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明伟**正文 第一章 紧张的前线(更新时间:2003-12-4 12:29:00 本章字数:1755)这是一个中国士兵的故事,这是探究求生的科学,故事虽然离我们很久远了,于你于我或许有一定积极意义。紧张的前线1987年11月年满18岁的杨云从“天府之国”四川参军到了云南部队,先在蒙自参加新兵集训,1988年3月分到绿春县独立营一连,担任一线对越防御作战任务。杨云所在地部队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地方,热带丛林密布,黄连山绵延起伏,南边隔小黑江而望即是越南,境域峰峦迭嶂,沟壑纵横,藤蔓交织,植被茂盛,有长臂猿、野牛、大象、猛加拉虎、黑熊等国家保护动物出没,是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世代居住着哈尼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给南国边疆增添了独有的情趣。从滇中腹地流淌而来的李仙江(把边江),由边境峡谷穿过,更增添了防区幽深宁静的气氛。那时的中越边境线远没有今天这样的和平安宁,零星战斗仍不时在边界发生...
**《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序 在26年中,周恩来治理国家,涉及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等,可以说是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很多时候是事必躬亲。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抓紧经济建设,认为这是治国之本。他一向重视和多方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内政也好,外交也好,其他的方方面面也好,都要围绕着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国家建设。而这一切又都是非常明确地为了人民的幸福,能够使亿万人民摆脱旧的困苦生活,过上好日子。-序言李琦- 周恩来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府总理达26年,成为全世界在这样的岗位连续任职最久的领导人。他为将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日以继夜,兢兢业业,顽强拼搏,鞠躬尽瘁。在治理国家的漫长岁月中,他留下了光辉的思想、动人的事迹、不朽的功勋。尤其是在他逝世后,随着时光的流逝,形势的推移,人们对他的景仰之情...
作者:木人儿**第一节 引子1939年,春末夏初,日军向我根据地扫荡,八路军某团一营二连奉命对日寇进行狙击,掩护大部队撤退。经过一番苦战,二连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完成任务,准备转移。正在这时,一发炮弹在战士李铁身边爆炸,李铁翻身倒地,鲜血从口中流了出来,同志们马上过来架起他撤退,撤退途中,李铁腿部又中了一发流弹,幸好没有射中骨头,只是穿了两个眼。正在这时,日寇追了上来,架着他的两名同志先后被日寇击中要害牺牲了,而他也被扔在地上,昏迷不醒。又一发炮弹在他旁边爆炸,气浪把他的身体推向山下,他一路翻滚,摔到了山半腰灌木丛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头部在翻滚过程中,碰到了一块大石头,正在这一瞬间,他的头部闪过了一下光芒,接着又恢复了原样。2009年七月,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静,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去水库边钓鱼。赵静,八年前毕业于一所三流大学,然后就找了一家小公司担任工程师工作,平时没事...
我不得不杀人:以色列美女特工自传 第一章 巴黎的冬天 2003年,巴黎,车被盗 巴黎,一个平常的冬日早晨。 不到9点我已经赶到区警局了,等着为被偷的车报案。流感、假日加上法定缩减工时,搞得本来人手就不够的警队乱糟糟的。索尼娅——这位负责接待我的年轻女警是个新面孔—— 不得不同时兼顾着接待、电话总机和接受报案的活儿。一个看来老资格的女警呆在旁边,在自认为必要的时候指点着她。 索尼娅的面容显得开朗活泼,还挺聪明的。她拿过我的身份证件,向我笑笑,和善地请我坐到毗邻的小间里。老女警立刻接过话去,告诉她不能这样处理,说应该更仔细地检查证件,并通过中心数据库来确认没有疑点——看证件是我本人的还是偷来的。 为这,索尼娅得到楼中央的办公室去上另一台电脑,因为只有那台机能做查询。可这接待室和总机也得有人看管,至少十分钟的时间里离不开,她只好用了查问卡片库的法子。到...
