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君子易欺其方瑞雪兆丰年。十一月的第一场瑞雪来势汹汹,把西山点缀成一片银色世界。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积雪,每当雪霎,从京都的城头向西望,千峰万峦积素凝华,浑雄磅礴气象万千。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出现在雪深及股的西行大道上,举步维艰。满天飞瑞,罡风彻骨奇寒,白茫茫天地一色,无尽的积雪原野,看不到任何的生物。他是唯一活的生物,但由于将羔皮大袄反穿,下身的棉裤与短统靴也是一色白,因此如不走近,很难发觉他到底是不是人。这种天气,反穿皮袄的人太反常了。这条大道通向玉泉山,绕瓮山的南麓而过。玉泉山与瓮山,都是从西山向东伸出的尾间。那时,玉泉山有许多名胜古迹,瓮山却童山摆准,土色暗揭焦黄,毫不起眼。后来的满清皇朝,乾隆帝替他老娘庆花甲大寿,在这里大兴土木,建寺庙、筑清防园,改名为万寿山。这一带便成禁苑,瓮山的粗俗山名,从此永远消失了。两座小山相隔约五六里,大道在...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冥魔厉剑端阳节一过,冬衣可以收入箱柜了。大太阳开始一天比一天炽热,正式进入盛夏,地里的麦苗拚命长,北面山区的雪已经形影俱消了。京都的脏乱,随夏日的到来而倍增。好在皇帝已离京快一年了,没有皇帝的京城,人减少了许多,十二卫御林军只剩下两卫而已。南北大官道,往来的车、马、轿、徒步旅客,却增加了许多,整条可容六车并行的大官道,旅客来来往往拥挤不堪。军运更是频繁,军需辎重车队昼夜往来奔驰。从京都南抵顺德府,这段数百里宽阔大官道,天天都在大塞,有车的旅客怨声载道,必须让有优先权的军车通行,民车只好夜间赶路。南方有战事,难怪军运忙。战事的重心在南京,正德皇帝目下就在南京逍遥快活。顺德府,是大塞车最严重的路段,因为军运要在这里分道,拆入至徐州的二级官道南下。这一带生活环境十分复杂,是京师、南京、山东、河南四省的交会点,适于隐伏江湖龙蛇。顺德府城市面十分繁荣...
作者:云中岳第一章蹄声的嗒的嗒,打破了单纯的风声水声,从两岸群山转折回来的回声,估计似乎有许多马匹,在栈道上小驰,铁蹄踏在木板上的声音颇为悦耳。这里的一段栈道最为壮观危险,地名就叫阎王碥。南面一里,叫飞石崖,北面三里,叫架云。房阁型的栈道建在半山履,上面是飞崖,下面是百丈深渊,往下望目为之眩,有惧高症的人,最好不要凭栏下望,以免晕倒。这条风翔府前往汉中府的栈道,叫连云栈,也称北栈道。自从洪武二十五年全部整修之后,迄今已经历了一百六十年漫漫岁月,百余年来不断整修,但有些地方的构木,已经有点腐朽。整段阁道走起来似乎摇摇晃晃,像是随时皆可能向下崩坍,格支支的怪响,令行走的旅客心惊胆跳,似乎随时皆可能随栈道崩坠粉身碎骨。连云栈南北全长四百二十里,共有钱阁二干三百七十五间。栈阁绝大致是在半山腰,凿孔用木桩打入崖壁,上铺木板加建架阁,工程之艰巨伟大,无与伦比。只有一位骑士,...
作者:戊戟第一回 古道野店山一重,岭一重,清溪横溢云暗涌,山青夕阳红。树迎风,单迎风。深山古道酒帘动,野店晚霞中。这是湘、桂、黔三地交界的崇山峻岭,一间孤零零的野店,坐落在悬崖下,古道旁一株千年古榕下挂起的酒帘,在晚霞中迎风飘扬,给这少人烟的荒山野岭带来了生气,也增添了一点点的温暖。它是进山出山商队、山客和过往行人歇脚打尖的好地方,走累了,可以在榕树下石桌石凳上歇歇脚,喝茶饮酒;天晚了,便在野店里打尖住宿。开店的是一对远道而来夫妇,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男的五短身材,一身精瘦,行动敏捷,步履轻灵,一双目光,有时宛如冷电射出,令人不寒而栗。但大多数时他都是平易近人的,神态热情而又机警。他显然是一位武林一流高手,不知是远避仇家,还是隐退江湖,在这近乎蛮荒的群山古道上开了这间酒店,想平平安安过完下半世。他的妻子形状正与他相反,生得高大健壮、手粗、腿粗、腰围粗,性情泼辣、...
