引一起加入丹鼎,让九转紫金丹最终凝练成形。

梅振衣以拜神鞭炼药,就用不找再去找万载沉银魄。拜神鞭这个奇异地药鼎本身就有这种功效。那么,还有一味草还丹下落不明。

如果梅振衣没有记错的话,穿越前所读《西游记》中,“五庄观”的人参果就叫草还丹,而清风就来自……那个地方。穿越后见到传说中的真人,清风却自称在“五观庄”见过玄奘,名称有差异,看来小说与事实有出入当不得真。

清风并没有提草还丹地事。却告诉梅振衣,用另一味药性至寒之物温玉髓,可以代替草还丹炼制九转紫金丹,成丹丝毫不受影响。而这种温玉髓虽然罕见。但人间与昆仑仙境都能找到,并详细告知梅振衣此物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来历。

所缺的四味药就需要梅振衣慢慢去搜寻了,清风也答应帮忙,至于其余的药清风都有。以梅振衣的随鞭炼药之法,是分步炼化药性与鞭身一体,最后加入药引一次成功,因此也不能着急。先慢慢来就是。

商量完九转紫金丹之事。梅振衣当即传了清风打猴鞭法。教金仙鞭法,当然用不着一招一式。梅振衣凝神入座,发动灵山心法,以一道神念将这套鞭法印入清风的神识中。别看就是这一念,梅振衣调息半天也起不了身,几乎全部法力都耗尽了。

他地灵山心法如果没有达到“心如印”的境界,无法这样传法,平日里以简单地神念交流还可以,但将如此复杂地整套鞭法凝成一念印出,堪堪是他的极限。

清风皱了皱眉头道:“还挺复杂,这种东西我从未学过,梅振衣,你是跟谁学地?”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答,穿越前的三叔、穿越后的孙思邈?都是又都不是!梅振衣想了想道:“最早是和耍猴的艺人学的,后来嘛,结合习武与修行所悟,又有了变化,与当初地所学巧妙不同。”

“耍猴?洛阳有吗?去看看!”清风从竹椅上站了起来,第一次主动提议出门去看热闹。

耍猴这门表演艺术古已有之,究竟能追溯到什么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在唐代肯定是有的,是梅振衣亲眼所见。

在洛阳南下河市场的南边,靠近南门的位置,有一片空地,是来往江湖人开棚耍把式卖艺的地方,平日里非常热闹,宛如现代的游乐园。这里有一处耍猴的棚子,几只大大小小的红屁股猕猴叼着小面具穿着小戏服,在卖艺人地锣声与所唱戏文的指引下,翻着跟头做这各种动作,引来围观者的阵阵掌声与彩声。

清风与梅振衣也在人群中观看,之所以选择这家棚子,是因为耍猴人用的鞭子。卖艺地一对父子,大人敲锣唱戏文。而另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手提长鞭看场子。他的这根鞭子与其他耍猴人所用不同,是一支鞭梢很长的、赶车用的马鞭。

长车鞭能够凌空舞出啪啪作响的鞭花,梅振衣就是被开棚时的鞭花声吸引来地,看见这一对父子,他莫名就想起了穿越前地三叔与自己。

清风想看打猴鞭,也得卖艺人会才行,就算会。还得猴子配合才能看到。不知是因为金仙的面子还是因为别地原因,观众中还真有手欠的,有好事者扔了一枚小石子,正打中一个小猴子的肩膀。

小猴叫了一声,这下可就闯祸了,旁边一只大猴龇牙尖吼,竟然挣脱耍猴人的手牵的绳索,一蹦多高,腾空就扑向那个扔石子的人。

梅振衣耍过猴。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般驯化后地猴子,不会轻易发飙攻击人,但被石子打中的那只猴很小,一岁都不到,而跳起来的大猴是一只母猴,一定是那只小猴的妈妈。它此时发起攻击是一种天性,不会因为驯化而消失。

耍猴人最怕遇到这种意外,而对于所有走江湖卖艺的人来说,也最反感那种没教养的观众,有时候真恨不得上前好好抽一顿。一只成年的猕猴身材虽然不如人。但是弹跳力极好、动作极其灵活,一个赤手空拳的普通人遇见这种攻击,肯定挠不过它会被抓伤。

就在这时,空中一声鞭响,看场子的少年挥出长鞭,鞭梢正抽在那只发飙大猴的脑后耳侧。这只猴叫都没叫一声就一头栽倒在地,像是死过去一般。小猴扑到大猴身上使劲挠,发出呜呜地啼叫。

而那少年一脸怒气。鞭梢一转在空中又是一声脆响,一阵冷风扫过,险些没有抽中那闹事者的鼻尖。这一幕,把那扔石子的人吓得脸都白了。梅振衣眼神一亮。这少年挥鞭的手法,就似穿越前三叔教他的昏厥鞭基本功夫。

那个大人已经一纵身拦在少年身前,抱拳道:“行走江湖四海为家,开场卖艺只为一日三餐,随手打赏皆是衣食父母,江湖相遇即是有缘,不赏也莫要为难。……小儿方才露了一手晕鞭绝活。请诸位再仔细观瞧。”

他说完话将小猴抱了起来。又将大猴脖上的绳子牵入手中,冲儿子使了个眼色。少年挥鞭又是啪的一声。地上那只猴突然动了,一骨碌身爬了起来,看样子并没受伤,就是神情有些发蔫。

观众又发出一片喝彩声,那耍猴人是位老江湖,虽出了意外但及时把场子圆了回来,术语叫“救棚”。趁此机会,耍猴人一敲锣大声道:“儿啊,请诸位大爷打赏!”