:─《回到唐朝当皇帝》作者:七月初三第一章 戒指也疯狂暮云,低垂,刘衡站在阳台的窗前,有风吹进来,风很大,且带着冷意,吹在刘衡脸上,令他忍不住闭了下眼。似乎要下雨了。刘衡想,视线伸展到窗外的甬路上,正是下班时间,甬路上走着一些匆匆回家的身影。就在几分钟前,刘衡和女友以诺吵了一架,吵到激烈时,刘衡给了以诺一巴掌,以诺一气之下冲出房间,头也没回的下楼而去。同样生气的刘衡没有追她,但他又有些不忍,便来到阳台朝楼外观察,他知道以诺只是一时气他,并不想真走,每次吵架她跑出楼门后,都会在楼下徘徊,直到他下去哄她回家。刘衡和以诺是大学里认识的,像很多校园浪漫的爱情故事一样,他和她的爱情也充满了浪漫的桥段。那时,天空是那么明净,日子是那么随意,融融的春天里,他和她相遇了,她不是很美,但自有一份蕙质兰心,犹如水一样的悠悠清纯和云一般的淡淡清逸,仿佛陌上的一株鸢尾,心里有美有香亦有种...
:** 作品:武则天正传 作者:林语堂 内容简介: 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她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更像一出梦呓般异想天开的荒唐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她最后终归失败了,但绝不是她的过错;她武姓家庭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关心这个女人,也会乐意去看一看那样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作者简介: 正文 第一章 唐邠王——一个见证人的自述 在过去数十年间,残杀纷乱,诡诈争夺,大唐皇室势将中道沦亡,真使人肝肠痛断。现在我(邠王守礼)决心把那些年间的回忆写出来。过了二十四年之后,现在在当今玄宗皇上御临之下,天下太平,万民安乐,我辈...
【内容提要】前言 格柏乌(GRU),是苏军总参谋部情报部的简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即1918年,苏联红军干6月份绢建了东方战线,下辖5个集团军。同一天,东方战线建立第一个登记部,统管情报工作;随后组成的新的战线也都组建了自己的“登记部”和情报网。然而此时苏联已经有了名为“契卡” 的情报机构,也就是后来的克格勃。契卡也有自己的情报网,于是免不了时常与军队的“登记部”发生冲突。到了1918年底,各个战线的“登记部”都开始正常运转,但是唯独红军总参谋部没有自己的情报机构,于是在10月21日,列宁签署命令,成立“共和国野战参谋登记处”。这是在俄国各红军部队已建的军事情报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统领全军的军事情报最高领导机关,也就是“格柏乌”的前身。“登记处”成立后,从契卡派去一个名叫阿拉诺夫的人去任部长,他在名义上仍然保留着契卡成员的头衔。从这时开始,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军...
:** 第一部分:仕途顺畅前言 近年来,有关曾国藩的图书的出版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大到全集、全书,小到传记、逸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社会上也掀起了“曾国藩热”,由学界,而军界,而政界,而商界,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上至政坛领袖、各级干部,下至普通读者、平民百姓,对“曾国藩”或读之,或研之,或习之,或用之,竞相求证,蔚为大观。 曾国藩生活的晚清社会,旧秩序行将崩溃,而社会前进的方向茫无头绪。国内,太平天国义旗一举,应者云集,烽火燃遍十余省,清王朝顿失半壁江山。国外,列强环伺,极尽威迫讹诈之能事,处处侵夺中国主权和领土。可谓内忧外患,百弊丛生。而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崛起于湘楚之间,纵横捭阖,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不仅如此,他的崛起还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权力格局,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等方面影响了中国社...