作者:云中岳1方士廷提着行囊出了店门,抬头望望阴沉沉的天色,剑眉紧锁,喃喃地说:“又要下雨了,清明时节不是赶路天。今晚上等我们回家,你就痛痛快快地下吧,老天爷。”出了舒城的南门,雨并未光临。这条卢州齐至安庆府的大道宽阔平整,但路上的行旅并不多。他背了行囊大踏步向南又向东,走了五六里,方赶上了先走的一批挑夫。挑夫共有五名,挑的是舒城的名产极品贡绢。这些绢要在安庆上船,运至湖广可以卖得好价钱。押运的是一个中午人,背了一个包裹,点着一根竹杖走在后面,见他要超越前行,好意地笑道:“小伙子,你一个人敢走这条路?跟在我们后面好了,多一个人多一份照应。”他善意地笑笑,领首为礼道:“谢谢大叔的好意,只是小可要赶路呢。”“赶路也不急在一时,过了春秋山道路不靖,经常有强盗拦路打劫,弄得不好,丢了钱财小事一件,赔上老命才冤呢。”“这条路有强盗?不会吧?”他讶然问。“你没走过这条路?”...
作者:云中岳一 天字中云沉风恶,蓦地电光一闪,幻出耀目的道道金蛇。接着是一声霹雷,发出令人昏眩的暴雷,震撼着大地。随之而来的地大雨倾盆,似乎天动地摇,像是世界末日。这是江南六朋盛暑中的暴风雨,平常得很。南京应天府辽宁西南,与太平府当涂县交界的慈姥山上,气氛却颇不平凡。这座山并不高,前临大江,积石成矾,岸壁峻绝。后临南北往来官道,山势略为平坦。官道通过山西南,官道上商旅往来不绝。山西建了一座慈姥庙、已经有十余年无人过问,香火早绝,目下已是破败不堪。山四周盛产桂竹可做洞箫,往昔宫廷乐府所用的洞箫,皆用这座山的竹子制成、因此也称鼓吹山。在通向慈姥庙的登山小径中,一个穿了衰衣的中年人冒雨上行,竹笠戴得低低地,不易看到他的面貌。这人步履矫健,埋头疾走,狂风暴雨丝毫不影响他的行动,若无其事地向上行。又一声暴雷乍响,狂风随至.路两侧的竹枝狂野地飞舞,雨水聚急地向他当头倾下。他...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众矢一的离开程番府的第二天,便踏入四川普定卫的地境,在云南贵州之间,四川插入一条腿,这条腿便是普定卫,直至正统三年,方划入贵州。再西进普安州,出州方是云南地境。普安州,那时却叫贡宁安抚司。当他们过了贡宁安抚司,追骑已到,大批高手们也都越来,那是六大门派纠合的好汉们。自从亡瑰谷惨案发生之后,六大门派的人认为司马英是天完煞神的重要人物,便开始在江湖中大举搜寻天完煞神的踪迹,出现了六派门派大团结的可喜现象。他们不再固步自封,不再各人自扫门前雪,分派高手大举出动,要找天完煞神算帐,也誓得司马英而甘心。可惜,天完煞神踪迹不见,大概知道众怒难犯,暂时避避风头。当他们突然得到司马英已由湖广入滇的消息后,不禁大喜欲狂,快马昼夜不停地奔驰在江湖中,信息奇快地往外传,高手从四面八方接到信息,昼夜兼程急赶。皇天有眼,被他们赶上了。贡宁西面六十里,便是罗雄州的亦佐...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形势急转星宿海,除了番人之外,汉人几乎从未踏入 这处神秘的地方,也许有,但不见经传。至少在大明皇朝之前,汉人不曾到过。也许唐朝出 使吐善的皇使刘元鼎到过,他曾经说:“自湟水入河处,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三山 中高而四下,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番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湖其间。”但 他并未提及星宿海。星宿海是蒙语(鄂端诺尔),赋予该名的可能是笃什,他到过此地该无疑问。这里众山环绕,中间有地三百余里,有泉千百泓,大小错列,登高下望,罗列如星。阿 尔坦河自西南流入,汇集各泉的水,向东北流出,便是古尔板截尔马河,下流入查灵海。这三百余里盆地,并不是一坦平阳,除了大小百个水泉之外,还有不少小山错落其间。 后来的满清人,认为黄河自新疆的罗布诺尔,至此伏流重发,成为阿尔坦河,未免可笑。罗 布诺尔低了三千余尺,水居然在噶索达齐老峰重现,岂不可笑?这里住...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近午时分,大热天。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如果肚子空空,而又不想找食物充饥,那他一定有毛病。姚文仲没有毛病,他肚子正在唱空城计。站在悦来客栈门口,他一双灵活、锐利、傲世的大眼,瞟向店右的卫香园食店,冲食橱内挂满的各式卤味直吞口水。天下任何一座城镇,几乎都有一处龙蛇混杂的地段,让那些牛鬼蛇神活动。颖州府的府城东关,王忠祠右首不远处,那条俗称庙街的小街,就是这么一处地方。站在店门向街尾眺望,街尾就是小有名气的紫极宫。这座小道观的香火,事实上比三忠祠要旺得多。到紫极宫拜李老君的信徒,比上三忠祠拜元代忠烈李辅兄弟子三人上香的信徒,多上百倍以上。求忠灵庇佑的人有如凤毛麟角,求神仙庇佑的人多得很。这条街,还有客店、酒店、赌坊、半开门的土娼……天下任何一座城,都有人经营这些种行业,不足为奇。他的师父笑夫子,到紫极宫找朋友叙旧去了,留下他在客店里枯等,等了一上...