少年一手拿着鞭子,另一手托着一面倒放的锣,第一个就来到刚才扔石子地家伙身前,鼓着腮帮子看着他。众目睽睽之下,闹事者也臊得慌,伸手放了一把铜钱扭头钻进了人堆。少年转了一圈收赏钱,回到场中,将那面盛钱的锣递给了父亲。

耍猴人接过锣只看了一眼,就似中了定身法一般怔住了,张着嘴呆立在那里。少年见父亲不对劲,推了他一把小声道:“爹啊,你怎么了?”

耍猴人抬起一只手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向锣中,只见一堆散碎铜钱之间,竟露出十来片亮闪闪的金叶子!

重金打赏的梅振衣已随清风离开了此地,清风一边走一边说道:“晕鞭绝活,果然是江湖耍猴人地手艺,有趣,有趣!……梅振衣,这绝活到了手中,称为打猴昏厥鞭,竟成了一种独门法术,看来你有创派宗师的潜质啊!……古往今来多少秘法,本属寻常中开悟,证修行境界,化腐朽为神奇。”

清风似是自言自语,梅振衣也是感慨万千,刚才那一对父子耍猴人,显然是练过武的会家子,但绝不是修行人。看来自……己穿越前与三叔学的昏厥鞭,古已有之,就是在耍猴艺人中流传的“晕鞭绝活”。

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传到梅溪之手不仅可以打猴,有七窍者皆可抽之,梅太公甚至告诉他可以抽鬼。另有传说这套鞭法能打三界人鬼神,当年听起来当然不可置信,但后来的经历告诉梅振衣,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而此时地他地鞭法,早已不是当初的鞭法了!节,祝所有地女书友节日快乐!只有女人快乐,男人才会轻松,在此也祝所有的男性书友轻松愉快!

第六卷:子非鱼 130回、携与千金访灵境,慕岁终南太牢峰

事情果如梅安所料,沈南蓼并没有对薛怀义说实话,拿到那张医方之后,只说是自己回家苦思一夜之后所拟,只是药材难寻,让薛怀义自己去想办法去找。

而梅振衣算计的则更准,薛怀义派手下寻遍洛阳各家医馆药铺,也找不到其中几味灵药。洛阳这个地方也有高人,有人认出了其中两味药的名字,转告求药之人,那是修行人炼制饵药之物,世间难寻。

也有人告诉薛怀义,可以找到其中几味难寻之药,但想配齐的话,需要几个月时间到世间去寻访,也需花费重金。薛怀义最拖不起的就是时间,他刚刚得了宫中监造的差事,借口筹备事务几天没见武后,但不能拖的太久了。

于是薛怀义又去找沈太医,方子既然是他开的,药也应该由他配齐。薛怀义也表示,只要几天内能配好药,花多少钱也认了。白马寺很有钱,武后给了薛怀义不少赏赐,朝中巴结薛怀义的权贵也向白马寺供奉了大把的香火钱,再加上薛和尚最近承办了皇家重点工程,油水不是一般的足。

沈南蓼无奈,只得又拿着医方来找梅振衣,恰恰在第二天日落之前。

沈太医一见到梅振衣,就苦着脸道:“老弟啊,哥哥又来求你了!这方子既然是你开的,这药也请你帮哥哥配齐吧,洛阳城内外实在找不到啊。”

梅振衣一摆手:“沈兄,不是小弟不帮你,我已经告诉过你,这是先师所传海上仙方中的灵药,只有世外高人所居的福地中才可能种植,为炼制外丹饵药所用,千金难求啊。”

听他这话并没有完全把路堵死,言下之意不是找不到。沈南蓼闻言离坐上前。把臂央求道:“兄弟呀,薛和尚说了,花多少钱都行。”

梅振衣淡淡问道:“是吗,他花得起吗?”

沈南蓼:“兄弟,你开个价。”

梅振衣摇头:“不是我开价。世间有些东西不是花钱能买到的,你拿黄金千两来,我去试一试,成不成还不敢保证。”

好大的口气呀,开口就是黄金千两,沈南蓼倒吸一口冷气,一跺脚道:“行,千金就是千金,兄弟先去求药,我让薛和尚准备好药资就是。”

梅振衣头摇的更欢了:“沈兄。你这话就不对了,此药应去找世外高人求,还得人家给面子才行。黄白之物虽不放在世外高人的眼中,但代表求药人的诚心,总不能让我空手上门吧?黄金千两送来,我就立刻就去求药,否则地话,我空手赊不起这个人情。”

沈南蓼皱眉道:“师弟,是不是太多了?”

梅振衣笑了:“不是我问你要钱,是薛和尚托你向世外高人求药。仪呈当然得是个整数。^^能不能求到还两说呢,谈什么多不多?嫌多可以不治,你我也免得麻烦,那病症又死不了人!”

“那你等等,我去去就来。”沈南蓼他急冲冲的走了,应该是找薛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