**第一章 北平和谈(1) 1.老蒋后院起火,美国白宫策划换马。南京政府被迫“改弦易辙”。李宗仁提出“五项和平主张” 深刻认识1949年国共两党的北平和平谈判,要从国共两党的关系谈起。在国共两党的关系史上,有过合作,如北伐革命、抗日战争;也有过交恶,如“四一二”清党、十年内战等等。存在于这种合作与斗争之间的,便是国共两党之间因重大事变而举行的政治谈判。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作出了与国民党合作,帮助改组国民党,并共同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决定。此后,国共两党举行了政治谈判。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共产党人则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推动北伐革命。两党的合作,极大地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北伐革命,使南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好景不长,孙中山、廖仲恺等国民党领袖逝世后,国民党的军政大权逐步落到了右派首领蒋介石手中。1927年4月12日,窃...
**——勒鲁瓦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第七处处长勒鲁瓦,是西方谍报界公认的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间谍大师。内部统计数字指出,法国90%的谍报战果归功于勒鲁瓦领导的第七处。回顾自己30年的特工生涯,勒鲁瓦说道:"我立志全身心投入特工事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工作着,为了弄到情报,我四处搜寻,总能得手。但哪里料到,道路的尽头等着我的却是一场悲剧。"1.1 特工生涯的序曲勒鲁瓦是法国布列塔尼人,他生性倔强。他的特工生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勒鲁瓦还很年轻,觉得战争来临并非是件坏事,投身其中,兴许还能赢得欢乐。至于饥寒交迫。亡国丧权,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能磨炼人的逆境吗?面对艰难时世,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没有顶住,他们退缩了,但勒鲁瓦他们布列塔尼人,还有周围其它城镇的许多同胞却不屈服。德军占领布列塔尼不久,勒鲁瓦被任命为当地伪政府粮食管理局的稽查官。他的...
书籍介绍:他是一个土匪,也是一个战士。血与火磨炼他的意志,爱与恨书写他的人生......:**序章“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gmd军是望日而逃,3个月的时间就连失北平,南宛,保定,大同,石家庄,邯郸等多处重要城市。接连的失利让gmd军队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到处都是逃跑的“军队”(这样的队伍我认为他们根本就不能算纯粹的军队,所以我用了一个引号表示了对这样军队的鄙视。)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腐败的gmd军队那样不触既溃。而是像一个真正的军人那样,坚决的抵抗日本侵略者,哪怕是当土匪也决不投降逃跑。在和日本鬼子的战斗中不断的成长,成熟,最终加入革命的队伍,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义胆雄心 第一章 火并王家集初秋的太阳像一个快要滴血的皮球,有气无力的挂在山头恨不得尽快跳进山后面,远离空气中那股压抑燥热的气氛。1937年10月的中原大地却显得没有了一丝丝的生气,连树叶都搭...
草地龙虎作者:陈宇第一回 两军雪山下大会师 将帅得座骑喜长征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小到班排长,大到方面军或一个政党领导人,同出一理。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因得毛泽东的领导而每战必胜,兵锋指处,势如破竹: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泸定桥,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直杀过大雪山来。而历史恰恰在这时找了一个配角,以图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道理,这就是当时实际上是红四方面军总负责人的张国焘。为此,艰难的长征路又多了些深沉的壮烈色彩。 1935年1月,毛泽东掌管中共中央军事后,电令红四方面军由川陕革命根据地向西出击,以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作战。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转而进军川西北。 嘉陵江,这条川中名江,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对它的地理概念说不上十分明确,他们仅仅把强渡嘉陵江看作是一次进攻性的战役。然而,他们在那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嘉陵江在此后他们...