作者:戊戟第一回流云、西风,冷月,荒野、峻岭、高山。在这荒凉无人烟的白云深处,一间孤零零的茅屋坐落在山崖之下,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坐在茅屋前一棵树下。他望着远处的群峰、流云,神色茫然不知所措,面上带着泪痕。茅屋内的一张竹床,却摆放着一具老人的尸体,下体尽是血迹,显然是刚刚逝世不久。小孩想到火葬了自己爷爷后,不知今后何去何从。唯一的一个亲人又已去世,他身边再没有任何亲人了。蓦然间,他听到身后一阵草木的响动,一个浑身是血的白发老人出现在月光下,步履艰难,摇摇晃晃,朝自己走来。小孩大吃一惊,他几疑是自己的爷爷复活了,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惊恐害怕地问:“你,你……”这位白发老人双目如冷电,警惕地打量着小孩,也环视四周一眼,略略放下心来,目光收敛,嘶哑地对小孩说:“快,快,快把我藏起来,后,后,后面有人追,追,追,……”老人话没说完,一个踉跄,翻跌在地上,显然...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牧场杀人地三月天,江南已是暮春时节。陕西布政司的中北部,却是解冻后的一段讨厌时日,天气阴晴不定,冷气袭人,皮袄仍然无法脱下,正是乍暖倏寒的季节。邠州至泾州的官道上,行人稀少,宽阔的官道上空荡荡地鬼影俱无。这条通向西域的古道,经过多次兵燹之后,已经逐渐荒凉。巩昌府的渭河河谷已经打通,巩昌道取代了这条古道的地位,南西商旅,不再利用这条古道,于是这条路上的城镇便日渐凋零萎缩。目前走这一条路的人,大多是往来平凉府的商贩。黑水河口的停口镇,位于邠州西面四十里,是往来邠州与宜禄镇的中途站,只有四五十户人家,显得冷冷清清。镇中心的街右首,有一家只挂着酒幌子而没有招牌的小酒店,是本镇唯一的食物供应处。近午时分,艳阳高照,风和日丽,黄泥路面有点泥泞,人行走其中,一不小心便得摔跤。“啪卟!啪卟……”镇东蹄声入耳,一匹健马正以不徐不疾的轻快步度,徐徐驰入镇口的木...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云起西北,湖面的晨雾很快地向东飘散。靠湖讨食的渔民,碰到这种三月暮春的刮西风日子,实在感到害怕,几乎到了谈风色变的地步。高邮湖俗称五湖,上游承受洪泽湖与十几条河流的水,一刮西风,水借风势向东南急涌,浊浪排空,百余里宽的湖面怒涛壁立,也正是传说中的水怪出现时光。百石大船也禁受不起阵阵巨浪的冲击,渔民的小渔舟更不用说啦。每年都有许多船只翻覆,平添一些孤儿寡妇。辰牌时分,该返航的渔舟早已返航了。那些船只尚未返航的家属们,全都站在大堤上,眼巴巴地极目眺望,湖面浊浪滔滔,希望能看到船影出现,一面喃喃地向老天爷祷告,向金龙四大王祷告,希望神灵保佑丈夫儿子的安全。彭老爹站在玩珠亭前,一只老眼神光炯炯,紧盯着怒涛澎湃的湖面,充满信心的表情表示他心中毫不忧虑。他不向天祷告,站在那儿,稳定得象一座山。他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这点大风浪算不得什么。亭右,有一群衣着华...
作者:虫豸前言神州浩土,这片不知已存在了多长时间的土地,其处妖兽横行,气候恶劣,自远古以来无数强大的存在为了争夺有限生存的资源与空间而整日搏斗。但即使是这些强大的存在,在天地之威面前也显得无比渺小。不知何时,也不知是自然进化,还是某位仙人无意间的杰作,人类诞生了。相比较那些自远古就存在的妖兽和种族,人类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却有令人惊叹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人类先后学会了生火、织网、种植、建房,竟然以微不足道的力量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博得了一片生存的空间。但人类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在解决了生存和衣食问题之后,本着人定胜天的精神,无数位才智高绝之士开始向新的目标而努力着,那就是——永生。人类自诞生以来,就非常羡慕那些自远古就存在的种族那强大的能力和悠久的生命,经历了上万年的探索和学习,人类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系统功法,以自己的身体为小天地,吸收天地元气以锻炼己身。虽然只有...
作者:戊戟.第一回 洞庭蛟儿近年来,在湘西崛起锁龙帮,势力日增,手已伸到洞庭糊边来了。帮主方人定,不知从哪里学来的一身锁龙功,招式怪异,劲气逼人,打尽了方圆百里黑、白两道的高手,使锁龙帮从一个小小的组织,成为江湖上的一个大帮派,方人定更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不论走帮的、卖艺的、保镖的,路过湘西,一定要在他门下投下拜帖,送上礼物,才能平安过境,安心谋生。不然,你就别想活了。可是近两天来,锁龙帮一下紧张起来,方人定更是日夜不安。一到黑夜,他所住的大院,不论前厅后园,都是火把通明,戒备森严,人人面色凝重,如临大敌,就连瓦面上也布下了人手,以防不测。在戒备森严的氛围之中,只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听候使唤的小蛟儿,却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瞪大一双眼睛,望望这个,又看看那个,就是不敢动问。他不是锁龙帮内的人,只因爷爷交不出渔税,给锁龙帮的人拉来顶税,伺候帮主罢了。在众人眼里,小蛟儿只是...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中州惨案夜,是属于夜间活动族类的。七月盛暑,夜雨潇潇,依然可以感觉出凉意,暑气全消。赶走了酷热。已经下了大半天暴雨,天一黑,居然下起不常见的零罪细雨来,这是河南大平原罕见的天气。满天阴霞,细雨罪罪,整座郑州城在沉睡中。每一条街巷皆黑沉沉,三更时分,不再有人在外行走,寥落的几盏门灯,在微风细雨中,发出膘陇的幽光。一个黑影,出现在南关忠孝坊的小巷中,像一个幽灵,灰黑色的夜行衣,与附近的景物混为一体,如果不移动,很难发现他的存在。这里是中州老店的侧门,这店伙们出入的小巷,天一黑便静悄悄罕见有人行走,夜行人的出现,按理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前面的巷角的墙根暗影中,突然闪出另外一个黑衣人,双方一照面,相距已不足两丈了。两人的打扮同中有异,同穿了夜行衣,同将剑系在背上,黑衣人一现身,气氛立即升至紧张爆炸边缘。“留步,阁下。”现身的人口气有强烈的强者意味...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中原的南北大官道,起点在河南开封府,终点在湖广汉阳府汉口镇,平坦笔直,气象恢宏,全程除了武胜关一段山区之外,皆可供四部大车并驰。沿途所栽的行道树非榆即柳,徒步旅客不受日晒的煎熬。这条贯穿中原精华地带的大官道。也是贯通大江(长江)大河(黄河)两条大官道之一。沿途各府州的驿馆,都是马步驿,设备完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旅客络绎于途,车马桥成群结队,徒步的旅客挑夫成帮结队,车水马龙十分热络,是全国最完善的第二大官道。第一大富道是京师至开封的那一条。大明皇朝的京师北迁之后,动员了百万民工,把那一条大官道修整得十分壮观,迄今仍在不断加强整修。汉口镇是汉江人口处的市镇,对岸是汉阳府府城。大江对岸,则是武昌府城。大富道的终站不设在汉阳府城,在汉口镇,因此汉口镇是商业中心,事实上比府城繁荣,是当时天下四大镇之一,商肆林立,码头栈仓连描接栋。论人口,也比府...