**作者:单刚,王英辉内容简介目录(1) 序 自序 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早上七点四十分,十七岁的我,作为中苏关系解冻后国家第一批派往苏联的大学生,登上了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列车徐徐启动了,并且越开越快,而父亲仍在追着火车跑,边跑边向我招手,可终于什么也看不见了。刚刚与父母亲人潇洒道别的我忍不住痛哭失声,心里竟是那般茫然,不知这隆隆列车要将我带到怎样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第一章 大浪淘沙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壮怀激烈的青年人,来到莫斯科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大学校园内的狂风骤雨,引导他们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二章 烽火绿洲 这是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彼此之间用流利的俄语交谈;他们相互对待如同兄弟姐妹;他们对俄罗斯的文化、饮食有着深深的依恋;他们称苏联为自己的故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际儿童院的孩子”。 第三章 开路先锋 时间一天天地飞逝...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一章 原始积累群星闪烁的夜空下,一个人站在一块石头上,左手抓着张报纸,右手那根国际标准骂人的中指高高地指向着天空——“Tdm,什么出地球n个级别的智慧,抓我当白鼠的时候是2oo8年,现在送我回来却Tmd是1915年!!!你们脑子是吃大便的!!!!!”段国学对着黑夜中的无数星星用着自己最恶毒的语言破口大骂着!骂了不知道多久,段国学一扑腾地趟在了地上,无奈地看着满天的星星,旁边,一张印着1915年6月8日的报纸正躺在他的身旁。原本以为被外星人抓去当小白鼠,自己做为交换好歹还让它们灌输了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科技知识,为的就是回到地球后能大干一番更是大赚一翻,好让自己活在世界富豪榜的前三甲中,结果最后被送回来时却现被送回到了1915年,段国学可以说是郁闷到了极致。“算了,即来之,则安之。既然我没办法在那个年代比盖茨富,至少我要在这个世界上过的比洛克菲勒好。”段国学忿忿地说到...
:**【 风流探花帅承瀛(詹玮著) 】[作者名] 吉祥2007 [类别] 历史穿越 [最后更新时间] 2008-10-02 10:16:44.0作品相关主人公简介 [本章字数:280 最新更新时间:2007-06-25 07:42:48.0]帅承瀛:字士登,号仙舟。黄梅县下新镇人。乾隆癸卯年(1783年)17岁考上举人,嘉庆丙辰年(1796年)中进士一甲第三名(即探花)。由编修累迁中允祭酒、太仆寺卿、通政使、左副都御史以至侍郎。历任兵、礼、刑、工四部官职,并担任经筵讲官。他风华正茂,威仪端庄,被推为一代风流人物。辛酉、戊寅两年,典试广东、江南。癸亥、戊辰两年督学广西、山东、江南,又屡次充当钦差,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南等省审查案件,所到之处,公正廉明,颇得人心。道光帝嘉奖他是“一代名臣”。浙江人为他修生祠于西子湖边叫“帅公祠”。寻访帅承瀛的足迹之一 [本章字数:4303 最新更新时间:2008-02-11 21:01:57.0]江涛泄愤 草堂寻春-白居易与...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生活骚土 上卷 第一章 穷乡僻壤发现旷世奇迹 五色花土竟惹一地骚黄 饥敲棋枰,饱叫板儿,醉了便卧柳眠花。一往世界无羁,多亏了,咱活消遥旗下。日扶 犁杖,夜读宝书,混个斯文斜道麻。生就不是南北,莫妨也,骑驴望断天涯。 此诗说来荒唐,解是不解都抵不得半碗饭吃。此卷的开篇,倒要提起一件奇事。说的是 在那渭北旱塬黄龙山下的一个小村里,因在历史上单出些有头没脑的人物,人们便也给它取 了一个有头没脑的名字,叫它鄢崮村。“鄢”取何意,凡人不晓,但一“崮”字却说得明白 ,四面陡峭,顶端平坦之山也。看相也是,鄢崮北去有黄龙山脉之峻岭,西去有长宁河衢之 深堑,东去有西畲窝子之大壑,南去有苇塬瓷沟之长洼,因此上地老天荒,与世隔绝久矣。 不知何年何月,又何朝代,说来是影影忽忽无法考证,只好糊涂着说是一年秋天,两个放羊 的碎(小)娃在沟畔上摘酸枣,其中大些的那个...
**《苏俄再起》正文 出场人物介绍(到6.22)龙套人物巧莉:主角的生母,身份不详。玛丽莎:巧莉女佣。米盖尔:巧莉生父派来的保镖头子。米特尔:有两个,一位格鲁吉亚轻工业局局长,一位内务部副部长。重要人物崔可夫:主角艾拉:主角的养母,苏联克格勃的一位文职人员。弗拉基米尔:主角养父,现任克格勃第三分局副局长,历史上989担任克格勃主席,8.9政变参与者之一。安德烈:苏联国防部部长,艾拉的父亲。主角姥爷。米哈伊尔:克格勃前副主席,现任苏联经济侦查局局长,弗拉基米尔之父。主角爷爷。吉米拉诺维奇:主角名义上地“生父”。白俄罗斯军区近卫第50摩托化步兵师少将师长。费娅:主角名义上地“生母”。柯西金:费娅地父亲。苏联政治局常委。苏联部长联席会议主席(总理)。主角地“亲姥爷”。瓦西里:吉米拉诺维奇之父。乌拉尔军区司令员。主角地“亲爷爷”阿里克赛:柯西金联盟核心人物之一。苏联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出...
**第1节:彼此斗来斗去相互撕咬2005年04月20日 1.通往历史的线索 历史是一条浩荡的长河,不论是清流还是祸水,总是自有源头。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你首先发现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叶,西方各主要强国伴随着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为了争夺更多的势力范围来壮大自己,争先恐后地对外扩张,公然欺凌弱小,瓜分殖民地。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率先对塞尔维亚展开吞并之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大约15亿人口相继卷入战乱。这场为贪婪所驱使的混战打了4年零3个月,伤亡3600多万人,最终以英国、法国等协约国的胜利和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单方面制定并迫使战败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的国土、1/10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同时,废除德国普遍兵役制,解散...
一个中国将军眼中的未来战争:观战笔记 作者:朱增泉 作者在书中阐述的理念因大胆、深入而振聋发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伊拉克战争因为是发生在信息时代的新一代战争,而让人看“不懂”,所以诸多专家按传统战争的惯性思维看它“观察误差极大”,许多战争理念已明显落后于时代。作者逐一分析误差所在,并针对美军新战法、信息攻心战、美英“情报门”、战俘等问题对未来战争作出极具胆识、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极富争议的现代及未来战争有独到见解。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看懂新一代战争(1) 未来战争的操作形态发生在室内的将会更多。 一 巴格达已陷落多日,伊拉克战争行将结束。人们从电视里热热闹闹收看了将近一个月的战况直播,静下心来一想,发现一个问题:伊拉克战争竟是一场“看不懂的战争”,巴格达战役(姑且称之为“战役”)也是一次“看不懂的战役”。 电视里天天为人们评述战争进程的军事专家、国际问题专家...
:**第一章 震撼心灵的一分钟在台中最后一夜,他是和女友陆筱飞在银座大饭店度过的。一阵疯狂的男欢女爱之后,林世豪躺了下来,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了,如同失去了知觉一般。陆筱飞也销魂似的沉浸在余欢之中。她歇息了一会,偏过头来柔声问道:“累吗?”林世豪仍然闭着眼睛,只是轻轻地晃动了一下脑袋,动作轻得让人无法看出是点头还是摇头。陆筱飞发现他浑身上下已经大汗淋漓了,就用毛巾轻轻抹去他脸上的和积存在胸窝窝里的汗水。然后便嵌起身来伏在他的身上,用食指轻轻地划着他的胸脯,关切地问道:“是不是不舒服?”林世豪睁开了眼睛,舒展了一下胳膊,把两手枕在脑后,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叹了口气,仍然没有说话。陆筱飞有些担心地问道:“你还在想着那些事?”是的,这一整夜都是在忐忑不安的心境中度过的。他不想糟蹋了整个晚上的美好时光,极力克制自己,不让陆筱飞察觉出来,更不能让她在离别以后把这种坏心情带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