作者:戊戟第一回 娇戆的小魔女阳春三月,南方的山野翠绿欲滴。山崖路旁,奇花异草怒生。董子宁贪看着红遮翠障的岭南秀色,沿途的奇峰异水,几乎忘了赶路。蓦然间,一阵叮叮当当的马铃响声从远处传来。他抬头一看,只见两匹骏马从山道上飞奔而来,转眼之间,便到了自己跟前。马背上的骑手见山道上有人,将马缰一勒,骏马长嘶一声,便放慢了蹄步。董子宁一看,前面一匹马上的骑手,竟然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白衫白裙,面容异常的秀丽,宛若天仙,一双明净的眼睛,如一泓清泉,眼角眉梢,掩不住的聪明伶俐。后面一匹骏马,却坐着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妇,面孔黧黑,目光如电,却是仆佣装束。董子宁暗暗惊讶。那少女瞟了董子宁一眼,目光落在他的佩剑上,不由灿然一笑,对身后的老妇说:“韦妈妈,你看,这个人佩带的是把什么剑?”老妇也不禁打量董子宁一眼,少女又笑起来:“韦妈妈,那是把木剑,我看这个人不是呆汉,也是一个浑人,...
作者:云中岳云中岳《无情刀客有情天》之“报应昭彰” 祸从天降、紧迫追踪济宁州,运河旁的一座大城。天下各地士子前往曲阜参拜孔圣,大多在此地拾舟就陆,起早雇车赴克州,可知这里不但是漕运的重站,也是重要的水陆埠头。运河码头距西门约三里左右,已经发展成一条断断续续的长街,散布着一些小客栈、食店、酒坊,便利那些不愿进城投宿的旅客。靠近码头的顺兴客栈,二更天正在忙碌,因为客栈本身兼营酒店,往来的水客、船夫、流氓地棍,在酒店进进出出,三更天还有人往来,有些夜猫子四更天还不想走。店右的小巷有几户,寂静无声灯火全无,暗沉沉有如鬼城,与灯火辉煌的酒店,形成强烈的对比。四更天,一个黑影鬼魅似的出现在一家住宅的屋顶上,毫无顾忌地跳下天井,贴在内堂的小窗下,伸手轻叩窗门,然后闪在厅门隐起身形。片刻,里面透出灯光。接着厅门悄然而开,灯光外泄,但门内并没有人影出现。“秀娥姑娘吗?是我,金彪。”...
作者:戊戟第一回 深山猎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这正是金色的十月天气,立冬已过,凉风阵阵。鄂、豫交界的大别山中,重山峻岭,早已是落叶纷飞野草金黄,一片肃刹的初冬季节。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猎人卖完了猎物,买回一把米,从李家集转出来沿着一条蜿蜒山道,朝云雾深山走去。这个小猎人,生得虎目燕额,手脚轻快,眼角眉梢,莫不流露出他的机灵聪敏,乍一看,就知道是爬山越岭的好手。李家集,离名关武胜关不远,座落在鸡公山下,是南来北往的一个交通要道,所以李家集虽然不大,只有一条青石板大街,却也有茶馆、酒楼、客栈和赌场,方便过往客人的吃住娱乐。鸡公山是大别山中的一处风景胜地,峰奇石怪,泉清林翠,云缭雾绕,山幽径曲,所以李家集每日过往的人不少。小猎人离开李家集,走了二十里路左右,来到了一处较为开阔的草坡地,前方是一片稀疏树林,一条小道穿林而过,这时,已是夕阳西斜,晚霞殷红,山野无人之时,远处村...
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三月暮春,鄱阳湖烟雨朦胧,偶或出现一两天险恶的风涛,也为期甚短暂,不至于成灾。客船靠上了南康府城的大南门码头,此地的旅客纷纷下船。这是九江至南昌的定期客货船,属于九江船行的定期快舟,南康是第一站,登岸的旅客不多。大南门码头相当繁荣,往西不远是官营的匡庐水驿,属附廓星子县所管辖,有自己的分属码头,和红色的十余艘驿船。活力充沛的年轻人许彦方,一手提了大包裹跳上码头,从熙攘的人丛中,搜寻熟悉的身影。他身材修伟,手长脚长,一双星目神光内蕴,健康的面庞经常泛着笑容,穿了一袭平民大众流行的长褐衫,既不象个有钱的大爷,也不象苦哈哈潦倒的穷汉,很难从他的外表看出他的身份。由于他身上没带有小刀子一类凶器,因此谁也没料到他是一个闯荡江湖的武林人。到埠的有好几艘客货船,通常从上游南昌来的船只,停泊在码头的西首。他看到了两个人,是从南昌来的武林豪客。蓝紧身外罩披风,...